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A、6.5米=6.5米×100厘米=650厘米 B、7.3纳米=7.3纳米×106=7.3×106毫米 C、98米3=98×1000厘米3=98000厘米3 D、0.146升=0.146×1000毫升=146毫升
-
2、小科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四次测得文具盒的宽度分别为9.20cm、9.42cm、9.23cm、9.22c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cm B、测量结果最后应记作9.22cm C、9.20cm中最末一位数字“0”是没有意义的 D、9.23cm这个记录结果是错误的
-
3、下列现象中属于拟态的是( )A、黄蜂腹部的条纹 B、竹节虫与竹节相似的形态 C、北极熊的体色 D、猎豹发达的四肢
-
4、测量是一个把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下列实验过程中没有用到这一科学原理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触角 B、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 C、用温度计测出液体的温度 D、用刻度尺测量科学书的宽度
-
5、科学以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为研究对象,发现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下列现象中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A、火山喷发 B、划过夜空的流星 C、绚丽的极光 D、神舟飞船升空
-
6、乌贼遇到敌害时会喷出墨汁,染黑海水趁机逃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体( )A、能进行呼吸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能生长和繁殖
-
7、如图所示是小林连接的一个简单电路,仔细观察该电路连接情况:
(1)、此电路是(选填“通路”、“断路”、“短路”),几分钟后手摸电池,发现电池。(2)、检查后发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多接了一根导线,这根导线是(填字母)。(3)、画出拆除这根导线后的电路图,并在图上用箭头标出电流方向。 -
8、如图是我国生产的某型号重型卡车,技术参数如下表所示,当它匀速行驶时所受的摩擦力是其总重的0.2倍。(g=10N/ kg)则:

卡车型号
*****
空载时的质量
轮胎个数
16
最大载货量
满载行驶时每个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卡车在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说明力能。(2)、该卡车空载时,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所受的牵引力是多少?(3)、某路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9×105Pa,该卡车满载时通过该路面是否会对其造成损坏? -
9、小敏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过2s 听到回声。(1)、小敏与山崖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空气中声速取 340m/s)。(2)、这种方法(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量地月之间的距离,请说明理由。
-
10、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小刚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华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实验原理: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处于静止或状态;(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你认为装置(选填“甲”或“乙”)更科学;(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上,物体才能平衡;(4)、如果将图乙中的小车换成弹簧测力计,左右两盘各放入重5N的砝码,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
11、小科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时,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图甲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是通过U形管两侧液面的来表示;此处运用了(科学方法)。(2)、在制作该装置时,小明有两块形状相同的橡皮膜,将相同的小球放在两块橡皮膜上时形变程度不同,如图乙所示,则小明应选择橡皮膜(选填“A”或“B”)。覆盖在该装置金属盒表面;当小明用手指按压 (不论轻压还是重压)图中探头上的橡皮膜时,发现U型管(管内装的是水)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几乎为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3)、解决了问题后,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实验序号
液体
深度 h/ 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 型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h/ cm
1
水
3
朝上
2.6
2
水
6
朝上
5.4
3
水
9
朝上
8.2
4
水
9
朝下
8.2
5
水
9
朝左
8.2
6
水
9
朝右
8.2
分析3、4、5、6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
-
12、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小明用完全相同的木块分别做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
(1)、将木块放在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运动,根据二力平衡知识可知,此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选填“大于”“小于”“等于”)(2)、甲、乙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有关;两个实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3)、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积大小有关,请你设计实验加以验证:。(4)、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发现用如图丁所示的方式测量滑动摩擦力更方便,图丁实验中(选填“一定”或“不一定”)要匀速拉动长木板,理由是。 -
13、学习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实验过程中,如果时间较长,蜡烛燃烧后要逐渐变短,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填“上”或“下”)方移动。(3)、学习小组又进行了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与矫正的主题探究,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如图2所示。具体操作如下:①器材正确摆放后,将蜡烛放在离水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用注射器从水透镜里抽出适量的水,水透镜的焦距变 (填“大”或“小”),此时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若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在水透镜前放置(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
1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凸透镜折射进入水中,请你作出光路图。

-
15、旅行包放在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受到与水平面成30°角,大小为40牛,作用在A 点斜向右上方的拉力,请画出此拉力的力的图示。

-
16、如图所示,两个底面积相同且质量相等的密闭容器甲和乙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向容器中分别注入两种不同的液体。
(1)、已知距容器底部等高的A、B两点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则ρ甲ρ乙。若乙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大于甲容器内液体的质量,则桌面受到甲、乙容器的压力 F甲F乙;(以上两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如果把乙装置倒置,如图丙所示,那么整个装置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将 , 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将。(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
17、如图,物体与墙的接触面积为0.1m2 , 某人用200N的力将重为130N的物体压在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物体对墙的压强是Pa,物体受到墙对它的摩擦力为N,方向。

-
18、将一束方向不变的激光射向水槽,当液面在实线位置时底部形成一光斑,其折射光路如图所示。若水面下降到虚线位置,光斑将向(填“左”或“右”)移,折射角将;如果将水槽的右底部慢慢抬起,反射角将(后两空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1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1)、当t=1s时,物体相对于地面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2)、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3)、图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含义是。 -
20、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入射光线是 , 折射角等于 , 分界面的(“上”、“下”、“左”或“右”)侧是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