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明同学利用光具座、凸透镜、蜡烛、光屏等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甲所示,小明将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实验时调节光源、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其目的是
    (3)、小明将蜡烛移至光具座2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该像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选填“虚”或“实”);生活中的(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就是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工作的;现保持光源和光屏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至另一位置,发现光屏上也成清晰的像,此时凸透镜所在位置的刻度是cm;
    (4)、观察光屏上像的特点时,小明不小心用手指遮挡住了透镜的上半部分,此时光屏上的像(选填“完整”或“不完整”);
    (5)、在如图情景中,换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继续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向左移动蜡烛,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清晰的实像 B、向左移动透镜,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等大的清晰的实像 C、向右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放大的清晰的实像 D、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清晰的像
  • 2、如图所示,小红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并且这个玻璃板最好选择厚度为(选填“2mm”或“5mm”)的;
    (2)、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移动蜡烛B直到与完全重合,则说明像与物的
    (3)、如图乙,为了判断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在蜡烛A的像的位置放置一个光屏,眼睛应在②处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像,结果发现光屏上(选填“能”或“不能”)看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选填“虚”或“实”)像;
    (4)、丙图为猫咪照镜子的情境,若猫的头部位置保持不变,把镜子沿中间截成两半,将右边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离,则左、右两半面镜子_________;(填序号)
    A、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 B、左半边镜子成完整像,右半边不成像 C、都成完整的像,但两个像在不同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
    (5)、绝大多数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当汽车行驶时,车内乘客经过前挡风玻璃所成的像出现在车的(选填“正前方”“前上方”或“前下方”)。汽车的后视镜能够扩大视野(如图丁),是镜,对光线有(“会聚”或“发散”)作用。
  • 3、在学习声现象时,小丽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

    (1)、如图①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产生的;
    (2)、如图②所示,两个相同的音叉,用小锤去敲打右边的音叉,靠近左边音叉的泡沫小球被弹起,这说明可以传声;
    (3)、如图③所示,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音乐播放器的声音会越来越 , 进一步推理得出:不能传声;
    (4)、图④中小明的耳朵贴紧桌面时听到小东轻轻敲击桌面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可以传声。(5)如图⑤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可以看到烛焰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 4、
    (1)、如图甲,请根据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大小。
    (2)、如图乙,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一束光斜射到水面如图丙所示,请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画出大致的折射光线并标出折射角。
    (4)、根据图丁中给出的折射光线,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
  • 5、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示意图,它的镜头是凸透镜,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原理制成的;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之一是(选填“适当降低”或“适当升高”)凸透镜;坐在教室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投影仪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屏幕表面发生反射。

  • 6、一束光线与平面镜成60°角射到镜面上,此时反射角是度,若入射角增大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度;若太阳光垂直射向镜面,则反射角为度。
  • 7、自由的小鸟在距离湖面20m高的空中水平飞行,水深1m,小鸟映在平静湖水中的“倒影”距离小鸟m;小燕子向下俯冲过程中湖面与像之间距离 , 像的大小(后两空选填“不变”“变小”“变大”)。
  • 8、如图所示为“小孔成像”的示意图,其成像原理是;所成的像是(选填“倒立的实像”、“倒立的虚像”、“正立的实像”或“正立的虚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选填“有关”、“无关”)。

  • 9、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刻度尺分度值为cm,木块的长度为cm;停表的读数s。

  • 10、如图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平面镜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地立在镜面上,入射光线AO紧贴纸板射向镜面,纸板上能看到反射光线OB(图中未画出),O为入射点,ON为法线,则(  )

    A、仅将镜面水平向右移一小段,反射光线OB位置不变 B、反射光线OB的位置在ON的左侧 C、法线ON实质是过入射点、垂直与镜面的一条光线 D、仅将纸板取走,反射光线OB将随之消失
  • 11、装满水的游泳池看起来会变浅。以下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此现象产生的是(     )
    A、 B、 C、 D、
  • 12、下列光学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     )

    A、①筷子被“折断” B、②水中树的倒影 C、③阳光下栏杆的影子 D、④放大镜中放大的图文
  • 13、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量物块长度时的读数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14、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心脏1min跳动70次左右 B、我们所用物理教材的宽度约为35dm C、人的呼吸1s约16次 D、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 15、下列几种估测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2V B、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36V C、家用空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5A D、普通教室一盏日光灯的电流约为1A
  • 16、如图所示,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铁棒AB和CD连接在一起接入电路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电阻大,IAB>ICD B、CD段电阻大,IAB<ICD C、AB段电阻大,UAB>UCD D、CD段电阻大,UAB<UCD
  • 17、某同学乘坐一辆汽车面对一座高山。已知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求:
    (1)、若汽车是静止的,汽车鸣一声喇叭,历时t=5s听到回声,则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2)、若汽车以10m/s的速度正对着高山驶去,则多长时间能到高山?
    (3)、若汽车以10m/s的速度正对着高山驶去,汽车鸣一声喇叭,历时t=3s听到回声。鸣喇叭时汽车距离高山多远?
  • 18、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以10m/s匀速行驶了6000m,在路边的加油站停了1min加油,又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2min。求:
    (1)、汽车在前6000m内的时间;
    (2)、汽车后半程行驶的路程;
    (3)、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 19、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第4min时该物质处于状态,该物质第10min时处于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2)、该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选填“持续吸热,温度不变”或“持续吸热,温度升高”)。熔点是℃。
    (3)、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 20、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2)、图中AC段的路程s为cm,时间t=2.5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cm/s;
    (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从A点运动到C点,小车做的是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上一页 194 195 196 197 19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