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某温度时,将100g A物质的溶液分成两等份,将其中一份溶液恒温蒸发掉5g水后,溶液刚好达到饱和;在另一份溶液中加入1.2gA物质(不含结晶水),物质完全溶解并刚好达到饱和,则A 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 )A、1.2g B、2.4g C、12g D、24g
-
2、某物质A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有20℃ 的130g物质A的饱和溶液样品若干份,下列说法或措施正确的有( )

①取样品,升温至60℃,将变为不饱和溶液
②取样品,降温至10℃,仍是饱和溶液
③取样品,升温至60℃,加入80g物质A,固体恰好全部溶解
④取样品,加入20g水,降温至0℃,将变为不饱和溶液
⑤取样品,蒸发掉20g水,再恢复到20℃,仍是饱和溶液
⑥配制图中c点状态下的溶液100g,需要的水比100g样品中含有的水少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
3、已知30 ℃时,NH4Cl的溶解度为41.4g ,KNO3的溶解度为45.8g 。30℃取这两种物质各22 g,按图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A 是 NH4Cl B、向①中加入 5g 水,搅拌并恢复至30 ℃,就可使未溶的 A 全部溶解 C、②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向①中加入少量B,B无法溶解 -
4、下列因素中,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是(填序号,下同),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是。
①溶剂性质 ②温度 ③溶质性质 ④溶剂的质量 ⑤搅拌 ⑥压强 ⑦溶解时间
-
5、室温下,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一个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步骤
操作
现象
①
向烧杯中加入20g水,再加入5g硝酸钾,搅拌
形成无色溶液
②
继续加入5g硝酸钾,搅拌
烧杯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
③
加热
固体全部消失,形成无色溶液
A、增加溶质可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 B、②中所得溶液为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C、向③中加入硝酸钾不会溶解 D、所得溶液中③的溶质质量大于② -
6、在一定温度下,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 )A、加入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B、加入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
7、下列生活中的现象,不能说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是 ( )A、打开汽水瓶盖,有大量的气泡逸出 B、喝下汽水感到气体冲到鼻腔 C、烧开水时,沸腾前有气泡逸出 D、夏季时,池塘里的鱼常浮出水面
-
8、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下列关于表中信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0.173
0.165
0.121
0.116
0.095
A、20℃时,氢氧化钙属于微溶物质 B、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C、40℃时,降低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温度会析出晶体 D、60℃时,向100g水中加入0.20g 氢氧化钙充分搅拌,形成饱和溶液 -
9、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 g。则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温度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比例的是( )A、
B、
C、
D、
-
10、小灵学习了溶液的相关知识后,在家里按一定的流程(如图)自制了一根“棒棒糖”。图中四个烧杯里的溶液一定为方糖的饱和溶液的是( )
A、甲、乙 B、丙、丁 C、乙、丁 D、甲、丙 -
11、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日常生活中我们要节约用水。小嘉对毛巾漂洗方法进行了探究。他选用2条相同的毛巾,放在一起均匀洗涤后“拧干”。假设“拧干”后,每条毛巾上均残留200 g溶液,其中洗涤剂的质量分数为1%。然后他准备采用以下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对2条毛巾进行漂洗,比较最终残留洗涤剂的质量。
方法①:用7 600 g清水一次性漂洗后“拧干”;
方法②:将7 600 g清水分成等质量的两份,分两次漂洗并“拧干”。假设每次“拧干”后毛巾上的残留溶液质量都是200g,请你计算两种不同的方法“拧干”毛巾后,残留的洗涤剂质量分别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
12、如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质量分数对照表(20℃),试回答下列问题。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
12
16
24
28
硫酸溶液的
密度
1.02
1.08
1.11
1.17
1.20
氨水的密度/
0.98
0.95
0.94
0.91
0.90
(1)、20℃时,随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氨水的密度逐渐(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200 mL 16%的硫酸溶液中含有溶质多少克?(3)、取100g 28%的氨水配制成4%的溶液,需要加水多少克? -
1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操作 A 中砝码的总质量为15 g,游码指示质量为4g,实验时读数为19g,则食盐的实际质量为g。(2)、在量取水的操作中,当水面接近所需刻度时,应该用继续滴加水。(3)、操作D 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4)、配制溶液时,若其他操作都正确,则如图B的操作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填“偏大”或“偏小”)。 -
14、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 A 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不同温度下A 的溶解度
温度/℃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37.2
41.4
45.8
50.4
55.2
A、②中 A 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B、③⑤中 A 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②④⑤的溶液为饱和溶液 D、①③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
15、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可能导致所配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10%的是( )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溶液配制前用少量水润湿烧杯
③称量氯化钠前,游码没有拨回零刻度处就调节天平平衡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⑥配制好的溶液装瓶时洒出几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⑥ D、②③④⑤⑥ -
16、如表列出了硝酸钾与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的溶解度/g
13.3
20.9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的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6
37.3
38.4
39.8
(1)、60 ℃时,在装有150 g硝酸钾晶体的试管中,加入100g水并充分振荡,此时试管内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2)、取25g氯化钠晶体加入70 g水中,加热溶解。在100℃时蒸发掉20g水,析出的固体质量为。 -
17、有 100 g 10%的食盐溶液,要使其质量分数变为20%,有三种方法,按要求填空。(1)、继续加入食盐,其质量为g;(2)、蒸发水分,其质量为g;(3)、与溶质质量分数大于20%的浓食盐溶液混合,若混入25%的食盐溶液,其应加入的溶液质量为g。
-
18、向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钾溶液中加入50g水,稀释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1% B、5% C、10% D、20%
-
19、如图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步骤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步骤示意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4→(用序号与箭头表示)→3。(2)、若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3)、下列实验操作与目的分析均正确的是(填序号)。选项
实验操作
目的分析
A
称量时,将取出的过量氯化钠放回原瓶
节约试剂
B
溶解氯化钠时用玻璃棒搅拌
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C
称取氯化钠时,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
整洁美观
D
量取所需水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准确读数
-
20、农业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甲醛溶液给种子消毒,下列模型能正确表示该甲醛溶液的是 (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