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古人采用贝壳灼烧后成的灰烬(主要成分是CaO)和草木灰(含) K2CO3)在水中浸泡并不断搅拌,得到强碱溶液,用于织物的处理、浸泡,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有:CaO+H2O=CaOH2, K2CO3+CaOH2=CaCO3+2KOH那么,得到的强碱溶液中有效成分是
  • 2、如图所示,分别向四支试管中加入饱和石灰水,使其与试管内溶液充分反应。无论饱和石灰水加入的量多少,反应后试管内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

    A、 B、 C、 D、
  • 3、将12.9 gNaCl和l Na2CO3固体混合物完全溶于水中形成溶液,再将 75gCaCl2溶液分5次加入该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的实验数据如表。求:

    实验序号

    1

    2

    3

    4

    5

    加入 CaCl2溶液的质量/g

    15

    15

    15

    15

    15

    生成沉淀的总质量/g

    3

    m

    9

    10

    10

    (1)、表格中m的数值是
    (2)、溶液中 Na2CO3完全反应是在第次实验。
    (3)、固体混合物中 Na2CO3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4)、请画出上述过程溶液中NaCl质量的变化图。

  • 4、实验室有一瓶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为探究该样品中的成分,小科进行如下实验(如图):

    (1)、操作①是加水充分溶解,操作②的名称是
    (2)、沉淀B的化学式是
    (3)、小科根据实验现象认为该样品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请你评价小科的判断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5、小金完成了如图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中石灰水有剩余 B、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 C、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 D、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CaCl2和NaCl
  • 6、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如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 7、硝酸钾是重要的盐,化学式为KNO3。硝酸钾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黑火药的重要组成成分(“一硝二硫三木炭”中的硝就是指硝酸钾)。硝酸钾还是一种重要的肥料,既是钾肥,又是氮肥。硝酸钾是由(填某种酸)与(填某种碱)发生中和反应后获得的。
  • 8、19世纪初科学家们提出早期的分子学说,部分观点如下:

    观点1:分子不能用物理方法分割,化学方法可使它解离。

    观点2:单质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分子由质子数不同的不同种原子构成。

    观点3: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观点4:分子质量等于构成它的原子质量总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举例说明观点1是正确的:
    (2)、从元素角度谈谈你对观点2的认识:
    (3)、举例说明观点3的局限性:
    (4)、结合观点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相对原子质量是采用以小比小使数值变大的计量原理 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比值 C、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与相对质量比没有必然联系
  • 9、钙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元素,有时需要服用补钙剂来满足人体需求。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种补钙剂说明书的一部分。

    葡萄糖酸钙片

    【主要成分】每片含葡萄糖酸钙

     C12H22O14Ca0.5g

    【用法】口服

    【用量】每日3次,一次    片

    金钙尔奇

    【主要原料】碳酸钙 CaCO3氧化镁、硫酸锌、硫酸铜、维生素等

    【含量】每片含钙280 mg、镁99.7 mg、锌3.08 mg、铜0.51 mg等

    【用量】每日2次,一次1片

    请根据图示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葡萄糖酸钙C12H22O14C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3)、每片金钙尔奇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4)、按照金钙尔奇说明书每日的补钙量,若改服用葡萄糖酸钙片,一日3次,一次应服多少片?(写出过程)
  • 10、下列模型(○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能表示一氧化碳分子的是(   )
    A、 B、 C、 D、
  • 11、下列化学用语,关于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Cu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 B、SO2:表示二氧化硫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C、2O:表示两个氧元素 D、2NH3:表示两个氨气分子
  • 12、氯元素的“化合价与物质类别”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b点所示的物质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同时生成c点所示的物质。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2)、标出b点对应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
    (3)、构成c点对应物质的微观粒子是
  • 13、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A~E代表五种不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性质:A、D相似 B、D、E同族 C、核内质子数:A<D D、A、B、C同周期
  • 14、用含碳酸钠的氢氧化钠样品进行了如图实验,请回答:

    (1)、流程图中“操作W”的名称是
    (2)、完全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的离子符号是
  • 15、《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许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物质的认识和应用的事例。如硝石,“硝质与盐同母,大地之下潮气蒸成,现于地面”;石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用以砌墙、石,则筛去石块,水调黏合”。
    (1)、硝石(硝酸钾)与食盐同属于(选填“酸”“碱”或“盐”)类物质。
    (2)、文中石灰指氧化钙,水调黏合过程中,氧化钙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6、钻石素有“宝石之王”的称谓,因其优越的特性和漂亮的外表而受到大众喜爱。天然钻石产量极其稀少,在很多领域会用性质相近的氧化锆(ZrO2)替代。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分类的依据是
  • 17、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    )
    A、CO2+H2OH2CO3 B、Fe2O3+COFe C、SΔFeFeS D、CuO+H2OCu(OH)2
  • 18、长征七号火箭采用无毒无污染的液氧、煤油作为推进剂,煤油的成分之一可用CH3CH210CH3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氧属于混合物 B、CH3CH210CH3属于无机物 C、保持液氧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氧分子 D、CH3CH210CH3可以燃烧,具有助燃性
  • 19、下列图中不同小球代表不同原子,其中表示氧化物的是(    )

    A、 B、 C、 D、
  • 20、工业上常用碳酸镁矿石(主要成分是难溶于水的碳酸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备硫酸镁。硫酸镁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制备流程如图。

    温度/℃

    60

    80

    90

    100

    硫酸镁溶解度/g

    54.6

    55.8

    52.9

    50.4

    (1)、用150k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9.8%的稀硫酸,需要水kg。
    (2)、小明模拟工业制备硫酸镁晶体,将碳酸镁矿石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中含有硫酸。为了测定所得滤液中硫酸镁和硫酸的质量比,他取少量滤液倒入烧杯,将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渐加入。除要知道实验前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外,实验中还要通过测量获取哪两个数据,才可计算硫酸镁与硫酸的质量比?

    [硫酸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SO4+2NaOH=MgOH2+Na2SO4]

    (3)、小明将除去杂质后的滤液加热至90℃,得到硫酸镁浓溶液,继续加热,观察到晶体快速析出。其原因可能是
上一页 447 448 449 450 451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