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纳米制造和生物制造对未来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哪些重要影响?
-
2、生物制造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新技术。
-
3、中国在一些重要的制造业领域已具有全球领先的竞争力,以下不属于这些领域的是( )A、家具制造 B、轨道交通 C、通信装备 D、输变电装备
-
4、以下属于智能制造装备的是( )A、传统手工织布机 B、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数控机床 C、普通缝纫机 D、老式纺纱车
-
5、我国古代纺织技术中,使用人力驱动机械,利用旋转抽丝工艺制造线或纱的设备是( )A、织布机 B、纺车 C、缫丝机 D、印染机
-
6、制造是指( )A、将原材料转化为人类所需产品的工程技术 B、对产品进行包装的过程 C、单纯的物品加工过程 D、对成品进行销售的环节
-
7、请简要阐述产品质量、制造效率与制造技术的关系。
-
8、从棉花到成衣的制造过程,涉及的制造技术有纺纱、织布、、等。
-
9、中国实现制造强国“三步走”战略中,第一步到2025年的目标是( )A、我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 B、我国制造业大国地位更加巩固,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C、迈入制造强国行列 D、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强国
-
10、纳米制造主要研究纳米结构的( )等制造方法与工艺。A、生长、加工、改性、组装 B、切割、焊接、成型 C、锻造、铸造、冲压 D、溶解、蒸发、结晶
-
11、3D打印技术的“打印材料”不包括( )A、木材 B、金属 C、陶瓷 D、塑料
-
12、智能制造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 )的集成与融合。A、网络技术 B、智能技术 C、自动化技术 D、生物技术
-
13、以下不属于制造门类的是( )A、教育服务 B、汽车制造 C、机械制造 D、食品制造
-
14、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排入大气中的CO2越来越多,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减少CO2排放,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是实现碳中和的四种主要途径。科学家预测,四种途径对全球碳中和的贡献率如图所示。
由资料一可知:
(1)、到2050年,对全球碳中和贡献最大的途径为 。(2)、碳中和是指CO2的排放量和减少总量相当。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实现此目标的是 ____(填标号)。A、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的使用 B、大规模开采可燃冰 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3)、【资料二】氢气是21世纪正在开发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使用氢能源能有效减少CO2的排放。我国科学家研究的一种储氢、释氢材料为固体AlH3 , 其中释放氢能原理是利用AlH3与H2O发生反应,生成Al(OH)3和氢气。由资料二可知:
释放氢能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生成物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
(4)、释氢材料AlH3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
15、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相关实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6、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 , 将C18O2和CO2分别通入含小球藻的H2O和H218O中,迅速收集产生的氧气(如图所示)。(1)、18O和16O互为原子,H218O和H2O以及CO2和C18O2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因此可以用来示踪物质变化情况。(2)、该实验是为了研究。(3)、该实验必须在条件下进行。(4)、制备含有较多小球藻的液体时,需在盛有小球藻的液体中加入(填“无机盐”或“无机盐和有机物”),并置于适宜环境下培养。
-
17、 为解决在缺氧环境下的吸氧问题,小金查阅资料得知:过碳酸钠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受热易分解,他用过碳酸钠(Na2CO4)和二氧化锰(MnO2)为原料,用饮料瓶制作了一个简易的制氧机,如图甲所示。(1)、用过碳酸钠(Na2CO4)制取氧气的原理有两步反应,请写出第二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①Na2CO4+H2O=Na2CO3+H2O2;②。(2)、人体的呼吸器官主要是 , 写出人体内细胞呼吸作用的文字表达式 。(3)、图甲装置中一个是制氧仓,放入制氧剂后可产生氧气;另一个是加湿仓,则 瓶是制氧仓(选填“A”或“B”)。(4)、如图乙所示为过碳酸钠分解制氧气的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温度的关系,为了使制氧机出氧流量保持平稳,反应装置中的水位线,夏季和冬季需设置不同,请分析原因 。
-
18、小科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是否有关”的实验中,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用电磁铁接线柱a、c接入电路甲、乙之间,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位置。用电磁铁下端吸引大头针,记录电磁铁接入电路的线圈匝数n和被吸引大头针的个数N,然后断开开关S;
②将电磁铁接线柱a、b接入电路甲、乙之间,闭合开关S。用电磁铁下端吸引大头针,再次记录线圈匝数n和被吸引大头针的个数N,断开开关S。
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用判断电磁铁磁性的强弱;(2)、请写出实验步骤中存在的问题:;(3)、请你针对(2)中存在的问题,写出改正的措施:;(4)、本实验进行了多次实验,其目的和下列实验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的是____。A、伏安法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 B、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 C、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
19、已知在一密闭容器中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原子)(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A、图示中共有3种原子 B、图示中共有3种分子(2)、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变化的是____(填序号)。A、原子种类 B、原子个数 C、分子种类
-
20、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 , 因而容易点燃。(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梗。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 , 使燃烧更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