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以下施釉方法中,不是将釉浆均匀加在坯体表面的是(      )
    A、浸釉法 B、淋釉法 C、刷釉法 D、干燥法
  • 2、瓷器与陶器相比,其焙烧温度(      )
    A、更低 B、更高 C、相同 D、无法比较
  • 3、将粉状或粒状的热固性塑料填入模具后加热、加压,压制成型的塑料制品制造技术是(      )
    A、挤出成型 B、注射成型 C、模压成型 D、浇铸成型
  • 4、金属制造技术一般包括(      )
    A、成型技术与焊接技术 B、成型技术与铸造技术 C、切割技术与铸造技术 D、切割技术与焊接技术
  • 5、合适的温度是保证蛋糕烤制口感的关键,烤箱的最高温度可达到300℃。为了精准测量烤箱内的温度,小明进行如下探究。
    (1)、小明认为酒精温度计不能测量烤箱的温度。结合下表,推测其原因是


    酒精

    熔点/℃

    -117

    1538

    1083

    沸点/℃

    78

    2750

    2562

    比热容/[J/(kg·℃)]

    2.4×103

    0.46×103

    0.39×103

    (2)、小明查阅资料发现可以用铜和铁紧贴在一起做成双金属片来制作温度计。与酒精温度计相比,金属温度计升温快,降温也快。结合上表分析其原因是
    (3)、如图甲所示,将双金属片放置在水平位置,a端固定,均匀加热,平直的双金属片会发生弯曲。图乙是小明设计的金属温度计的示意图,指针固定在金属片上,请判断高温时指针偏向A端还是B端,并说明理由    ▲    

  • 6、生铁和熟铁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的区别(如表所示)

     

    含碳量

    杂质元素

    机械性能

    外观特征

    生铁

    2%~4.3%

    含硅、锰、硫、磷等元素

    质硬而脆,缺乏韧性

    灰黑色

    熟铁

    <0.02%

    很少

    质地较软,延展性好,易变形,强度和硬度均较低

    银白色

    生铁和熟铁在含碳量、杂质元素、机械性能、外观特征、用途以及冶炼难度与成本等方面均存在显著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它们在不同领域有着各自独特的应用。

    (1)、生铁和熟铁都可以用来生产家用铁锅。请对照表中信息,说一说生铁锅和熟铁锅的加工工艺有何主要区别,并分析其原因。
    (2)、如图所示为某工业机床,该机床的床座一般采用制造而成,成型技术是
    (3)、生铁和熟铁的生产难度和成本哪个更高?
  • 7、科学家发现一种新金属。根据下表信息推测其用途错误的是(      )

    熔点

    密度

    强度

    导电性

    导热性

    抗腐蚀性

    2500℃

    3g/cm3

    与钢相似

    良好

    良好

    优异

    A、用于焊接金属 B、制造航天飞机 C、制外科手术刀 D、用于通信设备
  • 8、金属等材料的应用,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研发制造的3.5μm超薄铜箔,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等领域,技术领先全球。
    (1)、能加工成铜箔是利用铜的

    A.导电性B.延展性C.密度大D.可燃性

    (2)、加工铜箔采用的成型技术是

    A.轧制成型B.挤压成型C.拉拔成型D.锻造成型

  • 9、如图所示是同学们常用的学校餐厅常用的不锈钢餐盘,要求快速加工一次成型,应该选择(      )

    A、焊接工艺 B、锻造工艺 C、冲压工艺 D、铸造工艺
  • 10、下列哪种成型技术适用于生产复杂形状的金属零件?(      )
    A、锻造 B、铸造 C、挤压 D、冲压
  • 11、制造导线的材料有导电性好、强度高、耐腐蚀、耐热、可加工等几个方面的要求。最常见的金属导线包括铝导线、铜导线,特殊应用场合还可能采用钢导线、金导线和银导线。导线在生产中一般采用的成型技术是(      )
    A、轧制成型 B、挤压成型 C、拉拔成型 D、锻造成型
  • 12、材料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列材料中属于新型金属材料的是(      )
    A、塑料 B、玻璃 C、纳米铬 D、陶瓷
  • 13、我国施景莲用超高温陶瓷与难熔金属制造出新型复合金属材料,用于超高音速导弹和歼20的发动机及表面的防护材料。根据用途推测,以下性质不是该材料必须具有的是(      )
    A、耐高温 B、磁性强 C、强度大 D、抗氧化
  • 14、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是(      )
    A、陶瓷杯 B、不锈钢碗 C、塑料盆 D、玻璃茶壶
  • 15、图1中的曾侯乙尊盘是战国时期盛酒礼器的巅峰之作,精美细腻的镂孔附饰,证实了在2400年前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登峰造极。(酒的密度为0.8g /cm3 , 铁的密度为 7.9g/cm3)

    小明想仿照失蜡法,铸造一个铁制容器,步骤如下:

    (1)、【第一步】产品设计与规划

    ⑴如图2,铸造过程③将模具烧至蜡油流空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⑵将固态铁加热至液态,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是图3中的

    (2)、【第二步】原料的采购与管理

    小明对失蜡法中所用的蜡块进行了如图4所示的测量。

    ⑴小明用图4甲的方法测得蜡块的体积是cm3

    ⑵使用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时,指针偏转情况如图4乙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调;将蜡块从水中取出后立刻放在天平的左盘,用天平测量蜡块的质量,这样测得的蜡块的密度偏 , 原因是

    ⑶改进方案后,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如图4丙所示,则蜡块的质量为g。

    ⑷请根据以上的数据,通过计算求出:

    ①蜡块的密度;

    ②用此蜡块做蜡模铸造铁制容器,至少需要购买的铁的质量。

    (3)、【第三步】质量控制与检验

    ⑴制成的铁制容器形状如图5甲,往容器中倒酒直至装满,容器和酒的总质量m随酒的深度h变化的曲线如图5乙所示,求铁制容器的容积。

    ⑵若制成的铁制容器内有空心的情况,则制成的产品算不合格。设计一个方案,检验制成的铁制容器是否合格。

  • 16、新型发光陶瓷是将高科技蓄光材料融入传统陶瓷釉料中,经高温改变矿物结构而形成。它吸蓄光能后,可在阴暗环境中自行发光。如图是其部分生产流程,分析并回答问题。

    (1)、练泥机的搅拌桨是将水和坯料充分调和,则搅拌桨相当于实验仪器中的
    (2)、研磨坯料的目的
    (3)、生产蓄光材料需要在稀有气体环境中进行,利用稀有气体的性质是
    (4)、上述设备中,一定有化学变化发生的是(填设备名称)。
    (5)、景德镇的瓷器名扬天下。瓷器的颜料成分之一有石绿[主要成分Cu2(OH)2CO3],标出石绿中铜元素的化合价
    (6)、若坯料中铁粉未被除去,经化学反应烧制的陶瓷会出现黑点,推测此“黑点”可能是(选填“氧化铁”、“四氧化三铁”)。
  • 17、我们日常所用的物品都是用金属、陶瓷、塑料等不同材料制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无论是金属制品还是陶瓷、塑料制品,制作工艺中都必须采用各种成型技术 B、常用铝铜等金属制造导线是由其导电性能、机械性能、耐腐蚀性、环保、成本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C、注射成型技术常用于生产管、板、软片等管状、丝状、条状物品 D、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轴承与滚珠、发动机汽缸、人体关节等都可采用陶瓷材料来制造创新
  • 18、陶瓷器制造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制造过程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等主要步骤。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揉泥阶段的目的是
    (2)、在泥揉妥之后即可开始制坯,依据最终的器型做出大致的坯体。下列是常见的制坯工艺,其中属于艺术品创作的工艺有(填序号,下同),适合工业化批量生产的工艺有

    ①手工制坯:通过手工揉捏陶土或瓷土,将其塑造成所需的形状

    ②拉坯:将陶土放在转盘上,通过手工或机械的方式逐渐拉伸出所需的形状

    ③压坯:通过挤压机将陶土挤压成所需的形状

    ④注射成型:将陶土注人模具中,通过压力和温度的作用形成所需的形状

    ⑤模制(模具)成型:使用特制的模具来制作陶瓷坏体

    (3)、坯体成型后需进行干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对于保证陶瓷产品的质量至关重要。不当的干燥方法可能导致坯体开裂、变形等问题,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和性能。下列干燥方法中,可行的是

    ①自然风干或自然晾干②提高环境温度进行加热干燥

    ③利用热风对坯体进行烘干④利用辐射热对坯体进行干燥

    (4)、烧制陶瓷的窑炉有柴窑、煤窑、气窑、电窑。要炼制精美的成品,需要精准控制温度和烧制时间。上述四种窑中,较容易控制温度的是
  • 19、越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其主要产地是唐代明州余姚上林湖(今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上林湖)一带,因五代时划归越州而得名“越窑”。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下图为瓯窑制作的主要工序,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碎石和泥 B、塑型晾干 C、绘画纹饰 D、入窑烧制
  • 20、陶瓷是三大硅酸盐材料之一,与水泥、玻璃材料一样,三者都是以硅酸盐矿物为主要成分,通过不同的工艺制备成各种成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制造等领域。下列关于陶和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陶器的高岭土原料分布广泛,其烧制条件和要求较低,故出现得更早 B、图示两种陶瓷器皿一般采用拉坏成型技术,再经自然晾干后烧制而成 C、陶器和瓷器的色泽不同,主要是由烧制温度决定的 D、制坏前进行揉泥的目的是增加其黏性,以减少于燥炼制时的破裂变形
上一页 597 598 599 600 60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