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在光具座上自左向右依次竖直放置一个凹透镜、凸透镜和平面镜,两个透镜的主光轴重合,凸透镜的焦距为f,此时两个透镜之间的距离为L。在凹透镜的左侧有一水平平行光束通过两个透镜后入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恰能沿原来的光路返回,据此可判断凹透镜的焦距为( )
A、f B、L C、AL D、f-L -
2、小科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当小球向上运动过程中,突然所受外力全部消失,那么小球的运动状态将是()A、立即掉落下来 B、匀速向下运动 C、匀速向上运动 D、向上越来越快
-
3、在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比赛中,男运动员站立在水平冰面上将女运动员托起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男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男运动员对女运动员的托力是一对平衡力 C、女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女运动员对男运动员的压力和冰面对男运动员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4、如图用扳手拧螺帽,手握在甲处比握在乙处更省力些。这是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作用点有关 C、力的方向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
5、如图,铅笔斜插在水中,看见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解释这一现象的光路图是()。
A、
B、
C、
D、
-
6、“投壶”是古代的一种投掷游戏。如图,投出的箭(用竹、木等制成)可以在空中继续飞行,是因为( )。
A、手对箭有力的作用 B、箭的质量比较轻 C、箭受到重力的作用 D、箭具有惯性 -
7、一只猫在平面镜前看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
A、
B、
C、
D、
-
8、下图实例中,通过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A、冰壶运动中刷冰面
B、刹车时用力捏闸
C、手上涂防滑粉
D、滚动轴承装有钢管
-
9、听觉形成跟①声波、②听神经、③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④鼓膜、⑤听小骨、⑥大脑有关。下列各组中,能表示听觉形成的正常途径的是( )。A、①→④→⑤→③→②→⑥ B、①→②→④→⑥→③→⑥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③→④→⑤→②→⑥
-
10、下列现象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月”
B、空中“桥”
C、池中“鱼”
D、墙上“兔”
-
11、人体拥有各种不同的感觉,下列关于人体感觉的说法错误的是( )。A、同学在嗅橙子的同时吃苹果,会产生苹果和橙子混合的味道 B、触摸一般用指尖,因为这个部位的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 C、麻、辣、酸、甜等味觉,是多种刺激综合后产生的感觉 D、手背上的神经末梢对热比较敏感,可以用手背粗测额头温度
-
12、“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
13、中秋佳节将至,吃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月饼通常会被制作成圆形,象征着团团圆圆:吃月饼时会闻到阵阵香气:一口下去满嘴香甜。上述描述中不涉及的感觉是( )。
A、嗅觉 B、听觉 C、视觉、 D、味觉 -
14、为测出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 10 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具体数据如表:
时间(分钟)
0
0.5
1.0
1.5
2.0
2.5
3.0
电子天平示数(克)
150
148.2
147
146.4
146.04
146.04
146.04
(1)、分析表中数据,写出判断鸡蛋壳已经完全反应的理由(2)、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3)、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实验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小?____(可多选)A、鸡蛋壳末晾干 B、烧杯中部分水蒸气随二氧化碳逸出 C、盐酸溶质质量分数过大 D、鸡蛋壳碎片太大未反应完 -
15、黄铜(由铜和锌形成的合金)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小科为了测定黄铜屑样品组成,分四组取样品与稀硫酸反应,其实验数据记录如表,试计算:
样品
第1份
第2份
第3份
第4份
取样品质量/g
20.0
20.0
20.0
20.0
取稀硫酸质量/g
50.0
100.0
150.0
200.0
产生气体质量/g
0.15
m
0.4
0.4
(1)、上表中m的数值是。(2)、稀硫酸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3)、黄铜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
16、实验室取10g由 和NaCl组成的混合物,配制成不饱和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生成沉淀与加入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1)、 完全反应后生成 的质量为g。(2)、A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3)、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
17、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原理是在高温下用还原剂从铁矿石中把铁还原出来。(1)、氢气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2)、用1000吨含Fe2O375%的铁矿石,最多可提炼出多少吨铁?(请写出计算过程)
-
18、为测量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金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图1装置气密性良好,样品完全反应,通过称量B 装置质量变化来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其他杂质不与酸反应)。
(1)、写出图1中仪器M的名称。(2)、按图1装置进行实验,B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3)、小金重新设计了如图2的实验,装置C的作用是。(4)、图2实验中取纯碱样品质量为 mg,反应结束后测得B装置质量增加了 n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字母表示) -
19、兴趣小组同学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进行了有关实验。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NaOH 固体在空气中会变质。
【猜想】
(1)、 猜想1:可能全部是 NaOH; 猜想Ⅱ: 可能全部是Na2CO3; 猜想Ⅲ: 可能是混合物。(2)、【实验探究一】甲同学用酚酞试液来检验NaOH是否变质,你认为他能否成功?(填“能”或“不能”)。
(3)、【实验探究】乙同学按如图所示实验方案进行探究:若现象a为有气泡产生,则加入的A溶液是 , 说明氢氧化钠已经变质,有气泡产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若A是 Ba(OH)2溶液,现象a有白色沉淀,现象b为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则白色沉淀为(填化学式),该实验(填“能”或“不能”)说明样品中有NaOH。(5)、若A是CaCl2溶液,当实验现象a为 , 现象b为 , 则猜想Ⅱ成立。若猜想Ⅲ成立的实验现象是。(6)、【反思】若氢氧化钠是部分变质,除去杂质所用的试剂是:。
-
20、同学们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结束后,将A、B、C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烧杯D中,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呈红色。

【提出问题】烧杯D中上层清液含有哪些溶质(除指示剂外)?
【分析讨论】小组讨论后认为,确定反应后物质成分的思维路径:

①考虑反应物用量的不同;
②抓住化学反应的本质,即微粒的重组。
某小组同学分析过程笔记,如表:
(1)、【初步结论】通过分析确定:烧杯D上层清液中肯定不含H+ , 肯定含有Na+ , Cl-。判断一定不含有H+的依据是;(2)、【实验探究】小组按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实验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静置。
无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没有
2
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红色
肯定有
根据实验1可以初步推断:上层清液中溶质,除指示剂外,所有可能的组成为(用化学式表示);
(3)、实验2 中“?”应加入过量的溶液。【实验结论】烧杯D中上层清液的溶质有指示剂、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