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情境·问题】2023年8月24日,日本排放核污水到太平洋,有关部门从日本福岛核电站附近渔场捕捞的玉筋鱼中,检查出放射性物质铯,铯能在生物体内富集。该渔场中生活着玉筋鱼、卤虫、鹰爪糙对虾、金藻、黑鳍金枪鱼等生物。玉筋鱼捕食以金藻为食的卤虫,黑鳍金枪鱼捕食玉筋鱼和鹰爪糙对虾,鹰爪糙对虾以金藻为食。(1)、问:①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②有人认为,日本排放核污水至太平洋,最终会对全人类造成影响。结合水循环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说出该观点的理由:。
(2)、【温故·过关】活动1:在下述组合中选出属于“种群”的选项,并在括号中打钩。①生活在一块稻田里的所有生物( );某一池塘中的全部鱼类( );肺炎患者肺部所有的新型冠状病毒( );一根枯木及枯木上的所有生物( )。
区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②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个体的总和。
③群落: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的总和。
④生态系统:由在一定区域内的和它所生活的环境中的一起组成。
(3)、活动2:在校园或小区附近,找一个花坛或池塘或其他生活小环境,观察这个环境。问:①这个环境中有哪些生物?。
②将你找到的生物按它们营养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
③生物之间的联系是通过什么进行的?。
④假如缺少了其中某类生物,对其他生物的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食物链、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⑤食物链:起点是。
⑥生态系统的成分:① , 主要指植物。②消费者:各类动物。③ , 主要指细菌、真菌和各类腐生动物。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成分越复杂、生物种类越多,越强。
⑧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的人们必须注意对它的保护。
(4)、【归纳·知新】活动3:根据下图思考:
①以碳为例,说说碳元素在生物体内以什么形式流动。。
②碳元素通过什么过程进入生物体内?又通过什么过程回到无机环境中?。
③在图上圈一圈: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哪些环节会导致能量不断减少?。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④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为物质循环提供。
⑤能量流动的特点:流动、递减。
⑥碳元素在生物体内以的形式存在。碳元素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体内,又通过动植物的和的分解作用以及燃料燃烧等过程回到无机环境。
-
2、小科爷爷最近身体不适,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肺部及尿常规等检查,经诊断患了糖尿病。请用图中序号或字母完成下列问题:(1)、图甲是检查肺部时,爷爷在用力吸气和用力呼气后,分别被拍摄的两张胸部X光片,其中白色虚线所围的区域为肺的位置。吸气后闭气不动时所拍摄的X光片是(选填“I”或“Ⅱ”)。(2)、爷爷的尿检结果显示尿液含有葡萄糖,是因为图乙中不能将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重吸收。(3)、爷爷在进餐一段时间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会上升。葡萄糖主要是通过图丙中的吸收进入血液。(4)、通过皮下注射到爷爷身体的胰岛素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图丁中的。
-
3、如图为骨、骨骼肌、关节的模式图。人在做任何一个动作时,都会进行以下步骤:①相应的骨受到牵引;②骨绕关节活动;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④骨骼肌收缩。这些步骤发生的正确顺序是。
-
4、“全氟碳人造血”是一种白色乳剂,具有良好的运输氧气能力,化学性质稳定,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1)、这种人造血能运输氧气,与人体血液中的(填血细胞名称)作用相似。(2)、在肾小囊形成的是 , 其中有人造血,说明人造血(选填“可以”或“不可以”)通过肾小球而不被。人造血能随尿液排出体外。请用图中字母表示人造血随尿液排出体外所经过的路径:。
-
5、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是呼吸系统最重要的部分。(1)、如图是肺从外界吸气的模型。吸气的原理是:橡皮膜下拉后,锥形罩的容积变大,气压变小,气球内的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锥形罩内空气气压,气球扩张,气球容积变大,气球内的气压变小,外界气压大于气球内的气压,外界空气进入气球。(2)、肺的有些结构特点与气体交换这一功能是相适应的,如肺泡数量 , 肺泡壁上有 , 肺泡壁上有血管和弹性纤维等。
-
6、【情境·问题】体育锻炼是中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育锻炼,我们可以增强身体素质。(1)、问:①在体育课的跑步活动中,我们的身体调用了哪些系统进行工作?
②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与外界有哪些物质进行了交换?
③身体与外界是如何进行物质交换的?跑步运动的动作是通过什么系统完成的?
物质交换是通过系统和系统进行的,而跑步运动的动作则通过神经控制系统完成。
(2)、【温故·过关】活动1:在体育活动中,人体有一系列系统会参与,那么这些系统是怎样“协调工作”的?先关注呼吸系统:如图甲所示,是呼吸系统结构图;如图乙所示,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如图丙所示,是组织里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横线上填空,并梳理“呼吸系统”知识点。呼吸系统
①呼吸系统主要由呼吸道和两部分组成。呼吸道能清洁、温暖、湿润空气,它是进出的通道。
②经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使静脉血变为动脉血,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③经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进入血液,使动脉血变为静脉血,氧气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呼吸作用。
④除氧气外,血液中的物质也会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呼吸作用;同时,组织细胞内的一些代谢废物进入血液。呼吸作用为人体内的利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3)、活动2: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除了通过呼吸系统排出,还能通过泌尿系统等排出体外。图甲是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功能示意图,图乙是肾单位结构图,图丙是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示意图。请在图中的横线上或括号内填空,并梳理“泌尿系统”知识点。
;泌尿系统
①泌尿系统由、输尿管、、尿道等组成。
②尿的形成和排出过程:血液经肾小球的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相比于血液主要少了、等物质;原尿在肾小管处经作用,形成尿液,相比于原尿,尿液中主要减少了、部分和等。尿液经、膀胱、排出体外。血液经肾脏后,其中的物质主要减少了和。
(4)、活动3:跑步运动的动作由运动系统完成,如图甲所示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结构等,如图乙是骨骼肌的结构。请梳理“运动系统”知识点。
运动系统①运动系统的结构:由骨骼和组成,骨骼又是由和(关节)组成的。其中是运动的动力。人体全身有206块骨骼。
②每一块骨骼肌都由肌腹和组成,具有受刺激收缩的特性,人体的任何动作都是由多组骨骼肌肌群在系统等多系统协同下完成的。
③运动系统最主要的功能就是 , 此外还能身体,内脏以及造血等功能。
④运动系统的保健:适当的运动选择,合理的运动强度和频率,正确的运动和技巧,充足的休息和恢复等。
(5)、【归纳·知新】活动4:人体的运动过程需要多个系统协调完成。现在进行组织细胞与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的物质交换的再探究活动。图甲是人体血液和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图乙是内、外环境的物质交换。回答问题,并结合图示等信息梳理“多系统间的物质交换”知识点。问:①如图甲,红细胞可以携带 , 也可以与二氧化碳结合。组织细胞能从血液中获得物质和水,同时可以把和其他废物通过血液等带走。
②如图乙,A是 , B是组织液,C是淋巴。B到细胞内液的物质是和营养物质,细胞内液到B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和代谢。D系统是系统,E系统是系统。
多系统间的物质交换:
③人体内涉及物质交换的系统有、、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等。
④细胞通过内环境(包括血浆、淋巴液、组织液)不断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中获取营养物质、等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代谢 , 从而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
7、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医生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并且已经能够区分出动脉和静脉。他们猜想,在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着更为细小的血管。此后,英国学者哈维(1578—1657)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血液在体内循环的事实。在哈维死后的第四年,意大利生物学家马尔比基(1628—1694)终于用显微镜发现血液确实是通过毛细血管从动脉流入静脉的。请回答:(1)、为什么把心脏看成一个水泵?。(2)、毛细血管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什么特点?。(3)、血液由肾动脉流入肾脏,再由肾静脉流出肾脏,是体循环中的一段路径。通过此段路径,血液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
-
8、如图是小敏在复习整理血液循环相关知识时的手绘图,请据图回答。(1)、食物中的蛋白质在“肠胃道”中被消化成进入血液。(2)、气体A在肺泡中的浓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肺部毛细血管中的浓度。(3)、与C处血液相比,D处血液最明显的变化是。(4)、心脏结构1、2和3、4在血液循环中的功能是。
-
9、情境中的病人相关问题解读:(1)、麻醉药进入人体麻醉全身的过程是→右心房→右心室→肺→肺→左心房→→主动脉→大脑皮层。(2)、病人术后口服药物、注射、打点滴、雾化,其中方式使药物到达患处的速度最快,理由是:药物吸入后从肺泡进入肺部毛细血管网,先到达左心房,再经到达患处;采用其他三种方式时,药物都是先到达右心房,再经肺循环到达左心房,最后经左心室到达患处。
-
10、夏至前后,杨梅成熟,杨梅园里杨梅挂满枝头,喜迎游客前来品尝采摘。品尝杨梅时,游客感到口味鲜甜的过程为:味觉感受器→传入神经→。
-
11、【情境·问题】2022年,全球首例转基因猪心脏到活体人的异体移植取得成功,且接受移植的患者在术后安全度过了至关重要的48小时观察期。这一消息迅速引爆全球,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热烈讨论。患者在移植猪心脏后,可以自主呼吸,新的心脏没有任何辅助设备的帮助,其功能也很好。(1)、问:如图乙是猪心的结构,说说为什么我们可以用“猪心”替代“人心”。(2)、【温故·过关】活动1:几乎所有全身麻醉手术都会使病人的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功能暂时性地受到抑制。在麻醉作用消退后的一段时间内,病人通常会感受到疼痛,同时可能会发现其味觉灵敏度相较于麻醉前有所下降。结合图示信息,梳理“人体的感觉器官”知识点。
人体的感觉器官
①光线通过眼的(相当于凸透镜)折射后,投射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入大脑皮层进行整合,产生视觉;像成在上。
②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的感觉器官。其分三部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在内分布着多种感受器,包括机械感受器、感受器、 感受器、感受器、伤害性感受器等,能感受不同的刺激,引起产生感觉。如:麻醉过后的一段时间,病人感受到了疼痛,是因为感受器因麻药过后有所恢复;味觉灵敏度比麻醉前差,是因为味觉感受器受麻药的影响没有。
③耳廓收集到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入,冲击 , 它的振动沿着听小骨通过鼓室传导进入内耳,刺激中的听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送到大脑皮层的产生听觉。
④人的舌黏膜上有称为味蕾的感受器,进食时溶解在唾液中的味觉刺激物刺激味觉细胞,引起的神经冲动传到大脑皮层味觉中枢产生。
⑤空气中有气味的物质分子到达嗅上皮时,先溶于黏液中,再作用于嗅纤毛而刺激嗅细胞,引起神经冲动传至产生嗅觉。
(3)、活动2:手术前要对病人进行血常规检查,从中获得系列信息。梳理“血液”知识点。血液:
①血液的组成包括和血浆。血细胞有三种,红细胞、和。
②成熟红细胞的形状呈两面凹的状,红细胞的主要成分是 , 主要功能是运输和;血小板的功能是加速血液和防止伤口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入侵。三种血细胞中,只有是具有细胞核的血细胞。
③血常规化验中,红细胞或血红蛋白量偏少时常患 , 白细胞偏多时可能有;鲜红的血液含氧量高,称为 , 暗红的血液含氧量低,称为静脉血;具有造血功能的担负着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4)、【归纳·知新】活动3:结合图示,梳理“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知识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①心脏的结构含有四个腔,左、右之间存在隔断,左心房、右心房之间有房间隔作为隔断,左心室、右心室之间有作为隔断,左侧和右侧存在瓣膜,左心房、左心室之间叫二尖瓣,右心房、右心室之间叫三尖瓣。血液总是从左、右心室,回到右、左。
②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血管
功能
结构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心脏→全身各处
分布较深,管壁较厚,弹性大,与心室相连处有动脉瓣
快
静脉
全身各处→心脏
分布较 , 弹性 , 管壁 , 管腔内有
毛细血管
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
分布广泛,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直径较细,一般只允许红细胞_通过
最
③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体循环和肺循环。从左心室开始,心脏将富含 的血液泵入。其分支成许多更小的动脉,这些动脉最终进入组织内网。在其中,氧气和营养物质被输送到细胞,同时细胞代谢产生的和其他废物被血液带走。血液通过回流到心脏,经过一系列的静脉,最后通过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回到右心房。从右心室开始,心脏将缺氧的血液泵入肺 , 将血液输送到肺部,在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中,血液释放出二氧化碳并吸收 , 富含氧气的血液通过肺回到左心房,准备再次进行体循环。
(5)、活动4:结合如图信息,梳理“血型和输血”知识点。血型和输血
①血型有四种:型、型、型、型。它和遗传有关,终身不变。
②输血时以输为原则,AB型血的人可少量接受型血,A型血的人可少量接受型血,B型血的人可少量接受型血,O型血的人少量接受其他型血。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型血的人。若输血有误,可能会适得其反,甚至危及生命。
-
12、对比法是我们学习生物常用的方法之一。对于看上去相似的事物,我们要观察它们的不同之处;对于看上去差别明显的事物,我们要注意观察它们的相同之处。下列关于一株番茄植株和一头牛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是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B、它们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都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都是细胞分裂、生长、分化的结果 D、番茄的果实、牛的心脏都属于器官
-
13、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5是树皮,细胞不断分裂,使茎长粗 B、嫁接时,接穗和砧木的3要紧密结合 C、对梨树进行环割,是为了阻断2的部分导管向下运输有机物 D、将一段带叶枝条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4被染红
-
14、生物体具有一定的结构层次。下列属于器官的是( )A、熊猫
B、泌尿系统
C、胃
D、精子
-
15、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及其他生物材料混合制成“生物墨水”,借助3D打印机打印出了全球首颗拥有心肌、血管和心腔的“完整”人造心脏,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是细胞生长,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B、过程②是细胞分裂,使细胞的数目增多 C、过程③是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 D、①、②、③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断减少
-
16、【情境·问题】你听说过3D器官打印技术吗?3D打印人造器官是以3D打印为基础,以患者自身的成体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分化而来的活细胞为原料(如图甲),在体外或体内直接打印活体器官或组织(如图乙)。目前3D打印人造器官已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人造骨骼、血管、皮肤、血管夹板、心脏组织结构等方面得到技术突破。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器官移植新技术投入,并已迈入国际先进水平,器官移植将逐步脱离单纯的器官捐献,缩短器官移植等待时间,拯救更多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的生命。(1)、问:①3D器官打印所需要的原料是什么?
°
②你对3D打印人造器官的看法是什么?
。
(2)、【温故·过关】活动1:结合如图信息,梳理“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知识点,明白一个细胞是如何转变为一个复杂的个体的。细胞的生长、分裂、分化
①细胞经历生长、分裂、分化等过程。如图所示,过程②是 ,过程③是 。
②细胞分裂的显著特征: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先复制再平均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分裂不仅是生命延续的基础,还是生物体、发育、修复损伤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过程。
③子细胞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不同类型的组织按照一定的结构组合而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多个相互作用的器官共同完成一系列相关的功能时,就形成了一个。所有的器官系统组成的生物体就是个体。如图所示,过程④后面的“花”属于。
④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从最微观的细胞到宏观的生物圈,展示了生命如何从的单位逐渐演化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个层次都有其特性,同时与其他层次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体系。
(3)、活动2:根据图甲、乙两组细胞形态,梳理“动、植物的基本组织”知识点。动、植物的基本组织
①甲组所示是细胞形态,有上皮、结缔、肌肉、神经组织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间质少,具有保护作用,如第幅图所示。第2幅图细胞间隙大,间质多,具有运输和支持作用,是组织。第3幅图由肌细胞组成,具有收缩和作用,是组织。第4幅图是组织,由神经细胞组成,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信息等作用。
②乙组中植物有保护、输导、营养、机械、分生组织五大组织。第1幅图的细胞排列整齐,具有保护作用,是 组织。第2幅图的细胞呈管状,具有营养物质的作用,是组织。第幅图的细胞壁薄,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营养组织。第幅图的细胞呈长形,细胞壁增厚,有支撑和保护作用,是组织。第5幅图的细胞排列整齐,无细胞间隙,具有作用。
(4)、【归纳·知新】活动3:观察图甲、乙、丙中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梳理“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知识点。
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部位
结构
功能
根
根毛区(表皮细胞向外)
吸收和无机盐
伸长区
使根
分生区
分裂
根冠(细胞壁薄、排列紧密)
保护
茎
树皮
保护
韧皮部(内有筛管)
自上而下运输
形成层(透明、表皮细胞非常薄)
分裂
木质部(内有导管)
自而运输水和无机盐
髓
营养物质
叶
叶脉
支撑和营养物质
上、下表皮
表皮气孔数量较多
叶肉(其中有叶绿体)
进行作用
气孔(一对细胞)
气体交换和作用
-
17、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两位科学家,奖励她们发现了CRISPR/Cas9基因剪刀(基因编辑技术中的工具之一)。研究人员利用基因剪刀可以高精度地改变动植物的DNA,对生命科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1)、基因是起遗传作用的DNA片段,主要位于动植物细胞的(填细胞结构)内。(2)、基因编辑通常有两种方法:删除目的基因和插入目的基因。图中所示的基因编辑方法是。
-
18、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和三部分。
-
19、比较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特征,它们最大的不同是: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在内完成。
-
20、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1)、在图中的方框内绘制出细胞核。(2)、(填结构)在显微镜中很难观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