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为了节能减排,某科学兴趣小组为学校地下球馆补充采光项目设计了方案。
(1)、【项目设计】为保证篮球场有充足的光照,同学们设计了如图甲所示方案,该方案主要依据反射定律,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对反射定律的研究,老师给出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该装置将纸板倾斜放置,让光线贴着纸板 A 沿 EO方向射向镜面,(填“能”或“不能”)在纸板B上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2)、【设计改进】在讨论中,兴趣小组同学发现图甲方案中镜面反射光线直接进入人眼会造成眩晕。因此对图甲方案进行了改进:先使用平面镜改变光路后,让光线斜射到球场顶端,再经过漫反射后照射到篮球场,如图丙所示。图丙中漫反射区域的墙面除了要求粗糙以外还应该是的,以便能反射所有色光。(3)、【设计优化】为使设计更加完善,现向同学们征集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请将表格补充完整。存在问题
改进方法
雨水可能通过采光井进入地下球馆
在井口安装透光玻璃
环境光线较弱时,室内补光不足
增加平面镜
-
2、某校项目学习小组用弹簧和刻度尺自制弹簧测力计,制作的弹簧测力计如图所示,标记刻度如表:
弹簧所挂物体的重/N
0
2
4
6
8
10
12
14
刻度尺示数/cm
6
8
10
12
14
16
19
24
(1)、从表中可知弹簧测力计制作原理:。(2)、制作过程:小金在6厘米刻度线处标上0N,每增加1厘米,所标的力增加N。(3)、作品应用:用该项目小组制作的弹簧测力计测某物体重力,示数如图,该物体的重力为N。 -
3、按要求完成作图。(1)、如图所示,画出代表新鞋的A 点在平面镜中的像A'和女孩眼睛 B 点看到新鞋A点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光路图。
(2)、如图所示,F1为凸透镜焦点,F2为凹透镜焦点。完成光线从左边射向凸透镜经折射后,再由凹透镜射出的完整光路。
(3)、如图所示为手拉小球做圆周运动的示意图,请在图中画出质量为400g的小球所受重力的图示(g取10 N/ kg)。
-
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楚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随机提供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成G-m的图像;发现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由此可知。(2)、有小组提出可以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后,观察绘制的图像,图线可能是图乙中。(已知p绿豆>ρ黄豆)(3)、楚老师将弹簧测力计的弹簧拆了下来,进行了“弹簧的伸长量跟受到拉力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为L0 , 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然后用竖直向下的力F拉弹簧下端,测出弹簧的长度为L,把L-L0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最后作出的F-x图像是 , 并加以说明理由。
-
5、学习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并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2)、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移至如图1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该成像原理在实际中的应用是(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实验过程中,如果时间较长,蜡烛燃烧后要逐渐变短,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填“上”或“下”)方移动。(3)、学习小组又进行了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与矫正的主题探究,利用橡皮膜和注射器制作了水透镜来模拟眼睛的晶状体,如图2所示。具体操作如下:①器材正确摆放后,将蜡烛放在离水透镜较远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用注射器从水透镜里抽出适量的水,水透镜的焦距变(填“大”或“小”),此时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若想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可在水透镜前放置(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
6、小东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为探究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东选择了两支相同的蜡烛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她将一支(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放在另一支点燃的蜡烛所成像的位置。这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2)、小东将成像的物体换成棋子后再次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棋子,其都在玻璃板中有两个像,一个较亮、另一个较暗。如图甲所示,则较亮的像是光线经(填“MM’”或“NN’”)面反射形成的(3)、经改进,在找准像的位置后,小东在白纸上标记出a、b、c三点,图乙所示:她应分别测出(填“a、b”“b、c”或“a、c”)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进行比较。(4)、若小东想要用字母模型研究像与物左右位置关系,应最好选用下列 。A、
B、
C、
D、
-
7、世卫组织一项研究显示,中国近视患者达7亿,青少年的近视率已居世界第一。
(1)、图甲为眼球的结构,近视眼的眼球在结构上不同于正常眼,主要是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填数字序号)的曲度过大。(2)、图乙中,近视眼患者可以选择配戴(填字母)加以矫正。(3)、下列关于保护眼睛的做法正确的是。①书与眼睛的距离要保持约33厘米;应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阅读。
②连续看书或写字1小时左右要休息片刻,或者向远处眺望一会,让眼睛的肌肉得以放松。
③使用电脑时,眼睛与屏幕应相距25~30厘米。
④定期接受眼睛检查,若眼睛出现不适,应及时治疗或矫正。
⑤如有异物进入眼睛,不要用手乱揉,可用眼药水等冲洗眼睛。
⑥不要躺着或坐车、走路时看书。
-
8、为了寻找光的色散现象产生的原因,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选用不同颜色的光(红、黄和紫光),分别以不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砖中(如图所示),测出折射光线对应的折射角 r,结果如下表。(已知:红光在玻璃中传播速度最快,黄光次之,紫光最慢)

红光光源
黄光光源
紫光光源
序号
入射角i
折射角r
入射角i
折射角r
入射角i
折射角r
1
25
16.4
25
15.7
25
15.1
2
50
30.7
50
29.4
50
28.2
3
75
40.1
75
38.3
75
36.6
(1)、为了顺利完成本实验探究,入射角的角度不能等于。(2)、比较实验数据,得出规律:①同种颜色的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随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
②不同颜色的光从空气中以相同的入射角斜射入玻璃砖时,。
-
9、汽车中有许多方面涉及光的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汽车的前窗玻璃大多是“倾斜”的,这是因为只有这样,根据成像特点,夜间车内乘客或其它物体所成的像在玻璃的方(填“正前”或“前下”或“前上”),防止干扰司机视觉。(2)、夜间开车时汽车灯光能照亮前方的柏油马路,使司机能看清路面。但刚下过雨路面潮湿时,司机却几乎看不到路面被照亮,甚至感觉自己车灯未开。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灯光在潮湿的路面上主要发生了反射(填“漫”或“镜面”)。
-
10、如图所示的装置,用力F按压平面镜之间的桌面时,经两平面镜反射后照到墙面上的光点位置将(选填“上升”、“不变”或“下降”);这个实验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这个实验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选填“类比法”或“转换法”)。

-
11、如图所示,在桌面上固定一根弹簧,分别用手“拉”和“压”弹簧,使弹簧的形变量相同。图b中,弹簧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填“手”“弹簧”或“桌面”)形变而产生的。两次实验中力的作用效果不同是由于力的不同。

-
12、电视遥控器是发出(填“红外线”或“紫外线”)来遥控电视频道的,我们根据声音的不同可以“听出”是那位播音员在播音,夜深人静时要把电视音量调低,以免打扰别人休息,这是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
13、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绑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塑料管的上端时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若吹气时向上调节活塞,哨音的音调会变(选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
14、如图为耳朵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外界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经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其振动,再由三块传到内耳,刺激内的听觉感受器,声音信息沿听神经传到形成听觉(填中文名称)。(2)、遇巨大声响时,要迅速张开嘴或捂住耳朵,从而使(填数字序号)内外的气压平衡,以免震破。 -
15、生活中有许多声音:①垫排球的声音,②海浪的声音,③手机播放的音乐声,④吹口哨的声音,⑤敲击音叉的声音。上述声音都是由物体的产生的,其中声源属于液体的是(填序号),声音以的形式向远处传播。
-
16、如图小车连杆顶端用细线悬挂一小球M,小车连同小球M沿着斜面匀速向上做直线运动,在忽略空气阻力时,小球M的情景应该是图中的( )A、
B、
C、
D、
-
17、小江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相关操作并得到了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实验序号
1
2
3
4
5
6
7
物距/ cm
50.0
45.0
35.0
30.0
25.0
20.0
x
像距/ cm
12.5
12.9
14.0
15.0
16.7
20.0
35.0
A、表格中x=14.0 B、该凸透镜的焦距为10.0cm C、实验中,随着物距的减小,所成的实像逐渐变大 D、实验中,第5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
18、小敏学习光学知识后,整理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结构图。小宁补全后应为( )
A、①凸面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B、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C、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实像 D、①凸透镜②光的色散③正立实像 -
19、“小科学家”比赛中,有一项目是“反弹击物”(如图),要求参赛者将皮球射到平面镜上,经平面镜反弹击中目标区内的物体。参赛者在发射区沿哪一方向射球,最有可能击中目标( )
A、沿OA 方向 B、沿OB 方向 C、沿OC方向 D、沿OD方向 -
20、构建思维导图是整理知识的重要方法。如图是东东复习力学知识时构建的思维导图,下左图中4个举例最合适的是( )
A、举例1:用力踢足球,足球被踢飞 B、举例2:用力捏气球,气球被捏扁 C、举例3:用力推铅球,铅球被推出 D、举例4:用力击排球,手有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