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如图所示,A、B、C三个容器中分别装有盐水、清水和酒精,三个容器中液面相平,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A、pв、 pc , 则( )A、pA>pв> pc B、pA<pB< pc C、pA=pB= pc D、无法确定
-
2、如图所示为某小组同学制作的一台电子秤的电路模型,已知U=6 V,R0=10 Ω,AB是一根粗细均匀、长度为20cm 、总电阻为10 Ω的电阻丝。未测量时滑片 P 刚好处在A 端,测量时将被测物体挂在挂钩上。(1)、挂钩上未挂物体时,电流表的示数(填“等于”或“不等于”)零。(2)、随着被测物体的重力逐渐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将逐渐。(3)、若将 AB 换成一根同样长度、粗细均匀、总电阻为 20 Ω的电阻丝,则电子秤的精确度将怎样变化?并简述理由。
-
3、下列有关四个电路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L1与L2串联,电压表V1测L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L2两端的电压 B、图乙中R1与R2串联,电压表V1测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电源电压 C、图丙中R1与R2并联,电流表A1 测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 测干路电流 D、图丁中L 与R 串联,电压表V1 测电源电压,滑片向右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
4、如图所示为小明设计的一个风力测定仪,O是转动轴,OC 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OC 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 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圆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即可。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 与弧形电阻AB 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 , 通过观察灯泡的可以粗略地知道风力的大小,在科学中这种方法称为法。电源电压一定时,风力越__(填“大”或“小”),灯泡越暗。
-
5、如图所示为大型电子地磅秤的电路图(电源电压恒定),称量物体时,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P 会向下端滑动。当被称重物体的物重为G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被称重物体的物重为 G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2。若. 则G1(填“>”“<”或“=”)G2。
-
6、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滑动变阻器串联在电路中,它们的滑片P甲、Pz 左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甲移到a 端,Pz 移到c 端,电路将短路 B、P甲移到b端,Pz移到d 端,电路将短路 C、P甲移到b端,Pz移到d端,电流表的示数最小 D、P甲移到b端,Pz移到c 端,电流表的示数最小
-
7、小明在科技活动中了解到,有一种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热敏电阻,其电阻R 随温度t变化的图像如图甲所示。(1)、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2)、小明想利用热敏电阻制成温度报警器,实验室现有两个外形完全相同的电阻R1、R2 , 其中一个为热敏电阻,另一个为定值电阻(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为了辨别它们,小明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
①接下来小明将如何操作?。
②根据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辨别出热敏电阻?°
-
8、现在市售的纯净水大多是自来水经过多层过滤后得到的饮用水,矿物质较少,导电能力差,而矿泉水中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矿物质,导电能力较强。小明根据这两种水的导电能力差异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他家购买的饮用水是矿泉水还是纯净水。甲、乙是两根相同的细长玻璃管,玻璃管甲内装满已知矿泉水,玻璃管乙内装满待测的饮用水。单刀双掷开关S从1拨到2时 ( )A、若电流表示数不变,则乙内是纯净水 B、若电流表示数不变,则乙内是矿泉水 C、若电流表示数变大,则乙内是纯净水 D、若电流表示数变小,则乙内是矿泉水
-
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是长度都为1m 的镍铬合金丝,a的横截面积小于b 的横截面积。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把镍铬合金丝换成导电能力非常好的铜丝或银丝进行实验,则实验效果会更好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的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本实验用灯泡的亮暗反映接入电阻的大小,说明灯泡的亮暗会影响接入电路的电阻的大小 D、为了准确比较两根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可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流表
-
10、为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某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如图甲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如表所示。
实验次序
A 处的电流IA/A
B 处的电流IB/A
C处的电流 Ic/A
1
0.10
0.12
0.22
2
0.20
0.24
0.44
3
0.25
0.30
0.55
(1)、通过对表中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2)、测量三次的目的是 ,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3)、请结合用一个电流表做实验时的体会,对本实验提出一条改进意见:。(4)、将上述结论应用到如图乙所示的部分电路,图中已标明了电流方向,则该电路属于联电路,若a、b、c 中的电流分别为0.2 A、0.3 A、0.6 A,则d中的电流为A。 -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 闭合, 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5 V;当 断开, 闭合时,电压表“+”“-”极的连接对调后示数为4 V。由此可知,当 闭合,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 ( )A、5V B、9V C、4V D、1V
-
12、测量某电路的电流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若通过导线 ab 的电流为0.6 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为2.3A B、通过导线 cd 的电流可能为1.06A C、此电流表跟被测电路并联 D、通过导线 cd 的电流方向一定是d→c
-
13、如图所示为某定时炸弹的引爆电路工作原理图,当起爆器中有电流通过时就会引爆炸弹。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专家进行排爆分析。(1)、定时器(时钟)应该安装在导线b 上。在定时阶段,该导线是(填“通”或“开”)路,因此起爆器被 , 所以在定时阶段起爆器不会引爆炸弹。(2)、定时结束时,定时器(时钟)会把导线b(填“接通”或“切断”),此时电流(填“能”或“不能”)通过起爆器,所以在定时结束的瞬间起爆器立即引爆炸弹。(3)、综上可知,定时器(时钟)在定时阶段相当于一个(填“闭合”或“断开”)的开关。为使该定时爆炸装置停止工作,应剪断导线(填“a”或“b”)。
-
14、为实现接在同一电路中的两灯既可串联,又可并联,小明和小芳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电路。图甲中,只闭合开关时,两灯串联;图乙中,当开关S1连接端且 S2时,两灯并联。对比甲、乙两图的结构可知,小芳的设计比小明的设计更合理之处是。
-
15、如图所示,用导线连接接线柱A、B、C、D、E,可使灯 L1 和L2组成并联电路的是( )A、先连接A、E,再连接C、E B、先连接A、C,再连接C、E C、先连接A、B,再连接C、E D、先连接A、C,再连接B、E
-
16、多普勒效应是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与波源发出的频率不同的现象。观察者与声源发生相对运动,靠近声源时声音变尖细,远离声源时声音变低沉。这是由于单位时间内到达耳朵的波峰数不同。如图所示,A点为发出固定频率声波的声源(通常情况下,声波的频率不变,其波长也不变,也就是说两个相邻波峰之间的距离也不变),圆弧可代表每一个波峰数,小车 B 靠近A 时与远离A 时在单位时间内碰到的波峰数不同。声音的尖细则是波峰数变多造成的。现在小科要探究“多普勒效应现象”。
步骤一:在水平空地上取A 点,放置能发出固定频率声波的发声装置。
步骤二:小科坐在能匀速运动的小车 B 上,从某一点径直向 A 点靠近,记录听到的声音变化情况。
步骤三:……
对比步骤二、三,得出结论。回答下列问题。
(1)、请帮小科设计步骤三:。(2)、有公式v=λf,v为声音传播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λ为波长,f为声波的频率。当观察者靠近声源时,在观察者看来声源的波长将(填“变长”“变短”或“不变”)。 -
17、某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琴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做了如下实验:他们选择了四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①、②、③、④,分别在各玻璃杯中装入不等量的水,如图甲所示;他们拿金属棒用相同的力敲击四只玻璃杯的杯口,发现不同的玻璃杯发出的声音的特征不同,于是他们进行了合理的猜想,并做了进一步的探究。小组同学将四只玻璃杯发出的声音输入示波器中,观察到四只玻璃杯发出的声音的波形图分别如图乙中 A、B、C、D所示。(1)、根据实验的过程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四只玻璃杯被敲击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实验中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玻璃杯是为了控制因素相同。(2)、由该小组实验的过程及现象,分析可得的初步结论是。
-
18、如图所示的场景为盲人用手杖敲击不同的盲道导航地砖,辨别不同的信息判断行进路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路上汽车里传出的歌声对盲人而言是乐音 B、地砖发声是由地砖振动产生的 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块地砖,产生声音的音调不同 D、盲人在耳内形成听觉
-
19、“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其方法是演唱者首先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然后巧妙地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高音(类似于吹口哨的方法)。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高音、低音是由不同的物体振动产生的 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
-
20、如图所示为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有一个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 处塞入,在A 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哨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B、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换用更大的力吹气可改变哨音的音调 D、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可改变哨音的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