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飞行的物体,其飞行原理与浮力无关的是(  )
    A、热气球 B、飞艇 C、火箭 D、孔明灯
  • 2、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胶头滴管滴加液体 B、 用纸槽取用粉末 C、 倾倒液体 D、 取用块状固体
  • 3、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面粉 B、冰块 C、花生油 D、蔗糖
  • 4、将混有氯化钠的碳酸钠固体样品12.9g完全溶于水中形成90g溶液,再将75g氯化钙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 氯化钠和氯化钙不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

    1

    2

    3

    4

    5

    氯化钙溶液质量(g)

    15

    15

    15

    15

    15

    沉淀总质量(g)

    3

    6

    m

    10

    10

    (1)、表格中m的值
    (2)、固体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3)、第5次实验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多少?
  • 5、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碳原子的个数被隐去,用x表示)。根据提供的信息试回答下列问题:

    维生素C(片剂)

    化学式:CxH8O6

    相对分子质量:176

    规格:每片100mg , 含Vc10%

    用法与用量:一日3次;成人每次___________片,饭后服用。

    若发黄请勿食用

    (1)、“Vc”化学式中x为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片。
  • 6、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2)、通常状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加热制得甲烷气体。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甲烷气体,选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代号)。
  • 7、课本上介绍了实验室常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装置如图1):

    (1)、图1中红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是 , 根据该实验知,瓶内剩余气体的化学性质是。【原理应用】兴趣小组同学用家用制氧机(如图2)制取井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

    该方法制得的氧气浓度如何?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3所示装置来测定氧气的含量: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加入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

    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露出白磷后,关闭止水夹a和b。此时,A中水进入到B中,测得B中水的体积为V1mL

    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b。B中水倒吸进入到A中,测得量筒中的体积变为V2mL

    ⑥计算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
    A、步骤②中,白磷的用量应过量 B、步骤④中,白磷燃烧时要保持关闭止水夹a和b C、步骤⑤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氧气含量偏高 D、与图1比,图3装置的优点:误差减少和污染减少
    (3)、经测定V1=220mLV2=50mL , 则小组同学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精确到0.1%)。
  • 8、实验小组的小明、小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测量对象。(实验中操作正确,当时气压下氧气的密度为ρ

    (1)、分析实验结果m1+m2+m3=m4+ρV , 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测量结果为m4的测量对象是指

    测量对象

    测量结果

    MnO2

    m1

    KClO3

    m2

    试管

    m3


    m4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V

    (2)、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先后”往往很重要,在本实验操作过程中以下的“先后”不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先放酒精灯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先等水槽中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再收集气体 D、先熄灭酒精灯管再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3)、实验结束后,小明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明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不会是二氧化硫?小李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 9、如图是对20℃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

  • 10、小科同学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体积变化情况是
    (2)、图中,锥形瓶中固态物质的质量m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 11、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采用双层玻璃结构,在低温、大风等环境下不会熄灭。其创意源自于青铜器精品“中华第一灯”---西汉长信宫灯。

    (1)灯体中的燃料点燃后,烟尘和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沿着小宫女的袖管不断进入中空的灯体(导烟气体腔)内,烟尘逐渐冷却在灯体内部形成烟灰。如果灯体上部封闭,不与导烟气腔连通,火焰容易熄灭,原因是

    (2)我国炼铜技术历史悠久。古人将赤铜(Cu2O)和炉甘石、木炭粉混合高温制得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X+Cu2O+C__ Zn+2Cu+2CO2↑。炉甘石主要成分X的化学式为

  • 1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Ne是一种元素。(选填“金属”或“非金属”)
    (2)、写出表中②和③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 13、很多科学实验都要用到水,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作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

    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探究燃烧的条件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水的

    作用

    吸收放出的热量

    提供所需的温度,隔绝空气

    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观察进入钟罩内水的体积,确定其中氧气体积

    A、A B、B C、C D、D
  • 1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20

    m

    16

    14

    反应后的质量/g

    4

    6

    60

    50

    A、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是1:3 B、m的数值为64 C、反应中Z、W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D、若继续反应,最终容器内只剩下X、Z、W三种物质
  • 15、现有二氧化碳、氧化铜、氧气和氯化钠四种物质,为了区分它们,小和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la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甲

    1b物质中含有多种元素-----------2

    2a物质中含有氧元素-------------3

    2b物质中不含氧元素------------乙

    3a物质中含有金属元素----------丙

    3b▲----------------------------丁

    A、甲表示的是氧气 B、乙表示的是氯化钠 C、也可根据氧元素的化合价对丙、丁分类 D、表中“▲”应该表示为“物质中不含金属元素”
  • 16、2024年初,不少地方发生了灾害性天气——冻雨。冻雨是一种外观同一般雨滴相同、温度低于0℃的过冷水,当它落到温度为0℃以下的物体上时,立刻冻结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层,称为雨凇。下列的物态变化与雨凇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露珠的形成 B、霜打枝头 C、云雾缥缈 D、冰封湖面
  • 17、图所示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8、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一段时间后,甲、乙试管中收集到图示体积的气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接电源负极 B、检验乙中的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 C、产生H2O2的质量比约为2:1 D、事先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加产生气体的速度
  • 19、下列现象仅能体现出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的是(  )
    A、塑料瓶变瘪 B、用干冰人工降雨 C、石蕊试液变红 D、蜡烛自下而上熄灭
  • 20、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__MgO2 B、2H2+O2__2H2O C、C+O2__CO2 D、2H2O2=2H2O+O2
上一页 19 20 21 22 23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