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甲所示为小方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电路图。

    (1)、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的指针如图乙所示,其原因可能是
    (2)、闭合开关后,小方发现两个小灯泡都不亮,于是分别把电压表接在如图甲中的AB两点、BC 两点及AC 两点,得到的电压值分别为 UAB=0VUBC=3VUAC=3V;经过检查发现只有灯泡L1 和L2中的一盏灯出现故障,那么故障可能是
    (3)、处理好故障后,小方把电压表接在 A、B之间重新测量,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一旁的小雨认为小方的操作有待改进,应该
    (4)、排除故障后,三个小组的同学们进行实验并分别测量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通过这些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A、B 间电压U1/V

    B、C间电压U2/V

    A、C间电压U3/V

    1.2

    1.8

    3.0

    1.5

    1.5

    3.0

    0.8

    2.1

    2.9

  • 2、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发明了最早的电池————伏打电堆,小嘉仿造了一个伏打电堆,并用电压表测量其电压,如图所示。此电池的正极是(填“锌板”或“银板”);要使其电压达到 6 V,需要串联个这样的电堆。

  •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若闭合开关S,电压表V的示数为3 V,电流表A1 的示数为0.5 A,电流表A2 的示数为0.2 A,则灯 L2两端的电压为V,通过灯L1 的电流为A。

  • 4、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S闭合后,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压表 V1 和 V2的指针位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

    A、可能电路各处完好,电压表 V1 和电压表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1两端电压为10 V B、可能电路各处完好,电压表 V1 和电压表V2所选量程不相同,并且灯L2两端电压为8 V C、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1 短路 D、可能是电路出现故障,灯L2短路
  • 5、如图甲所示,将三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接入电路,用电压表测量其中一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A端导线应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电流从 D 接线柱流入电压表“3”接线柱 C、A、F 两接线柱间电压为6 V D、若将C、D间的小灯泡从灯座上取下来,电压表示数为零
  • 6、如图所示,将白炽灯的灯丝与小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使小灯泡发光。现用酒精灯给灯丝加热,观察到小灯泡亮度变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灯丝两端的电压变小 B、灯丝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C、加热使灯丝内的电荷变少 D、若把灯丝换成玻璃芯,小灯泡不会发光
  • 7、将两个滑动变阻器按如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b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个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应

    把滑片P1、P2放在    (   )

    A、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右端 B、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左端 C、P1放在最右端,P2放在最左端 D、P1放在最左端,P2放在最右端
  • 8、如图所示,图乙为滑动变阻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图甲中电流表示数变小,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接线柱可能是    (   )

    A、C 和D B、A 和B C、C和B D、A 和D
  • 9、下列方法中,能使金属丝电阻阻值增大的是(   )
    A、增大金属丝的横截面积 B、增加金属丝的长度 C、增大金属丝两端的电压 D、增大金属丝中的电流
  • 10、“龙芯”系列芯片是我国自主研发的 CPU 芯片。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制造芯片的主要材料是    (   )
    A、导体 B、半导体 C、纳米材料 D、超导体
  • 11、小明做了如图所示“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小明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纸板 E 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从而使纸板上的直线OP 与镜面
    (2)、使一束光AO 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O点,经过平面镜反射,沿OB 方向射出。改变入射角做了 6次实验,如表所示为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分析数据可知:

    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20

    30

    40

    50

    60

    70

    反射角/°

    20

    30

    40

    50

    60

    70

    (3)、如图乙所示,小明在实验时,把整个纸板E 绕MN 向后倾斜,在纸板上不再看到反射线,此时反射光(填“存在”或“不存在”)。小明经过思考,觉得反射光线应该在纸板平面前的空气中,为了将它显示出来,在不移动纸板的条件下,可以
  • 12、在一个无色大塑料瓶的侧壁靠底部的位置钻一个小孔,用胶带粘住小孔,在瓶中装满水,在瓶内的另一侧放一只激光电筒,调节光束的方向,让光束正好能射中对侧的小孔(如图所示)。揭下胶带,让水流到下面的盆里,你会看到光束随弯曲的水流照到盆底,在盆底形成一个光斑。

    (1)、在这个实验中,激光电筒的光束是沿水流的内壁经过多次(填“反射”或“折射”),最后射到盆底。
    (2)、实验中从瓶中流出的水柱相当于光纤通信中的 , 由此说明用来进行光纤通信的光纤(填“能”或“不能”)弯曲。
    (3)、在光纤通信中,每一根光纤(填“能”或“不能”)同时传导多束激光信号而不会相互干扰。
  • 13、如图所示,在一只烧杯中装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 AB 上,用一束光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入射角为。现在 B 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5°,则此时水面上的反射角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此时保持入射点不变,使入射光线按顺时针方向转过 10°,则此时的反射角为

  • 14、近日某地“神奇水池”成为网红打卡地。在二楼地面凿出空洞,中间用玻璃蓄少量水,二楼的观众仿佛能看到一楼的人在“水中漫步”,阳光合适时,一楼的人还能拍出不湿衣服的“水中大片”。太阳光在穿过水池射向一楼时,可能在墙面上出现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现象。夜晚若想让“水中漫步”的人更清晰,可以用灯光照亮(填“一楼”或“二楼”)。
  • 15、如图所示,小明直立面向竖直放置的试鞋镜时,看不到试鞋镜中自己脚上的新鞋。下列动作中,仍然不能够看到试鞋镜中自己脚上的鞋的是        (   )

    A、保持直立远离试鞋镜 B、顺时针转动试鞋镜 C、站在原地下蹲 D、请别人将试鞋镜抬高
  • 16、如图所示,在一个空箱子中,一束光自 P 点发出,沿与镜面成60°角方向射向平面镜,经O点反射后,在Q 点形成一个亮斑。当入射光线不变时,将平面镜绕O点顺时针转3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法线转过15° B、反射角增大45° C、反射光线转过90° D、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 17、下面是小明和小华学习了平面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的知识后,对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的一些看法,结合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汽车后视镜是一个凹面镜,是为了扩大观察范围 B、耳、鼻、喉科医生在诊病时经常要戴的额镜是凸面镜 C、有些街头的拐弯处安装的是凸面镜,是为了扩大视野 D、平面镜在日常生活中只是成像,再也没有其他用途
  • 18、如图所示为小明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他还总结出以下几条实验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 空气直线传播 B、光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D、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 19、自行车尾灯本身并不发光,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角反射器是由相互垂直的反光面组成的,当来自后方汽车的灯光照在上面时,它能将光反射回去,由此引起司机的注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自行车尾灯是光源 B、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主要是镜面反射 C、人从侧面看自行车尾灯比正面看更加明亮 D、光照射在自行车尾灯上发生的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20、为了保证“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效果,应注意的细节有    (   )

    ①该实验应选用较薄的玻璃板;②该实验应在较明亮的环境下进行;③玻璃板两侧的蜡烛应大小一致;④玻璃板应和坐标纸垂直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