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如图是探究酸的性质的实验。

    (1)、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填“实验一”或“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三滴入稀盐酸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滴入稀硝酸的试管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Cu+8HNO3=3CuNO32+2X↑+4H2O,则X的化学式为。稀硝酸的这一性质是不是酸的通性?(填“是”或“不是”)。
  • 2、柠檬酸(C6H8O7)是一种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的有机酸,在柑橘属的水果中柠檬酸的含量较高。柠檬酸在水溶液中可以电离出来H+ , 从而呈现酸性,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和精细化工领域。下列物质不能与柠檬酸反应的是(   )
    A、Mg B、Fe2O3 C、NaOH D、CO2
  • 3、下列关于酸的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盐酸可用于金属除锈 B、浓盐酸在实验室中作干燥剂 C、人体胃液中的盐酸可帮助消化 D、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 4、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盐酸、稀硫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实验室常需要使用硫酸。
    (1)、实验室的化学试剂常需要密封保存。比如若长期敞口放置浓硫酸,则会因为其具有而导致浓度减小,而浓盐酸会因为具有也导致浓度减小。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浓硫酸在滤纸上写字,过一会儿后观察,字迹显黑色,这主要是浓硫酸具有性,使纸中的纤维碳化的缘故;在洗气瓶中盛放浓硫酸,除去氢气或氧气中的水分,是利用其性。
    (3)、稀释浓硫酸时,应将缓缓地注入盛有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原因是
    (4)、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溅到皮肤上,要先用 , 然后用 , 最后用小苏打溶液冲洗,严重时应立即送医院。
  • 6、对知识及时整理与归纳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某同学在学习了硫酸的化学性质后,初步归纳出稀硫酸与其他物质反应的部分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五个圈中的物质属于不同的类别)。

    (1)、已知X是金属单质,则X可以是(填一种即可)。
    (2)、少量 Fe2O3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现象为;据此推测,稀硫酸可用于
    (3)、请写出 BaCl2 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Cu(OH)2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 7、用高能粒子轰击原子核是研究微观粒子的一种方法。1934年,意大利科学家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质子数为 92,元素符号为U),得到了一种质量增加的原子,他公开宣布发现了93号元素,被科学界认可,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1938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在重复费米的实验后,发现费米实验中得到的是56号钡元素,并用如图所示模型来定义这一变化。费米知道后,立即重复哈恩的实验,结果证实自己错了,费米坦率地检讨并纠正了错误。

    (1)、费米用中子轰击铀原子,不可能增加铀原子的数,所以得不到93号元素。
    (2)、结合材料分析,以下观点正确的是____。
    A、获奖的理论一定是对的 B、面对前人的观点要敢于质疑 C、科学结论的得出要依据客观事实 D、对科学的认识是一个不断修正、完善的过程
  • 8、中国“人造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在全球首次实现了上百秒的稳态高约束运行模式(图甲),不仅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还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1)、在上亿度的高温状态下,物质呈现等离子态,它们可以被磁场约束。东方超环就是利用强大电流所产生的强大 , 将等离子体进行约束的。
    (2)、图乙是东方超环的热核反应示意图,其属于(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3)、东方超环的反应原理与太阳类似,能量转化是原子核能转化为
  • 9、中国成功研发出了先进核裂变能——钍基熔盐堆的第4代核反应堆发电技术,于2021年 9月底在甘肃武威启动试运行,创造了又一项奇迹,其技术应用属于世界首次。钍基熔盐堆具有产生的核废料非常少、使用氟化盐作为冷却剂无须耗费大量水资源和热转换效率高等显著优点。下列有关钍基熔盐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钍基熔盐堆不产生核废料 B、钍基熔盐堆需要大量水作为冷却剂,因此不可以建在内陆 C、钍基熔盐堆的热转换效率比传统的核反应堆还要低 D、钍基熔盐堆是利用核裂变放出的能量
  • 10、图表示用中子轰击铀-235 原子核产生氪核和钡核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模型表示的是核聚变 B、该反应产生的中子可继续轰击其他铀核形成链式反应 C、该反应不会产生放射性物质 D、目前还不能用该反应获得能量的方式来发电
  • 11、如图所示各种警示标志中属于放射性物质标志的是    (   )
    A、 B、 C、 D、
  • 12、关于核辐射及核能的利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有α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B、α射线是高速运动的电子流,β射线是带正电的氦原子核流,γ射线是穿透能力很强的电磁波 C、人体接受少量的放射性辐射、强剂量或长时间的辐射,对人体都是有害的 D、核能的利用弊大于利
  • 13、核电站的大体组成如图所示,核材料在核反应堆中发生核反应产生大量的热能,冷却剂将这些热能带到热交换器使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终实现了核能到电能的转换。

    (1)、在如图所示的方框中填写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2)、核电站所需的核能是利用原子核(填“裂变”或“聚变”)所产生的。该变化是(填“可控”或“不可控”)的。
  • 14、2022 年12月,核聚变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家在使用激光的聚变实验中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即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的能量还要多。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有望结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或将拥有一个安全、绿色、用之不竭的能源选项。核聚变使用的核材料是下列中的    (   )
    A、氢(H) B、氦(He) C、铀(U) D、钚(Pu)
  • 15、如图所示是释放核能的两种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反应,这是核变的原理,若不加以控制,则是制造弹的原理。
    (2)、图乙是核变的示意图,目前还不能人为控制,是制造弹的原理。
  • 16、核聚变就是2个质量的原子核结合成质量较大的新原子核,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核聚变又叫反应。
  • 17、核裂变就是质量的原子核在轰击下分裂成2个新原子核,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发生的是反应。
  • 18、 在转变过程中所释放出的 , 称为核能,也叫原子核能或原子能。获得核能的两条途径:
  • 19、 小科利用粗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1)、粗盐中含有少量的泥沙,需对粗盐精制。如图为粗盐精制的实验步骤,其正确操作顺序为(填序号)。
    (2)、操作甲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小科利用获得的精盐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在称量食盐时,发现指针偏向左侧,下一步操作是
    (4)、下列情况会导致所配制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有(        )
    A、制得的食盐不纯 B、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C、用内壁有蒸馏水的试剂瓶盛装溶液 D、装瓶时,不小心洒出一部分溶液
  • 20、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

    (1)、图1为魔术“飞天仙女”的解密图。请你作图来说明为什么观众看不到演员本人却可以看到直立在空中的“飞天仙女”?(请用“↑”表示直立的人)
    (2)、图2为凹面镜,F为焦点,请完成光路图。
上一页 311 312 313 314 31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