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为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柯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其中摆线的长为L,小球mA<mB , 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1<θ2 , 小球按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最低点时,恰好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发生碰撞。(1)、实验中,可通过比较木块反映小球撞击木块前的动能大小;(2)、甲、乙实验中,将小球A、B由图示位置静止释放,其目的是__________。A、控制小球的高度相同 B、控制小球到达最低点的速度相同(3)、对比乙、丙实验现象,发现丙中木块C滑行得更远,由此得出的结论是。(4)、小柯认为:在水平桌面上,将同一根弹簧压缩相同的程度,分别弹出不同质量的小球,用以撞击相同的木块,以此方法可以探究小球动能与质量的关系。请你判断,该说法是 的。(填“正确”或“错误”)。
-
2、学习了杠杆知识后,小柯利用身边的物品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他所选择的器材有:铅笔、橡皮若干(每块橡皮质量为10g)、细线、刻度尺等。(1)、他将细线大致系在铅笔的中部位置,铅笔静止后如图甲所示,若想调节铅笔水平平衡,他应将细线向(选填“左”或“右”)移动。(2)、调节水平平衡后,他用细线绑定数量不等的橡皮挂在杠杆支点两侧,多次测量后实验数据如下表: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F1L1/N·m
F2L2/N·m
0.1
0.02
0.1
0.02
0.002
0.002
0.2
0.01
0.1
0.02
0.002
0.002
0.1
0.04
0.2
0.02
0.004
0.004
0.2
0.02
0.2
0.02
0.004
0.004
0.3
0.02
0.2
0.03
0.006
0.006
记录数据后,同桌的小柯按现有方案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选填“相符”或“不相符”)。为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小柯准备进一步完善实验,他接下来的做法应该是。
A.改变力的大小,多测几组数据
B.改变力的作用点,多测几组数据
C.用弹簧测力计代替橡皮,改变力的方向
(3)、在实验过程中,铅笔水平平衡后(如图乙),小柯不小心将前端细长的铅笔芯弄断了(如图丙),他立刻将铅笔稳住,并将铅笔芯放到左端细线下方固定(如图丁),则松手后铅笔____。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然水平平衡 -
3、将皮球从离地某高度O点水平抛出,球落地后又弹起。它的部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1)、如图,A、B位置等高,则皮球运动到A点时的动能运动到B点时的动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将皮球表面涂黑,则会在地面M、N两处留下两个黑色圆斑,其中M处圆斑N处的圆斑。(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4、利用氯化铁溶液浸出废金属(主要成分为铁铜合金)回收海绵铜(一种单质铜)的某种工艺流程图如图甲所示,其中浸出池中发生的反应是:(1)、废金属属于(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若浸出池中加入过量氯化铁溶液,再加废金属,反应前后溶液中离子种类如图乙所示,则“
”表示(填写离子符号)。
(3)、写出酸洗槽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有一固体粉末,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钙,进行如下图实验:
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没有。
-
6、年糕是我国的传统食物,属于农历新年的应时食品。如图是切年糕的机器,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该机器属于杠杆(选填“省力”或“费力”)。(2)、小柯切年糕时想更轻松,应将年糕靠近刀片端,(选填“A”或“B”),同时动力的方向应选择图中的(选填“1”“2”或“3”)。
-
7、生物检索表常用于鉴定生物的种类,针对氢氧化钙、盐酸、氢氧化钠、硫酸四种溶液,小柯参照二歧分类检索表制作了一个物质检索表,如表所示:(1)、表中1b“”处应填。(2)、甲表示的是(写化学式)。
-
8、氢元素概念的建立是不断完善和修正的。请结合资料回答:(1)、卡文迪许用锌与足量的酸反应得到可燃空气,该气体其实是(写化学式)。(2)、根据道尔顿的学说,以下4个原子模型应对应种元素。(3)、根据索迪的观点,以下模型属于氢元素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
B、
C、
D、
-
9、小柯查阅资料发现纯水不能导电,若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直至过量,下列图像中错误的是( )A、
B、
C、
D、
-
10、硫酸锌可用于治疗锌缺乏引起的食欲不振、生长发育迟缓等病症。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得硫酸锌的是( )A、和 B、和 C、和 D、和
-
11、下图为伽利略斜面实验,如果没有摩擦力,无论斜面缓陡,小球从A点静止滚下总会滚到与A处等高的B处或C处,小球好像“记住”了其起始高度。如果考虑摩擦力的存在,则下图中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合理的是( )A、
B、
C、
D、
-
12、按如图所示的方法使用滑轮,不计轮重与摩擦,使用时一定可以省力的是( )A、
B、
C、
D、
-
13、科学实验要规范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浓硫酸的稀释 B、
干燥气体 C、
闻气体气味 D、
检验装置气密性
-
14、蔬菜缺钾元素就会使植株矮小,叶片上有许多褐斑。下列肥料中属于钾肥的是( )A、氯化钾 B、硝酸铵 C、尿素 D、磷酸二氢钙
-
15、秋冬季节,浴室内的镜子上常附有水雾而影响使用。为此,小明设计了一款自动控温防雾镜,其结构示意图如图甲,图乙为防雾膜的温控电路原理图。工作时,闭合开关和 , 电磁铁L吸引衔铁,工作电路启动高发热模式;当控制电路中的电流时,衔铁弹回,防雾膜转为低发热模式,实现保温。R是热敏电阻,用以探测镜面温度。(电磁铁线圈电阻忽略不计)(1)、该防雾镜是利用电流的效应工作的。(2)、由图丙可知,小明选择的热敏电阻R的阻值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是。(3)、若的电阻为72Ω,的电阻为12Ω,则防雾膜在高发热模式下工作1min,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J?(写出计算过程)(4)、小明为了实现镜面温度可调,在图乙的控制电路中串联一个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则镜面可调的温度范围为。
-
16、急性腹泻会造成人体脱水,可服用补液盐补充水分。某口服补液盐标签如图。
【规格】20g/包,30包/盒
【成分】每包含葡萄糖1g,NaCl 1.755g,KCl 0.745g,1.650g
【用量】临用时,将一包补液盐溶于500mL温水中,一般每日服用3000Ml
(1)、该口服补液盐的成分中属于有机物的是。(2)、按照说明书中一天的用量,需要服用6包,则一天由该补液盐补充的钾元素质量是。(3)、科学兴趣小组为鉴定药品中含量是否合规,采用稀盐酸来测定(查资料得知:药品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向锥形瓶中加入5包补液盐,然后分6次加入稀盐酸,每次加入稀盐酸后充分反应,且气体全部逸出。已知:。用电子秤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第六次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50
50
50
50
50
50
反应后瓶中剩余物的总质量/g
149.12
198.24
247.36
296.48
345.60
395.60
通过计算说明该补液盐是否合规。
-
17、玻璃是由炽热的玻璃液体冷却后形成的。受油滴能在水面均匀分布开来的启发,科研人员发明了一种制取平板玻璃的方法。其主要过程是让玻璃液体浮于某溶液表面上,冷凝后用真空吸盘吊运,如图所示。(1)、该方法的关键是能否找到会浮起玻璃液体的一种溶液,你认为这种溶液应具备的物理特征是(写出一点即可)。(2)、已知一块平板玻璃质量为50kg,电动机工作时,两端的电压为220V,通过它的电流为4A,对滑轮组的钢绳的拉力为400N,在10s内将上述玻璃板提升1m,求在此过程中:(均写出计算过程)
①克服玻璃板重力做的功。
②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③电动机线圈的电阻。
-
18、如图甲为某地太阳能供暖储蓄热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集热板白天接收太阳辐射,其内部水温升高后,通过热交换器,使蓄水箱内水温升高,再通过水泵将热水送入用户。太阳能集热板中有许多玻璃吸热管,其结构如图乙所示,双层玻璃管之间是真空,内层玻璃管表面涂有一层黑色吸热材料,能吸收太阳光,使温度升高,从而加热管内的水。已知真空不利于热量的传递。下表为简化后的太阳能供暖蓄热系统某一天的数据。不计集热板到蓄水箱之间的管道、热交换器的热损失。已知水的比热容。
集热板每小时、每平方米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J
集热板面积/
(1)、图乙中,判断能否将黑色吸热材料涂在外玻璃管的表面,并说明理由:。(2)、若集热板的光热转化效率为60%,则这些集热板光照1h,转化成的热量为J;这些热量理论上能使的水的温度上升℃。 -
19、过氧化氢溶液保存时,因缓慢分解导致质量分数变小(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为探究酸碱性对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影响,小明利用图甲装置,每次实验往锥形瓶中加10克30%过氧化氢溶液,再滴加调节剂,使其pH分别从3依次调至13,在60℃反应温度下进行实验,获得数据如图乙。
(1)氧气能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 。
(2)根据本实验结果,对实验室常温保存过氧化氢溶液提出合理的建议: 。
(3)某次实验中,当1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产生0.32克氧气时,剩余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滴加的试剂对溶液质量的影响忽略不计,计算结果精确到1%)
-
20、在学习了燃料的热值后,小明想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煤油和色拉油的热值大小。已知烧杯中装有等质量的水,并控制燃烧的火焰和石棉网的距离相等,具体实验结果如下表:
燃料种类
加热前的水温/℃
燃料燃尽后的水温/℃
煤油
20
38
色拉油
20
28
(1)、实验中,需在玻璃容器中加入质量(填“相同”或“不同”)的煤油和色拉油做燃料,制成煤油灯和色拉油灯。(2)、实验中,烧杯中水的量要适当多一些,以免在燃料燃尽前,烧杯中的水。(3)、小红认为小明的实验能比较煤油和色拉油的热值大小,但无法精确测得两者的热值,其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