• 1、建筑工地上的脚手架一般由钢管搭设而成。有一种钢管的外径为D,壁厚为d,长为l,其横截面如图所示。这种钢管的横截面积大小为 , 质量是(钢的密度用ρ表示)。(结果用字母表示)

  • 2、现有密度分别为ρ1、ρ2(ρ1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 , 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体积最大。则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结果用字母表示)
  • 3、滑板车是中学生喜爱的玩具之一.用脚蹬地,滑板车会沿地面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的;做拉面的师傅将面团拉成一根根细长的面条,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4、小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2m处照镜子,则像离她的距离为;她向平面镜靠近了0.5m,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 5、完成下面单位换算:3.6m/s=km/h;2.7×103kg/m3=g/cm3
  • 6、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向东做直线运动 B、以甲物体为参照物,乙物体向西做直线运动 C、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30m D、经过9s,甲物体与乙物体相遇
  • 7、分别用铝和铁各做成一个实心球,在下列四种情况下,哪一种情况是可能的(其中ρ)(  )
    A、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小 B、铝球的体积和质量都比铁球大 C、铝球的体积大于铁球,但质量小于铁球 D、铝球的体积小于铁球,但质量大于铁球
  • 8、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g 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0.8m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约是4m/s D、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 9、试判断质量为2kg的物体是(  )
    A、一只大公鸡 B、一个梨 C、一个鸡蛋 D、一只蚂蚁
  •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响声越大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C、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D、中、高考期间,学校附近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下
  •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15Ω,R2=10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0.3A。求:

    (1)电源电压;

    (2)R1的电流。

  • 12、小明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

    (1)、如图乙,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端(选填“A”或“B”),滑动变阻器的作用除了保护电路外,还起到了的作用。
    (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无示数,此时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选填字母)。
    A、滑动变阻器短路 B、电流表断路 C、电阻R短路 D、电阻R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又取了两个定值电阻,想利用这些器材继续探究“电压不变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所用电阻的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电源电压为6V,分别接入三个定值电阻,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数据,得到了如图丙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
    (4)、上述实验中,小明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不变,接着把R换为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应向(选填“A”或“B”)端移动滑片,直至电压表示数为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完成整个实验,在不增加其他实验器材的情况下,所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至少为Ω。
  • 13、小明在“探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装置中,猜想导体电阻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A.导体的材料;B.导体的长度;C.导体的横截面积。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1)、连接电路时,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闭合开关后通过观察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用到的科学探究方法为(选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为了验证猜想B,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b、d两金属丝接入图中M、N两点间,电流表的示数不同,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当材料和长度相同时,导体的电阻跟有关。
    (4)、为了验证猜想A,应选用编号为的两根金属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5)、若实验时将电路中的电流表更换为小灯泡,通过观察也可以判断导体电阻大小,但不足之处是
  • 14、图甲是用海波和石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开始实验后,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温度为℃。
    (2)、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两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石蜡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海波熔化持续了min。
    (3)、由实验可得到晶体熔化特点:吸收热量,温度
    (4)、由实验可知,晶体的温度是熔点时,可能处于________。(选填字母)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 15、作图题:
    (1)、根据如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图,在右边的方框中画出电路图。

    (2)、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如图乙所示未连接完成的电路按要求连接完整。要求:L1L2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导线不能交叉。

  • 16、如图所示,通过改变 S1、S2、S3 的通断可以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要使灯L1 和灯 L2 串联,应;要使灯 L1 和灯L2 并联,应。(填开关的闭合情况)

  • 17、如图所示,某手机移动电源(俗称充电宝)有两个输出端,通过电源线可以单独或同时为手机充电。给手机移动电源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能。用移动电源为手机充电时,手机相当于电路中的

  • 18、物理离不开生活,用水煮鸡蛋,用油炸油条,对不同食物提供各自煮熟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为(选填“熔点”或“沸点”)不同。秋冬时节,我们常常在手上和脸上涂些护肤霜,因为护肤霜除了能滋养皮肤外还(选填“加快”或“减慢”)了蒸发。
  •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A1的示数为0.5A,A2的示数为0.3A,电阻R2的阻值为10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0.2A B、电源电压是3V C、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D、若断开开关S2 , 电流表A1示数变大
  • 20、如图所示是灯泡L与定值电阻R的IU图像。若将L与R串联在6V的电源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灯泡的电阻是10Ω B、此时定值电阻R的阻值是10Ω C、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0.4A D、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是6V
上一页 373 374 375 376 37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