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溶液

    溶质的化学式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稀硫酸溶液

     

    医疗消毒用的过氧化氢溶液(俗称“双氧水”)

     

    医疗消毒用的高锰酸钾溶液(俗称“紫药水”)

     

    医疗用的0.9%的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

     

    澄清石灰水

     

    酒精度为32°的白酒

     

  • 2、实验室提供了①天平、②量筒、③烧杯、④玻璃棒、⑤酒精灯等仪器,小华同学用固体氯化钠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小明同学用固体氢氧化钠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小亮同学用浓盐酸配制5%的稀盐酸。
    (1)、小华同学在配制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是为了
    (2)、小明欲配制5%的氢氧化钠溶液100克,由于要配制的溶液很稀,其密度可近似看作1克/立方厘米。小明需要用量筒量取毫升水。
    (3)、小亮同学配制5%的稀盐酸的步骤有①稀释、②计算、③装瓶并贴标签、④量取浓盐酸和水。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
    (4)、上述仪器中,三位同学都不需要的仪器是(填序号,下同),小华和小明需要而小亮不需要的仪器是
    (5)、他们忘记给配制的三瓶溶液贴上标签,想对未贴标签的三瓶溶液进行鉴别。请你帮他们找出可以将三瓶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
  • 3、生产生活中,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于水等物质里的现象十分常见。
    (1)、碘酒是固态碘单质分散于酒精中形成的溶液,是一种常用消毒剂,合格的碘酒是澄清透明的。一瓶合格的碘酒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填“会”或“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2)、标准状况下,下列物质分散于水或空气中所形成的三种体系:①蛋白质溶液、②高锰酸钾溶液、③含有直径为2~10 微米颗粒物的空气。在这些体系中,物质分散形成的粒子或颗粒的直径最小的是。(填序号)
    (3)、某同学欲探究物质在水中溶解时会发生的某种变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及操作

    结论

    1.取一只烧杯,加入约50毫升水。

     

    2.向烧杯中加入约5克硝酸铵固体,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用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硝酸铵溶于水时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物质在溶解过程中的

    ②该实验方案的不合理之处是

  • 4、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1)、溶液一定是无色的。实例:溶液不是无色的。
    (2)、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实例: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不是溶液。
    (3)、溶液中溶质一定是固体。实例:可作溶质,但不是固体。
  •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措施或行为中,不利于保护“绿水青山”的是(   )
    A、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来提高粮食产量 C、生活污水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D、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保护水资源
  • 6、一定温度下,向图甲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如图乙所示。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下列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   )

    A、所得溶液是饱和溶液 B、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C、溶质的质量增大 D、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 7、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 B、氢气燃烧生成水和电解水实验都能证明水的组成 C、沉淀、过滤、蒸馏等净水操作中,蒸馏是净水程度较高的操作 D、自来水厂用活性炭在吸附池中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 8、将一定量的下列固体放入适量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会明显升高的是(   )
    A、CaCO3 B、Na C、NaOH D、NH4NO3
  • 9、如图所示为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b分别是电源的正极、负极 B、与b电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氢气 C、电解水实验表明,水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原子也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 10、水是生活中常见且重要的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说明了水是由H2与O2组成的 B、由汽油燃烧引起的大火可以用水来扑灭 C、溶液的溶剂一定是水 D、水是人体中重要的营养素
  • 11、名称中带有“水”字的物质可能是溶液。下列带有“水”字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A、饮用水 B、油水 C、泥水 D、蒸馏水
  • 12、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  (    )
    A、高锰酸钾 B、汽油 C、面粉 D、白糖
  • 13、 A、B两辆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s-t关系图像,如图甲所示。

    (1)、由图甲可知,A车的速度为
    (2)、若以 A车为参照物,B车向运动。
    (3)、请在图乙中画出A、B两车相应的v-t关系图像。
  • 14、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的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不连续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障碍物时会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时,在监视屏上会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一雷达正在跟踪一个匀速移动的目标,某时刻在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甲所示,20秒后监视屏显示的雷达波形如图乙所示(同一方向)。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 1×104秒,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米/秒,被监视目标的移动速度是多少?

  • 15、一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一个热气球位于公路的正上方并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热气球上的人以热气球为参照物,看到汽车运动的轨迹为(   )
    A、 B、 C、 D、
  • 16、区间测速全面推行以来,车辆超速行驶情况得到了一定遏制。一辆小汽车进入测速路段后,乘客发现测速提示牌往后退,他是以为参照物的。测速设备测得小汽车通过4.64千米的测速区间用时139秒,该路段限速100千米/时,该车的驾驶员(填“应该”或“不应该”)受到处罚。
  • 17、智能手环可以用来测量和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手环是(填“运动”或“静止”)的。小科同学佩戴手环后在操场上进行跑步测试,智能手环记录情况如图所示,则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为米/秒(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 18、质量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的钢索的牵引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在图像描述的运动过程中 (    )

    A、它们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6秒内,a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小于 b货物运动的平均速度 C、b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平衡力 D、a货物所受重力和钢索对它的牵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 19、如图所示为利用每秒闪光30次的频闪相机拍摄到的小球的运动情形,箭头表示运动方向,其中表示小球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 20、一只小鸟从枇杷树上飞到地面,啄食掉落在地上的熟枇杷,吃了一会儿,路边传来吆喝声,小鸟立即飞回树上它出发时的位置。下列选项中,能够大致描述小鸟的运动情况的是(   )
    A、 B、 C、 D、
上一页 543 544 545 546 547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