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块状大理石和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二氧化碳并探究其部分性质。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A、关闭装置①的止水夹,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液体顺利滴下,说明装置漏气
B、装置①中盐酸浓度过大,会使得反应无法顺利进行
C、将燃烧着的火柴伸入装置②中部,火柴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收集满CO2
D、将气体通入③中,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不能说明CO2与水反应生成了H2CO3 -
2、为探究氮对绿色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小组同学进行了如表所示的实验(表中未列出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且适宜)。下列对该探究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组别
大豆苗/株
营养液
叶片的生长情况
甲
50
完全营养液
叶片正常
乙
50
缺氮的完全营养液
叶片发黄
A、该实验遵循了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 B、该实验的变量是叶片是否发黄
C、该实验遵循了单一变量的原则 D、该实验结论是植物的生长需要氮 -
3、下列途径中,不属于排放二氧化碳的是( )A、生物的呼吸作 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微生物的氧化分解
-
4、下列有关燃烧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热,产生大量白雾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
5、有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充电时放出二氧化碳。已知放电时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和碳酸钠。下列有关此反应涉及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B、碳酸钠的化学式:Na C、碳酸根离子:
D、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
-
6、我国新型反潜巡逻机的机尾安装着一个叫做“磁异探测器”的“棍子”,它能将潜水艇经过海域的地磁场强弱的变化转化为强弱变化的电流,从而发现潜水艇的存在。磁异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与下列哪一器件的工作原理相似?( )A、指南针 B、电动机 C、电磁继电器 D、发电机
-
7、如图所示,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固定玻璃管的装置未画出)。用该装置来探究CO2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及试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装置便于控制进入锥形瓶内稀盐酸的量 B、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C、装置中的干燥剂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D、该装置中的棉花可用滤纸片代替
-
8、火炬的燃料常为丁烷(分子式为C4H10)。下列关于丁烷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丁烷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 ②丁烷由丁烷分子构成 ③丁烷分子由碳、氢两种元素构成 ④丁烷由4个碳原子和10个氢原子组成 ⑤丁烷分子是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9、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O2验满
B、收集O2
C、检查气密性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
10、今年5月20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今年的主题是“吃动平衡 身心健康”,但目前我国学生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的状况令人担忧。体重是衡量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世界卫生组织给出了一些相关资料:
资料一:人体标准体重测算公式:
男性的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女性的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资料二:14~18岁青少年实际体重和标准体重的比值与营养状况的评价指标如下表所示: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
< 0.9
0.9--1.1
>1.1
营养状况
营养不良
正常
营养过剩
某女同学今年15岁,在体检时,测得身高为150cm,体重为56kg。
(1)、根据资料和测量数据,判断该同学的营养状况属于。(2)、测体重时,她的双脚与水平放置的电子秤的接触面积为0.04m2 , 则她对电子秤的压强为多少帕?(3)、该同学选择仰卧起坐来锻炼身体,练习时,上半身平躺的人体可以看成杠杆模型,如图甲所示,O为支点,腹部肌肉的拉力F为动力,上半身的重力G可视为阻力,大小为300N,OA为动力臂,长为30cm,OB为阻力臂,长为50cm。试计算该同学仅靠腹部拉力使上半身起身的那一刻,需要多大的腹部拉力?(4)、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校食堂设计的一份营养餐食谱如下:米饭、鸡汤、红烧肉、清蒸鲫鱼。从膳食平衡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还需添加( )。A、水煮虾 B、水蒸蛋 C、炒青菜 -
11、某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敞口放置的Ca(OH)2粉末状试剂。他对该试剂进行了定量实验分析:称取19.8g试剂放入锥形瓶中,加入30.2g水,充分振荡,再向锥形瓶中依次滴加25g盐酸,充分反应后,测得部分数据如下表及图像所示。请据此回答问题。(1)、a的数值为。(2)、某同学通过实验,得出该试剂已(选填“部分”或“全部”)变质的结论。(3)、b的数值为。(4)、该试剂中氢氧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保留一位小数)
-
12、为探究种子的萌发条件,某同学利用实验室的电磁继电器、热敏电阻R1、可变电阻器R等器件设计了一个恒温箱控制电路(如图甲所示),R1处于恒温箱内,图乙是R1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关系曲线。控制电路的电源电压U=6V,电磁继电器线圈的电阻忽略不计,当电流为20m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1)、当恒温箱内的温度升高时,控制电路中电流(选填“增大”、“减小”),电磁铁的磁性增强。(2)、为了实现温度控制,恒温箱的加热器(加热器的电热丝图中未画出)应该选择连接的两个接线柱是。(3)、如果要使恒温箱内预设的温度可调节范围是50℃~100℃,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少?(4)、若要提高恒温箱控制的温度,合理的操作方法是。
-
13、2025年2月1日,某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开展第29个“世界湿地日”主题宣传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参与湿地保护修复。图一为人工湿地进行污水净化的示意图,图二为该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三表示图二的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机物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分析回答:(1)、为保持生态平衡,图一的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还可以适当补充的生物成分是。(2)、图二食物网中水蚤与轮虫的关系为。(3)、图三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丁对应图二中的生物是。(4)、若在一定时间内,该生态系统中全部植物固定的能量值为a,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效率为10%,全部消费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b,全部分解者所获得的能量值为c,则ab+c(填=、>、<)。
-
14、(NH4)2SO4、NH4NO3、CO(NH2)2是常见的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1)、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2)、NH4NO3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过量施肥不但会影响土壤结构、污染环境,还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当细胞液浓度(选填“大于”或“小于”)施肥后的土壤溶液浓度时还会使植物出现烧苗现象。(4)、为测定(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青称取13.60g样品(样品中杂质不含氮元素、可溶,且不参与反应)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3.30g,计算该(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15、某同学用如图甲电路测量小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电功率,所用小灯泡上标有“2V”字样,电源电压为3V, 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 2A”。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读取并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第 4次实验时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电压表示数/V
1.0
1.2
1.5
2
2.5
电流表示数/A
0.17
0.20
0.30
0.37
(1)、请将实物图连接完整;(2)、该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3)、事实上电路中的电压表中也有微小电流通过,因此实际测得的额定功率比真实的额定功率(选填“偏大”或“偏小”)。(4)、某同学完成本次实验后,打算继续用该电路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但另一位同学认为只有甲图的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他的理由是。 -
16、如图为模拟炼铁的实验改进装置图(部分夹持仪器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Ⅰ.连接好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Ⅱ.装好药品,先通一会儿CO,再点燃酒精喷灯;Ⅲ.实验结束,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A处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 该过程体现了CO的。(选填“氧化性”或“还原性”)(2)、步骤Ⅲ中先撤去酒精喷灯,继续通CO直至玻璃管冷却的目的是。(3)、盛满石灰水的B装置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有下列说法:①收集多余的CO ②检验并吸收反应生成的CO2。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 B、只有② C、①和② -
17、某同学查阅资料得知:一定质量的气体,其压强与其体积、温度有关。某同学拟通过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探究它们之间具体有何关系?实验装置:左侧带阀门的长玻璃管上端与充满水的注射器(活塞处于最大刻度处)连通,下端位于烧瓶底部:右侧短玻璃管与能测量温度、压强的传感器连通,数据采集处理器能记录和处理相关数据。烧瓶(内有体积为V0的空气)放置在装有水的容器中,容器底部有一功率可调的电加热棒,通电后可给水加热。(不考虑气体溶于水)
实验一:①打开阀门,推动注射器活塞向烧瓶中注入适量水,②关闭阀门,开启数据采集处理器,待烧瓶内气体温度与外面水温t1相等时,记录气体的压强p和注入烧瓶中水的体积V水。重复①②步骤得到多组t1温度下的压强p与注入烧瓶中水的体积V水的实验数据。
实验二:①将装置恢复初始状态,② 待填 , 使水温升至t2并保持不变。重复实验一(温度与水温t2相等),得到多组t2温度下的压强p与注入烧瓶中水的体积V水的实验数据。
实验三:………,得到多组t3温度下的压强p与注入烧瓶中水的体积V水的实验数据。
经数据处理后,得到如图乙所示图像,其中t1<t2<t3。
(1)、实验一中,第一次注入水后,烧瓶内气体的体积V= (用V0和V水表示)。(2)、补全第二次实验的操作。(3)、依据图乙所示图像可知,气体的压强与其体积、温度的关系是。(写出1点)(4)、一空气泡(内部气体质量不变)从水温不变的池塘底部逐渐上升的过程中,其浮力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
18、某品牌贴身暖宝宝标签如图一所示,同学们在实验室里对该贴身“暖宝宝”的发热原理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探究一:贴身“暖宝宝”发热的原理
【实验设计】按如图所示装置,将拆除外袋包装的暖宝宝放入三颈烧瓶中密封,采用湿度、氧气、温度传感器收集数据,观察曲线变化如图中A、B、C所示。
(1)、【解释结论】从收集到的图象看,贴身暖宝宝发热是因为铁粉与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交流反思】铁生锈是一个极其缓慢的氧化过程,而“贴身暖宝宝”却可以短时间内快速放热,试结合成分分析原因。
(3)、下列试剂或方法可以检验贴身暖宝宝完全失效的是(填序号)。①稀盐酸 ②硫酸铜溶液 ③氯化镁溶液 ④磁铁吸引
探究二:用贴身暖宝宝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开始前的装置如图二所示,量筒中水的读数为96mL。
(4)、【解释结论】反应完毕,打开弹簧夹,水从量筒中流入集气瓶(容积为250mL),最后量筒内水为63mL(贴身暖宝宝体积、铁粉生锈消耗水的体积忽略不计)。则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
19、菠菜采摘后的储存运输过程,叶片容易变黄,甚至腐烂变质。为了延长菠菜的保鲜时间,科研人员在常温下用不同气体比例对菠菜保存效果进行了研究。将同样品质的新鲜菠菜分成100 g一份,分别装入4组气调包装袋(能调节气体成分)中(见表),每隔两天测定呼吸速率(每千克菠菜每小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叶绿素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气体
1
空气(21%氧气+78%氮气+1%其他气体)
2
5%氧气+85%氮气+10%其他气体
3
10%氧气+80%氮气+10%其他气体
4
15%氧气+75%氮气+10%其他气体
(1)、此项研究中,(填序号)组为实验的对照组。(2)、该实验应该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原因是。(3)、综合图1、图2结果可知,常温3~8天内,菠菜最好保存在组的气体条件下。(4)、菠菜主要食用绿叶部分,因此农民在种植菠菜时应多施含的无机盐。 -
20、电动自行车因轻便、快捷已成为市民常见的交通工具,但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电池类型
铅酸电池
电池容量
60V 20Ah
充电器输出电流和电压
2A 75V
充电效率
80%
(1)、交警提示:电动自行车安装遮阳伞存在安全隐患。安装了遮阳伞的电动车(如图1)快速行驶时,人感到车向上飘。造成“车向上飘”的原因是。(2)、消防提醒:电动自行车蓄电池长时间充电时要预防电池自燃。为保障蓄电池充电安全,需控制充电时间。某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定时充电器,当定时器达到预设时间时,定时器电阻瞬间变得极小,充电器就自动停止充电。针对该充电器的设计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定时器与充电器串联 B、充电时,定时器在电路中相当于一导线 C、停止充电时,充电器在电路中处于短路状态(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该电动自行车耗完电后充满电需充电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