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几种常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

    常见的盐

    (1)碳酸钠

    (2)碳酸钙

    (3)氯化钠

    化学式

     

     

    俗称

    碳酸钙形成的岩石:

     

    性质

    白色粉末,易溶于水,溶液呈性;(与盐酸反应);

    (与氢氧化钙反应)

    白色块状固体,溶于水;

    (与盐酸反应)

    白色易溶于水的晶体

    用途

    制取少量的烧碱;制玻璃、制肥皂、制洗涤剂等

    重要的建筑材料,作补钙剂等

    调味品,配制生理盐水,农业选种等

  • 2、碱的共性实质上就是的性质,碱的个性实质上是的性质。
  • 3、碱的个性

    名称

    化学式与俗称

    性质与用途

    氢氧化钠

    NaOH

    固体,溶于水(热),易(可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有很强的 , 可用在造纸、肥皂、纺织、石化等工业上

    氢氧化钙

    Ca(OH)2

    固体,溶于水,可用于建筑行业、改良酸性土壤、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 4、碱的通性

    碱的通性

    反应情况

    示例

    (1)能使指示剂变色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

    NaOH、Ca(OH)2等可溶性碱均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和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2)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

     2NaOH+SO2=.(吸收 SO2)(检验CO2的存在)(吸收CO2)

    (3)能与 酸反应

    生成盐和水

     NaOH+HCl=.

     CaOH2+2HCl=.

    (4)能与某些盐反应

    生成新碱和新盐

     3NaOH+FeCl3=(生成碱沉淀)

     CaOH2+Na2CO3=(生成盐沉淀)

  • 5、 Cl-、SO2-和CO2-三种离子的检验
    (1)、Cl-:先向待测液中滴加溶液,出现后再滴加足量 , 沉淀。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以 NaCl为例)。
    (2)、SO2-:先向待测液中滴加溶液,出现后再滴加足量 , 沉淀。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以 Na2SO4 为例)。
    (3)、CO2-:加盐酸,能产生使变浑浊的气体()。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以 Na2CO3为例)。

    [注意]检验 Cl-和SO2-时,要加几滴稀硝酸,目的是排除等杂质离子的干扰。溶液中同时存在Cl-和SO2-时,应该先检验 , 而且不能用 BaCl2 溶液和盐酸作试剂,且需要将 BaSO4 沉淀过滤后,再往滤液中滴加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检验。因为 Ag2SO4 微溶于水,如果溶液中 SO42的浓度较大,加入 AgNO3 溶液后,会生成Ag2SO4(微溶)沉淀,而干扰Cl-的检验。

  • 6、酸的共性实质上就是的性质,酸的个性实质上是的性质
  • 7、酸的个性

    盐酸

    浓盐酸具有

    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

    硫酸

    浓硫酸具有、腐蚀性

    与硝酸钡溶液反应,生成

  • 8、酸的通性

    酸的通性

    反应情况

    化学方程式

    (1)能与指示剂作用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 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

    /

    (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

    生成盐和氢气

     Zn+H2SO4=

     Fe+2HCl=

    (3)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生成盐和水

     Fe2O3+H2SO4= 

    Fe2O3+HCl=

     CuO+H2SO4=

     CuO+2HCl=

    (4)能与碱反应

    生成盐和水

     CuOH2+H2SO4=

     MgOH2+2HCl=

    (5)能与某些盐反应

    生成新盐和新酸

     HCl+AgNO3=

     BaCl2+H2SO4=

  •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实现,反应条件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实现该转化关系的是(   )

    选项

    A

    C

    CO2

    co

    B

    Zn

    ZnO

    Zn(NO3)2

    C

    Ca(OH)2

    CaCO3

    CaCl2

    D

    KOH

    KNO3

    K2SO4

    A、A B、B C、C D、D
  • 10、将一定质量的铁粉加入Mg(NO3)2和Cu(NO3)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滤渣质量与加入的铁粉质量可能相等 B、滤液中一定有 Mg(NO3)2、 Fe(NO3)2 ,  可能有 Cu(NO3)2 C、若加入的铁粉过量,则得到的滤液呈无色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Cu、 Fe、 Mg
  • 11、锰(Mn)和镍(Ni)是两种不常见的金属,为了比较锰、镍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小明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表:

    项目

    加金属锰

    加金属铁

    加金属镍

    硝酸锰溶液

     

    有金属析出

    无金属出现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

    A、Fe> Ni> Mn B、Mn> Fe> Ni C、Ni> Mn> Fe D、Fe> Mn> Ni
  • 12、如图是小科组装的实验装置,小科在a装置的锥形瓶中加入了一定量的金属锌,将针管中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 b 装置中液面____(填“左高右低”“左低右高”或“不变”);下列药品组合也能产生同样现象的是____(填字母)。

    A、稀盐酸和金属铜 B、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 13、将质量相等的 Mg、 Al、 Zn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相等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结束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是图中的    (   )
    A、 B、 C、 D、
  • 14、将 A、B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等质量且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A、金属活动性:A>B B、相对原子质量:A<B C、与金属 A 反应的硫酸一定是过量的 D、与金属B反应的硫酸一定是过量的
  • 15、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法分析指正。
    (1)、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分析指正: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都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分析指正:

    (3)、等质量的镁和铝与足量稀硫酸反应,镁生成的氢气比铝少

    分析指正:

    (4)、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

    分析指正:

    (5)、铝比铁耐腐蚀是因为铝不如铁活泼

    分析指正:

    (6)、氢气、一氧化碳、炭粉分别与黑色的氧化铜反应,都发生了置换反应

    分析指正:

    (7)、有机化合物中都含有碳元素

    分析指正:

    (8)、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即为氧化物

    分析指正:

    (9)、混合物一定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

    分析指正:

  • 16、

  • 17、

    反应类型

    概念

    特点

    形式

    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多变一

    A+B+……→C

    反应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

    一变多

    A→B+C+……

    反应

    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单换单

    AB+C→A+CB

    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化合物的反应

    两交换价不变

    AB+CD→AD+CB

  • 18、

    (1)、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活动性就越
    (2)、排在氢的金属可以把酸(非氧化性酸)里的氢置换出来,而排在氢的金属不能把酸(非氧化性酸)里的氢置换出来。这里的酸通常指盐酸和稀硫酸而不是浓硫酸(或硝酸),因为金属与浓硫酸(或硝酸)等反应不产生氢气。
    (3)、一种活动性较的金属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的金属从它的盐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
    (4)、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太强,在与盐溶液反应时,会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生成对应的碱和 H2 , 碱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注意:①置换反应中金属(钾、钙、钠除外)的活动性必须要强于盐中金属阳离子对应的金属;盐必须

    ②Fe若参与反应,一定生成(填‘“Fe2+”或 Fe3+)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距离的优先置换(例:将铁加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铁先置换出银)。

  • 19、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金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以稀硫酸为例)

    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无色

     

    打磨过的铝放入酸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无色

     

    反应较快,产生大量气泡,溶液呈无色

     

    有少量气泡产生,反应慢,溶液由无色变为

     

    无任何现象

     

  • 20、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反应条件

    金属

    现象

    化学方程式

    常温

    打磨过的镁带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

     

    打磨过的铝在空气中表面逐渐变暗,生成一层致密的

     

    点燃或加热

    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铁很难与氧气反应,点燃后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 生成 , 放出大量的热

     

    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很难反应,在空气中加热表面会生成黑色物质

     

    高温下不反应

    在空气中加热不变色

     
上一页 37 38 39 40 4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