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某同学用如图总结NaOH 的四类化学性质(即NaOH 能够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1)、为验证性质①,该同学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 NaOH 溶液中,溶液颜色由无色变成。(2)、为了验证性质③,该同学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A、Na2CO3 B、CO2 C、FeCl3 D、Ba(NO3)2
-
2、芋,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既可当粮食,又可作蔬菜。(1)、新鲜芋艿在去皮时会产生一种白色汁液,汁液内含有一种碱性物质——皂角甙,沾上它会奇痒难忍。下列物质可用来涂抹止痒的是____。A、食醋 B、熟石灰 C、食盐 D、纯碱(2)、有经验的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将手靠近火源烘一烘,也可以达到止痒的效果;如果将带皮芋艿煮熟后,再用手去皮也不再会有痒的感觉。根据上述现象,请推测皂角甙的一种化学性质。
-
3、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离子 中的几种,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离子,兴趣小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取一份废液,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无变化;
②另取一份废液,加入氢氧化钾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
分析上面实验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只含有 B、一定含有Cl-、K+ , 可能含有 C、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Cl-、K+ D、一定含有 -
4、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Cl-、K+、SO42-、Na+ B、 C、 D、
-
5、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和方法
A
稀盐酸(H2SO4)
加入足量CuO,过滤
B
O2(水蒸气)
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浓硫酸,干燥
C
CaCO3(CaO)
高温煅烧
D
NaOH 溶液[Ca(OH)2]
加入过量 溶液,过滤
A、A B、B C、C D、D -
6、如图是一种简易的自动化彩色喷泉实验。注射器中是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pH=10),小药瓶中充满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实验开始时推动注射器使少量溶液进入小药瓶,然后松开手,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向左移动,小药瓶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色喷泉。已知紫包菜汁的变色范围如表所示,则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pH
<6.5
7.0-7.1
7.5-8.5
8.5-12.0
>12.5
颜色
粉红色
紫色
蓝色
绿色
黄色
A、滴有紫包菜汁的氢氧化钠溶液呈绿色 B、小药瓶中液体颜色变化依次为:粉红色——紫色——蓝色——绿色 C、液体颜色为粉红色时小药瓶中所含的溶质是 NaCl D、紫包菜汁可以用做酸碱指示剂 -
7、如图,稀释浓硫酸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
8、小深同学用思维导图梳理了Na2CO3的相关知识,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
9、下列各组物质中,俗名、化学名称和化学式表示的是同一种物质的是( )A、烧碱、氧化钠、Na2O B、生石灰、氧化钙、CaO C、干冰、水、H2O D、熟石灰、氢氧化钠、NaOH
-
10、我市开展“清凉学习”中小学教室空调安装行动,为落实节能降耗,某校科学小组同学开展项目学习活动,设计空调开机自动控制电路。活动过程如下:
【明确问题】小组同学经讨论后提出,控制电路需实现以下功能,并提出具体标准:
①电路能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
②室温达到30℃时自动接通电路,空调开始工作。
【方案设计】根据标准,小组讨论后,设计了如图甲的自动控制模拟电路,实现当气温升至30℃时,衔铁才能被电磁铁吸下,接通空调线路。热敏电阻 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乙(线圈电阻忽略不计)。
(1)、请计算衔铁刚吸合时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是。【方案迭代】实际使用中发现:当气温在30℃上下波动时,空调线路会频繁接通和断开,影响空调的正常使用。因此该同学在图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定值电阻 Rg(如图丙),实现了空调线路接通后,气温降低至26℃以下时才自动切断,回升至: 后才重新接通。
(2)、请计算此时R0的阻值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请分析“气温从30℃降低至 时,空调线路不断开”的工作原理。 -
11、为测定某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将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样品粉碎后等分成三等份,交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如下实验:(石灰石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加热不分解)
①甲同学将一份样品加热, 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加热时间/min
t1
t2
t3
t4
t5
t6
剩余固体质量/g
12
12
11
8
7.6
7.6
②乙同学将另一份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某一浓度的盐酸,反应过程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1所示:
③丙同学用第三份样品进行如图2所示的实验:把产生的CO2气体用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同时测量瓶中烧碱溶液增加的质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瓶中溶液增加的质量/g
0
2
3
4
4.6
4.6
4.6
(1)、甲同学在此测定过程中有两个时间段固体的质量都没有改变,则在t1至t2时间段,固体质量不变的原因是。(2)、乙同学在实验中得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有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经过甲、乙、丙同学的计算,发现丙同学测得碳酸钙质量分数明显偏大,请你分析其中的原因。 -
12、制作豆腐主要有黄豆磨浆、分离渣浆、煮沸豆浆、点卤凝固等步骤。据此回答:(1)、上述工艺流程中,黄豆磨浆属于变化;其中分离渣浆就是把豆渣从豆浆中分离,此过程与下图过程的原理相同。(2)、豆浆煮开,稍冷却后再用浓度为30%的盐卤溶液进行点浆。小滨提前准备了6kg的干黄豆制作豆腐,已知1kg的干黄豆需用盐卤固体10g,则需要多少克的水才能配制出符合点浆的盐卤溶液?(写出计算过程)
-
13、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圆满完成我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1)、运载火箭用偏二甲肼( 作推进剂,组成该物质的碳、氢元素质量比是。(2)、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为减小震动以保证安全,设置了电磁阻尼器 (如图所示),它由磁铁和线圈构成,当线圈水平向左运动时,线圈 ab边中会产生电流,线圈ab边中产生电流的原理是.(3)、神舟十九号首次将果蝇送上太空进行科学实验。果蝇的生命周期与桑蚕相同,请写出果蝇的发育过程:卵→幼虫→→成虫。
-
14、三垟湿地位于温州城南,生态资源丰富。
甲
翠鸟
鲫鱼乙
虾
蟹(1)、三垟湿地中有大量的瓯柑树,瓯柑树是植物(选填“裸子”或“被干”)。(2)、如图是小海将湿地内的部分生物分为甲、乙两类,你认为他的分类依据是( )。A、是否有脊椎骨 B、体温是否恒定 C、是否胎生哺乳 D、是否用肺呼吸(3)、小滨为湿地内的四种生物P、Q、R、S编了一个检索表:1 a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P
1b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
2a无脊椎骨 Q
2b有脊椎骨 ⋯3
3a体温恒定,外被羽毛 ⋯R
3b体温不恒定,外被鳞片 ⋯S
这些生物中有一种是白鹭, 则它是(选填“P”、“O”、“R”或“S”)。
-
15、给如图甲所示的电热水器金属内胆出水口加接一段长管道,由于长管道中水柱具有电阻(简称“隔电电阻”),在电热水器漏电且接地线失效时,能形成“防电墙”保障人的安全。为了探究“隔电电阻”阻值大小的影响因素,某校兴趣小组利用注水的玻璃管模拟“隔电电阻”,设计如图乙所示电路,进行如下实验。
①断开开关,按图乙方式连接电路,观察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
②采取合理措施使电压表指针对准零刻度线。
③闭合开关,调节滑片,记录两只电表的示数并计算“隔电电阻”的阻值。
④打开阀门,向左移动活塞,改变玻璃管内水柱的长度,重复步骤③。
⑤换用不同横截面积的均匀玻璃管,重复步骤③④,获得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横截面积/cm2
1.0
2.0
?
水柱长度/cm
5
10
20
5
10
20
5
10
20
“隔电电阻”阻值/Ω
2000
4000
8000
1000
2000
4000
500
1000
2000
(1)、步骤②中的“合理措施”是指(写出具体操作)。(2)、分析表中数据,推测第7次至第9次实验选择的玻璃管的横截面积为cm2。(3)、某电热水器出水口加接的长管道横截面积为0.5cm2 , 若热水器接人电压为220V,人体电阻为2000Ω,要使通过人体电流不超过0.01A,则该管道长度不小于cm。 -
16、学校科技节开展“水流光纤”实验探究,同学们查阅资料得知:图甲是光纤的结构图,图乙是光在光纤中传播的原理图。某科学小组利用透明塑料瓶、激光笔、清水等材料用水流模拟光纤:在距瓶底10cm处开-直径2mm的小孔(接出水管),注满水后形成稳定弯曲水流。用红色激光笔从瓶的另一侧对准小孔照射(如图丙所示),观察实验现象。(1)、由图甲与图乙分析,光在光纤中传播的主要原因是光的(填“折射”或“反射”)。(2)、在图丙水流光纤的模拟实验中,随着瓶内液面下降,出水管流出的水越靠近瓶身的原因是。(3)、若图丙所示装置能成功用水流模拟光纤,则将会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
17、某小组在实验室进行关于制取氧气及其性质的实验,所用的部分仪器如下图所示。(1)、用双氧水刺取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可选择的收集装置有.(2)、将制得的氧气与硫进行燃烧实验,下列相关描述合理的有()(可多选)。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B、硫燃烧是剧烈氧化的现象 C、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D、集气瓶底部留有水可以减少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3)、F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F装置中反应停止的操作:。
-
18、为了探究摩擦力大小是与压力有关,还是与重力有关,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了探究。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步骤
台式测力计示数F/N
金属盒重力G/N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①
把金属盒放在质量不计的白纸上,在拉动白纸的过程中读出测力计的示数
4.8
4.8
1.9
②
将质量不计的氢气球系在金属盒上,重复步骤①
3.2
4.8
1.2
③
往金属盒注入适量的沙子,使台式测力 计的示数为4.8N,重复步骤②
4.8
6.4
1.9
(1)、此实验是根据原理测出摩擦力大小的。(2)、实验步骤②使用氢气球的目的是。(3)、与直接用弹簧测力计拉动金属盒测量摩擦力相比,拉动白纸进行实验有许多优点,请写出其中一个优点。 -
19、小滨想探究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把盆栽放在暗处24小时后,把盆栽某一叶片部分遮光放置在阳光下(如图1),经过一段时间后,将该叶片脱色清洗后再滴上碘液(如图3)。(1)、图2是实验中叶片脱色过程。实验中需要脱色的理由是。(2)、加碘酒后(填“遮光”或“不遮光’)的部分变蓝色。(3)、接着他又按图4的装置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当他改变试管与台灯的距离时,记录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试管与台灯的距离(厘米)
10
20
30
40
每分钟产生的气泡数(个)
60
25
10
5
-
20、有两只相同的烧杯,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水和酒精,但没有标签,小滨采用闻气味的方法判断出无气味的是水。小海则采用压强计进行探究:(1)、若压强计的气密性很差,用手指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 U 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变化(填“大”或“小”)。(2)、小海把金属盒分别浸入到两种液体中,发现图甲中U 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认为图甲烧杯中盛的是酒精。他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因为。(3)、小海后来又想了一种方法,把压强计分别浸入甲、乙两杯液体中,使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相等,则金属盒所处位置(填“深”或“浅”)的是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