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有两块相同的均质木块A、B,小科将A、B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面上,如图甲所示,用 6 N的力使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接着小科又将A 和B 用一根轻绳连接,平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乙所示,用F2向右拉B,使A、B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1)、如图甲,以木块B 为参照物,地面处于(选填“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2)、如图甲,小科使A、B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B对A 的摩擦力为N。(3)、在图乙中,若A 和B一起向右运动10 m, 做功J。
-
2、2025年1月7日,西藏日喀则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青藏高原的拉萨地块内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日喀则位于地震带,该地震带是世界上容易发生地震的主要地震带之一。(2)、西藏日喀则地震频发,根据板块理论,其原因是。(3)、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地震预警网,该预警网能在捕捉到地震的信号后,快速测定出震级、烈度、震源深度等相关数据,并借助电磁波传播速度比地震波更快的特性,赶在地震波到达前向各个终端发出预警信。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A、地震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引起的震动现象 B、地震预测技术可以捕捉信号,提前几分钟进行预警来减少伤亡和损失 C、地震绝大部分是极其轻微的,每年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很少 D、地震时若身处高楼,来不及逃离,可躲在墙角或坚固的桌下
-
3、光学显微镜是实验室常用观察工具。(1)、图甲所示为显微镜下的番茄果肉细胞,要将图Ⅰ转换成图Ⅱ,可能要进行下面5个操作步骤:①调节粗准焦螺旋;②调节细准焦螺旋;③调节光圈;④转动物镜转换器;⑤移动装片。请选择合适必要的步骤进行排序:(用序号和→表示)。(2)、在“观察鱼尾血液微循环”实验中,小科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并绘制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请写出血管②的特点。(写出1点即可)
-
4、小科为妈妈买了一个内置电动机的按摩仪,如图甲所示。(1)、用A型按摩头振动按摩时,小科妈妈感到有些疼痛。为了缓解疼痛,可以换上图乙中的型按摩头。(2)、闭合开关,指示灯发光,电动机带动按摩头振动。断开开关,指示灯熄灭,用手按压按摩头,按摩仪上的指示灯又发光,此时按摩仪内的电动机变成了发电机,这是(选填“电生磁”或“磁生电”)现象。(3)、若按摩仪的额定功率是25 W,按摩仪正常工作h消耗1kW·h的电能。
-
5、小科用硝酸钾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忽略水的蒸发)。已知温度在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别为40g、110g。(1)、甲中硝酸钾溶液(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2)、乙溶液的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丙溶液的质量分数。(3)、图乙中硝酸钾溶液相当于(填“用电器”或“电源”)。
-
6、中国科学家通过在雄鼠身上建构的怀孕老鼠模型————“连体鼠”,具体是将一只实验雄性大鼠阉割;另外三只雌性大鼠,分别为实验雄性大鼠供血、供卵以及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然后让这只雄性大鼠和怀孕的雌性大鼠连体妊娠,移植受精卵让雄性大鼠怀孕;通过剖宫产分娩出幼崽,最终有10 只幼崽发育到成年。请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先通过手术将一只怀孕的雌性大鼠和一只雄性大鼠连接在一起,产生“连体鼠”,通过血液交换给雄性大鼠一个雌性微环境,主要是给雄性大鼠提供激素。(2)、为了让雄性大鼠孕育幼崽,还需给该雄性大鼠移植 , 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3)、上述孕育幼崽的生殖方式是(填“有性生殖”或“无性生殖”)。
-
7、下图为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水循环系统,该系统使游泳馆实现常年“不换水”的同时水质完全符合国际赛事标准,充分体现了杭州绿色亚运的理念。(1)、硅藻土过滤器中的硅藻土为多孔结构,其孔隙最小可达1~2微米,可阻隔固体颗粒、去除悬浮物、脱色、除味等,则硅藻土在净化水的过程中起了过滤和作用。(2)、NaClO是常用的消毒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3)、工业上用X+2NaOH══NaCl+NaClO+H2Q制取 NaClO,则X的化学式为。
-
8、彩虹滑道是近年来新兴的游乐项目,如图甲所示,游客只需坐在橡皮圈上,就能随橡皮圈一起快速滑下。图乙是该游乐项目的简化模型,AB 段表示彩虹滑道,BC 段表示水平的人工草皮减速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彩虹滑道的高度越高,橡皮圈到达 B、点的速度越大B.在BC 段滑行的过程中,能量守恒 C、在整个过程中,人和橡皮圈的机械能守恒 D、在整个过程中,橡皮圈的内能不断增加
-
9、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下列关于马拉松比赛中人体内各系统分工协作的说法,符合事实的是A、听到发令声起跑的瞬间反应,主要通过内分泌系统调节 B、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最终由循环系统排出体外 C、机体产生的汗液,由泌尿系统排出 D、比赛途中喝的水,能通过消化系统被人体吸收
-
10、下图是人体某些部位的微观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流经肺泡时,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1中流的是静脉血 B、3是小肠内表面的皱襞,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其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 C、4内的水、葡萄糖和尿素等能透过4和5的内壁进入5 中形成原尿 D、若7 是腿部组织细胞,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经6流回左心房
-
11、2025年3月14 日,西半球迎来了2025年首次月全食,形成著名的“血月”现象,如图甲所示。下列描述符合科学事实的是A、月球能自行发光 B、当天,日、地、月三者位置接近同一直线,且地球在中间 C、这天的月相更接近上弦身 D、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乙图中的②到③之间,白天时长大于黑夜
-
12、将一根细金属丝置入柔性塑料中,可以制成用来检测物体形变的应变片,其结构如图甲所示。将它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当应变片随被检测物体发生拉伸形变时,塑料中的金属丝会被拉长变细,导致电阻变大,电路中的A、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B、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C、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D、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变大
-
13、当海水的温度及所含盐分变化时,可能会导致海水密度发生突变,在海水中形成一个类似悬崖的突变水层。如图所示,潜艇在水下航行时,突然从高密度水层进入低密度水层,潜艇会出现迅速下沉的危险情况,危及潜艇安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潜艇进入低密度水层时,其所受重力突然变大 B、潜艇进入低密度水层进行自救时,需快速向水舱中补水 C、潜艇进入低密度水层进行自救时,需快速将水舱中的水排出 D、潜艇进入低密度水层进行自救时,其所受浮力一直变大
-
14、某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探究铁锈蚀的条件。a管中装入的是少量煮沸的蒸馏水,b管中是干燥的空气。塞紧木塞,并调节L端与R端的液面高度一致,一段时间后观察。下列推断错误的是A、A、B、C三处中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A B、A、B、C三处中最容易生锈的部位是B C、L 端的液面高于 R端 D、若将a管中的水换成食盐水能加快铁的锈蚀
-
15、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在浙江某水域发现了鲤形目鲤科鱲属的鱼类新物种————苕溪鱲(liè)。如表所示为含苕溪鱲在内的四种生物的二歧分类检索表,则苕溪鱲是
la胎生 ?
1b卵生 2
2a体温恒定 Q
2b体温不恒定 3
3a体内受精 R
3b体外受精 S
A、P B、Q C、R D、S -
16、如图所示,在吸滤瓶中装入少量的水,并滴入几滴酒精。用气筒往瓶里打气,当塞子跳出时瓶内会充满白雾,这一实验现象表明A、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B、气体对外界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C、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升高,内能减少 D、外界对气体做功,瓶内温度降低,内能增加
-
17、2008年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2022年北京冬奥会“飞扬”火炬和2023年杭州亚运会“薪火”火炬的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和燃料如表所示。下列有关火炬的说法正确的是
火炬名称
“祥云”火炬
“飞扬”火炬
“薪火”火炬
外壳材料的主要成分
铝合金
碳纤维复合材料
铝合金和可回收生物质材料
燃料
丙烷(C3H8)
氢气(H2)
甲醇
A、丙烷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之比为3:8 B、铝合金属才化合物 C、甲醇是一种氧化物,其中氧元素的含量为50% D、“飞扬”火炬燃烧产物比“祥云”火炬燃烧产物更环保 -
18、一只白鹭飞向水边,出现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黑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是白鹭等大的虚像 C、两个影的形成原理相同 D、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
19、“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描绘了秋天的美丽景色。诗中“霜”的形成属于A、熔化现象 B、凝固现象 C、升华现象 D、凝华现象
-
20、中华水韭是一种外形酷似韭菜的植物,韭菜会开花,水韭则是用孢子繁殖的。图中中华水韭具有“超能力”,它不仅可以用叶吸收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根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由此推测图中的水韭为哪一类植物A、被子植物 B、苔藓类 C、蕨类 D、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