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项目化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测量液体的密度。

    【材料准备】均匀木杆、支架、燕尾夹、细绳、小桶(桶上划有均匀刻度)、水、不同的液体等。

    【结构设计】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如图甲所示。细绳连接小桶和溢水杯,在木杆上的位置固定且到O点距离相同。

    (1)、称量前,燕尾夹可在木杆上移动调节平衡,它与托盘天平中的结构功能相同。

    【刻度标注】在左边溢水杯内缓缓倒入水,直至溢水口有水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水;向右边小桶内缓缓倒入水,直至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在小桶中水的体积为50厘米3处标注1克/厘米3

    (2)、溢水杯装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为厘米3

    【密度测量】在左边溢水杯内缓缓倒入待测液体,直至溢水口有待测液体溢出,即认为溢水杯装满待测液体;向右边小桶内缓缓倒入水,直至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水平平衡,小桶中水的体积为60厘米3

    (3)、待测液的密度为多少?
    (4)、【反思改进】

    精确度是一个测量工具的核心指标之一,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一种能提高自制液体密度测量仪精确度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

    A、减小小桶的横截面积 B、增大小桶的高度 C、增大溢水杯的质量 D、增大溢水杯的体积
  • 2、乐清市某校的项目研究小组学习了制造技术与工程,于是开展一项工程实践活动——制作陶器笔筒。
    (1)、下列各图为项目研究小组在制作陶器笔筒活动过程中经历的步骤:

    陶瓷器制作的一般过程如下:揉泥、制坯、干燥、素烧、施釉、烧制。则项目研究小组在制作陶器笔筒活动的顺序为:D→F(填写字母)。

    (2)、晾干后,陶器笔筒边缘出现了一些明显的裂纹。查阅资料后小组同学给出陶器出现裂纹的

    二种假设:①器皿厚薄不一致;②干燥不均匀。针对假设,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探究过程如下表所示。请将表中现象补充完整。

    序号

    操作

    现象

    结论

    1

    陶泥压片时用刻度尺测量,确保厚薄一致。

    自然晾干后依然出现裂纹。

    假设①是错误的

    2

    制作完成后用塑料袋罩住杯子,放在避风处晒干,延缓干燥速率。

    假设②是正确的

    (3)、陶器笔筒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根据评价量表回答问题: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不合格

    实用性

    非常实用,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

     

    不实用,不能满足特定需求或解决实际问题

    美观性

    整体协调,造型优美,色彩搭配和谐,具有艺术感

    整体协调性尚可,造型、色彩等欠缺艺术感

    整体协调性及美观程度均较差

    “实用性”指标中“合格”的标准应该是

  • 3、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继发现青蒿素后又发明了双氢青蒿素。如表是双氢青蒿素片的部分说明,请回答:

    (1)、双氢青蒿素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
    (2)、双氢青蒿素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成人连用5日该药物,其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多少。  (结果取整数)
  • 4、“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描写了金黄色枇杷挂满枝头的景象。

    (1)、图甲中,一个枇杷果实中有多粒种子,其原因是
    (2)、图乙中,若接穗为白沙枇杷,砧木为大红袍枇杷,则嫁接枝条上长出的枇杷品种是 , 此繁殖方式属于
  • 5、在学习了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后,兴趣小组决定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的关系。他们选择了水和酒精进行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兴趣小组的同学将A、B两个容器放在同一通风的环境中,还需设置B组的湿度为
    (2)、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实验过程,绘制了水和酒精在蒸发时容器中剩余液体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他们得出酒精比水蒸发快,其证据是:
    (3)、如果将B组的环境温度调节为40℃,请在图乙中画出容器中酒精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 6、小乐用塑料杯、注射器、学生电源等器材,将图钉按压在塑料杯底部充当电极,组装了如图的电解水实验简易装置,并用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代替水研究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影响因素。检验气密性后,在注射器顶端抽气,使碳酸钠溶液充满注射器,闭合开关,进行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图钉材质

    碳酸钠溶液浓度

    图钉长度/毫米

    收集3mL氢气所需时间/秒

    铁-镍

    12%

    8

    352

    铁-镍

    12%

    15

    245

    铁-镍

    12%

    20

    205

    (1)、该实验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列举一个)
    (2)、该实验通过来判断影响电解水反应快慢的因素。
    (3)、根据表格内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 7、小乐的奶奶在菜园播种绿豆时,习惯将种子用清水浸泡一夜后再播种,她说这样能让种子“醒得快”。小乐在科学课上学到种子萌发需要水分、空气和适宜温度,但对浸泡时间的影响产生了好奇。他决定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材料】

    绿豆种子60粒、培养皿6个、滤纸、标签纸、清水、滴管、恒温培养箱(25℃)、刻度尺、记录表。

    【实验步骤】

    ①挑选大小均匀、饱满的绿豆种子60粒,随机分成6组,每组10粒。

    ②种子浸泡时间如下表。

    ③将浸泡后的种子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分别放入垫有湿润滤纸的培养皿中。

    ④所有培养皿置于25℃恒温培养箱中,每天滴加少量清水保持滤纸湿润。

    ⑤第5天观察记录:每组萌发种子数、胚根长度。

    【实验结果】

    组别

    浸泡时间

    第5天萌发数

    第5天平均胚根长度/(mm)

    第5天萌发率

    A组

    0小时

    8

    5.0

    80%

    B组

    4小时

    9

    8.2

    90%

    C组

    8小时

    10

    12.1

    100%

    D组

    12小时

    10

    15.3

    100%

    E组

    24小时

    8

    6.5

    80%

    F组

    48小时

    1

    0

    10%

    (1)、本实验的探究问题是:?
    (2)、步骤①中每组用10粒绿豆种子的目的是
    (3)、分析实验结果,给农民播种提一条建议并说明你的依据:
  • 8、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呢?小乐利用土豆、橡皮、记号笔、小刀等进行操作。

    (1)、步骤③中,两块橡皮泥的高度需满足什么条件?
    (2)、步骤④中,俯视模型,若它代表一个山地地形,从(选填 “甲”或“乙”)地上山顶的路比较平缓。
    (3)、为了把等高线绘在白纸上,小乐先给已画好的半个土豆拍照,然后在照片上 , 再将等高线转移到白纸上。
  • 9、某小组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数据。

    (1)、安装实验装置时,应先固定铁圈(选填“A”或“B”)。
    (2)、根据图乙记录的数据,水的沸点为℃。
    (3)、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乐指出水加热至沸腾用时过长。为了节省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建议:
  • 10、玉米适宜在较干燥的旱地上生长,如果种植在水分比例过大的土壤中,会使植物的根不能正常呼吸而腐烂,从而导致“霉根”。

    (1)、在上述三种类型的土壤中,最不适合种植玉米的是
    (2)、为使玉米茎秆健壮,应施加钾肥。下列属于钾肥的是( )。(可多选)
    A、KCl B、NaNO3 C、NaH2PO4 D、K2CO3
    (3)、若一次施肥过多,容易造成“烧苗”,其原因是根毛细胞液的浓度(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土壤溶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失水。
  • 11、为了便于研究元素的性质,科学家把所有的已知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请阅读下列元素周期表(部分),并按要求作答。
    (1)、第11号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若以和●分别代表质子、中子与电子,则下列各示意图所描述的微粒可以表示锂离子(Li+) 的是( )。
    A、 B、 C、 D、
    (3)、小乐根据所给元素周期表得出了如下规律,其中正确的有( )。  (可多选)

    A.每一周期开头都是金属元素

    B.同一周期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C.每一周期结尾都是稀有气体元素

    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排列顺序与质子数有关

  • 12、小乐学习保护土壤后得知,植被覆盖少,降水量大,地形坡度陡;对土壤的侵蚀就越大。下列图中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区域是( )

    A、A B、B C、C D、D
  • 13、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携带月壤样品返回地球。从月球到地球,样品的质量( )
    A、变为原来的一半 B、保持原来不变 C、变为原来的2倍 D、变为原来的4倍
  • 14、下列材料成型技术中,属于金属成型技术的是( )
    A、冲压成型 B、液态合金压入成型 C、模压成型 D、注射成型
  • 15、如图为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金属箔的实验示意图,若对各个位置探测器检测到的α粒子数量进行统计。下列四个位置中能检测到α粒子数量最多的是( )

    A、 B、 C、 D、
  • 16、2024年2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宣布,研发含镥-177抗癌新药取得实质性进展。据图,关于元素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1 C、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04 D、相对原子质量为175.0g
  • 17、观察花生种子结构时,小乐剖开花生种子,对其胚的结构进行了标注(如图),标注错误的一项是( )

    A、胚乳 B、胚根 C、胚轴 D、胚芽
  • 18、下图表示蝴蝶和蝗虫的一生,蝗虫与蝴蝶相比没有的发育阶段是( )

    A、 B、幼虫 C、 D、成虫
  • 19、如图为家用气泡机,机器内有液态二氧化碳气罐。按下开关,二氧化碳气体从喷气孔进入玻璃瓶中制得气泡水。
    (1)、按下开关后,气罐里液态二氧化碳变成气体喷出,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凝固 D、熔化
    (2)、二氧化碳气体喷入水中制得气泡水,该过程中会生成碳酸(H2CO3),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A、+1 B、+2 C、+3 D、+4
    (3)、液态二氧化碳从气罐中喷出变成气态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关于二氧化碳分子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变大 B、体积变小 C、间隔变大 D、间隔变小
  • 20、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后主要引起化浓性炎症,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1)、细菌的形态各式各样,其中葡萄球菌的形态最接近下图中(    )
    A、 B、 C、 D、
    (2)、医学上发现苯唑西林(主要成分是青霉素,化学式为C16H18N2O4S)治疗葡萄球菌的效果较为显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青霉素属于单质 B、青霉素由5种元素组成 C、青霉素中氢元素含量最高 D、青霉素中有40个原子
上一页 512 513 514 515 51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