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我校举行了运动会,赛场上运动员们奋力拼搏,争创佳绩,请填写以下单位:
    (1)、女子实心球比赛中,小晶同学投掷出12.8的好成绩而夺冠。
    (2)、 小科跑完1000m后, 喝了380的矿泉水。
    (3)、 小湖获得100米冠军后, 即时体温为 37.2
    (4)、裁判员用皮卷尺测跳远比赛成绩时,若将皮尺拉得太紧,则测量结果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或“不能确定”)。
  • 2、小科观察载玻片的英文字母“d”,他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 )
    A、q B、d C、p D、b
  • 3、对所学知识进行及时整理,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下列科学概念间的关系中,不符合①包含②和③,且②与③是并列关系的是 ( )
    A、 B、 C、 D、
  • 4、小科在实验课上看到同学们的下列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滴加溶液 B、温度计使用 C、量筒读数 D、点燃酒精灯
  • 5、世界最大太阳望远镜(简称 DKIST)拍得了人类迄令为止分辨率最高的太阳照片,为研究太阳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用DKIST 观察到出现在光球层的黑色斑点是( )
    A、太阳黑子 B、耀斑 C、日珥 D、太阳风
  • 6、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过程中没有涉及这一科学定义的是( )
    A、皮尺来测量家中书桌的高度 B、用秒表来测量百米跑步的时间 C、用量筒来测量水的体积 D、用手指的感觉来测量温水的温度
  • 7、自然界的物体千奇百怪,多姿多彩。下列属于非生物的是( )
    A、生石花 B、水滴鱼 C、机器人 D、大熊猫
  • 8、牛油果(如图)树本常年常绿,花有香甜味,果实呈梨形,内含丰富油脂。以下植物中与牛油果树共同特征最多的是( )

    A、银杏 B、苹果 C、水绵 D、肾蕨
  • 9、有一本杂志名叫《科学世界》,推荐同学们在课余阅读,这个学期开设的《科学》课程,同学们都很喜欢,要进入科学的世界,下列的做法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 B、留心观察,认真思考 C、书本上的知识肯定永远是正确的 D、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科学知识
  • 10、如图是物流中用到的无人搬运车(AGV),该车能按照程序设定自动完成包裹分拣。某次搬运车在水平路面上以0.5m/s的速度把包裹运送到预设目标区域,用时40s,该过程中牵引力对搬运车所做的功为6×103J,求:

    (1)、牵引力对搬运车做功的功率。
    (2)、电动机的牵引力。
  • 11、小科同学为测定某铁合金的含铁量,做了如下实验,称取11.4g样品,放入质量为50g的烧杯中,再往烧杯内加入足量的100.0g稀盐酸(杂质不与酸反应,不溶于水),并对烧杯进行了四次称量,记录的数据如下:

    反应时间

    t1

    t2

    t3

    t4

    烧杯总质量/g

    161.4

    161.2

    161.0

    161.0

    (1)、反应中产生的氢气质量是?
    (2)、铁合金中铁的质量是多少?
    (3)、反应完全后溶液中氯化亚铁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准确到0.1%)
  • 12、有一包固体样品,可能含氯化铁.硫酸钠、氢氧化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进行了如下实验:
    (1)、 沉淀乙为
    (2)、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3)、写出沉淀乙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3、我国是世界上锌冶炼最早的国家。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火法”炼锌的记载:“每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锌)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反应后生成CO)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即倭铅(锌)也。”此工艺过程分解模拟如图。请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思考,解决问题:
    (1)、装入原料器之前,将炉甘石敲碎的目的是 
    (2)、高温炉内,碳酸锌(ZnCO3)在高温条件下与煤(主要成分是C)发生反应生成 Zn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与“铜的冶炼”相似,锌冶炼必须“冷定”后才能“毁罐”取锌,请解释原因
  • 14、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相对封闭的装置内燃烧某种含碳、氢、氧元素的垃圾,对产生的废气成分(不考虑气态有机物)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检验,废气中可能存在CO2、CO、H2O。拉动注射器,让废气依次通过装置。

    (1)、实验开始前要先通一会废气,后点燃D处的酒精灯,目的是
    (2)、能证明废气中有水蒸气存在的现象是
    (3)、F处的大号注射器,可以引导气体流向,其另一个主要作用是
    (4)、小金观察到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确定了二氧化碳的存在;观察到 , 确定了一氧化碳的存在;

    【实验结果】经检验, 废气中存在 CO2、CO、H2O。

  • 15、小明在水平路面上骑自行车时发现:①车速越大.停止蹬车后滑行的距离越远;②车在滑行时,地面越光滑滑行的距离越远。小明设计如图甲与图乙实验来验证小明的发现是否正确:

    (1)、小明做了图甲所示的实验来验证现象①:让小车从斜面上由静止下滑,撞击置于水平木板上的物块,观察物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以下两种操作,你认为正确的是 ____。
    A、让质量相同的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处自由滑下 B、让质量不同的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处自由滑下
    (2)、为了让本实验达到探究目的,水平面应该是 的(填“光滑”或“粗糙”)。实验过程中,发现物块移动的距离较短而不易进行观察和比较。对此,请你写出一条改进措施: 
    (3)、为了探究现象②,小明又做了图乙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位置由静止滑下,最终小车都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停止下来。在滑行的整个过程中,小车在毛巾和木板表面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 则 W1W2(选填“>”“<”或“=”) 。
  • 16、某科学兴趣小组为鉴定某工厂排出的无色污水成分,他们查阅工厂有关资料,推测污水中可能含有盐酸、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小组同学取污水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钠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实验一:小组同学用pH试纸测得污水的pH=3,由此得出污水中一定不含 , 依据是 

    实验二:为进一步检测污水中可能含有的成分,甲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污水于洁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污水中一定含有硫酸钠

    【得出结论】兴趣小组确定了污水的成分。

    【反思与评价】乙同学经过思考,用物理方法也得到了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他的实验操作是: 

  • 17、某同学发现学校草地周围都做上新的铁栅栏,师傅们在上面涂油漆。某同学猜测涂油漆可能是为了防止铁生锈。铁为什么会生锈呢?产生锈蚀的条件有哪些?该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方案】取四支试管编号为①、②、③、④,分别做如图处理,两周后,观察铁钉表面的锈蚀情况。

    (1)、编号③ 用冷却的沸水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2)、若两周后观察到①号试管中铁钉生锈,而④号试管中铁钉未生锈。据此可得出结论:
    (3)、若得出“食盐会加速金属锈蚀”,则实验中支持该结论的证据是
    (4)、后续调查中发现,也可以通过在铁表面镀镍防止其锈蚀。已知镍的金属活动性位于镁和铜之间,能验证镁、镍、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案有   (填写字母)。
    A、 B、 C、
  • 18、在探究氢氧化钠与稀硫酸是否发生反应的实验中,小科将稀硫酸慢慢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图中B 点表示的含义是
    (2)、从A 到B 过程中,烧杯中溶液 pH逐渐(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从B到C 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
    (4)、丙同学向盛有滴加了酚酞试液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硫酸至恰好完全反应,证明反应发生的的实验现象是
  • 19、将金属X插入烧杯内的AgNO3溶液中(如图),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后取出X,向烧杯 内再加入一定量锌粉,振荡后,溶液蓝色逐渐消失。
    (1)、金属X是
    (2)、加入锌粉后,溶液蓝色逐渐消失的原因是(写出方程式)。
    (3)、实验结束后,过滤烧杯内的液体,则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0、如图所示,小球沿轨道由静止从A 处运动到D 处,忽略空气阻力和轨道摩擦力,则从B到C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能;A点的机械能 B点的机械能。小球在C点时具有的能量是(选填“动能”“重力势能和动能”或“重力势能”)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