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甲所示为绿色植物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如图乙所示为植物体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种生理活动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所示,植物的叶主要通过(填数字)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
(2)(填生理活动)将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5气孔排出.除了水分外植物还会将从气孔排出;
(3)图乙所示,曲线Ⅱ代表的生理活动是 .
-
2、中科院研发了“液体阳光”技术,实现了简单有机物的人工合成。其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即在二氧化钛催化下,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水和甲醇 , 后者是当下重要的清洁燃料。回答下列问题:
(1)模型图中“
”所表示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
(2)该技术通过光伏捕获太阳能,最终将太阳能以液态燃料甲醇的形式储存并利用,大大提高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效率。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该过程类似于植物的这一生理过程。
-
3、如图是小明为房间安装一盏照明灯和一个插座而设计的电路。图中虚线框1和2是电灯或开关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开关应装在方框中;
(2)大功率用电器的插头插上插座后用电器的外壳就与图中的(填字母)相连,能较好地预防用电器外壳带电。
-
4、人体每时每刻必须从空气中获得氧气,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到空气中,这一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的.图(一)为呼吸系统模式图,图(二)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胸廓容积变化示意图,图(三)为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呼吸系统中的主要器官是 , 负责气体交换;(2)、图(二)所示曲线中的(用字母表示)段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3)、图(三)中表示二氧化碳分子运动路径的是(填数字)。
-
5、水和过氧化氢是两种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它们都是由(填元素名称)组成的。
(2)从微观的角度看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一个过氧化氢分子由构成。
-
6、科学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根据图回答问题:
(1)请描述甲实验中的反应物硫的颜色和形态。
(2)乙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蜡烛自下而上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有。
-
7、用化学符号填空
(1)铁离子。
(2)构成氮气的微粒。
-
8、胎儿和母体间由脐带连接,脐带好比是两者的桥梁,负责物质运输.植物的茎如同是叶和根的桥梁,如下图,a和b两类物质由茎分别向下和向上运输到根和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主要是水和无机盐由茎中的髓运输 B、树皮环割影响的是a的运输 C、b的运输与蒸腾作用无关 D、a主要指有机物,在导管运输
-
9、小金在测定土壤的成分时,进行了如下的几个实验,实验操作与解释合理的是( )A、图甲实验中,用相同体积的海绵块代替铁块,实验效果相同 B、图甲实验中,为了防止加水过程中土壤坍塌,可将土壤压实后再进行实验 C、图乙实验中,灼烧过程中观察到土壤颜色变黑有焦味产生,证明土壤中含有有机物 D、图乙实验中,取新鲜土壤加热,减少的质量就是土壤中有机物的质量
-
10、下列图示的 “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A、
标签受损 B、
不会产生氧气 C、
灯内酒精燃烧 D、
读数不正确
-
11、如图所示是一种环保型手电筒.使用时,只要将它来回摇晃,就能使灯泡发光.四幅图中能反映这种手电筒的工作原理的是( )A、
B、
C、
D、
-
12、选项中的图示表示构成物质的模型,“●”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可以表示单质的是( )A、
B、
C、
D、
-
13、小明利用如图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操作中会造成测量结果偏差的是( )A、燃烧匙中的红磷过量 B、红磷燃烧前止水夹关闭 C、用木炭代替红磷 D、红磷熄灭后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
-
14、如图是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知识网络(反应条件部分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④⑤⑥的生成物均为氧化物 B、反应①③中的作用均为催化作用 C、反应①②③均属于分解反应 D、硫、红磷、铁块均可在空气中燃烧
-
15、小明在科学拓展课上制作了一个简易喇叭(原理如图)。接通信号源后,电流的方向不断改变,导致线圈的磁极不断变化,通过吸引或排斥磁铁,带动纸盆振动。为改变纸盆振动幅度以调节喇叭响度,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 )A、改变磁铁的磁极 B、改变电流的大小 C、改变磁铁磁性强弱 D、改变线圈的匝数
-
16、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原则的是( )A、
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 B、
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 C、
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 D、
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
-
17、如图所示,小科同学制作了一个家庭制氧装置1.0版本。该制氧装置由甲乙两个塑料瓶、AB两根软管和药剂构成。药剂主要是过碳酸钠(Na2CO4)。制氧时,先往两个饮料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再往甲瓶中加入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B管从乙瓶导出,即可供人吸氧。
(1)针对洗气装置乙,同组其他同学认为小科同学的设计存在错误,请你指出其中的错误:。
(2)针对小科同学存在的错误,同组同学设计了2.0版本的制氧装置,并在此基础上经历了3.0和4.0版本的优化迭代,推测该小组迭代的理由。
A.导管少,气密性更好
B.减少产生氧气在导管处残留
C.药品添加方便,可以控制反应进度
D.反应装置和洗气装置合在一起更轻便,方便携带
适用情况
吸氧浓度
日常保健
30%—40%
一般缺氧性疾病
40%—60%
急救
≥60%
(3)迭代改进后的制氧机出氧流量(每分钟产生氧气体积)平稳,其中吸氧浓度C=[21%+4%×出氧流量(升/分钟)],适用情况如表所示。某次在推广使用中,小组同学在反应装置中放入1220克过碳酸钠,待药品完全反应后,可供一位病人吸25分钟,计算吸氧浓度为多少?根据计算判断本次使用属于哪种适用情况?(ρ氧=1.28克/升,过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8、某项目学习小组计划设计一款可温控电风扇(如图甲所示)。工作电路电源电压220V,控制电路电源电压3V,Rx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在开关S1闭合的前提下,当联动开关S拨向右侧时,若室温达到30℃,工作电路接通,电风扇运转;当室温低于22℃,工作电路断开,电风扇停止运转;当未达到临界温度时,电风扇将保持原来工作状态(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1)当电流通过电磁铁时,电磁体的上端是极;
(2)温控模式下,当控制电路的电流为20mA时,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时风扇是否处于运转状态;
(3)小新提出对方案进行适当的升级改造,欲使电风扇运转的临界温度可根据使用者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调节。为达成该设计的迭代升级,以下方案中可行的是。
A.在控制电路中接一个滑动变阻器
B.电磁铁选用匝数可变的线圈
C.设置一个可改变电风扇风速的旋钮
D.将控制电路的电源改成电压可调的电源
-
19、“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有个梦想:我梦见我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样长,稻粒像花生那么大……他的梦想将持续激励科研工作者思考如何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材料一:袁隆平院士带领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在青岛首次种出高达两米的“巨人稻”。“巨人稻”虽然根系发达,但它不能逐渐加粗。
材料二: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团队又成功培育出能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上生长的水稻新品种——“海稻86”,而普通水稻品种在盐碱地中难以存活。
材料三:为防止水稻倒伏,施加含钾化肥较好,但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请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材料中的划线内容做出合理解释。
-
20、如图是已破损的维生素C片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已知维生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请回答:
XX牌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6H8O
相对分子质量:176
规格:每片含Vc10mg
用法与用量:一日3次,成人每次2片……
(1)维生素C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C:H=。
(2)维生素C的化学式为。
(3)若100g西红柿含维生素C30mg,则成人每天食用西红柿g,即可达到服用上述维生素C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