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所示,画出力F1的力臂。

  • 2、如图所示,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正方体金属块的质量,则金属块的质量是g

  • 3、小明家3月末和4月末电能表表盘示数如图所示,则小明家4月份用电kWh , 若以当地电价0.5/度计算,小明家4月份应缴纳电费元。

  • 4、如1图所示,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为cm;如2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如3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s

  • 5、电热水器是利用电流的效应工作的。小明家的电能表示数如图甲所示为kWh , 现仅接通一台如图乙所示的电热水器,观察到电能表指示灯1min内闪烁了80次,则1min内消耗电能为J

  • 6、如图,杯中重为2N的木块在水中上浮,最后木块漂浮。木块在上浮且未露出水面过程中,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 受到水的浮力 , 当木块最后静在水面时,受到水的浮力大小为N(前两个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7、在夏天,质量相同的水泥板和水在太阳下晒相同时间(晒相同时间说明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 水不易升温,但水泥板却很烫。同学们联想到,往水池注水,宽大的水池容量大,水位不易升高;而窄小水池容量小,水位容易升高,于是认为水和砂石容纳热量的本领不同。水不容易升温是因为水容纳热量的本领大。经查阅资料后发现:1kg水升高1 , 需要吸收4.2×103J的热量;而1kg砂石升高1 , 需要吸收0.92×103J的热量。这说明水的比热容比砂石的比热容大。因此水的比热容是J/(kg) , 砂石的比热容是J/(kg)2kg的水升高5 , 需要吸收J的热量。
  • 8、我们在加油站会闻到汽油味,这是因为汽油分子在 , 完全燃烧10kg汽油可以放出J的热量(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汽车油箱中的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余汽油的热值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9、如图所示,图甲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示意图,它将能转化为机械能,与它原理相同的是(选填“乙”或“丙”)图所示的演示实验。

  • 10、利用如图所示的“搬重物利器”搬运大件家具时,先用金属棒撬起家具,再将带有滚轮的底座放入家具底部,便可以轻松移动家具。其中,金属棒是(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底座装有滚轮是为了减小。装好滚轮后,小明用5N的水平推力推家具沿水平地面匀速直线前进了5m , 这个过程中,小明对家具做的功为J

  • 11、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选手用桨向后划水,龙舟前进,这是因为。划龙舟的选手看到岸边的景物向后移动,所选参照物是;到达终点停止划水,龙舟由于仍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 12、下列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书包带做得较宽 B、菜刀磨得锋利 C、平板货车的轮子很多 D、铁轨下铺放枕木
  • 13、以下情景中,小明对书包有做功的是(    )
    A、小明提着书包不动 B、小明提着书包沿水平面行走 C、小明提着书包乘电梯上升 D、小明背着书包在水平面行走
  • 14、佛山某生态园在花棚里安装了自动喷雾和浇水系统,其简化后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浇水系统的开关S2是电子时控开关, 每天上午7:00-7:15、中午12:00-12:15、下午17:00-17:15会自动闭合,启动浇水系统对花卉进行浇淋。喷雾系统用于调节空气湿度,其控制电路中电源电压U=12V,R为装在探头上的湿敏电阻,其阻值随相对湿度φ(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的百分比,单位为:%RH)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当控制电路的电流达到0.04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减小到0.03A时,衔铁被释放。

    (1)、浇水系统的水泵参数如下表,则水泵一个月(按30天)耗电kW•h。

    型号

    SC****

    材质

    不锈钢

    功率

    1200W

    颜色

    灰白色

    电源

    220V/50Hz

    重量

    80kg

    (2)、随着花棚内空气湿度减小,控制电路的电流会(选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图甲中喷雾系统的C点应连接(选填“A”或“B”)点,浇水系统和喷雾系统的连接方式是联。
    (3)、如果花棚的湿度小于50%时喷雾系统启动,则R0的阻值为Ω;当花棚湿度到达 , 喷雾系统停止工作。当使用时间长以后,控制电路的电压U会降低,这时花棚所控制的最高湿度会(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15、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新能源汽车

    近年来,汽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压力,于是新能源汽车就顺势而生了,很多汽车生产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观念,生产了油电混动汽车。某款油电混动汽车不仅可以使用电力当作动力,也可以使用汽油当作动力。当车辆快速行驶或蓄电池储存电能过低时,只有内燃机工作,既向车轮输出能量,又给蓄电池充电,从而提高能量利用率(能量利用率指有效利用能量占全部能量的百分比)。并且该油电混动汽车行驶时,  “油门”踏板一旦被松开,汽车便启动动力回收系统,将减速运动时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电池组中,进一步提高能量利用率。

    (1)、内燃机工作时,飞轮转了3000转,则该过程中发动机完成个冲程,汽车是通过冲程获得动力的;
    (2)、汽车内燃机常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帮助它散热,主要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特点;
    (3)、利用充电桩对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 (选填“电源”或“用电器”);
    (4)、启用动力回收系统后,刹车距离比不启用时要(选填写“长”或“短”);
    (5)、某次测试人员驾驶一辆油电混动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h,消耗燃油5kg,行驶时汽车所受阻力为1000N。此过程中,蓄电池储存的能量由满电的30%增大至满电的70%。在测试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为%;  (燃油热值q =4.0×107J/ kg, 满电时电池储存能量4.5×107J)
  • 16、小许和小海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单面镀膜的玻璃板、支架、两支相同的蜡烛、白纸和刻度尺。

    ①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将玻璃板竖直立在白纸上,使玻璃板 那一面的下边线与直线重合;  (填“有膜”或“无膜”)

    ②在同样的实验环境下,用镀膜玻璃板实验比用普通玻璃板实验成像更清楚,主要原因是:镀膜增强了对光的 

    ③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 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

    (2)、如图乙所示,小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像;

    ②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4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 ;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③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②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中,小许和小海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丙、丁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丙、丁均不能看到像                  B. 丙、丁均不能成像

    A、只有丙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B、丙、丁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 17、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如图甲所示是一款煮茶器,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挡位,其简化电路图如图乙所示,R1和R2均为发热电阻,煮茶器部分参数如表所示。煮茶器中装有1kg初温为20℃的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用加热挡400s将水刚好加热到沸腾。已知水的比热容 c=4.2×103J/(kgC), 求:

    额定电压

    220V

    保温挡功率

    100W

    加热挡功率

    900W

    (1)、煮茶器中水加热至沸腾时吸收的热量;
    (2)、加热挡正常工作400s,整个电路产生的热量;
    (3)、 R2的阻值
  • 18、快乐寒假即将开始,为方便出行,乐乐家新买了一辆燃油小汽车。细心的乐乐发现行驶的速度不同时,耗油量不同。当小汽车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最省油,此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5kW。若小汽车以最省油的速度行驶270km,消耗汽油的质量为20kg,求在此过程中:

    (1)、消耗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2)、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汽油的热值  q=4.5×107J/kg)
  • 19、用“伏安法”测量已坏收音机里一个电阻的阻值,请完成下列实验探究。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状态;
    (2)、用滑动变阻器调节接入电路中的电阻,记录每次对应电流值和电压值,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选填“①”或“②”);

    ①寻找普遍规律  ②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3)、某一次测量时,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A,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其示数为V,根据上述数据计算出 R1的阻值为Ω;
    (4)、要测量额定电压为 Un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设计了以下四种方案,电源电压不变,R为已知电阻,在不改变电路连接的情况下可行的是

  • 20、萧雅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来比较A 和B 两种不同液体吸热的情况。

    (1)、萧雅在安装、调整器材时,应该首先调整固定(填“甲”或“乙”)的位置。
    (2)、在该实验中萧雅同学采用的方法是:使和初温相同的液体A 和 B 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液体A和B来判断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3)、图乙是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出的两种液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以判断:液体的吸热能力强。若A 的比热容3.6×103J/(kgC),   则B的比热容为 J/(kg·℃)。
    (4)、根据图乙图像可以推断出,时间t应为第 min。
上一页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