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小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电流表指针一下子左偏,一下子右偏,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2)实验中,该组同学发现每次电流表指针摆动的角度不同,于是提出“感应电流的大小可能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速度有关”这一假设,为验证猜想,该同学利用原装置进行实验,请你补充完整实验步骤①之后的其它步骤:

    实验器材:U型磁铁A和B各一个(磁铁A磁性强于磁铁B)、开关、金属棒ab、导线、灵敏电流表。

    实验步骤:①用导线将灵敏电流表、开关、金属导体ab按如图装置连接好。

  • 2、项目化学习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一款湖面上的电动游船,图甲是电门踏板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中O、E、F为变阻器的三个接线柱。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

    电动小车评价量表(节选)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行驶速度控制

    踩下电门踏板,车速变大

    踩下电门踏板,车速不变

    踩下电门踏板,车速反而变小

    指标二:行驶方向控制

    小车能前进和后退

    小车只能前进或后退

    小车不能运动

    他们设计如下的电路,并将电流表改装成速度表。

    (1)电动机是根据怎么原理制成的?

    (2)旋钮变阻器接入电路的两个接线柱为O、E,踩下电门踏板时,电动机转速如何变化

    (3)图乙是项目化小组设计的实现电动车前进的电路图,开关S1、S2可以分别接①和③或者②和④。结合评价表,判断该模型的“指标二”评价等级并说明理由。-

  • 3、小联为了探究自然发酵和乳酸菌发酵哪种泡菜发酵方式更好,准备自己动手制作泡菜。以下是他查阅的相关资料。

    资料一:乳酸菌发酵后会产生乳酸,乳酸可增加食物的风味。

    资料二: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较高浓度的亚硝酸盐具有致癌性。

    小联取2个相同的泡菜坛,将它们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芥菜,一个坛中进行自然发酵,另一个坛中再另加入乳酸菌进行乳酸菌发酵,分别记录2个泡菜坛中乳酸和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图,结果如图甲、乙所示。

    (1)、小联将泡菜坛清洗干净并煮沸消毒的目的是
    (2)、根据乙图的数据,用乳酸菌发酵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规律是
    (3)、分析甲、乙两图,并结合查阅的资料,请你帮助小联判断哪种泡菜发酵方式更好,并说明理由

  • 4、小联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跟什么因素有关,做了如下的实验。

    步骤一: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小车,小车上固定一块条形磁铁,如图所示。

    步骤二:当闭合开关时,小车会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

    步骤三:断开开关,把小车重新放在起始位置,依次向右移动变阻器滑片,闭合开关,记录小车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距离。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电流的大小(安)

    1.2

    1.4

    1.6

    1.8

    2.0

    2.2

    小车运动的距离(厘米)

    15

    19

    24

    30

    (1)本实验还需要什么测量工具

    (2)电磁铁的磁性不仅跟电流的大小有关,而且还与线圈的匝数有关,若要研究电磁铁磁性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已知线圈的电阻不能忽略,那么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线从a处移动到b处后,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

    (3)本实验是如何保证实验结论的可靠性?

  • 5、为探究原子的结构,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一个α粒子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构成)轰击金箔实验,发现以下现象。

    现象1: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

    现象2:少部分α粒子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

    现象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

    (1)根据卢瑟福实验的现象,图甲中四条运动轨迹不可能出现的是。(填甲中字母)。

    (2)根据原子结构知识,解释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的原因:

    (3)其他科学家在原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中,建立了很多原子结构模型,如图乙所示。下列模型建立的先后顺序是。(填图乙的字母序号)。

    (4)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可多选)。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汤姆生的发现否定了道尔顿“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观点

    C.卢瑟福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

    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既有个人的突出贡献,又有科学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 6、图甲为一个带开关的插座,开关闭合时,插孔可以提供工作电压,请在图乙中将对应的电路连接完整,并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 7、思维导图有助于建构知识,如图甲是小联建立有关物质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思维导图。

    ①   氧气(O2

    ②二氧化碳气体(CO2

    ③硫(S)④铁(Fe)

    ⑤蒸馏水(H2O)⑥氯化钠(NaCl)

    (1)甲图中▲表示

    (2)氯化钠物质由离子构成,请写出氯离子的符号

    (3)分类是科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图甲的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图乙中有六种纯净物,请补充完成以下分类表:

    分类的标准

    物质类别

    类别一

    O2       S       Fe

    类别二

    CO2 H2O       NaCl

  • 8、新能源汽车因为环保节能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购车选择,目前主流的新能源车都采用锂电池储能,如图所示是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上表中查出关于锂元素的一条信息:

    (2)请推测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周期。

    (3)请写出锂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

  • 9、小联同学观察到学校的楼道里有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的,一旦停电,消防应急灯里两盏灯泡就会正常发光。科学小组查阅相关资料,探究并模拟消防应急灯电路。请完成下题。
    (1)、小联发现,电力工作人员会佩戴一种高压电工专用安全帽,帽内装有线圈和静电报警器。当高压电产生的磁场大于一定值时,线圈中产生的电流使报警器发出警报。下列与安全帽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B、 C、 D、
    (2)、小联同学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消防应急灯是利用电磁继电器工作的,主要原件为电磁铁,它由通电螺线管和铁芯两部分构成,下列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北极的标注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3)、如图楼道电路的部分电路,小联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的示意图,其中操作正确且氖管发光的是(     )
    A、 B、 C、 D、
    (4)、楼道里的消防应急灯,平时灯是熄灭的,一旦停电,两盏标有额定电压“36V”的灯泡就会正常发光。下图是四人科学小组设计的模拟电路,可以起到消防应急灯作用的电路是(     )
    A、 B、 C、 D、
  • 10、下面是四位同学根据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所画的磁极和磁感线方向,正确的是(       )
    A、 B、 C、 D、
  • 11、小联同学学习了电和磁的知识后,打算用磁铁、缝衣针等材料制作一个指南针。请完成下面小题。
    (1)、小联利用磁铁一端在缝衣针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将缝衣针磁化制成了指南针,下列不可以作为缝衣针材料的是(       )

    A、 B、 C、 D、
    (2)、小联同学为了确定缝衣针是否具有磁性,设计了如下四个实验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
    A、排斥小磁针 B、吸引大头钉 C、吸引通电螺线管 D、插入后电流表后
    (3)、如图所示,将一根直导线架在静止缝衣针的上方,并使直导线与缝衣针平行,接通电路,发现缝衣针偏转。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B、最早发现该实验现象的科学家是法拉第 C、利用该实验原理可以制成发电机 D、改变电流方向,缝衣针偏转方向不变
  • 12、电为人类生活带来很大的便利,但用电不当也会产生危险。如图所示的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的是(       )
    A、湿手触摸开关 B、插座超负荷工作 C、高压线旁放风筝 D、冰箱金属外壳接地
  • 13、科学研究中,常常用模型来表达一个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信息。小联所在的项目化小组利用不同圆片模拟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微观模型示意图如下。其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请完成1—5题。

    模型说明书:

    一个硫原子的质量约为:5.33×10-26千克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2.66×10-26千克

    (1)、在该反应微观示意图中这三个模型中相同的是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原子 C、氧气 D、硫原子
    (2)、如图是小联四人小组的同学对该反应微观示意图中某一物质的化学式意义的描述,该物质可能是(       )

    A、S B、O2 C、SO2 D、SO3
    (3)、通过该微项目的学习,小联及同学们对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阅读反应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间隙 C、该反应生成了两种物质 D、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4)、小联查询资料的过程中发现,有O-16、O-17、O-18等多种氧原子。这些氧原子中数量不同的是(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原子序数
    (5)、为了更简便地表示原子间的质量关系,该小组以一个硫原子质量的12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质量与该“标准”的比值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6 B、12 C、1 D、2
  • 14、人体意外触电时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有关。

    查阅资料得知:由于人体的电阻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人体的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伏,36伏,24伏,12伏,6伏)。如在皮肤干燥等情况下42伏以下的电压是安全的:在极端潮湿等环境中6伏以下的电压才是安全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为测电笔结构简图,用此测电笔辨别零线、火线时,除笔尖金属体接触电线外,手还要接触

    (2)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插座和控制插座的开关正确接入家庭电路中

    (3)如图乙,在使用测电笔接触家庭电路火线时,人体和测电笔串联。为确保人体在任何环境中都安全,测电笔内部电阻设计至少为21400欧,则允许通过人体的最大电流为多少

  • 15、碘是一种由碘分子构成的非金属,某同学利用碘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①把少量的固体碘放在湿润的馒头上,发现馒头会变蓝色,用馒头去蘸取碘液,发现馒头也会变蓝色。则:

    (1)取少量的碘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碘升华变成碘蒸气,馒头 (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2)把碘溶解在酒精中,可以得到消毒用的碘酒,用馒头去蘸取少量的碘酒(填“会”或“不会”)变蓝色。

    (3)请用分子的观点来解释实验中的现象。

    (4)现在从市场上买来的食盐大多是加碘盐,用馒头蘸取少量的碘盐水,馒头却不变色,我们食用的碘盐中(填“存在”或“不存在”)碘分子。

  • 16、在做“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实验中;

    (1)通电螺线管周围的小磁针N极指向如图甲所示,由图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磁体的磁场分布相似;

    (2)调换通电螺线管所接电源的正负极,发现小磁针指向转动180°,南北极发生了对调,说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跟方向有关;

    (3)继续探究,按图乙连接电路,先将开关S接a;再将开关S从a换到b,调节变阻器的滑片P,此时调节滑动变阻器是为了 , 来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的关系。

  • 17、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①S2

    Mg+2O

  • 18、如图所示的家庭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灯泡不亮。用测电笔检测插座的两孔,发现插入左右孔时氖管都发光。用测电笔检测A点氖管发光,检测B点也发光。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进户零线断路 D、进户火线断路
  • 19、小文在学习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了梳理,其中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H2CO3、CO B、硫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H2S、SO2、SO3 C、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2O3、FeO、FeS D、空气中主要气体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O2、N2、CO2
  • 20、小明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数据如下:

    反应前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g)

    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g)

    15

    11.8

    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请根据上表信息计算:

    ①小明共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②反应前试管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