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如图所示的是实验室电解水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验甲试管中产生的气体的方法是
    (2)、通电时间相同,甲乙两试管液面下降情况如图所示,请判断电极B连接电源(填“正极”或“负极”)。
    (3)、电解水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 2、用锶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图甲是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锶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图乙为A、B、C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在化学变化中锶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
    (2)、图乙中A、B、C三种微粒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3)、 若C为离子, 则x=
  • 3、  右图为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的关系。

    (1)、 字母 b 代表的是
    (2)、写出一种由a直接构成的物质名称(或者化学式)
    (3)、从微观角度看,c转化过程中,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4、  2024年11月4日凌晨, 神舟十八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从天宫实验舱带来的两万粒马铃薯种子经过催芽,迎来首个种植季。上图为马铃薯块茎与种子的实物图。

    (1)、马铃薯块茎作为常用食材,含有丰富的淀粉。在马铃薯的剖面滴上碘液,能观察到
    (2)、马铃薯种子中的是新植物的幼体。
    (3)、通常情况下,马铃薯利用块茎进行繁殖,属于(填“无性”或“有性”)生殖。
    (4)、这种繁殖的优点除了繁殖速度快,还能
  • 5、如图甲是金属镓放在手心中状态;图乙是把 10C的固态镓放入装置进行加热,水的温度恒定为 50C;如图丙,测得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的熔化时间为 16min B、镓的熔点为   30C C、第8分钟时镓处于固液并存 D、镓在熔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 6、 “宏观———微观————符号————量”是科学特有的表征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木炭燃烧时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宏观物质看:燃烧产生了新的物质 B、从微观构成看: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C、从符号表征看:二氧化碳的化学式是 CO2 D、从数量的角度看: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减少
  • 7、小科利用天平来比较水和酒精的密度大小。已知烧杯的规格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酒精和水,则图中一定能得出酒精密度比水小的是( )
    A、 B、 C、 D、
  • 8、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水的密度是 1.0×103kg/m3表示1m3水的质量是 1.0×103kg/m3 C、氧气瓶中的氧气用掉一半,剩下的氧气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月壤从月球带回到地球,同一物体在不同位置时质量相同
  • 9、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用烧热的针刺破线的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乙。下列选项中的实验,其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 )

    A、 B、 C、 D、
  • 10、小科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表。这种液体的密度和空量杯的质量分别是( )

    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克

    30

    50

    70

    液体的体积V/厘米3

    10

    30

    50

    A、3.0×103千克/米3 ,  10克 B、1.7×103千克/米3 , 10克 C、1.4×103千克/米3 ,  20克 D、1.0×103千克/米3 ,  20克
  • 11、如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⑤共同组成了胚 B、种子萌发初期的营养来自肥沃的土壤 C、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①胚芽 D、果实由⑥种子和⑦果皮组成
  • 12、下图是常见的四种微生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与②都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都有成形细胞核 B、②是单细胞真菌,生活中常被用于酿酒和发酵面包 C、③是多细胞真菌,部分可以食用,如香菇、蘑菇等 D、④没有细胞结构,利用寄主细胞的物质完成增殖过程
  • 13、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丁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D、甲、乙互为同位素原子
  • 14、小科同学对有关“人的生殖”知识做了图示归纳。下列对图中①②③④的判断,与事实一致的是 ( )

    A、①——附睾 B、②————子宫 C、③———受精卵 D、④———分娩
  • 15、为更好的理解呼吸运动,项目学习小组制作了“呼吸运动模型”来模拟图甲中呼气和吸气过程,并制定了评价量表,如表所示。

    “呼吸运动模型”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结构完整,能合理的模拟呼吸系统的呼吸道和肺

    结构较完整,能粗略模拟呼吸系统的呼吸道和肺

    结构不完整,有1处及以上缺失

    指标二

    能模拟横膈运动和肋骨运动且两者协同进行,具有一致性

    能模拟横膈运动和肋骨运动,但两者不能协同进行,不具有一致性

    不能模拟横膈运动和肋骨运动

    (1)、图甲中呼吸运动是指过程 (填数字)。
    (2)、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会引起肺内气压变化。肺内气压变化情况为
    (3)、利用玻璃管、透明气球、玻璃罩、橡皮膜、带孔橡胶塞等材料做了如图乙所示的模型。若要用该模型模拟图甲②过程,可进行的操作是
    (4)、分析发现图乙模型存在一定的缺陷,于是将直玻璃管换成Y型玻璃管、玻璃罩换成矿泉水瓶,模型如图丙所示。改进后,依据评价量表,评价模型丙指标一为“优秀”,指标二只能为“合格”。请分析:利用模型丙模拟吸气时“两者不能协同进行,不具有一致性”的原因: 
  • 16、超载是严重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被称为头号“公路杀手”和“事故元凶”。在中学生科技创新大赛中,小周为交警部门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汽车超载记录器”原理图,控制电路电源电压U=6V,R为压敏电阻,其所受压力与电阻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请将图甲连接完整,要求:不超载时,绿灯亮;超载时,红灯亮,同时电控照相机启动,抓拍违法车辆;
    (2)、当通过线圈的电流达到0.1A时,电磁继电器的衔铁被吸下。若某路段要求压力大于或等于: 2.0×105N时,报警系统启动,则R1的阻值应调为多少?  (不计电磁继电器线圈电阻)
    (3)、乡村道路的抗压能力一般比交通主干道弱得多,若把此限载报警器应用到乡村道路,就要适当调低报警器的限载重量,可以将R1调(填“大”或“小”)。该限载报警器能检测到车辆的最小质量为多少吨?(g取10N/kg)
  • 17、加热20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经一段时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8.4g。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
    (2)、消耗了多少克高锰酸钾?
    (3)、若改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来制取等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克氯酸钾?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 18、布洛芬片是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类药物,其有效成分的化学式为C13H18O2 , 辅料为淀粉、蔗糖、糊精等。
    (1)、布洛芬片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 C13H18O2元素组成。
    (3)、 C13H18O2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 19、肺活量是身体机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是一个人做最大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所呼出的气体体积,单位是毫升 (mL)。小科想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款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
    (1)、测量气体的体积也可以利用排水法。小科利用大号矿泉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abc三个简易肺活量测量装置,三个瓶中均装满水。其中合理的测量装置是

    (2)、若小科在读取图中的量杯数据时俯视,则会使测量的肺活量(选填“偏大”、  “偏小”  、  “不变”  )  。
    (3)、选择合适的装置进行肺活量测量的过程中,假设吹气排水速度均匀,则下列能够反映量杯内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图像是

  • 20、小成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m1、m2、m3、m4和 V (实验中操作正确, O2的密度为ρg/cm3)

    测量对象

    测量结果

     MnO2

    m1

     KClO3

    m2

    试管

    m3

    试管+加热后剩余固体

    m4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v

    (1)、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
    (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m1、m2、m3、m4、V和p之间应存在的等量关系为 。
    (3)、若小成根据数据计算所得结果与质量守恒定律不符。造成这一实验结果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___ (填字母) 。
    A、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完全分解 B、导管口连续均匀冒气泡时才收集气体 C、导气管没伸入量筒底部,部分氧气溶解于水 D、停止加热后,调节量筒内外液面相平再读数
    (4)、实验结束后,小成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成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不会是二氧化硫?小观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上一页 584 585 586 587 588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