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为有暗香来”.下列实验中,能说明这种现象的是( )
    A、气体容易被压扁 B、两个铅柱粘合在一起 C、抽取玻璃片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 D、酒精与水反应后体积变小
  • 2、将原材料转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工程技术就是制造。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制造过程的是( )
    A、农田种植,棉花收获 B、将处理后的棉花纤维纺成纱 C、织布机把纱线织成布料        D、裁剪并制作成衣
  • 3、造血干细胞享有“血细胞的种子细胞”之美称,骨髓移植能够治疗白血病,是因为健康人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能不断产生新的血细胞 (如图),这一过程称为()

    A、细胞分裂 B、细胞分化 C、细胞生长 D、细胞衰老
  • 4、艾灸在中国用于疾病预防和保健已有悠久的历史。
    (1)、艾灸能提高人体对多种病原体的抵抗力,从免疫学角度来看,这属于免疫;
    (2)、艾草中的某种有效成分为异戊二烯,其分子式为 C5 H8 , 其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3)、如图甲所示的艾灸仪,内部加热等效电路如图乙所示,R1 和 R2是两个电热丝。使用时,先用高温档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自动调节到低温档保温并开始进行理疗。

    图乙中S2 是自动开关,艾灸仪开始进行理疗,S2的状态是 的;

    (4)、若此艾灸仪的额定电压为12V,电路的加热功率和保温功率分别为30W和5W,求电热丝R2的阻值。
  • 5、我国争取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目前正积极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光伏发电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下图是利用熔盐和1.2万块镜子建成的甘肃敦煌100MW熔盐塔太阳能光热发电站工作流程示意图:

    通过镜子将太阳光聚集在吸热器上,加热其中熔盐。高温熔盐流入温度为565℃的高温熔盐罐,随后热泵将它压入蒸汽发生器,与其中的冷水进行热交换,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水蒸气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熔盐经过蒸汽发生器降温后,流回低温熔盐罐。两个熔盐罐中共储存3万吨熔盐(熔点为210℃).白天高温熔盐罐把能量储存起来,夜晚释放发电,可实现24小时稳定电力输出。

    (1)、“持续地将太阳光聚集在塔顶的吸热器上”此过程中主要发生的能量转化是能转化为能。
    (2)、为节约用水,冷却塔内的一部分水蒸气变成液态水后流回蒸汽发生器循环使用,这部分水在冷却塔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同时放出热量。
    (3)、低温熔盐罐内的温度应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10℃。
    (4)、植物的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之一,人们称其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转化过程。写出植物光合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 6、“正在倒车中,请注意避让。”近日,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校园内,一辆“小蛮驴”缓缓驶出菜鸟驿站,精准地穿梭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学生面对机器人后置的摄像头“刷脸”,储存舱自动打开,学生取走自己包裹(如图甲为学生取快递场景)。已知这样一台输出功率恒定的四轮智能无人快递车空载时的质量为240kg,最大载货量为100kg,(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学生“刷脸”取快递时摄像头的工作原理和生活中(选填“投影机”、“照相机“或“放大镜”)原理相同。
    (2)、智能无人快递车按最大载货量装满货物在水平地面静止时,若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约为0.05m2 , 此时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多少?
    (3)、某次快递任务时,按最大载货量满载的快递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其受到的阻力为快递车总重的0.1倍,则智能无人快递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牵引力做了多少功?
  • 7、1.某研究小组为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如图1所示三个实验(三种金属均已用砂纸打磨过,其形状和大小相同,稀盐酸的浓度和用量也相同)。

    (1)、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实验B中的现象 
    (2)、乙同学认为仅仅通过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因此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做了一个实验,装置均如图2所示,且实现了探究目的。

    乙同学的实验:X是 金属,Y是 溶液。

    (3)、将表面锈蚀的铁钉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产生氢气的质量和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如图所示。生成氢气的质量为多少克?

  • 8、2024年3月7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首次报告了微塑料广泛存在于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使人类心脑血管病风险增加。“微塑料”是直径在1微米~5毫米之间的塑料颗粒物,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中会大量产生。因其粒径小,可被植物的根吸收,也易被蚯蚓等土壤动物摄入。因其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从而会影响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如图所示为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请回答:

    (1)、图中微塑料迁移到人体内通过的食物链有 条。
    (2)、写出微塑料进入人体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3)、微塑料和纳米塑料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写出一条减少塑料污染的措施:
  • 9、兴趣小组将氯化钠溶液加入到稀硫酸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将混合溶液加热一段时间后,意外地闻到刺激性气味。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可能是二氧化硫    

    猜想2.可能是氯化氢    

    猜想3.可能是氨气

    (1)、大家讨论后认为猜想3不合理,依据是
    (2)、【查阅资料】SO2和CO2的化学性质相似,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探究】如图所示,小金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于是他认为猜想2正确。

    【评价与改进】小胡认为小金的结论不科学,于是他利用提供的试剂通过实验确认了猜想2正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如图所示,将产生的气体  

    【结论】加热氯化钠与硫酸的混合溶液得到的气体是氯化氢

    (3)、【拓展应用】实验室可用氯化钠和硫酸反应制取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请推测实验室制取氯化氢气体最适宜的方法为____(填序号)。
    A、加热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B、加热氯化钠固体和稀硫酸的混合物 C、加热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的混合物
  • 10、小金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为三节干电池,小灯泡额定电压为 2.5V。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小金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接下来的操作是 ;小金同学测量了六组且记下对应的电压表(0.5V、1V、…、3V 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丙所示的 I-U图像,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W。
    (3)、根据图丙分析,为完成上述整个实验,最合理的滑动变阻器应选 ____。
    A、“0.5A10Ω” B、“IA20Ω” C、“1A60Ω” D、“0.2A200Ω”
  • 11、小保利用镁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如下实验。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固体
    (2)、小保推测镁带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其固体质量变化可用图一表示,则:M2与M1质量差表示的是 
    (3)、小保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少骤Ⅰ:取一根用砂纸打磨干净的镁争和一个石棉网,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16

    步骤Ⅱ:在石棉网上方将镁条点燃,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产生白烟,石棉网上有白色固体,如图一所示。

    步骤Ⅲ:镁条完全燃烧后将白色固体与石棉网同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2

    对比实验结果 。小保发现 M1=M2,请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M1=M2的原因  。

    (4)、在镁条燃烧过程中,产生白烟的质量与石棉网上白色固体的质量比为
  • 12、杭州某商城发起抓金砖挑战,金砖的形状如图甲所示,其侧面为梯形,若能单手抓起,就算挑战成功。小金模拟了单手抓金砖的情境,探究影响金砖被抓起的难易程度的因素。小金按照图乙安装好实验装置,用大夹子模拟手,用梯形物块和沙桶来模拟金砖。安装好实验装置后,小金向沙桶内慢慢装入沙子,直到梯形物块掉落,再称量桶和沙子的质量。用5个不同的物块分别进行了实验后,得到的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物块表面粗糙程度

    粗糙

    粗糙

    粗糙

    光滑

    更光滑

    物块底角α度数

    80

    75

    70

    65

    60

    掉落时加入沙子和桶的总质量(克)

    220

    205

    190

    135

    75

    (1)、掉落时沙子和桶的总质量越大,表示梯形物块越 (填“容易”或“难”)被抓起。
    (2)、比较第1、2、3组实验的数据可知,梯形物块被抓起的难易程度与 有关。
    (3)、小华认为想从该实验中得出“表面越光滑,梯形物块被抓起的难度越高”并不严谨,依据是 。
    (4)、小华提议用多个50g钩码串联替代沙桶,认为这样可以省去称量沙子质量的步骤。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 13、小科根据植物叶片气孔越多,蒸腾作用速率越快的原理,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了某种植物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的关系。

    实验步骤:

    ①取4支长势良好且叶片数量和表面积相同的某种植物相同部位的枝条,分别编号甲、乙、丙、丁。

    ②甲枝条不作处理,乙枝条每片叶子的下表皮涂上凡上林(凡士林能封闭气孔),丙枝条每片叶子的上表皮涂上凡林,丁枝条每片叶子的上、下表皮都涂上凡士林。

    ③将4支枝条分别置于装有等量清水的锥形瓶中,并分别硅胶干、加入等量的油,形成油层。④将4个锥形瓶分别放置于四个大小相同的钟罩内,钟罩内壁贴足量、等质量的硅胶干燥胶片,用以完全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水蒸气。

    ⑤将四个装置置于相同的阳光照射下,相同时间后称得硅胶干燥胶片质量增加分别为△m、△m、△m、△m

    请回答问题:

    (1)、步骤③中加入油形成油层的目的是 .
    (2)、在该实验中使用了转换法,将蒸腾作用的速率快慢转换为
    (3)、 实验测得△m>△m>△m>△m

    请判断该植物叶片上表皮气孔数(选填“多于”或“少于”)下表皮气孔数。

    (4)、小科还利用该实验装置研究了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占据植物总吸水量的比例,你认为小科还要测量的是
  • 14、做筷子提米实验中,将总质量为1.5千克的大米和瓶子放在桌上,此时大米所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否是平衡力?“是”或“否”)。有同学将装有米的瓶子按如图1的方式在桌上敲几下,这是利用了米具有而将大米压实;如图2竖直插入质量0.01千克的筷子把瓶子提起脱离桌面并保持静止,此时筷子受到米的摩擦力方向为  

  • 15、2025年3月28日14时20分在缅甸发生7.9级地震, 震源深度30千米,这是今年以来震级最大的地震,图1为全球板块与地震分布示意图。

    (1)、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选填“内力”或“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的震动现象。
    (2)、缅甸(图中标注五角星处)位于地震带上,因此经常会发生大规模的地震。
  • 16、如图为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

    (1)、实验时用湿纱布包裹小金鱼的鱼头和鱼身,这样做的目的是.
    (2)、实验用图乙中(选“①”或“②”)显微镜进行观察。
    (3)、视野中血管1、2、3的血流方向如图丙所示。他想观察静脉血液的流动特点,载玻片的移动方向应为。(选填“左上”、“右下”或“右上”)
  • 17、如图所示,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反应实验装置——东方超环(EAST),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10秒时间。
    (1)、东方超环被称为人造太阳,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类似,通过原子核(选填“聚变”或“裂变”)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2)、核反应实验装置中,用通电线圈产生的磁场,将超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磁场中,而要产生强磁场,线圈中需要很大的电流,但是线圈自身有一定的电阻,线圈中有大电流通过,会产生很高的热量,原因是电流具有(选填“热效应”或“磁效应”)。
    (3)、人造大阳的加热功率为 1.2×1012W,利用人造太阳发电的效率为60%,则工作10秒时间,发电量则kW·h。
  • 18、在制备硫酸铜晶体时,小明在50克的70℃热水(图甲)中,加入80克硫酸铜粉末后现象如图乙所示,后续过程如下图。

    (1)、请判断图丙(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2)、图丙到图丁的实验过程中获得硫酸铜晶体的方法是
    (3)、硫酸铜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则图丁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温度/℃

    10

    20

    30

    40

    60

    70

    80

    溶解度/g

    14.8

    17.6

    20.5

    24.2

    28.5|

    39.6

    48.0

    53.6

  • 19、微纳米机器人可以在人体内自主活动,具备局部诊断、成像、采集活检样品和靶向给药等功能,由螺旋藻制成的微纳米机器人最终还可在人体中降解。据此回答:

    (1)、若微纳米机器人检测到糖尿病病人体内胰岛素含量较少,病人进食后出现血液中的含量增高,长期处于该异常状态可能会导致视神经异常,影响兴奋传递到形成视觉。
    (2)、已知螺旋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蛋白质在人体中被会消化,其中初步参与蛋白质消化的人体器官是能把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
  • 20、“铁锅炒菜补铁”的原理是利用有机酸与不可直接吸收的单质铁反应,使铁元素以离子形式进入食物。已知食醋(HAc)和铁反应: Fe+2HAc=FeAc2+H2

    26 Fe

    55.85

    (1)、 Fe(Ac)2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2)、铁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则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个。
    (3)、炒菜时盖上锅盖,锅盖内表面会出现水珠,此过程中变化的是____。
    A、元素种类 B、原子种类 C、分子大小 D、分子间的间隔大小
上一页 277 278 279 280 2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