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测量体温后,小城仔细观察该体温计,他的想法正确的是( )

    A、该体温计能准确到0.01℃ B、该体温计可测量沸水温度 C、该体温计可离开人体读数 D、体温计示数表明他未发烧
  • 2、一只量筒有50毫升水,里面放入一木块,静止时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是56毫升,则这块木块的体积是( )
    A、6厘米3 B、0.6分米3 C、12厘米3 D、12分米3
  • 3、有甲、乙、丙三种量杯,它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分别是:

    甲: 500毫升, 10毫升;  乙: 100毫升, 1毫升; 丙: 50毫升, 1 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厘米3的酒精体积,选择哪种量杯进行测量最适合?( )

    A、 B、 C、 D、三种都可以
  • 4、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图标,装运浓硫酸(有腐蚀性)的箱子应贴的图标是( )
    A、 B、 C、 D、
  • 5、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 6、为了比较苹果汁和橘子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高低,某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取2只相同的小烧杯,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2只相同的胶头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入苹果汁5滴、橘子汁7滴恰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请问哪种水果维生素含量高( )
    A、苹果汁 B、橘子汁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 7、 “一张纸折叠103次后厚度将超过宇宙边界”这一视频标题引发了小城的思考。为测量参考书中一张纸的厚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分度值是0.5毫米的刻度尺能直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 B、此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C、数出参考书共200页,测出整本书总厚度记为L,然后再用总厚度L 除以纸的页数200,则可得出一张纸的厚度1=L/200 D、测量厚度时,可以使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
  • 8、 小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宽度, 结果分别为18.53cm、18.52cm、18.11cm、18.50cm、18.51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5次的测量数据都是正确的 B、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 C、18.50cm中最后一位“0”可以去掉 D、最后结果应记作 18.43cm
  • 9、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0.3米 3=0.3×106=3.0×105毫升 B、15厘米=15厘米÷100=0.15米 C、2.5升=2.5升×1000毫升=2500毫升 D、1.6千米=1.6×1000米=1600米
  • 10、实验是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
    A、滴加液体 B、读取体积 C、测量温度 D、测量长度
  • 11、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以下是小城观察校园生物时提出的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
    A、含羞草在什么环境中叶片会合拢 B、校园中哪种植物最具观赏性 C、麻雀的哪些身体结构适于飞行 D、蜻蜓在下雨前为什么会低飞
  • 12、某次实验后,得到了一杯可能还含有少量盐酸的氯化铜废液。某同学想知道该废液中是否还含有盐酸以及氯化铜的质量分数,他取了 109.8g 废液于烧杯中,然后向废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所加氢氧化钠溶液与生成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分析计算:

    (1)、同学判断该废液中还含有盐酸的理由是
    (2)、当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100g 时,废液中的溶质有
    (3)、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大?
    (4)、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 0.1%)
  • 13、钙是生物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鱼骨中含有碳酸钙,现设计图甲实验测定鱼骨中的碳酸钙含量,并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图乙。

    提示:①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HAc),醋酸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Ac=Ca(Ac)2+H2O+CO2

    ②鱼骨中其它成分与食醋反应生成的气体可忽略不计。

    (1)、该实验中如何检验生成的气体:
    (2)、由图乙中的AB曲线,可知锥形瓶中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鱼骨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生活中,用喝醋的方法除去卡在咽上的鱼刺,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请你结合实验结果加以说明
  • 14、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烧杯+稀盐酸/g250200200
    加入的铁样品/g9914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g258.7208.7213.7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烧杯的质量为 77.5g;计算结果精确到 1%)

    (1)、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过量;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
    (3)、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15、“青团”是宁波的一种传统食物。在“青团”制作过程中,需要往糯米粉中添加艾草(或艾草汁)。艾草含有侧柏莲酮芳香油(C10H10O),侧柏莲酮芳香油是一种淡黄色液体,具有香脂香气,所以“青团”具有独特风味。
    (1)、侧柏莲酮芳香油由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14.6g 侧柏莲酮芳香油中碳元素的质量为g。
    (3)、侧柏莲酮芳香油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
  • 16、小南在学习了碱和盐的性质后,将少量硫酸铜溶液滴入 2mL 氢氧化钠溶液中,没有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

    沉淀,这是为什么呢?

    【猜想】猜想一: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铜的溶解度增大。猜想二:生成的氢氧化铜继续

    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实验】实验操作及现象如图:

    (1)、为了验证猜想一,小南应选择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2)、若猜想二正确,C 中“?”处应填写的现象是
    (3)、查阅资料得知:氢氧化铜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可溶物。小南再次做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时,他应该怎么做才能立即观察到预期的蓝色絮状沉淀,请你写出一种方法。
  • 17、小南发现学校草地周围都做上了新的铁栅栏,师傅们在上面涂油漆。铁栅栏上为什么要涂油漆呢?某兴趣

    小组为此进行研究:

    【方案】取四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④,分别作如图处理,两周后,观察铁钉表面的锈蚀情况。

    (1)、【分析】若两周后观察到①中铁钉生锈而④中铁钉未生锈,据此可得出:铁钉生锈需要
    (2)、若观察到现象,则可得出食盐会加快金属锈蚀。
    (3)、【应用】根据以上实验,请解释学校铁栅栏涂油漆能防锈的原因
  • 18、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固定装置未画出),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 A→G 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观察到 A 装置的无水硫酸铜变蓝,B、F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均变浑浊,D 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

    (1)、实验方案中,装置 F 归属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

    【改进创新】小科同学认为原气体产物中的 CO2 对 CO 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对装置进行改进,去掉 B、C、D 装置,用 H、I 替换 F、G 装置,先通一段时间气体再进行加热,如右边所示的装置对该气体成分进行探究。

    (2)、在 E 装置中,能确定气体产物中含有 CO 的实验现象是
    (3)、G 装置中尾气处理的具体操作是
    (4)、实验中,装置 H 的作用有
  • 19、小科同学做“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并收集纯净干燥的气体”的实验。设计了如图方案进行实验:(制得的 CO2 中常含有 HCl 和水蒸气)

    (1)、写出所标仪器的名称:①
    (2)、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你认为 A 装置和 D 装置相连并产生现象时就足以说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3)、该同学想要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该气体,连接上述装置(A、B、C、E)的顺序是:a→→g→f(填写各接口字母)。其中,写出 B 装置的作用是:
  • 20、某溶液中可能含有 HCl、MgCl2 和 Na2CO3 中的几种,向其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 Ba(OH)2 溶液,反应中加入的 Ba(OH)2 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 ab 段生成的沉淀是
    (2)、小星同学说该溶液中一定没有 Na2CO3 他的理由是
    (3)、a 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