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科发烧就医后,医生建议使用美林退烧药,每次10毫升,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在量取10毫升退烧药水时,小科进行俯视读数,那么他实际所量取药水可能是( )

    A、8毫升 B、10毫升 C、12毫升 D、16毫升
  • 2、小科进行实验时,出现了下列操作,其中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倾倒液体 B、测一元硬币直径 C、读体积 D、测量温度
  • 3、现在的机器人可以与人对话,可以搜索网络上的信息,可以通过内置的摄像头四处观察,还可以自动充电等。但下列活动中,机器人一定不能完成的是( )
    A、模仿唱歌 B、创作文章 C、看家护院 D、生长发育
  • 4、伊犁鼠兔是我国特有的物种(如图甲),生活在高寒地区,体温恒定,胎生哺乳。它与雪兔、塔里木兔都属于我国二级保护动物。为更好地了解这三种兔,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其中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

    A、哪一种兔的分布范围最广 B、哪一种兔的耐寒能力最强 C、哪一种兔的观赏价值最大 D、哪一种兔的繁殖能力最强
  • 5、净水器滤芯中的滤料约占滤芯总质量的40%~60%,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杂质、调节水质pH、辅助降低钙镁离子含量,常见滤料成分一般由 MgOH2CaCO3SiO2活性炭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滤芯中除滤料外,其他成分均溶于水。请结合科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滤料的功能需求,推测净水器滤芯中的滤料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
    (2)、人体适宜的饮用水pH范围为6.5~8.5,若pH 偏离此范围易影响口感甚至刺激肠胃。下图为两种滤料[Mg(OH)2滤料、活性炭滤料]处理进水时,出水pH随过滤时间的变化情况。由图可知,使用滤料更利于饮用水健康,你的判断依据是
    (3)、已知A品牌净水器滤芯的滤料是 Mg(OH)2和活性炭(活性炭不与稀盐酸反应,且难溶于水)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将适量该滤料溶于水、静置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振荡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则证明该滤料是 MgOH2和活性炭的混合物。
    (4)、取25gB 品牌净水器滤芯样品,充分溶解、静置后过滤,得到滤料固体;向滤料中逐滴加入10%的稀盐酸,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的质量关系,如图2所示。小科认为,可计算得到该净水器滤芯样品中滤料的质量分数。方法如图3。请你评价一下小科的方法是否可行,为什么?
  • 6、为了测定金属铁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铁元素,不溶于水,也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请完成下列各题:

    (1)、此铁样品中铁的质量为g。
    (2)、反应过程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 7、海洋是人类的母亲,是人类千万年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资源宝库。
    (1)、金属镁广泛应用于生活、生产和国防工业。从海水(含氯化镁)中提取镁的过程如图所示:(氯化镁通电条件下的化学方程式 MgCl2=Mg+Cl2,转化过程中不考虑损耗)

    分析上述转化过程,镁元素的质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科学兴趣小组欲测定某氯化镁样品中 MgCl2的含量(样品其余成分为 NaCl),取 10g样品完全溶解于115.8g水中,向该溶液中分5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每次20g,充分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

    累计生成沉淀的质量/g

    1.45

    2.9

    4.35

    5.8

    5.8

    请完成下列各题:

    ①第次加入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②样品中 MgCl2的质量是g。

    ③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规范的计算过程)

  • 8、科学兴趣小组对贝壳(主要成分为CaCO3)与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1)、研究贝壳的状态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取等纯度、等质量的块状和粉末状贝壳,分别加入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实验过程中生成气体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贝壳中的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

    分析图中a、b、c、d中的(选填字母序号)两点,可得出“块状贝壳反应速率较慢”的结论。

    (2)、测定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科学兴趣小组取8g贝壳,并将其研磨成粉末后加入装置A 的烧瓶中。随后滴加稀硫酸,待反应停止时(完全反应),装置 C 中的质量增加了1.76g。请计算:该贝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9、我国造纸术工艺的发展过程中,蕴含着很多的科学知识。请回答:

    Ⅰ.古代造纸术:手工造纸以麻、木材、竹等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而制成。我国古代用竹子造纸的流程如下:

    (1)、“蒸煮”时,利用石灰浆(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钙)和草木灰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钾,达到除去木素的目的。由此推测草木灰水中可能含有____物质(填字母)。
    A、碳酸钾 B、氢氧化钠 C、硝酸钾
    (2)、从水中“捞纸”与物质分离实验中的操作相似(填化学操作)。

    Ⅱ.现代造纸术:为了让纸张具有一些特殊性,常会在里面添加一些物质,同时为了达到环保要求,还会进行后续一些处理。

    (3)、为了让建筑装修用的壁纸具有一定的阻燃性,常会在里面加入氢氧化铝。小科为了解该壁纸中氢氧化铝的含量,于是选取一定量该壁纸样品,放入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 19.6%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该样品中氢氧化铝的质量是多少?(纸中其它物质不与稀硫酸发生反应)
    (4)、为了增加纸的耐水性和强度,常会加入碳酸钙粉末和热塑性树脂来制作石头纸。为验证该石头纸中碳酸钙含量,小科先燃烧除去热塑性树脂,再测定剩余灰烬中碳酸钙的含量。实验后发现测得碳酸钙的含量比实际含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 10、科学兴趣小组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1)、图1实验中是通过观察反映小车动能大小的;
    (2)、在高速公路旁通常会设有斜坡式的紧急避险车道,如图2所示。在车辆车速过快时,进入避险车道后可以快速降低车速,保证车上人员的安全。那么当汽车进入避险车道时,汽车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车辆的速度有关;    猜想二:与避险车道的坡度有关。

    器材:如图3实验装置、小车、刻度尺、量角器等。

    ①为了验证猜想一,应将(写出操作方案),小车冲上右侧斜面的过程中主要将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②为了验证猜想二,同学们改变右侧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多次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冲上斜面的最大距离越短;请你补充完整本实验表格。

    实验序号

    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冲上斜面的最大距离/cm

    1

    ……

    ……

    2

    3

    (3)、如图2的避险车道表面铺装有碎石块和沙子等,据此推测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可能还与斜坡的有关。
  • 11、某包食品干燥剂标签如图 1,科学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干燥剂进行了一系列项目式学习。

    项目一:测量干燥剂的吸水率

    【查阅资料】干燥剂吸水时,

    吸水率=吸湿后质量-初始质量×100%

    【实验探究】

    ①取4.8g新制的生石灰干燥剂,标签如右图,置于敞口放置的容器中。

    ②每隔一段时间记录干燥剂固体的质量,并同时记录容器中相对湿度,得到数据,绘制成曲线图。

    【数据分析】

    (1)、小组同学发现a-b段相对湿度不变,但是固体质量却在增加,可能原因是
    (2)、观察该干燥剂包装袋,上面标注吸水率为50%。请结合图2数据和发生的化学反应分析是否符合事实。为什么?项目二:探究久置后生石灰干燥剂的成分

    实验

    具体操作

    现象

    结论

    1

    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测出此时蒸馏水的温度,然后加入久置的生石灰干燥剂样品,再次测温

    温度计示数明显上升,且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

    样品中一定有氧化钙

    2

    取实验1的上层清液,往里面滴加紫色石蕊

    溶液变蓝

    样品中一定有氢氧化钙

    3

    取实验1烧杯底部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稀盐酸

    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

    (3) 

    (3)、【交流反思】①实验2中除了滴加紫色石蕊,还可以用替代。

    ②小科认为实验2的结论存在问题,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 12、日常生活中食品包装袋一般用聚乙烯制成,而不用聚氯乙烯,因为聚氯乙烯高温会释放有毒物质。小科对家里某款食品包装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

    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

    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

    【实验探究】

    (1)、小科将装置按照、E、D顺序进行连接。

    (2)、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小科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②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

    (3)、根据连接顺序,若将最后两个装置位置互换,会产生什么影响?
  • 13、金属材料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发展。某科学兴趣小组以“金属材料”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1)、【项目一】金属材料的应用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开展首次试航。纯铜可制作航母电缆,主要利用了其优良的(填物理性质)。

    【项目二】金属的生锈条件探究

    现有洁净无锈的铁钉、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还可以选用其他物品。为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

    (2)、一周后,观察A、B、C中的铁钉,只有A中的铁钉出现了明显的锈蚀现象,由此得出铁钉锈蚀需要与接触的结论。

     

    (3)、【项目三】金属活动性探究

    【设计实验】

    设计的实验方案如图2中D、E所示,(所用金属均已打磨,形状与大小均相同)。

    【进行实验】

    实验D中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4)、【交流与讨论】
    同学们发现通过此实验方案不能比较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强弱。在上述实验方案的基础上,补充了一个实验(如图2中F所示),实现了探究目的。请试着写出一种X、Y物质的组合
  • 14、为深度学习酸、碱、盐有关知识,某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了下列探究活动。
    (1)、探究酸碱反应:将注射器内的溶液缓慢地全部注入烧瓶内,用pH传感器测得烧瓶内溶液的pH变化如图1所示。

    ①图1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②下列试剂能验证反应到达c点的是
    A、AgNO3溶液
    B、Zn
    C、无色酚酞试液
    D、CuO

    (2)、探究氢氧化钠的变质

    ①反应原理:氢氧化钠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测定样品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

    取4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利用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可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且装置气密性良好)。

    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 2g/L,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3所示,通过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 15、如图所示为蹦极运动的简化示意图,弹性绳一端系在运动员双脚上,另一端固定在跳台O点,运动员由静止开始下落。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B点时运动员受到的弹力等于重力,C点是运动员所能到达的最低点。从O点到A点,运动员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运动员在(选填“A”、“B”或“C”)点时的动能最大;运动员在 A 点的机械能大于 C点的机械能是因为。(整个过程中忽略空气阻力,弹性绳自重不计)

  • 16、垃圾的分类、回收、再利用越来越受社会的关注。下图是某工厂处理含铜垃圾的生产流程:

    (1)、根据相关现象可知加入的 A 单质是
    (2)、若在含铜垃圾中发现有金属铝,它(填“会”或“不会”)出现在最终得到的红色粉末中。
  • 17、如图是镁和盐酸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从微观角度看,参加反应的离子是(写微粒符号,下同),产生的新微粒是。可观察到的宏观现象是。反应开始后,速率会在一段时间内越来越快,原因是

  • 18、在2025年8月的“柯桥多巴胺·会稽山夏夜冰爽季”活动中,无人机编队在上空进行展演,展现柯桥魅力,如图所示。当无人机加速升空时,其电池输出的电能主要转化为动能和;当它匀速降落时,总的机械能(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19、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 Mg、Fe、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复习,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从物理性质上看, Hg与其它金属的不同之处是
    (2)、从化学性质上看,当其他条件相同时,与盐酸反应最剧烈的是
    (3)、“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是重要的科学学科思想。用镁粉制作的烟花在夜空中发出耀眼的白光,这是利用了镁的性。
  • 20、右图是某款国产汽车的结构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如图汽车的部件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2)、汽车表面的烤漆不仅美观,还能起到的作用;
    (3)、下列能源形式,最符合环保要求是____。
    A、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上一页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