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天津市红桥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二次模拟试卷
- 上海市长宁、金山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二模试卷
- 上海市徐汇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松江区2015-2016学年物理中考一模试卷
- 上海市普陀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学业水平模拟试卷
- 上海市金山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浦东新区第一教育署(五四学制)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 上海市杨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静安、青浦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上海市嘉定区2015-201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
1、图甲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选用的实验器材有电源(3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20Ω 2 A)、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三个定值电阻、开关导线若干。(1)、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①根据图甲将图乙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左移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②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①在实验中,首先确定一个保持不变的电压值U,当AB间的电阻R由5Ω换成10Ω时,保持滑片位置不变,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示数为U;
②当AB间换接20Ω电阻时,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电压表示数都无法达到U。为了完成实验,U的取值不能小于V;
-
2、(1)测量地图上A、B两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读数为cm。
(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N。
(3)自制液体温度计利用了液体的性质。为提高温度计的精确度,应选择内径更的玻璃管。
(4)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所示。
①点燃蜡烛A,眼睛应在图中(选填“a”或“b”)处观察A在玻璃板后的像;移动与A外形相同的蜡烛B,发现B与A的像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
②得到平面镜成像规律后,若换用面积较大的玻璃板进行实验,蜡烛A的像的大小(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3、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画出其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
4、中医是中国医学文化的宝贵遗产。为了更好的控制煎药时的火候,某厂家生产了如图甲的一款全自动电煎药壶,它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档位,简化电路图如图乙,其中S2是一个温控开关,温度过高时自动断开。(1)、如图乙当S1和S2闭合时,电煎药壶处于(选填“加热”或“保温”)挡。(2)、如图丙电能表的示数为kW·h。(3)、用该电煎药壶将1kg水从20℃加热到70℃时,水吸收的热量为J。
-
5、如图所示通电螺线管的右侧是(填“N”或“S”)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螺线管的磁性(填“增强”、“不变”、“减弱”)。
-
6、某导体电阻为20Ω,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 3A,则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V。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V时,该导体电阻为Ω。
-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都装有一些水。将不同材料制成的、体积相同的两个空心球a、b,分别放入两个烧杯的水中,静止时,a球下沉到烧杯底部,b球漂浮在水面,且两个烧杯中的水面恰好相平,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烧杯底部受到水的压力相等 B、甲烧杯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烧杯对桌面的压力 C、a球受到的浮力大于b球受到的浮力 D、a球材料的密度大于b球材料的密度
-
8、如图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外形像大白鲸,整体呈流线型,尾部有三个尾翼。其内部有两个气囊,一个气囊装有密度比空气小的氦气,另一个气囊内充有空气,艇体通过排放空气实现上升。艇体用特种缆绳与地面相连,缆绳中布置细电缆和光纤。下列关于浮空艇分析错误的是( )A、艇体整体呈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影响 B、浮空艇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变大 C、缆绳中布置光纤,目的是实时传输通信数据 D、缆绳应选择密度小、强度大的材料
-
9、下列物理量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节干电池的电压约为1.5V B、教学楼廊道护栏的高度约为12m C、真空中声音的速度约为340m/s D、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约为
-
10、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底面积为50cm2的圆柱形容器,容器中水深10cm,现将一物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当物块浸没在水中时(物块不接触容器底面和侧面),容器内水深由10cm上升到12cm,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已知水=1.0103kg/m3)求:(1)、物块未放入水中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2)、物块的体积;(3)、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4)、物块的密度。
-
11、如图所示,质量为3.2×103kg的卡车,经过一段水平路面,再沿与水平地面成30°角的斜坡匀速向上爬行50m,已知卡车爬坡所用时间是5s,卡车的牵引力大小恒为2×104N,求:(1)、卡车的重力;(2)、卡车爬坡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3)、卡车爬坡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功率;(4)、卡车爬坡过程中牵引力做功的效率。
-
1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在水平面上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选填“a”、“b”或“c”)。(2)、对比两次正确实验操作能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3)、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运动。(4)、为了得出科学结论,三次实验中小车每次都从斜面上同一位置由静止自由下滑,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到达底端水平面时。(5)、在水平面滑行的小车受到的重力和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6)、上述所有探究实验中用到的科学研究方法有(只要求写出一种即可)。(7)、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的性质。 -
13、如图是小明利用刻度均匀的匀质杠杆进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1)、实验前,小明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这时他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端调节,直到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方便读出;(2)、小明悬挂钩码前顺便测量了一个钩码受到的重力,如图所示,测力计的示数是N;(3)、在A点悬挂两个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需在B点悬挂个钩码;在此基础上小明继续实验:
①在A、B下方再增挂一个钩码,则杠杆端将下沉(选填“左”或“右”);
②将增加的钩码取下来后,再取走悬挂在B点的钩码,改用弹簧测力计在C点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拉力为N;
③小明再次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使之斜向右上方,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
14、如图所示,用杠杆将物体A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物体A所受的重力G及其力臂L2的示意图。
-
15、如图所示,重为50 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2m/s的速度匀速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10 N,如果绳重、滑轮重、弹簧测力计重及摩擦均不计,2 s内力F的功率是W,若作用在绳端的拉力F为20 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那么物体A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是N。
-
16、如图,一辆正在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正在洒水作业,该洒水车在洒水过程中,动能 , 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
17、功率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电梯在某次上升过程中,所用拉力为2×104N,拉力做功的功率为1.6×104W,则电梯上升的速度为m/s。
-
18、同一个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液体中,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中悬浮,在乙中漂浮,则鸡蛋在甲中受到的浮力在乙中受到的浮力,甲的密度乙的密度(均选填“>“、”<“或”=“)。
-
19、已知ρa=16g/cm3 , ρb=2g/cm3 , 若用质量相等的a、b两种物质分别制成两个实心正方体甲、乙,将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则甲、乙两个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 , 压强之比为。
-
20、物体A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如图甲,用一水平推力把物体A向右移动(不落地),如图乙,则物体A在移动过程中对桌面的压强 , 所受摩擦力 .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