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小科家中有一棵桃子树,在桃子成熟前由于某种原因损伤了部分树皮,收获时果实反而又大又好吃,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正确是( )A、受伤的树皮的运输水分能力更强了 B、木质部输送给果实更多的水分 C、树叶制造的营养物质向下运输受阻而供给了果实 D、果实木质部运输有机物,损伤树皮不影响果实的发育
-
2、耐旱作物在形态结构上具有适应干旱的一系列特点。下表的四种植物叶片,最适合干旱环境的是( )
叶片
表面积
体积
表皮厚度(um)
A
292
64
14
B
144
63
24
C
301
62
15
D
593
121
13
A、A B、B C、C D、D -
3、食用油在锅内过热着火了,把锅从炉上拿开后,火仍不灭,此时熄灭它最好的方法( )A、立即浇水 B、用灭火器 C、把油倒掉 D、盖严锅盖
-
4、下列气密性检查方法错误的是 ( )A、
B、
C、
D、
-
5、俗话说“根深才能叶茂”,植物的根能在土壤中不断延伸,依赖于( )A、根冠和伸长区 B、分生区和根毛区 C、伸长区和根毛区 D、分生区和伸长区
-
6、古人云: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人们发现将植物的枯枝落叶焚烧后的灰烬留在土壤中,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 )A、有机物 B、空气 C、无机盐 D、合适温度
-
7、有人将90千克土壤盛在木桶里,将重23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桶中,只浇灌纯净的水。5年后再次称量,发现土壤减少0.057千克,树增加74.5千克,树增加的重量主要来自(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土壤中的有机物 C、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
-
8、七氟丙烷灭火剂容易汽化,不留残渣,适用于电器、精密仪器、图书档案等灭火。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推测七氟丙烷具有的性质是( )A、导电性强 B、强腐蚀性 C、不助燃 D、沸点高
-
9、小康同学将数枚硬币按如图所示放在两根平行的条形磁铁上,搭成了一座“硬币桥”,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硬币桥”上左右两端的硬币没有磁性 B、“硬币桥”中间的硬币磁性最强 C、两枚硬币相邻的部分是同名磁极 D、“硬币桥”的搭建利用了磁化的原理
-
10、符号 Fe不能表示的是 ( )A、铁这种物质 B、铁元素 C、一个铁原子 D、一个铁分子
-
11、下列模型能表示出氧气分子结构的是( )A、
B、
C、
D、
-
12、小科想了解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他综合使用AI工具“Deep Seek”和“腾讯元宝”进行信息检索,得到下列信息:
中国瓷器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商周出现原始青瓷。东汉时期,浙江上虞窑以1200℃高温烧制出成熟青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格局,越窑青瓷类玉、邢窑白瓷如雪。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将瓷器工艺推向巅峰,刻花与釉色美学登峰造极,瓷器经海上丝路远销海外。元代景德镇创烧青花瓷,以进口钴料绘纹,开启釉下彩新纪元。明清彩瓷大放异彩,斗彩、珐琅彩等工艺融合中西,瓷器成为中华文明的世界符号,深刻影响全球艺术与贸易史。
(1)、下列古法制瓷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镇浆制泥 B、拉坯造型 C、高温烧制 D、磨光上釉(2)、小科想采用压片成型的方式制作一个带把手的陶艺杯子,下图为杯子制坯过程的几个主要步骤,正确的步骤排序应是:材料准备→揉制陶泥→擀制泥片→→→→→坯体成型(填写步骤名称)。(3)、现需要制定一份作品的验收标准,请你完善以下评价量表。评价指标
评价内容
自评
互评
稳适兼备
杯子符合人体工程学,方便使用且可稳固站立
尺寸偏差
实物各尺寸与草图各尺寸偏差均在1cm以内
泥料湿度
泥料湿度适中,不存在太湿不成型、太干开裂现象
厚薄协调
杯体、杯底及把手各部位厚薄均匀,协调统一
牢固程度
(4)、近年来,人们制造了更精密的陶瓷材料,广泛应用于机械与汽车工业、微电子与电气工业、医疗器材制造、通信工程与军事国防工业。右图是医院常用的陶瓷关节,请分析其主要利用了陶瓷材料的哪些优点( )。A、耐高温性 B、耐腐蚀性 C、生物相容性 D、高耐磨性 -
13、小科配制了一杯食盐水,并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序号
1
2
3
4
倒出液体的体积
0
30
60
90
剩余液体与烧杯的总质量m/g
160
125
90
55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液体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2)、该液体密度为多少?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3)、若初始时烧杯内液体体积为100cm3 , 则空烧杯质量为多少? -
14、水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之一,在一定条件下,水的存在形态会发生变化。(1)、下列场景与液化现象有关的是:
①晾晒湿衣服; ②梅雨季节墙砖上挂满水珠;③冬天眼镜起雾;
④舞台使用干冰营造“仙雾缭绕”场景;⑤打开冰箱时看到白雾; ⑥盐场晒盐。
(2)、科学家发现:水在超低温下能形成比蜂蜜还黏稠的“高密度液态水”;在一定环境中,常温常压下的水可以瞬间结成冰,俗称“热冰”。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高密度液态水”、 “热冰”和普通水的元素各不相同 B、“高密度液态水”、 “热冰”的存在表明水的化学性质与温度有关 C、水在常温常压下瞬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因受到阻碍停止运动 D、“高密度液态水”、 “热冰”的化学性质和普通水相同(3)、我国的航天事业随着科技的发展蒸蒸日上,2025年4 月24 日,搭载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4月25 日1 时许,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实现中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如图,在火箭发射塔的底部往往安装大大的水槽,火箭发射时,我们可以看到在发射塔下会升起一团巨大的白雾。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白雾产生的原因。 -
15、爆炸盐是一种洗涤产品,具有强效去污和漂白功能,其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化学式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过碳酸钠分子中含有个原子。(2)、过碳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61g过碳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列式计算)
-
16、每年3月桃花盛开,6月左右桃子成熟,如图是桃花和桃子的解剖示意图。请回答:(1)、图甲为桃花,花瓣大而鲜艳,气味芳香,根据传粉途径的分类,其属于(选填“虫媒花”或“风媒花”)。(2)、图乙为桃子的横切面,其中种子是由花的发育而来的(填结构名称)。(3)、桃树可用种子繁殖,但果农一般采用嫁接的方式,其优点是。
-
17、浙江人喜欢吃豌豆,有“立夏吃豌豆饭”的习俗。小科为探究豌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在4个锥形瓶中分别放入20粒豌豆种子,在不同的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要探究豌豆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适宜的温度,应选择的实验组合为。(2)、若选择的实验组合为①和③,则该实验的变量为 , 要控制相同的条件有(写出两个即可),小科要观察、记录的量是。(3)、小科发现豌豆种子的结构(如图乙所示)与菜豆非常相似,剥去种皮后,都可看到两片肥厚的 , 豌豆种子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其中。他认为种子中非常重要的结构是胚,理由是。
-
18、(1)、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下列是不同时期科学家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符合原子结构模型建立先后顺序的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③→①→②(2)、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A、原子核体积很小 B、原子核带正电 C、原子核质量较大 D、核外电子带负电(3)、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现象和规律,下列属于模型的是( )。A、
B、
C、 D、
-
19、在学习了《物质密度的测量》后,小科使用实验器材(如图甲所示)测量某种未知液体的密度,已知烧杯的质量为21.4g,具体操作如下:(1)、在测量液体质量时,小科先在天平右盘放一定质量的砝码(此时游码处于0刻度处),当他继续放5g砝码时,发现分度盘指针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A、取下5g砝码,调节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B、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 C、从烧杯中倒出部分液体,直至天平平衡(2)、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左盘待测质量为。(3)、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待测液体的密度为g/cm3(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4)、按上述步骤能否准确测量某种易挥发液体的密度,请说明理由。
-
20、氢能(氢和氧进行化学反应释放出的化学能)是一种二次清洁能源,被誉为“21世纪终极能源”。水是氢能制造中用量最大的原材料,通过电解水,即可得到高纯度氢气。小科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实验原理如图乙所示,为使实验现象明显,常会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电解过程中硫酸本身不会减少)。
丙
实验编号
1
2
3
4
硫酸溶液浓度
0.5%
1.0%
1.5%
2.0%
氢气体积/毫升
5
5
5
5
时间/秒
300
100
60
50
(1)、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此时左右两支玻璃管内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打开 (选填“a”或“b”)处活塞,用点燃的火柴接近玻璃管尖嘴,可观察到淡蓝色火焰。(2)、如图丙所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溶液浓度时得到的实验数据。请结合表内容,分析随着实验的进行,产生氢气的速度变快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