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合理储藏有利于水果保鲜。科研人员为了探究某因素对蓝莓保鲜的影响,测定了蓝莓在密闭容器内生成CO2的速率,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的假设是会影响蓝莓的呼吸作用,从而影响水果的保鲜。
    (2)、分析图甲或图乙可知,随着蓝莓储藏时间的增加,生成( CO2的速率均有所下降。原因是密闭容器内的CO2浓度会逐步  , 从而抑制了蓝莓细胞的呼吸作用。
    (3)、某同学拟验证上述实验结果,设计了如下方案:

    ①将两等份同一品种、成熟度相同的蓝莓分别装入甲、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

    ②将甲、乙两烧杯分别置于25℃和—5℃条件下观察,每隔一段时间测定CO2浓度。

    ③重复上述过程,记录实验数据并分析。

    有同学认为他的实验方案不合理,请你指出其中一个不合理之处:

  • 2、植物的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呼吸作用则为光合作用提供了能量和原料。

    (1)、为了研究种子的呼吸作用,小柯对种子消毒杀菌后,按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进行研究。对种子消毒杀菌后再进行实验,其目的是。几天后,澄清石灰水最先出现明显浑浊现象的装置是(填“A”“B”或“C”)。
    (2)、研究人员在晴天环境下,对栽有绿色植物的密闭玻璃温室进行24小时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绘制的曲线如图乙所示。据图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开始于(填“P点前”“P点”或“P点后”)。
  • 3、海尔蒙特、普利斯特利、萨克斯等多位科学家先后在几百年的时间里,经过无数次的实验才让人们对光合作用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有许多关于“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的经典实验流传至今,现将其中一个实验的思路及过程简述如下:

    (注:NaHCO3稀溶液能维持溶液中CO2浓度恒定。其原理是当CO2浓度降低时,NaHCO3稀溶液能释放CO2 , 当CO2浓度升高时,NaHCO3稀溶液能吸收CO2)

    ①剪取一烟草叶,立即将其放入盛有 NaHCO3稀溶液的容器中,发现叶片浮于液面。

    ②用真空泵抽去该叶片中的气体后,发现叶片下沉至容器底部。

    ③将该容器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发现叶片逐渐上浮。

    ④再将该容器放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发现叶片又慢慢下沉至容器底部。

    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③④中叶片的上浮与下沉现象进行解释。

  • 4、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限制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缓解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作用吸收CO2 , 又通过作用将CO2排放到大气中。
    (2)、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将CO2和H2按一定比例进行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一种化工原料。根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4H2O,写出另一种产物的化学式:
    (3)、为了延缓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下列建议中,可行的是( )。(填字母)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型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 5、为了研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小科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选取两份等量且生长状况相同、具有完整根、茎、叶的新鲜菠菜,编号为A组和B组。甲组菠菜用开水烫2~3分钟,乙组不作处理。然后将两份菠菜分别放入两个不透光且密闭的相同恒温箱中,将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探头置于箱内(如图甲所示)。

    ②连接计算机、数据采集器和传感器探头,采集24小时装置内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数据,并自动生成两种气体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和图丙所示(不考虑微生物呼吸作用对本实验的影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采用的箱子是不透光的,目的是
    (2)、菠菜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是通过图丁中的(填字母)进出植物体的。
    (3)、根据图乙和图丙可知,乙组氧气浓度降低速率先快后慢,二氧化碳浓度升高速率先快后慢,原因是随着呼吸作用的进行,装置内氧气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导致菠菜
  • 6、下列日常现象中,与呼吸作用无关的是(   )
    A、低温保鲜 B、定期松土 C、地窖储存 D、合理密植
  • 7、“番薯窖内多水珠”,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说明了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新鲜的蔬菜、潮湿的粮食堆放很长时间后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能够产生
  • 8、科研小组在研究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时,选取了大小、生长状况相近的同种植物若干,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置于适宜的相同环境中,测定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如图所示。

    (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填细胞结构名称)中进行的。
    (2)、科研小组开展上述研究活动的目的是
    (3)、若仅考虑光合作用的影响,该种植物更适宜在土壤含水量相对较(填“高”或“低”)的土壤中生长。
    (4)、在一次给植物施以等量的同种肥料后,发现甲组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反而有所下降,可能的原因是
  • 9、用新鲜的大豆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将该实验装置置于充足的光照下,下列关于D处气体成分的判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

    A、O2量多于B处 B、O2量与B处相等 C、无CO2和O2 D、CO2量多于B处
  • 10、如图所示为“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的实验的若干实验操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⑤ B、③②①⑤④ C、②①③⑤④ D、③①②④⑤
  • 11、500米以下的深海中绿色植物很少,主要是因为这里(   )
    A、压力太大 B、光照太弱 C、氧气含量太少 D、盐的浓度太高
  • 12、飞机在空中飞行时都有一定的迎角(机翼轴线与水平气流之间的夹角)。飞机飞行时的升力除了与机翼形状有关外,是否还与迎角的大小有关?为了研究这一问题,在老师的帮助下,小明利用电扇、升力测力计、飞机模型,按图甲所示方式进行如下实验:

    ①闭合电扇的开关,调节挡位使其风速最大,并使飞机模型的迎角为0°,记录升力测力计的示数。重复5次实验并计算升力平均值。②改变迎角的大小,使其分别为5°、10°、15°、20°,重复步骤①。③处理相关数据,得到升力与迎角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2)、小明若要进一步研究“飞机的升力与其飞行速度的关系”。利用现有器材,应如何操作才可以模拟出飞机的不同飞行速度?
    (3)、资料显示:本实验结论与实际相符,且飞机飞行时的迎角一定时,飞行速度越大,升力也就越大。若某飞机以50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1 , 而以800千米/时的速度水平匀速直线飞行时的迎角为θ21、θ2均小于15°),则θ1、θ2的大小关系为
  • 13、商场里有垂直电梯和自动扶梯,如图所示为小科同学乘坐两种电梯的s-t图像,则在t1~t2时间内他搭乘垂直电梯受到的支持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搭乘自动扶梯受到的支持力;同样到达二楼,搭乘(填“垂直电梯”或“自动扶梯”)更快。

  • 14、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 F 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如图丙所示。在t=1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牛;在t=3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牛。

  • 15、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 和B,在水平恒力 F 的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物体A 不受摩擦力 B、物体B 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若增加拉力F 的大小,则物体B 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不变 D、物体B 遇到障碍物后突然停止运动,此时物体A 会向右倾
  • 16、已知磁铁距离铁块越近,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就越大。当磁铁慢慢靠近铁块直至某一位置时,铁块被磁铁吸引过去。图甲、乙、丙分别表示铁块被吸引离开桌面瞬间、在空中和被吸住的三个情景。铁块的重力为G,三种情景下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分别为F甲、F乙、F丙。下列关于力的大小的分析,正确的是(   )

    A、F=F=F=G B、F=F=G,F>G C、F=F=G,F>G D、F>F>F>G
  • 17、无人机起飞前,放在地面上时要确保脚架平稳着地;启动后,利用遥控器可控制它运动和进行其他工作。某无人机的部分参数如下表所示。(g取10牛/千克)

    无人机自重(含电池)

    9千克

    最大飞行速度

    54千米/时

    脚架与水平地面总接触面积

     10-2平方米

    (1)、使无人机上升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填序号)

    ①无人机 ②螺旋桨 ③空气 ④地面

    (2)、当无人机载着重5牛的物体悬停在空中时,无人机受到的升力是多少?
  • 18、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状态时,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 (填“甲”或“乙”)更科学。
    (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填“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能平衡。
  • 19、某跳伞运动员从飞机上跳下,沿竖直方向降落。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最后安全着地。已知运动员和跳伞设备受到的总重力为700牛,跳伞过程中下降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1)、图甲中曲线OA 段速度越来越大的原因是
    (2)、由二力平衡条件可知,运动员在图甲的AB段所受的阻力为牛。
    (3)、图乙是跳伞过程中的部分情景及当下的受力示意图,其中与图甲中曲线CD 阶段对应的是。(填序号)
  • 20、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两边挂等质量的钩码,将塑料板扭转一个角度(如图所示),放手并观察其能不能保持静止,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   )

    A、大小是否要相等 B、方向是否要相反 C、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D、是否要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上一页 515 516 517 518 5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