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一定不正确的是( )A、一个茶杯的高度大约为10cm B、2024版新教材七年级科学书本的厚度约为10.10cm C、一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550mL D、浙江省今年夏天的气温多地突破40℃
-
2、在科学实验室中,我们必须掌握实验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倾倒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读体积 D、
测量温度
-
3、在底面积为 的柱形水槽中放有部分水,在水面上漂浮着一块横截面积为S1的柱状物块,物块浸入水中的深度为h,如图甲所示。沿物块上、下面中心的连线,将物块镂空贯通,镂空部分的横截面积为 , 再将物块放回水中。求:(1)、平衡后如图乙所示,与图甲比较,水面下降的高度。(2)、将镂空的部分压在物块上,再次平衡后如图丙所示,与图甲比较,物块下端下降的高度
-
4、如图甲所示,装有部分水的试管竖直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试管壁的厚度不计,粗细均匀。现将某物块放入试管,物块漂浮在试管内的水面上,试管仍漂浮在容器内的水面上,此时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为h',如图乙所示,则h'(填“>”“<”或“=”)h。取走该物块,将另一物块浸没在该试管水中,发现试管内水面与容器底部的距离恰好又变为h,如图丙所示,若试管横截面积与容器横截面积之比为1:6,则新放入的物块密度为kg/ m3。
-
5、如图所示,氢气球受到的浮力可视为不变。气球和吊篮的总质量为m,整个装置所受的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成正比。若吊篮中装有的重物质量为 25m 时,气球先向下运动,最终以1.5m/s的速度匀速下降;若吊篮中装有的重物质量为13m 时,气球先向上运动,最终以1.5m/s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氢气球受到浮力的大小为;若吊篮中没有装重物,氢气球上升的最大速度为(吊篮及吊篮中重物的浮力忽略不计)。
-
6、将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甲溢水杯中,装满密度为的液体,乙溢水杯中装满,密度为的液体。如图所示,将密度为重为 GA的物块A·轻轻放入甲溢水,杯中,物块A漂浮在液面上,并且有的体积露出液面,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为p。将密度为、重为 GB的物块 B轻轻放入乙溢水杯中,物块B沉底,物块B对乙溢水杯底的压力为F,液体对乙溢水杯杯底的压强为。已知 3:2,=4: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FA浮:FB浮=9:8 C、 D、
-
7、在如图所示的柱状容器内放入一个体积为 200cm的柱状物体,现不断向容器内注,入水,并记录水的总体积V和所对应的水的深度h,如表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g取10 N/kg,物体只与底部接触,不密合)
V/cm3
60
120
180
240
300
360
h/ cm
5
10
15
19
22
25
A、物体的底面积S1为8cm2 B、容器的底面积S2为 C、物体的密度为 D、物体所受到的最大浮力为1.4N -
8、 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乙腈(CHCN)是极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这时向溶质质量分数为a的乙腈水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水(不考虑分子之间的空隙对混合后体积的影响),所得溶液中乙腈的质量分数为0.4a。若同样条,件下质量分数为a·的乙腈水溶液的密度,为 , 水的密度为p,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B、 C、 D、
-
9、t℃时,根据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绘制成图中的斜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 100 B、图中n 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0% C、图中4个点表示的溶液中只有 z 是饱和溶液 D、将m 点表示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再加入该溶液的溶质30g
-
10、如图甲所示为科技创新小组的同学设计的模拟高速公路入口“超限超载”检测站升降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图。已知电源电压为8 V且保持不变, 是阻值为200Ω的定值电阻,质量不计的托盘与力敏电阻R2绝缘并紧密接触, 的阻值随压力 F 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电路中电流≥20 mA时,会触动另一电路报警器开始报警(图中未画出)。(1)、闭合开关S后,当托盘中的检测物的质量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闭合开关S后,当不放检测物时,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少?(3)、报警器开始报警时,检测物的重力为多少?
-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 ( )A、电流表A 的示数不变 B、电压表V 的示数变小 C、电压表V 的示数与电流表A 的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
1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流表的内阻不可忽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0 Ω,闭合开关后,滑片 P 由b 端移动到a 端,电流表的示数I与电压表的示数U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V,电流表的内阻为Ω。
-
13、如图甲所示为电阻A 和B 的I-U图像,如图乙、丙所示为它们的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当电阻B 两端的电压为2.5V时,B的阻值和A 的阻值相等 B、图乙中,当电压U为3 V时,B 的电阻为5 Ω C、图丙中,当电压U为2 V时,干路总电流为0.6A D、图丙中,在电压U从0增大到2.5V的过程中,通过A、B两电阻的电流之差先变大后变小
-
14、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当滑片 P 从右端移到左端的过程中,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现仅将R1的电阻更换为70Ω后,重复上述操作,两电压表示数随电流表示数变化的大致关系图像可能是 ( )A、
B、
C、
D、
-
15、在电学实验中,相同的电路往往有不同的作用,如图所示。(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当 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当 Rx 从5 Ω换成10Ω时,滑片 P 最终将更靠近原来P 所在位置的(填“左”或“右”)侧。(2)、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位置的目的是。(3)、利用该电路图还可以进行的实验。
-
16、小丽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易电子距离测量仪,R是一根粗细均匀的电阻丝,其每厘米长的电阻为0.5Ω,电路各部分均接触良好。物体M 只能在导轨上做直线运动,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滑片 P 移动,电压表示数可反映物体M 移动的距离。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 置于电阻丝中点,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分别为1.5 V和0.2 A。由此可知 ( )A、电阻丝的总电阻为7.5 Ω B、当电压表示数为2 V时,物体M 向右移动了5cm C、当电压表示数为1 V时,物体M 向左移动了5cm D、若开始测量前,将金属滑片P 置于电阻丝某端点,可测量的最大距离为30cm
-
17、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18 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 Ω 1 A”的字样,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滑至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定值电阻R 的阻值为10 Ω B、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为0.6A C、滑片P 移动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最大 D、滑片P 移动到最右端时,电压表示数最大
-
1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甲、乙两表均为电压表时,两电压表示数之比 当开关S断开,甲、乙两表均为电流表时,两电流表示数之比I甲: I乙为 ( )A、2:1 B、3:1 C、2:3 D、1:3
-
19、现有12Ω的电阻两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从上述4种器材中任选3件填入图中的虚线框中,可构成3种不同的正确电路(电源电压为12 V)。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示数不可能是( )A、1.5A B、2A C、6V D、12V
-
20、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5 V,L1、L2发光时的电阻均为6Ω,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应分别选择 ( )A、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 B、电流表(0~0.6A)、电压表(0~15V) C、电流表(0~3A)、电压表(0~3V) D、电流表(0~3A)、电压表(0~15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