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东钱湖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联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统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浙江省宁波鄞州区九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2017-2018学年华师大版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中模拟试卷
-
1、下面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甲.肾上腺激素 乙.甲状腺激素 丙.胰岛素 丁.生长激素
a.幼年期 b.成年期 ①过多 ②过少
A、丙+b+②……糖尿病 B、乙+a+①……呆小症 C、甲+a+①……甲亢 D、丁+b+②……侏儒症 -
2、在研究动物行为时,科学家用涡虫进行了有趣的实验,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A涡虫遇光照身体伸长是先天性行为,图中B被电击身体收缩是学习行为 B、“光照—电击”多次结合后,只给光照,涡虫的身体也会收缩是学习行为 C、涡虫的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与遗传因素无关 D、图中D,涡虫在光照下身体收缩的行为不会消退
-
3、如图所示,密闭的玻璃罩内放有三个实验装置:一个是自制气压计;另一个是装满水的玻璃杯,杯口用硬塑料薄片覆盖并倒置悬挂;还有一个充气的氢气球。在用抽气机不断抽去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氢气球的体积变大 B、玻璃钟罩内气压变小 C、细玻璃管内的液面会下降 D、玻璃杯口的塑料片会掉下来
-
4、下表是杭州某天的天气预报信息,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阴晴变化
风
相对湿度
33℃
24℃
雷阵雨转中雨
东风4-5级
83%
A、这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 B、这一天大气运动的示意图与图中乙地相似 C、这一天的风大致从东面吹来 D、相对湿度83%,可由干湿球湿度计测量 -
5、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是对①的影响 B、人工降雨会改变③的时空分布 C、破坏亚马孙雨林会造成⑤的减少 D、图中②所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水汽输送
-
6、小乐将底面积为40cm2 , 实心均匀的金属圆柱体A(不吸水)通过细线悬挂在力传感器上,力传感器可测细线拉力的大小;重为1N、底面积为100cm2的薄壁柱形溢水杯B放在水平桌面上,B中盛有16N的水,如图甲所示。从某时刻开始,拉着力传感器让A逐渐下降直至浸没在B的水中一定深度,力传感器所测细线拉力F与A下降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不计细线的伸缩且细线不吸水(取g=10N/kg)。求:
(1)A的质量是kg;
(2)A的密度大小;
(3)当A浸没水中一定深度后,剪断细线使A沉在B的底部,若此过程中无水溢出,此时B对桌面的压力大小。
-
7、如图所示,是小鹰同学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过程,请你根据实验数据,求:(1)、小石块的质量;(2)、小石块的体积;(3)、液体的密度。(g取10N/kg)
-
8、为了倡导绿色出行,城区投放了大量的公共自行车。小明骑着公共自行车出行,在水平路面上匀速骑行900m,所用时间为3min。已知人与车总质量为60kg,每个轮胎与地面接触面积为 , g取10N/kg,求:(1)、自行车行驶的速度为多少(2)、人和自行车受到的总重力是多少?(3)、骑行时,自行车对路面的压强为多大?
-
9、小乐受骑自行车上坡的启发,提出了“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并建立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斜坡的倾角有关;
猜想三:物体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与冲上斜坡前的速度有关。
(1)为验证猜想一,小乐将长木板的一端与水平面接触,另一端垫起一定高度,使长木板与水平面成一定的倾角θ,如图所示;实验时让不同质量的木块从弧形滑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木块从弧形滑道滑下后再冲上长木板。实验结果证实了猜想一是错误的,则小乐在该实验中获得的证据(或事实)是;
(2)为了验证猜想二,小乐多次改变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θ,让同一木块从弧形滑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测出木块冲上长木板后滑行的最大距离,相关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1
2
3
4
5
长木板与水平面的倾角θ
10°
30°
53°
75°
85°
木块冲上长木板后滑行的最大距离s/m
0.50
0.40
0.36
0.39
0.43
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3)若使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猜想三,应如何选择和操控木块?(写出2点)。
-
10、覆杯实验是科学中的经典实验。小乐在薄壁玻璃杯内盛满水,杯口盖上一张硬纸片(不留空气),然后托住硬纸片,将玻璃杯倒置,水不流出,硬纸片也不掉下,如图甲所示。
(1)小乐在实验时将玻璃杯逆时针旋转90°至如图乙所示状态,其目的是证明;
(2)当玻璃杯处于如图甲所示状态时,玻璃杯中水的高度为15cm,杯口圆面积为100cm2 , 若实验时大气压强为1×105 Pa,不计硬纸片质量,则硬纸片与水和杯接触的100cm2部分,受到向下的压力为N;得出上述数据的理由是。
-
11、小明为了测量樱桃酒的密度,实验过程如下:
(1)将空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48g;
(2)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水面的位置标记在烧杯壁上。将盛有水的烧杯放在天平上,测出其质量为128g,则烧杯中水的体积为;
(3)将水倒出,在烧杯中倒入樱桃酒至标记处,将此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烧杯和樱桃酒的总质量为g;
(4)计算得出樱桃酒的密度为。
-
12、在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小组同学用一个两端开口、下面蒙有橡皮膜的玻璃管做实验,如图甲所示。(1)、实验时,管中倒入的液体越来越多,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小民提出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质量有关:小红根据液体越来越深,橡皮膜下凸的程度越显著,于是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有关。(2)、为了验证猜想,他们按图乙所示器材来验证(B、C玻璃管两端开口、下面蒙有橡皮膜),实验时他们在两容器中倒入同种液体、液面位置如图乙所示,这时他们是在验证(选填“小红”或“小民”)的猜想。若记录的橡皮膜下凸的程度相同,说明该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3)、另一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的是U形管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U形管液面的来判断的。
-
13、将一冰块用细线拴住慢慢地浸入到酒精中,并保持悬置状态(如图),在冰块熔化过程中,容器内液面将(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台秤的读数将(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已知:冰的密度为 , 酒精的密度为;整个过程中无液体溢出。)
-
14、如图,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重7N,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一部分露出桌面,它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 , 则它对桌面的压强为Pa;竖直切除左边的白色部分,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变小/不变)。
-
15、小明制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简易气压计。将橡皮膜平铺在敞开容器上,并用胶带绑紧。检查气密性后,将吸管的A端粘在橡皮膜中心,B端靠近卡纸上的M处。外界气压的变化会引起橡皮膜凹凸程度的变化,从而使吸管绕O点转动,指示气压大小变化。(外界气温的变化对容器内气压的影响极小),
(1)检查气密性时,将绑有橡皮膜的容器浸没在水中,轻压橡皮膜,如果观察到 , 则气密性不好;
(2)小明将该气压计从甲地带到乙地,发现吸管B端的指向从M处变为N处,则甲、乙两地气压较大的是。
-
16、将一个大的塑料饮料瓶顶部做成子弹头形,瓶中装入约1/3的水,瓶口用带有气门芯的橡皮塞塞紧,做成一个水火箭。为了使“水火箭”飞行稳定,还可以装上侧翼,如图所示。用打气筒通过气门芯向瓶内打气,当气压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高压气体将水向下喷射出去,火箭就会向上腾空而起。使水火箭腾飞的施力物体是;水火箭的工作是根据。
-
17、如图(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
改变;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18、地震时,震源的振动同时以横波和纵波两种形式向外传播,两种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并不一样:纵波到达时,人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到达时,人会感到左右摇摆。台湾花莲发生地震时,某监测站测得两种地震波传播时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回答问题:
花莲地震发生时,宁波等地有明显震感。地震波到达时,正在教室上课的小乐先感觉到房子(选填“左右摇摆”或“上下颠簸”),教室的吊灯在横波到达时发生明显的晃动,若某时刻吊灯状态如图乙所示,画出吊灯所受重力示意图(A为吊灯重心),该吊灯受力(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
19、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有相同质量的水。用密度为的同质量某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甲物体中空,乙物体为实心小球,且甲体积为乙体积的3倍。分别放入杯中,稳定时,甲悬浮,乙沉底,情况如图。则( )A、此材料的密度为水密度的2倍 B、乙对杯子底的压力与其自身重力的比值为2∶3 C、放甲物体的杯子内水面较高,对桌面的压力较大 D、如图2,将甲沿虚线切去下面部分,甲剩余部分仍悬浮
-
20、一物块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76g水溢出;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静止后有64g酒精溢出。已知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 则物块在水中的状态及物块的密度是( )A、悬浮,1.0×103kg/m3 B、漂浮,0.95×103kg/m3 C、下沉,1.2×103kg/m3 D、漂浮,0.90×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