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科学学习中要善于通过实验寻找“反例”来反驳一个错误的观点。为反驳“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都是一致的”观点,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反例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实验甲:小球竖直下落 B、实验乙:小球竖直上抛 C、实验丙:小球斜向上抛出 D、实验丁: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
  • 2、潜水艇从海水高密度区驶入低密度区,急剧下降的过程称为“掉深”。如图,某潜水艇从a处驶入低密度海水区, “掉深”到b处。与a处相比,潜水艇在b处

    A、受到浮力大小变小 B、受到浮力大小不变 C、排开液体重力变大 D、排开液体体积变小
  • 3、如图所示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年变化曲线图。2025年浙江省中考于6月21日举行,这一天位于图中的( )

    A、甲点 B、乙点 C、丙点 D、丁点
  • 4、小明用显微镜寻找洋葱表皮细胞,向后转动粗准焦螺旋,镜筒上升到最高点时,也没有看到表皮细胞。接下来他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A、前后转动细准焦螺旋,继续寻找 B、转动物镜转换器,换用高倍镜继续寻找 C、左眼看着目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继续寻找 D、眼睛看着物镜,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至最低点,继续寻找
  • 5、甲、乙两组菜豆种子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发现甲组种子萌发,而乙组种子不萌发。乙组种子不萌发的原因可能是缺乏()

    A、充足的空气 B、一定的水分 C、适宜的温度 D、适宜的光照
  • 6、科学家将新冠病毒的部分基因整合到腺病毒中,研发出重组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疫苗研制过程中运用了转基因技术 B、注射该疫苗会刺激机体产生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 C、注射该疫苗能有效预防甲流、乙肝等流行性疾病 D、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
  • 7、 科学小组在野外观察到蝴蝶、鲤鱼、田鼠、啄木鸟四种动物,并设计如图所示的分类检索表来分辨它们。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蝴蝶是Q B、鲤鱼是P C、田鼠是S D、啄木鸟是R
  • 8、福甘看到弟弟的水弹珠洒落在地上时,阳关照射下每个弹珠下方都有亮亮的光斑,这是因为阳光经过弹珠时()

    A、发生折射 B、发生反射 C、发生色散 D、沿直线传播
  • 9、如图所示,人在潮湿地面上行走时容易滑倒。在滑倒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时人没有惯性 B、此时人与地面没有摩擦力 C、此时人受力不平衡 D、此时人的运动状态不改变
  • 10、非遗项目“打铁花”在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先利用熔炉使罐子里的生铁化成铁水,随后通过特定工具击打铁水,使其形成绚烂的铁花火雨。下列关于“铁化成铁水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化学变化 B、属于液化现象 C、吸收热量 D、温度上升
  • 11、复方氢氧化铝片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其中涉及到的化学反应为: AlOH3+3HCl=AlCl3+3H2O,该反应的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 12、市售加碘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其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5 B、+3 C、+1 D、- 1
  • 13、月球上有丰富的核能原料 He-3。  其原子模型如图所示,其中“○”表示()

    A、质子 B、中子 C、核外电子 D、分子
  • 14、绍兴酒文化悠久,临近过年时,农家开始烧制自酿烧酒(白酒),这一传统是绍兴人过年不可或缺的温馨环节。制酒主要包含两个关键过程:发酵和蒸馏。

    (1)、发酵的过程:酵母分解糖,产物之一是酒精.发酵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酿造出的自酿烧酒(白酒)度数很高,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水勾兑(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即酒精的体积分数;比如50度白酒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酒精为50毫升。

     (ρ=1.0×103千克/米3、 ρ=0.8×103千克/米3)

    请计算:  ①某厂生产的每瓶装“500毫升、45度”的自酿烧酒(白酒),质量是多少?

    ②这种酒的密度约是多少?

  • 15、胃酸过多的病人,需根据病情选择含碳酸氢钠(NaHCO3)或氢氧化铝 A1OH3的药物进行治疗。

    试计算:

    (1)、碳酸氢钠(NaHC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氢氧化铝片其中铝、氧、氢元素的质量比是多少?
    (3)、若按标签用量服用,则每天摄入铝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 16、科学课上同学们开展“制作花的结构图鉴”学习活动,下图为小科制作的梅花结构图鉴。

    花的结构图鉴评价量规

    评价指标

    作品等级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较完整,但缺少1-2个结构

    结构不完整,缺少2个以上结构

    指标二:注释说明

    所有结构注释正确

    1-2个结构注释错误

    2个以上结构注释错误

    (1)、在解剖时,为不损伤花的各个结构,解剖的顺序应为(选填“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
    (2)、梅花结构中的胚珠在受精完成后将会发育成
    (3)、请根据评价量规,针对指标二对小科的梅花图鉴评定等级,并说明理由:
  • 17、托盘天平是实验室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七(3)班的同学在实验室做“使用天平测物体质量”的实验。请回答:

    (1)、小科同学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后,调节横梁平衡螺母,出现了如图1所示的情形,此时横梁(选填“已经”或“没有”)平衡。
    (2)、小科用已经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量木块的质量,操作部分过程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小科在实验中的错误操作有
    (3)、另一组的小宁同学也用相同的天平进行实验(砝码盒里的砝码有100g、50g、20g、20g、10g、5g),调节平衡后她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在右盘中放入了50g、20g的砝码各一个,再往右盘里放一个20g的砝码时,指针位置如图3所示;她再用10g砝码将一个20g砝码替换下来,指针位置如图4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在之间。她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填字母编号),使天平横梁平衡。

    A.调节平衡螺母

    B.取下10g的砝码,再加入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C.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左偏,再移动游码

    D.加入5g的砝码,若指针右偏,再取下5g的砝码,并移动游码

    (4)、在另一次实验中,小科需要测量10g食盐,天平调平后,他先在右盘放入10g砝码,然后向左盘不断加入食盐,此时,小科突然发现游码位于0.2g刻度线处,意识到在调平前没有将游码归零。要继续完成称取10g食盐的任务,小科最简洁的操作是
  • 18、在课堂上老师用如图甲所示的小纸锅演示实验,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到达183℃就可以燃烧,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520℃,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由图乙可知,实验中水的沸点是℃;
    (2)、交流评估环节中,同学们提出各自的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填字母);
    A、组装器材时若温度计玻璃泡碰到烧杯底部,图甲中应将B处向下调整 B、用初温较高的水做实验,可以缩短沸腾前的加热时间 C、纸锅不会燃烧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183℃,水沸腾时要不断吸热
    (3)、小科再次探究:实验中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图线
  • 19、我们平时吃的面包的口感都是很松软的,而且里面还有很多小洞,那么这些效果是酵母菌带来的!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影响面粉的发酵效果的因素,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方案:

    ①取干酵母少许,与面粉、适量清水充分混合并揉成面团,然后把面团切成等量的4小块。

    ②将4小块面团分别放在4个烧杯中,记录好面团在烧杯内所占的体积(一格为20mL),然后盖上盖, 分别贴上“1号”、  “2号”、  “3号”、  “4号”的标签。

    ③为了容易方便控制温度,将1号、2号、3号、4号烧杯分别放在冰箱(设置到5℃)、室温(25℃)、自动酸奶机(设置到45℃) 和热奶器(设置到65℃) 中。

    ④经3~4小时后,观察面团的变化,记录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通过 反映酵母菌对面粉的发酵效果。
    (2)、根据图1和图2,兴趣小组得出结论:
    (3)、一位细心的组员发现, “4号”烧杯中面团的表面有一层浅黄的硬面(未发酵),你认为可能是什么原因?
  • 20、在学习完模型的建立后,小科和小红尝试完成项目任务:建构分子模型来解释物质的变化。以

    下是项目学习记录单(部分),据此回答以下题目:

    驱动问题:如何利用水分子模型解释水的物态变化。

    任务一:制作水分子模型

    资料:水的化学式为H2O,氢原子直径为 0.53×1010m,氧原子直径为 0.74×1010m

    材料:①直径2cm白色圆片若干;②直径2cm黑色圆片若干;③直径2.8cm白色圆片若干;

    ④直径2.8cm黑色圆片若干;⑤直径8cm白色圆片若干;⑥直径8cm黑色圆片若干。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水分子模型

    能区分原子种类、并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能区分原子种类、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不能区分原子种类且不符合原子实际比例

    任务二:利用建构的分子模型解释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1)、为使其制作的水分子模型达到优秀,其选材为( )。
    A、①② B、④⑤ C、①④ D、②⑥
    (2)、请结合资料建构水分子模型,并在图中画出水结冰时冰的模型。
    (3)、从微观角度解释上述变化的实质是因此该变化属于(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上一页 577 578 579 580 58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