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右图,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C所代表的地形名称是
    (2)、图中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字母所处的位置。
  • 2、《汉书·地理志》记载了我国西北地区的一种地貌(如图),后在很多干旱地区也发现了类似地貌。形成这种地貌的主要外力因素是(    )

    A、流水 B、风力 C、冰川 D、海浪
  • 3、地球板块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如图实验所表示的是(    )

    A、模拟板块张裂形成海洋或裂谷 B、模拟板块碰撞形成山脉 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 D、在流水和风的作用下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
  • 4、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是土壤,土壤的保水、保肥、通气、透水的能力主要与有关。
  • 5、日本政府将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起了全球的关注。这一行为不仅会导致海洋污染,某些污染物还可能通过水循环环节进入大气,从而造成大气污染。下列水循环环节中,与污染物进入大气密切相关的是(    )
    A、降水 B、下渗 C、蒸发 D、径流
  • 6、根据下列四地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四地中最易发生旱涝灾害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 7、人们常说的雨过天晴、晴空万里、常年高温、大雪纷飞、冬暖夏凉等,其中描述气候现象的是
  • 8、【情境·问题】地球历史久远,据科学家测算,原始地球大约形成于45.4亿年前。如今,地球正处于壮年期,其外貌与形成初期相比,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内部与外部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之中。如图所示,依次是降雨、泥石流、火山爆发、峭壁等现象和景观。降雨是空气中的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凝结成液态水,并以液态雨水的形式降落到地表或海洋;泥石流是由降水在沟谷或山坡上形成的一种挟带大量地表碎屑物的特殊洪流;火山爆发是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压力作用下喷涌而出的一种自然现象;峭壁源于地壳运动,沉积地层发生褶皱、断裂,此后一直经受大自然的风化侵袭。

    (1)、问:导致上述变化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还是外部?

    ①降雨:;②泥石流:;③火山爆发:;④峭壁:

    (2)、【温故·过关】

    活动1:【信息一】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多样性和季风性显著。多样性表现为:从南部的热带或亚热带季风气候到北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再到西部的高山气候和内陆干旱气候,中国几乎涵盖了地球上大多数气候类型。季风性显著表现为:夏季(6月至8月)盛行来自太平洋的温暖(高温)湿润的东南季风,带来充沛的降雨;冬季(12月至2月)则受到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寒冷干燥的西北季风的影响,造成大部分地区冬季寒冷干燥。这种季风气候使得中国的降水量分布极不均匀,夏季降雨集中,易发生洪涝灾害,而冬季则较为干旱。

    【信息二】如图是我国某地区气温和降水量随季节的变化图。

    【信息三】我国的八大菜系:川菜、苏菜、粤菜、鲁菜、浙菜、徽菜、湘菜、闽菜等。

    结合信息梳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天气与气候:

    ①天气是内近地面的、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一地区内的天气特征,它包括天气的平均状况和极端状况。

    ②我国气候特点:冬季;夏季。我国气候有特点,产生了丰富多样的生活习惯和本土文化,著名的菜系就是典型的表现。浙江省地处季风气候区。

    ③结合气温和降水量随季节的变化图,分析气温和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填写在表格中。由此判断,该图展示的(选填“是”或“不是”)浙江气候特点。

    气温较高的月

    气温较低的月

    降水较多月

    降水较少月

     

     

     

    ④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⑴农业生产,热带气候适合种植香蕉、芒果等热带水果,温带气候适合种植、小麦等作物;
    ⑵生活方式,热带地区的高脚屋有助于通风防潮,寒冷地区的房屋窗户较小,以保持室内
    ⑶饮食习惯,南方人偏爱食用大米,喜好寒性的绿茶,北方人则偏爱面食,喜好的红茶;
    ⑷资源分配,寒冷地区的供暖需求增加,而炎热地区的使用增多;
    ⑸人类活动使气候变化加剧,增加了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频率,如、洪旱、山体滑坡等。

    (3)、活动2:结合下图信息,梳理“水体与循环”知识点。

    水体与循环:

    ①按水中无机盐的浓度,水体可分为(约占97.47%=96.53%+0.94%)和(约占2.53%)等;按水的状态,水体可分为固态水、;按水的分布情况,水体可分为陆地水、。图中反映出我们生活中需要大量使用的是极其有限的。

    ②水循环的意义:使陆地上的资源不断地得到更新和补充。

    ③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形式

    地域范围

    主要环节

    海陆间循环

    海洋与陆地之间

    蒸发、 、降水、地表径流、下渗、 

    陆上内循环

    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

    蒸发、       、降水、下渗

    海上内循环

    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降水

    (4)、活动3:某大学的师生们正在进行“探究植被覆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实验室设计了两块地,分别模拟有植被覆盖和无植被覆盖的土地水土流失的情况。实验地坡度设计成10度。通过模拟降水,发现流失的土壤量更大的是没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就像黄土高原。请结合信息,梳理“土壤”知识点。

    土壤:

    ①土壤有不同的质地和结构,一般根据砂粒、粉砂粒和黏粒在土壤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可将土壤分为三类:砂土类、等土壤。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生长,土壤适合大部分植物生长,因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

    ②探究植被覆盖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实验:实验室设计了两块实验地,使用了对比方法,同时使用了控制变量法。控制的自变量是 , 因变量是。得出的结论是植被对土壤有作用。

    ③土壤分类表:

    土壤分类

    土壤质地

    土壤性状或结构

    砂土类土壤

    砂粒多、黏粒少、土壤颗粒较粗

    疏松,不易黏结;通气、透水性最好;保水保肥性;易干旱,有机物分解快,易流失

    黏土类土壤

    黏粒、粉砂粒多,土壤颗粒较细

    质地黏重,湿时黏,干时硬;保水、保肥性最好;通气、透水性、

    类土壤

    砂粒、黏粒、粉砂粒大致 , 质地较均匀

    黏性 , 既通气透水,又保水保肥,最适于耕种

    (5)、【归纳·知新】

    活动4:板块构造理论是现代地球科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描述了板块在地球的软流圈上漂移并且相互作用。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巨大的山脉和裂谷等分割成若干个板块。全球岩石圈大致可以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几乎都是海洋)、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上移动,有时彼此靠近,有时远离,这种地壳运动导致了地震、火山活动以及山脉的形成等现象。板块构造理论解释了许多地质现象,比如,为什么地震和火山活动往往集中在特定的区域(通常是板块边界),如环太平洋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板块构造理论的提出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地质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发展,帮助科学家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动态变化以及地球表面形态的形成和发展。例如,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就是因为位于圣安德烈斯断层上的北美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板块构造理论还揭示了地球表面在过去数亿年里的变化,比如超级大陆的形成与分裂。最新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使得我们能够更加精确地追踪板块的运动,并预测可能发生的地质事件。请结合上述信息,梳理“板块构造”知识点。

    板块构造:

    ①大陆漂移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地球上所有大陆曾经是连成一片的,后来经过分裂、漂移,直到移到现在的位置。

    ②海底扩张说:美国地质学家赫斯和迪茨提出,在大洋中形成一个地壳裂缝(洋中脊),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推开。在洋壳上方的大陆地块,像在输送带上一样被推着一起向两边移动,所以中央的是(选填“年老”或“年轻”)的岩石。

    ③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不同的板块。全球由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相互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板块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板块的张裂形成了 , 如东非大裂谷和大西洋。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地变化中。

    ④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比较活跃的地带,易发生火山与地震。火山与地震主要集中分布在环的陆地和周围海域,以及地中海、山一带。形成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壳

    (6)、活动5:请结合表格和图示信息,梳理“等高线和地形”知识点。

    地形部位

    等高线封闭特点

    山顶

    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

    鞍部

    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部位

    峭壁

    等高线重叠处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

    等高线与地形

    ①陆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种类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

    海拔

    高,500米以上

    高,500米以上

    较低,200~500米

    很低,200米以下

    高度不等

    相对高度

    /

    特征

    坡度较陡,峰峦高耸,沟谷幽深

    海拔较高,顶面较大、起伏小,平坦

    地面起伏较 , 坡度较缓

    地面广阔平坦,起伏

    周围山脉围绕,四周高,中间 

    ②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成的线。等高线地形图: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来表示起伏的地形。等高线疏的地方是 , 重叠的地方是 , 呈封闭状态的是 , 向海拔较高处突出的是

  • 9、如图是北纬40°地区昼夜长短的年变化图。图中①、②、③、④能表示该地区夏至日昼夜长短的是(    )

    A、 B、 C、 D、
  • 10、 2019年1月2日,夜空上演了“金星合月”的美丽天象。

    (1)、金星是整个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球之外,能观察到的最亮的自然天体,金星和月球的光芒来自于
    (2)、太阳、月球、金星、地球同属于系。
    (3)、金星上看太阳是西升东落,可以推测金星自转方向是
  • 11、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讲述的是:太阳因某种原因快速老化,体积膨胀,逐渐吞没邻近星球,故政府计划采取措施推动地球走向新家园。
    (1)、假设太阳逐渐膨胀,最先被吞没的行星会是
    (2)、“计划”的第一步是在地球赤道附近建造多台巨大的发动机,产生和地球自转方向相反的推力,使地球停止自转。该推力的方向为
    (3)、若地球最后到达离太阳最近的恒星附近。该恒星可能位于(选填“地月系”“太阳系”或“银河系”)。
  • 12、 2023年首场月食于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登场,这一天的月相最接近(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 13、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

    A、a B、b C、c D、d
  • 14、·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
  • 15、【情境·问题】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采用二十四节气来倒计时,如图甲所示。

    (1)、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请结合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图(图乙),说说如何划分二十四节气?

    答:将360度圆周的“黄道”划分成等份,每等份为15度,以(填节气)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即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

    (2)、【温故·过关】

    活动1:观察下图,梳理“太阳、月球、地球”知识点。

    太阳、月球、地球:

    ①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 , 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地日月不停地做相对

    ②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可分成三层: , 太阳黑子发生在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层。

    ③月球是地球唯一的(选填“天然”或“人造”)卫星,本身不会发光,地月距离约为38万千米。

    ④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 ,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 ,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在月球上听不到。物体在月球表面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

    ⑤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人们发现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亚里士多德观察(选填“日食”或“月食”)时发现大地投影到上面的影子是弧形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⑥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千米,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⑦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赤道的半圆弧线叫 , 也称子午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 , 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⑧地球绕自转,方向为 , 周期约为 , 每小时自转15°,因此全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范围是15°经度,相邻时区存在1小时的时差。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的区时,尽管我国东西横跨多个时区,但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东九区日本的时间比北京时间快1小时。

    (3)、活动2:根据图中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识别月相,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可能会发生食,从缘开始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可能会发生食,从缘开始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4)、活动3:根据图像,梳理“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知识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

    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①光年是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通过的。天文单位的长度接近于(选填“地月”或“日地”)间的平均距离。

    ②太阳系由卫星、(填数字)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组成。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

    ③小行星带分布在之间。天空中拖着尾巴的星星叫 ,如著名的哈雷彗星。太阳系中的固体小块(流星体)闯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的现象称为现象。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表,叫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

    ④银河系的直径约为光年,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2.6×104光年。银河系侧视像一个中间厚、四周薄的;俯视像一个

    ⑤请将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

    ⑥人造地球卫星主要有三类:①科学卫星,主要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②技术试验卫星,用于卫星工程技术和空间应用技术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试验。③应用卫星,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如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卫星等。

    ⑦公元2世纪,托勒密创立了“”,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运转。16世纪,哥白尼用自制的仪器经过20年的天文观测与研究,建立了“”,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由此,体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⑧哈勃发现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 , 宇宙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⑨太阳的演化过程:太阳→→黑矮星;大恒星的演化过程: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

    (5)、【归纳·知新】

    活动4:如图所示,判断某日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或某段时间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如浙江)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①第一步,看清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旁边标上日期。

    直射点:赤道

    北回归线

       

     

    节气:春分

    夏至

     

     

    时间: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全球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

     

     

    ②第二步,根据阳历(公历)日期,判断地球运行的位置及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③太阳高度角指的是的夹角。

  • 16、如图甲是一款电热服,衣服里嵌有电热纤维。图乙是其简化的工作电路,R1、R2为电热纤维,R1阻值为5Ω,利用配套的锂电池供电,输出电压为5V,可在低温、中温、高温三挡切换,高温挡功率为15W。

    (1)、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效应工作的。
    (2)、求电热服在高温挡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和R2的阻值(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17、空气炸锅是一种新型家电,如图甲是某型号空气炸锅,其内部电路可简化为图乙,部分参数和食品加热时间如表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发热管迅速加热锅内空气,利用大功率风扇形成循环的热流,使盛放在篮内的食品均匀受热,不放油也能达到类似煎炸的效果。

    部分参数

    风扇额定功率/W

    80

    发热管额定功率/W

    1320

    额定电压/V

    220

    食品加热时间

    薯条/ min

    12~15

    鸡翅/ min

    18~20

    (1)、求正常工作时,通过发热管的电流。
    (2)、空气炸锅炸一锅薯条耗时15 min,求所消耗的电能。
    (3)、根据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发热管、风扇、盛放篮三者的位置从上到下依次是
  • 18、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为2节干电池,小灯泡标有“2.5 V”字样。

    (1)、按图甲方式连接好电路,小金刚要闭合开关时,同组同学提醒他的操作有一个不妥之处,请你帮他指出:
    (2)、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金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示数接近于3V保持不变,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小金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
    (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考虑到电压表中也有电流通过,该电路所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 19、如图所示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功率电器用三孔插座是让用电器的外壳和大地相连 B、灯泡与开关串联,位置可以互换 C、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故障一定为灯丝断开 D、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 20、如图甲,R1阻值为20Ω,图乙为小灯泡L的U-I图像。闭合开关S、S1 , 断开S2 , 电流表示数为0.4 A,再闭合开关S2 , 电流表示数变为0.6A。求:

    (1)、电源电压。
    (2)、R2的阻值。
    (3)、若只闭合S,1min内电阻R1产生的热量。
上一页 515 516 517 518 5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