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用如图装置比较水和食用油比热容的大小,下列变量不需要控制相同的是( )
A、水和食用油的体积 B、装置中的电阻大小 C、温度计的初始温度 D、装置的隔热性能 -
2、未来,我们可以利用太阳能技术制取甲醇,其步骤如下:①利用太阳能分解水制取“氢气”;②制甲醇:。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中 B、上述过程可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C、氢气属于绿色无污染能源 D、步骤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火箭在空中加速上升过程中( )A、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总机械能不变 B、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总机械能不变 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不变,总机械能增加 D、重力势能和动能都增加,总机械能增加
-
4、用如图所示的四种方式匀速提升同一物体(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绳子的拉力最大的是( )A、
B、
C、
D、
-
5、2021年9月,神舟十二号返回舱成功着陆。返回舱返航穿越大气层时外壁的内能会增大(如图),其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对返回舱做功 B、返回舱对大气做功 C、大气向返回舱热传递 D、返回舱向大气热传递 -
6、第19届杭州亚运会顺利闭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亚运火炬“薪火”的主要燃料是甲醇(CH3OH),利用了甲醇的可燃性 B、主体育场屋面采用的新材料铝镁锰板合金,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主体育场的“花瓣”钢结构造型采用压弯成型技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D、亚运会开闭幕式首次使用“数字烟花”代替“实物烟花”,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
-
7、一度电能为我们做什么?小明收集了家里的一些用电器的功率(如图)。则一度电可供下列电器持续工作时间最长的是( )
A、LED灯 B、洗衣机 C、电冰箱 D、电脑 -
8、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向试管中加固体
B、
稀释浓硫酸
C、
取用氯化钠
D、
读取液体体积
-
9、思维导图是总结归纳知识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的思维导图中A、B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省力、定滑轮 B、费力、动滑轮 C、费力、天平 D、省力、天平 -
10、为让访客快速认识温州海坛山的动植物,某项目化小组同学以“编写海坛山生物志”为课题开展研究。如图是项目实施的流程及节选的项目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科学性
全部选用相对的生物特征进行区别分类
部分选用相对的生物特征进行区别分类
全部没有选用相对的生物特征进行区分
有效性
能根据生物特征进行正确分类且分类全部正确
能根据生物特征进行正确分类,但有部分错误
不能根据生物特征进行正确分类
(1)、结合项目评价量表,从“科学性”和“有效性”两个维度分别评价该小组同学制作的海坛山动物检索表(如图甲),并说明理由:。
(2)、金秋十月,桂花飘香。小组同学特设主题,观察海坛山上不同品种的桂花(如图丙),以便在不开花的季节,也能通过叶来辨认不同的桂花。请你根据植物资料卡上所体现的植物特征,用二歧分类方法制作检索表,在图乙中完成。
-
11、某项目化小组同学准备设计一个自动雨刮器控制系统,能使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雨刮器随着单位时间降雨量的变化而自动改变摆动的速度。雨停后,雨刮器自动停止工作,如图甲所示。
(1)、工作原理如图乙:M表示电动机,将雨水检测网接入电路。项目化小组同学通过观察的变化判断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从而得出雨刮器刮水速度的变化。(2)、设计系统:设计小组的同学准备用平行金属电阻丝来设计控制系统,如图丙。将雨水检测金属网浸入雨水中进行实验,在不同深度处记录数据如表:检测浸入雨水中部分
未浸入
浸入
浸入
全部浸入
电流表的示数/安
0
0.16
0.20
0.32
根据表中的现象和数据,解释雨刮器自动加速的原理:。
-
12、某项目化小组用相同材料制作5个不同密度的小球,分别标为1、2、3、4、5号。按顺序用长度相同的细绳连接(细绳质量与体积忽略不计,细绳处于松弛状态)。如图所示,将这串小球放入未知液体中,根据小球不同的浮沉状态测出液体的密度,如表。

材料种类
A
B
C
密度/(g/cm3)
0.5
1.0
2.7
(1)、【原理】图中液体的密度与号小球密度相同。(2)、【制作】表中任意一种材料均可制作密度均匀变化的5个小球来实验,请说明制作方法:取质量分别为1g、2g、3g、、的A(或B或C)材料,将其制成体积相同的5个(选填“实心”或“空心”)小球。(3)、【改进】若被测液体密度介于相邻的两球之间,请预测出现的实验现象:的细线会被拉直。 -
13、炎炎夏日,酷暑难耐,酷爱登山的小科和项目组同学开展“自制冰镇饮料”项目设计。
【产品原理】项目组购买了一瓶“一摇冰”饮料(如图甲)并对其成分进行探究,发现上层是饮料罐,下层是“制冷包”,其成分是储水包和硝酸铵。罐身处特别提示:“喝前摇晃后倒置2分钟。”
【产品设计】如图乙为项目组同学制作“自制冰镇饮料”的设计图。
【产品改进】小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自制冰镇饮料”的降温有效时间非常短。
(1)、产品制冷原理:。(2)、请你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如更改保温效果更好的。 -
14、【情境·问题】某校进行水火箭制作和发射的项目化活动。活动包括学习原理、制作水火箭、水火箭发射、评价十佳模型四个环节。
【学习原理】制作模型前,弄明白水火箭的发射原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火箭对水有一个向后的作用力,喷出的水对水火箭有向前的推力。
【制作水火箭】利用矿泉水瓶、整流罩、尾翼和喷嘴套、胶水等制作结构完整的水火箭模型(如图所示)。使用整流罩有利于水火箭头部成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选择硬质塑料薄片,可减小摩擦并保证足够的硬度。

【水火箭发射】实践测试影响水火箭发射距离的因素。
【评价十佳模型】评价量表既是作品制作过程的指引,又是作品升级改进的依据。
(1)、问:如果对作品进行升级优化,你认为评价量表中应该包含哪些项目?(写1点)。(2)、【温故·过关】活动1:某同学计划前往青藏高原旅行,鉴于高原反应可能导致的吸氧需求,萌生了制作一台“轻便的自制家庭制氧机”的想法,于是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制氧机模型,其制氧原理是在反应仓中依次加入水、粉末状过碳酸钠( 粉末状二氧化锰来产生氧气。该制氧机的反应装置和洗气装置在原版本的基础上不断改进迭代优化,如图乙所示。根据产出氧气速度,净化湿润,携带方便,以及方便及时添加制氧原料等因素,改进优化为2.0版本;再次实践,发现问题,外置导管容易破裂导致装置密封性差等因素,改进优化为3.0版本。根据上述案例,梳理“工程设计与物化”知识点。


工程设计与物化:
①工程活动的本质是创造人工实体,设计与是其中的重要环节。
②工程首先要定义和界定问题,明确需要满足的标准和受到的限制条件,形成多种可能的解决 , 基于证据进行优化并确定方案。
③物化是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制作,实施设计方案,做出初步的产品或实物(选填“模型”或“蓝图”)。
④经过对结果的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进,对于比较复杂的产品或实物模型,可能需要多次迭代,即优化。
⑤现代技术与工程具有系统性和(选填“复杂”或“简单”)性。
(3)、活动2:基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通观察,某校一名初中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设计制作了一个装有转向指示灯的安全头盔,如图所示。其原理为:利用转向时头盔的受力不同控制灯的亮灭状态。实际上,生活中的很多小发明、小创造和新产品,都是基于一定的科学原理而实现的。参照表格中的案例,再列举一些。
序号
科学原理
实用技术
1
电流热效应
电热水壶
2
3
(4)、【归纳·知新】活动3:实验设计和制作一个桌面吸尘器(如图甲),用来打扫桌面以及座位附近的卫生。
材料:矿泉水瓶、纱网、木板、皮筋、双面胶、电动机、导线、电源、扇叶等。
知识储备:探究空气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原理:通过提高空气的流速创造一个低压的环境,再通过大气压将废纸屑压入低压环境中,从而起到收集的作用。
从科学技术到产品应用的过程如图乙所示,设计原理如图丙所示。请动手制作,优化方案,实现迭代改进。

问:在设计原理图丙中,低压环境是如何实现的?。
工程设计与物化的基本程序:
⒈明确问题
⒉ (对此进行模拟分析和预测)
⒊实施计划
⒋检验产品(对实物模型等进行检验,确定标准)
⒌。
⒍发布成果
(5)、活动4:简易密度计的制作步骤如下。明确问题:制作密度计,测量盐水密度。
设计方案:利用“同一密度计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进行设计。
实施计划:利用水、圆柱形空桶、刻度尺等测量多种液体的密度,刻上刻度制成密度计。
多次检验产品:多次测量盐水的密度。
迭代改进:利用钢珠、白吸管、刻度尺进行制作并再次测试,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发布成果。
①推导出密度计浸入不同液体中深度h的表达式。。
②简易密度计的制作涉及“STEM”内容,梳理“STEM”知识点。
STEM
【S科学】科学是一套系统性的方法,用于观察和理解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科学家通过实验、观察和理论来探索宇宙的各种 , 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如:“简易密度计的制作”活动中利用了“同一物体漂浮在不同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的科学原理。
【T技术】技术是指利用科学原理和工程方法创造和应用工具、设备、材料、工艺等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技术可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社会。如:“简易密度计的制作”活动解决了“让柱形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竖直漂浮”的问题。
【E工程】工程是应用科学和来设计与构建产品、结构及过程。工程师利用自然科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建造桥梁、开发软件等。如:“简易密度计的制作”活动中利用器材制作简易密度计,再解决测量盐水的密度等实际问题。
【M数学】数学是一门研究、结构、变化和空间等概念的学科。它是科学和技术的基础工具,帮助人们理解和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并且在工程和技术的应用中起到关键作用。如:“简易密度计的制作”活动中进行推导密度计浸入各种液体中深度h的表达式等,就利用了数学。
-
15、 2060年前我国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其中碳减排、碳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人们常说“电动车比燃油车环保”,为了探明电动车和燃油车两种汽车的碳排放量,科学家对A品牌某款电动车和B品牌某款燃油车进行四个维度的对比,相关信息如表。
对比维度
电动车
燃油车
汽车生产及回收
每生产和回收一辆共排放约20.5t碳(其中生产和回收锂电池组约占一半的碳排放)
每生产和回收一辆共排放约10.1t碳
能源生成
使用绿色能源为其供电,年均消耗的电能相当于排放约0.7t碳
动力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年均排放约3.3t碳
使用维护
一年保养维护排放约0.15t碳
一年保养维护排放约0.15t碳
电池使用年限
锂电池组平均寿命8年
/
根据以上信息,从碳排放的角度来看,你是否赞同“电动车比燃油车环保”这个观点,并说明理由。
-
16、如图是三门核电站的发电流程示意图。在发电时,能量转化过程是( )
A、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B、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C、内能→核能→机械能→电能 D、机械能→核能→内能→电能 -
17、现代人类属于“智人”,起源于20万年前的非洲,目前全球人口超过80亿。身体并不强壮的人类,为何会在短时间内数量急剧增长?依靠科学的力量,不断激发沉睡的巨大能量是人类变得强大的一个原因。18世纪蒸汽机(如图)的发明,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使人类步入工业化时代。蒸汽机工作时,能量的转化过程为。

-
18、某生态农场采用厨余垃圾喂养黑水虻(一种腐生昆虫),黑水虻可作为家禽的饲料,其粪便发酵后可给蔬菜施肥,实现了厨余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黑水虻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
-
19、人们通过对细菌的研究,拓展了对自然界中生命形式多样性的认识。近年来,人们设计出一种利用细菌发电的电池。电池里的细菌能分解糖类来发电,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
-
20、【情境·问题】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某公司展示了适宜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的风电产品,如图所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末,该公司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累计风电装机容量超过31.9万千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中亚地区投资新能源产业。在哈萨克斯坦,中企参与建设的札纳塔斯风电场、图尔古孙水电站、阿拉木图光伏电站等新能源项目,切实助力当地向低碳转型。
(1)、问:①风力发电过程中实现了怎样的能量转化?。②风力发电的优势有哪些?。
(2)、【温故·过关】活动1:阅读以下材料,梳理“能和能源”知识点。
能量——太阳能和核能等
能量是一种既神奇又遵循严格规律的存在。在各类能量的转化与传递过程中,展现出了明确的方向性,而非杂乱无章。此外,能量遵循着恒定不变的定律:它既不会凭空产生(即不会创生),也不会无端消失,而仅能在不同形态与物体间进行转化与传递。
地球上的能源来源中,太阳无疑是最为关键且主要的。它持续不断地向地球传输能量,支撑着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及多种自然现象。依据能源的可再生性,能源被划分为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两大类。在可再生能源范畴内,有直接源自太阳的太阳能,有依赖大气流动产生的风能,有利用地势落差形成的水能,还有源自生物的生物质能以及源自地球内部的地热能等。这些可再生能源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与保障。
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始终备受瞩目。在探寻能源的过程中,核能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核能作为一种强大的能源形式,通过原子核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其反应方式包括核裂变和核聚变。目前,人类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主要采用的是核裂变技术。核能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核电站,但一旦发生泄漏,核辐射等将对环境构成严重污染。
能和能源:
①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有一定的性。
②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能源两大类型。请列举几种常见的可再生能源:
③地球上各种能量的最主要来源是 。
④核能也称原子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核能可通过核裂变、方式释放。目前人类能够以 方式和平利用核能。使用核能要注意的污染。
(3)、【归纳·知新】活动2:某公司在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上展示的适宜中亚地区地理环境的风电产品,其开发价值有哪些?请结合下列图片,梳理“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同时解析其意义。

能量守恒定律:
①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量既不会 , 也不会 ,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至另一个物体。而在整个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②能量的和定律是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也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无论是机械运动,还是生命运动;无论是宇宙天体,还是微观粒子,都遵循这个定律。
③“永动机”是(选填“可能”或“不可能”)实现的,因其违背能量守恒定律。
④风力发电是开发和利用新能源的案例,我们应树立和提高能源效率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