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小丽用40N的水平推力将一个重90N的箱子水平推动了 1m;所用时间2s;小宇又将这个箱子匀速提上了0.4m高的台阶,所用时间1.5s。比较小丽、小宇所做的功 W1、W2和做功的功率P1、P2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A、 B、 C、 D、
-
2、如图是课桌调节器,学生通过手摇方式调节课桌的高度以适应不同身高的需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课桌调节器属于费为杠杆 B、它与羊角锤属于同一种杠杆 C、使用课桌调节器可以省功 D、该杠杆的支点是 C 点
-
3、作图题(1)、如图甲所示,已知入射光线,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度数。(2)、如图乙所示,太阳光与地面成 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①反射光线;②平面镜的位置。(3)、画出丙图中力的图示。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铁块,受到地面对它的100牛的垂直于地面向上的支持力F。
(4)、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
4、某校科学小组开展“设计纸桥承重”项目。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将纸折成“W”形作为桥面比直接用白纸平铺作为桥面承重能力强。如图:
查阅资料:“W”形折叠属于瓦楞结构。瓦楞纸板由交替的平面层和W”形波浪层组成,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包装、建筑等领域。
该小组同学为探究“W”形瓦楞结构的承重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设计了以下实验:
小组同学选择厚度相同的牛皮纸,制作三种不同波浪高度(5mm、10mm、15mm)的“W”形瓦楞结构模型并在上方铺上一张卡纸,其余条件相同。为测量承重能力,将模型水平放置,在卡纸上方逐渐添加细沙,直至模型弯曲超过2cm,测量此时细沙总质量。
(1)、实验中,直接用白纸平铺作为桥面的纸桥放上重物后会被压弯,这是因为。为测量承重能力通过观察测量模型弯曲超过2cm时的细沙总质量,这种研究方法是。(2)、如表为某小组得出的实验数据:波浪平均高度(mm)
5
10
15
最大承重(g)
352
658
465
根据数据,该小组能得出的结论:。
-
5、某项目化学习小组为能够直接测量液体的密度,制作了“简易密度计”。
【原理探析】
用托盘天平测量不同液体各100g(如图1所示),步骤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
②称出空烧杯的质量为20g。
③在天平右盘放入a 克砝码,并将游码移至“0”刻度线处。
④将烧杯放在天平左盘,缓慢加入水,直至天平平衡。
⑤不改变右盘砝码,称量等质量的盐水、酒精等液体。
(1)、步骤③中应加入的砝码质量a克应为 克。(2)、Ⅱ:利用量筒测量100g不同液体的体积,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各液体的密度。相关数据记录如表:液体种类
质量/g
体积/mL
密度(g/cm3)
水
100
100
1
酒精
100
125
0.8
盐水
100
80
1.25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液体,液体体积与密度的关系是 。
(3)、【产品设计】小组同学模仿托盘天平结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直接测量液体密度的“简易密度计”,即:将两个相同的自制量筒对称挂于简易支架两侧,待测液体-先在右侧量筒中倒入100毫升水,再向左侧量筒中加入待测液体至支架平衡后,即可从左量筒刻度上读出密度值(把体积刻度转化为相应密度值刻度)。
左量筒50mL刻度处应标定的密度值为 。
(4)、结合托盘天平测量原理,为了提升密度计测量的准确性,请为此产品提出一种可行的改进方案 。 -
6、如图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平行玻璃砖(入射角为50°)后,再折射入空气;(1)、图甲、乙两图中,符合光的折射规律的是图 (填“甲”或“乙”)。(2)、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的折射角 5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把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压在有“科学”两字的书上,则“科学”两字是 ____。A、变浅的虚像 B、变浅的实像 C、变深的虚像 D、变深的虚像
-
7、如图所示为新型材料“气凝胶”,它作为世界最轻的固体,是一种多孔状、类似海绵结构的二氧化硅固体。这种材料密度仅约为3.5kg/m3 , 看似脆弱不堪其实非常坚固耐用。(1)、若将气凝胶压缩之后,它能迅速复原,此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2)、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制造,质量是 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多少千克?请写出计算过程。(钢的密度为
-
8、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缺乏锌元素可能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食欲减退等问题,葡萄糖酸锌 是目前首选的补锌强化剂,如图是市售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部分使用说明书。
【药品名称】葡萄糖酸锌口服液
【成分】每毫升含葡萄糖酸锌3.5mg
【功能主治】补锌
【规格】10mL/支
【用法用量】12岁及以上成人一日2次,每次2支
(1)、一个葡萄糖酸锌分子中共有个原子。(2)、 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 所含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成年人每人每天按照说明书的用法用量,每天约补充摄入多少毫克锌?请写出计算过程。 -
9、在探究“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钩码的质量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1)、以质量m为横坐标,以重力G为纵坐标,在图中进行描点并连线。(2)、根据画出的图像,可以说明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比。(3)、由图可得到重力与质量的比值为N/kg,我们用g来表示这3个比值,则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式是。
m(g)
100
200
300
400
500
G(N)
1
2
3
4
5
-
10、如图甲所示,是小乐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乐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蜡烛B移动到特定位置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2)、图乙是小乐同学实验中像、物的位置实验记录,由于玻璃板没有与白纸底边平行,小乐能否通过实验记录得出相应规律? (选填“能”或“不能”)。(3)、小乐正在观察蜡烛A的像,他用科学课本挡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他(选填“能”或“不能”)在玻璃板上看到蜡烛A 的像。
-
11、学习了制造技术与工程的相关内容后,为了更好地体验制造,兴趣小组利用熔点较低的A金属和粘土等材料制作笔筒。(1)、探究A金属熔化规律。小组同学用图1所示的装置加热A金属,将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成图像(如图2)。
①该金属的熔点是℃。
②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装置熔化质量更大的A 金属,并在图3中画出其熔化图像(虚线)。甲、乙两条曲线中,正确的是。
(2)、利用A金属制作笔筒。小组同学制作笔筒的过程如图4所示。①金属制造中常用到成型和铸造两种技术。
成型技术:对固态金属施加压力,使其产生永久的变形。
铸造技术:将液态金属注入空腔中,待其凝固后除去模具。
该小组同学制作笔筒的过程,属于金属制造中的技术。
②步骤b中,在浇铸液态金属时,会有部分液体残留在烧杯壁上,造成材料浪费。老师建议将固态金属直接置于模具中,在上方用吹风机加热使其熔化。图5是某款温控吹风机三挡热风温度与距离的关系图像,结合A金属和粘土的性质,请选择一种合适的挡位与加热距离:。
-
12、小金同学在旅游时捡到一块较大的矿石,其外观呈肉红色,小金同学决定与小组内同学一起测定该矿石的密度。
【实验步骤】步骤Ⅰ:测量矿石的质量
(1)、小金同学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应采取的措施是 。(2)、调平后,图乙为小金对矿石称量操作的示意图,操作完成后指针最终位置如图丙所示,对照评价量表,小金进行了自评,请说出他的评价结果,并说明理由。评价量表(部分内容)
实验过程
操作要求
评价标准
自评
称量
1.物品和砝码的位置放置正确。
2.砝码使用过程正确。
3.通过增加或减少砝码的质量、以及调节游码,使指针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左右摆幅相同。
优秀:操作要求三点均达到。
良好:操作要求仅达到两点。
合格:操作要求仅达到一点:不合格:操作要求均未达到
(3)、小金同学发现砝码盒中的砝码已生锈,用这样的砝码称量物体质量,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4)、小金和组员们通过评价表,改正实验操作后正确完成称量,测得矿石的质量为m0。【实验步骤】步骤Ⅱ:测量矿石的体积
①在干燥的烧杯中加入200mL 的水。
②用细线系住矿石后放入烧杯中,完全浸没后,标记此时的水位。
③用细线将矿石从水中取出,并加水至200mL 处。
④在量筒中装入V1的水,将水倒入烧杯至标记处,量筒中的水量降至 V2。
由此得出矿石的密度ρ=。
-
13、科学家常采用“分”与“合”的思想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小金同学学习科学家的思想研究水的组成。(1)、“分”————电解水
小金设计了如图1 的简易电解水装置,经检验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其中检验b试管中气体的方法是 。
(2)、“合”————生成水小金同学利用图2装置,得出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并绘制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将图3示意图补充完整。
(3)、“分”与“合”的思想都能证明水的组成,都利用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
14、(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使用前必须调零、观察量程、认清分度值;该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2)、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手的拉力,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N,使弹簧伸长的力是 (选填“手拉弹簧的力”或“弹簧拉手的力”)。
-
15、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经过不断完善、不断修正,人类借助模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1)、以下是科学家提出的假设模型,这些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填序号)。(2)、同位素示踪法常用于研究化学反应历程,如碳-14就像“北斗标签”,通过它的“放射性信号”可以持续追踪该原子的位置和变化,下列模型能表示碳-14(有6个质子,8个中子)原子结构的是(填序号)。
-
16、今年年初“南方小土豆”、“广州砂糖橘”带火了哈尔滨这座古老的城市,独特的冰雪城堡体验和特色美食圈粉无数。其中冻梨最受欢迎,它外表是黑乎乎硬邦邦的(图1),但是冻之前跟新鲜的水果梨一样,也是白色的。冻梨咬起来特别脆,口感比较细腻,冰凉的汁水,甜中带酸,别有一番风味。(1)、品尝冻梨,汁水甜中带酸的味觉形成部位是 。(2)、冰还可以制成我们所学的透镜。早在西汉时期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有“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火生”(图2)。“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若要“火生”应把“艾”放在透镜的位置。
-
17、《西游记》是中国经典名著,深受同学们的喜爱,针对其中的几个情节,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提出了一些有趣的看法,做到了学科融合。如果你是他们小组的一员,试着对这些有趣的情节分析并回答:(1)、《西游记》第五回:大闹天宫时孙悟空拔一把猴毛,吹一口气就变出了许多小孙悟空。同学们觉得这种生殖就像动物克隆一样,据此,你认为这是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2)、《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一种神奇的果实————人参果,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才得熟,一万年方得吃。小组同学提出:人参果结果的时间太长了,要是每天都给它施肥,这样它就能长得更快。小金同学立即反驳道:每天施肥可能会导致细胞液浓度 (填写“大于”、“小于”或“等于”)土壤溶液的浓度,此时细胞会 (填写“吸水”或“失水”),导致果树死亡。
-
18、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停靠在路边的自行车 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行驶的小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匀速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
-
19、如图表示物质的质量跟体积关系、物质的密度跟体积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甲图中可知, PA>ρB>ρc , 且ρc>ρ水 B、从乙图中可见,斜线部分S的面积表示物质的质量,其值为16克 C、从甲图中可见,120克D物质的体积是200厘米3 D、从甲图中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1
-
20、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A、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B、使用前应先调零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也要记录力的单位 D、使用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出竖直方向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