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 20℃时,四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取不同质量的氯化钠,逐渐加入分别盛有50g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直到不再溶解为止,然后分别称量剩余氯化钠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水的质量/g
50
50
50
50
所取氯化钠的质量/g
15
20
25
30
剩余氯化钠的质量/g
0
2
7
12
A、20℃时,5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18g氯化钠 B、用蒸发的方法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第三组所得溶液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25 D、相同温度下,氯化钠在水里的溶解度与水的质量无关 -
2、某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展示了一款“垃圾分类机器人”(如图甲所示),机器人的机械手捡起不同“垃圾样品”时,会通过手上的探针检测样品的电阻大小,机器人根据样品电阻大小来识别并显示垃圾类别,再投入相应的垃圾桶(如图乙所示)。检测电路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U 为1.5V,定值电阻R1阻值为10Ω,电压表量程为0~3 V, “垃圾样品”电阻参考值如表所示。
垃圾类别
垃圾样品电阻值/Ω
可回收物
<10
餐厨垃圾
10~30
有害垃圾
30~50
其他垃圾
>50
(1)、机器人在某“垃圾样品”上取样检测时,检测电路中电压表示数为1 V,则该“垃圾样品”会被投到图乙中的哪个垃圾桶。(写出计算过程)(2)、检测时,可根据电压表指针的偏转角度来判断垃圾样品的类别。老师提出:测量相同样品时,电压表的偏转角度应尽量大一些。对此两名同学分别提出了改进建议:A同学认为可以增大定值电阻R1的阻值;B同学以为可以增大电源电压。请对以上两项建议的可行性分别做出评价(需简述理由)。 -
3、热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来探究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的关系。已知 M 为控温器,电源电压恒为12 V,R为电阻箱(一种可以改变电阻并读出阻值的变阻器)。(1)、当控温器中液体的温度为 80℃,电阻箱阻值为 100Ω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1A,求该温度下热敏电阻的阻值。(2)、依次改变控温器中的液体温度,同时改变电阻箱的阻值,使电流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在0.1A。通过计算得到相关数据如表所示。
温度t/℃
70
60
50
40
30
20
10
…
电阻RT/Ω
22
28
35
44
56
73
94
…
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3)、若用该热敏电阻RT 和一个定值电阻R0及电压表制成一支指针式温度计,就可以直接在电压表刻度盘上读出相应温度。若要求电压表的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应在图乙中将电压表接在(填“ab”“bc”或“ac”)两端。 -
4、超导限流器是一种短路故障电流限制装置,它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原理如图甲所示中虚线框内所示。超导部件的电阻R1 随电流I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限流电阻 灯泡 L上标有“6 V 0.5 A”字样,电源电压保持6 V 不变,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A、当灯泡L短路时,超导限流器自动切断电路 B、当灯泡L短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 C、电源电压为6V 时,灯泡L能正常工作 D、当灯泡L短路时,电路电流增大,处于稳定状态,电路中仍有电流,电路没有被切断
-
5、如图甲所示为升降机电路的部分原理图。电源电压恒为6V。R0为定值电阻,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力敏电阻R1的阻值与所受压力大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1)、当力敏电阻不受压力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 V,电路中电流为多大?(2)、当电路正常工作时,此力敏电阻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多大?(3)、在不改变电压表量程的条件下,要增大力敏电阻的承压范围,应如何调整?(写出一条即可)(4)、在升降机底板上放置一个物块,静止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 , 当升降机匀速下降时,电压表的示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U0。
-
6、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U=4V,电阻. 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左端 P 点移动到中点时,电流表 A 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片位于P 点时通过R1的电流为0.2A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2.5Ω C、滑片位于中点时电流表A 的示数为0.4A D、滑片从P 点移动到中点时电流表A 的示数改变了0.8A
-
7、如图所示,将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源电压不变的电路中。闭合开关 S,各表均有一定示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到某一位置,电压表 V1、V2示数的变化量分别为 △U1、△U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压表V2 示数不变 B、电压表V1示数变大, C、电压表V2示数变小,电压表V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D、电压表V2示数变大,电压表V2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
8、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1、S2闭合,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当开关S2、S3闭合,S1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8 A,则当开关S1 闭合,S2、S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A、1.0A B、0.8A C、0.6A D、0.4A
-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2V,电阻R1的阻值为20Ω,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0Ω 2A”字样。闭合开关S,电流表的示数为0.5A。(1)、求电阻R1两端的电压U1。(2)、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2。(3)、现将一电压表接入电路中,要求在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过程中,两电表的指针能分别指向某量程的满刻度处,且电路能正常工作。
①电压表应连接在图中的(填“ab”或“bc”)处。
②求满足题目要求时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
10、如图所示为某电子秤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P 是一个可以紧贴AB 滑动的金属滑片,S为自动控制开关。闭合开关 S,秤盘内不放物体时,电子秤刻度表的示数为0;秤盘内放入物体时,就可以从电子秤刻度表上读出该物体的质量;当被测物体的质量超过电子秤的量程时,开关 S 自动断开,电子秤无示数。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流表,它的示数越小说明所称物体的质量越大 B、电子秤的刻度表是一个电压表,它的示数越大说明所称物体的质量越大 C、电子秤的 AB 部分是一个滑动变阻器,且A 端为绝缘体 D、电阻R0去掉后,也能保证电路安全工作
-
1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泡L1、L2 规格相同,①、②、③为电流表或电压表,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①、②为电流表,③为电压表,则电路能正常工作 B、若①、③为电压表,②为电流表,则①、③两电压表示数相同 C、若①、③为电流表,②为电压表,则①、③两电流表示数相同 D、若②、③为电流表,①为电压表,则只有灯泡L1能发光
-
12、小科利用身边的实验器材,对湿度问题进行探究:(1)、如图所示为世界上第一个简易的毛发湿度计,通过观察结构,小科发现这种湿度计的工作原理是。(2)、小科发现生活中测量空气湿度最常用的仪器是干湿球湿度计(内有一支湿球温度计和一支干球温度计)。通常情况下,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相比,哪个示数更大?为什么?。(3)、小科想利用湿敏电阻R1设计一个“土壤湿度计”,请将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除湿敏电阻(阻值随湿度的升高而减小)外,所用电学元件均为初中科学常用器材,且要求湿度越大,相应电表的示数也越大。
-
13、小雨想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设计一款电子闹铃,要求当设定响铃时间时,先将定时指针调到指定时间,定时开关就闭合,再将闹铃开关闭合。只有当时针转至与定时指针重叠时,定时开关就断开,此时电动机工作,带动铃锤敲击铃碗,闹铃才能发声。现在有闹铃开关S1、定时开关S2、定值电阻R0、电源、导线、电动机Ⓜ,请你在方框内将满足上述要求的闹铃工作电路图画出来。
-
14、现代家具越来越重视“人体工学”的设计。当人向后靠椅背时就比端坐在椅子上时要舒服。如表所示的数据为重500 N 的人使用电脑椅时的一些参数。(g 取10 N/kg)
椅子的质量/kg
10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的受力面积/m2
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坐垫的压力/N
320
人向后靠椅背时对坐垫的压强/Pa
2000
每个轮子的受力面积/m2
(1)、椅子所受的重力。(2)、计算人端坐在椅子上时对坐垫的压强,并说明人向后靠椅背时比端坐时舒服的原因。(3)、计算人端坐在椅子上时椅子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
15、五一放假期间,小科一家去野生动物园游玩,在路上汽车车胎扎到了钉子,导致车胎严重漏气需要换上备胎。小科爸爸利用千斤顶轻轻松松地将重达1500 kg的汽车抬起。小科很好奇:能否自己做一个简易的千斤顶呢?
〔探寻千斤顶原理〕
(1)、如图甲所示为用60 N的水平推力去压图钉,石灰墙的墙面受到的压强较大,很快就出现了裂缝。已知图钉尖端的面积是0.3 mm2 , 则 墙 面 受 到 的 压 强 是Pa。(2)、那么液体是否也有类似的效果呢?小科查阅资料发现,1648年帕斯卡在阳台上仅用几杯水通过细管就能将楼下密闭的木桶压裂(如图乙所示)。从液体压强的角度解释,木桶被压裂开的原因是。小科进一步查阅后发现了液体传压的特点:加在密闭液体上的压强,能够大小不变地被液体向各个方向传递。〔初建千斤顶演示模型〕
(3)、小科思考后,组装了如图丙所示的千斤顶模型,用来实现通过较小力来产生较大力的效果。若在 B 端用500 N的力去抬起放置在A 端1500 kg的汽车,则大小活塞的面积之比是。(g 取10 N/ kg)(4)、按照上述模型制作的千斤顶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是(写出一条即可)。 -
16、固体会产生压强,液体是否会产生压强呢?(1)、小科将水注入如图甲所示的装置A、B的粗管内至约 处,装置A 的橡皮膜向下凸,装置B 的橡皮膜向外凸,将水注入粗管内至约 处,装置A 的橡皮膜向下凸得更明显,装置 B 的橡皮膜向外凸得更明显。换用浓盐水、酒精重复上述实验也有同样的现象。该实验说明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且液体的越大,压强越大。(2)、液体不但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会产生压强,液体的内部也存在压强。现提供如下器材:水、塑料袋、塑料瓶、针、水槽,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液体的内部存在压强:。(3)、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时,应选择图乙中两组实验进行对比。
-
17、如图所示,将圆柱体甲、乙放在 甲水平面上,已知ρ甲>ρ乙。若沿水平方向切除相同的高度△h,则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p 与切去部分的高度 △h的关系图像的是( )A、
B、
C、
D、
-
18、如图所示,水平桌面足够长,物体 A 重20 N,当物体 B 重 3 N时,物体A 静止,这时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物体B重5N时,物体A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当物体B 重6 N时,要想让物体A 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对A 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则F=N。(不计滑轮摩擦)
-
19、假设雨点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的阻力与雨点(可看成球形)的横截面积S 成正比,与下落速度 v的平方成正比,即 其中k为比例常数。已知球的体积公式为 (r为半径),每个雨点的密度相同,且最终都做匀速运动。如果两个雨滴的半径之比为1:2,那么这两个雨点的落地速度之比为 ( )A、1:2 B、 C、1:4 D、1:8
-
20、小金为了探究拔河比赛取胜的秘密,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一中,甲、乙两人站在地上,分别用100 N的拉力拉绳子,结果两人正好处于相持状态。实验二中,甲站在一平板小车上,乙站在地面上,分别用50 N的力拉绳子,甲被乙向右拉动(不计绳重及弹簧测力计自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实验一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大于 100N B、实验一中甲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比实验二中小车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 C、若实验一中甲失利,则两人中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较小的是乙 D、实验二中甲被拉动前的未动时刻,乙对绳的拉力大于甲对绳的拉力,可以用100 N的拉力拉动平板小车上的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