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该中心位于东经100.3°、北纬40.97°,即图中的( )A、a B、b C、c D、d
-
2、·2021年太阳活动频繁,如图是太阳释放的耀斑,它出现在太阳的( )A、色球层 B、光球层 C、日冕层 D、外层
-
3、【情境·问题】北京冬奥会开幕式采用二十四节气来倒计时,如图甲所示。(1)、问: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请结合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图(图乙),说说如何划分二十四节气?
答:将360度圆周的“黄道”划分成等份,每等份为15度,以(填节气)点为0度起点(排序上仍把立春列为首位),即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
(2)、【温故·过关】活动1:观察下图,梳理“太阳、月球、地球”知识点。
太阳、月球、地球:
①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 , 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地日月不停地做相对。
②太阳大气层由内向外可分成三层:、、 , 太阳黑子发生在层,耀斑和日珥发生在层。
③月球是地球唯一的(选填“天然”或“人造”)卫星,本身不会发光,地月距离约为38万千米。
④月球的表面除了岩石及其碎屑外,几乎什么都没有,既没有和 ,也没有生命。月球表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 , 月球表面昼夜温差达300℃,在月球上听不到。物体在月球表面所受的重力是地球上的 。
⑤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有:人们发现远去帆船的船身比桅杆先;亚里士多德观察(选填“日食”或“月食”)时发现大地投影到上面的影子是弧形的;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⑥现代科技测量表明,地球是一个、的球体,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两极方向的半径约为6357千米,因此地球看上去是很圆的。
⑦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赤道的半圆弧线叫 , 也称子午线;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构成了 , 可以准确地表示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⑧地球绕自转,方向为 , 周期约为 , 每小时自转15°,因此全球被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的范围是15°经度,相邻时区存在1小时的时差。北京时间指的是东八区的区时,尽管我国东西横跨多个时区,但全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东九区日本的时间比北京时间快1小时。
(3)、活动2:根据图中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识别月相,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①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可能会发生食,从缘开始
②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③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可能会发生食,从缘开始
农历日期:
月相:
明暗状况:
(4)、活动3:根据图像,梳理“太阳系、银河系、宇宙”知识点,了解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太阳系、银河系、宇宙:
①光年是单位,指的是光在真空中通过的。天文单位的长度接近于(选填“地月”或“日地”)间的平均距离。
②太阳系由卫星、(填数字)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等天体组成。八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为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
③小行星带分布在和之间。天空中拖着尾巴的星星叫 ,如著名的哈雷彗星。太阳系中的固体小块(流星体)闯入大气层时,与大气摩擦燃烧发光的现象称为现象。没有烧尽的流星体降落到地表,叫陨星,主要由岩石构成的陨星叫。
④银河系的直径约为光年,太阳系位于银河系的一条旋臂上,太阳与银河系的中心相距约2.6×104光年。银河系侧视像一个中间厚、四周薄的;俯视像一个。
⑤请将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
⑥人造地球卫星主要有三类:①科学卫星,主要用于科学探测和研究,包括空间物理探测卫星和天文卫星。②技术试验卫星,用于卫星工程技术和空间应用技术的原理性或工程性试验。③应用卫星,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如通信卫星、侦察卫星、卫星等。
⑦公元2世纪,托勒密创立了“”,他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行星和恒星等所有天体都围绕着地球在各自的圆形轨道上运转。16世纪,哥白尼用自制的仪器经过20年的天文观测与研究,建立了“”,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行星是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月球围绕着地球转动。由此,体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
⑧哈勃发现星系运动的特点:所有的星系都在我们而去;星系离我们越远,它的退行速度越;星系间的距离在不断地。 , 宇宙论是目前被人们广为接受的一种宇宙起源学说。
⑨太阳的演化过程:太阳→→→黑矮星;大恒星的演化过程:大恒星→超红巨星→超新星→或。
(5)、【归纳·知新】活动4:如图所示,判断某日期北半球的昼夜长短情况或某段时间昼夜长短变化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如浙江)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
①第一步,看清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旁边标上日期。
直射点:赤道
北回归线
节气:春分
夏至
时间: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全球等长
北半球昼最长
②第二步,根据阳历(公历)日期,判断地球运行的位置及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
③太阳高度角指的是与的夹角。
-
4、如图甲是一款电热服,衣服里嵌有电热纤维。图乙是其简化的工作电路,R1、R2为电热纤维,R1阻值为5Ω,利用配套的锂电池供电,输出电压为5V,可在低温、中温、高温三挡切换,高温挡功率为15W。(1)、电热服是利用电流的效应工作的。(2)、求电热服在高温挡工作时通过R1的电流和R2的阻值(忽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
5、空气炸锅是一种新型家电,如图甲是某型号空气炸锅,其内部电路可简化为图乙,部分参数和食品加热时间如表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发热管迅速加热锅内空气,利用大功率风扇形成循环的热流,使盛放在篮内的食品均匀受热,不放油也能达到类似煎炸的效果。
部分参数
风扇额定功率/W
80
发热管额定功率/W
1320
额定电压/V
220
食品加热时间
薯条/ min
12~15
鸡翅/ min
18~20
(1)、求正常工作时,通过发热管的电流。(2)、空气炸锅炸一锅薯条耗时15 min,求所消耗的电能。(3)、根据空气炸锅的工作原理,发热管、风扇、盛放篮三者的位置从上到下依次是。 -
6、在“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所用电源为2节干电池,小灯泡标有“2.5 V”字样。(1)、按图甲方式连接好电路,小金刚要闭合开关时,同组同学提醒他的操作有一个不妥之处,请你帮他指出:。(2)、闭合开关后,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小金发现小灯泡始终不发光,电压表示数接近于3V保持不变,电流表示数始终为零,则故障原因可能是。(3)、排除故障后,小金闭合开关进行实验,当电压表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W。(4)、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分析,考虑到电压表中也有电流通过,该电路所测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与真实值相比(选填“偏大”或“偏小”)。
-
7、如图所示是某家庭电路的一部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功率电器用三孔插座是让用电器的外壳和大地相连 B、灯泡与开关串联,位置可以互换 C、闭合开关S,灯泡不亮,故障一定为灯丝断开 D、测电笔接触插座的右孔时氖管发光,没有电流通过人体
-
8、如图甲,R1阻值为20Ω,图乙为小灯泡L的U-I图像。闭合开关S、S1 , 断开S2 , 电流表示数为0.4 A,再闭合开关S2 , 电流表示数变为0.6A。求:(1)、电源电压。(2)、R2的阻值。(3)、若只闭合S,1min内电阻R1产生的热量。
-
9、如上题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烧瓶中装满煤油,瓶中分别装两条电阻丝,电阻Rゅ和Rz的电阻不同,瓶塞中各插一根两端开口相同的细玻璃管,将两条电阻丝连接在电路中。此实验装置不能研究的问题是( )A、电能是否可以转化为热能 B、导体的电阻大小同哪些因素有关 C、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阻大小是否有关 D、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与电流大小是否有关
-
10、某科学小组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了研究。装置如图所示,2只烧瓶内装满煤油,瓶塞上各插1根玻璃管,瓶内各装1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R甲和 Rz。
【猜想一】电热跟电流的大小有关,电流越大电热越多。
【猜想二】电热跟导体的电阻大小有关,电阻越大电热越多。
为验证猜想一,设计以下方案:
①将电阻丝Rφ和Rz串联在电路中,标出2根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读数I1 , 经过一段时间后标出2根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
②当2根玻璃管中的液面降到原来的高度后,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读数I2 , 经过相同时间后标出2根玻璃管内液面的位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使实验现象明显,经常会采用转换或放大的思想。为比较电热丝产生热量的多少,实验中体现这些思想的设计有(写出一条即可)。(2)、为验证猜想一,必须比较同一个烧瓶中前后两次实验玻璃管内液面上升的高度,原因是。(3)、科学研究倡导有依据的猜想,请说出生活中支持猜想二的一个实例:。 -
11、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小明阅读了关于水循环的材料,制作了示意图,括号中的物态变化是① , ②。
-
12、物态变化时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的间距会发生变化,如图甲所示。(1)、由图乙可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该环境下,其熔点是℃。(2)、整个过程,该物质的分子(原子)间距变化情况是(选填“ABC”“ABCBA”或“ABA”)。
-
13、如图所示,这些美景中蕴含了丰富的物态变化知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湖面上厚厚的冰层是升华形成的 B、图乙,荷叶上晶莹的露珠是凝固形成的 C、图丙,山林间的缕缕薄雾是液化形成的 D、图丁,枝头上的奇景雾凇是熔化形成的
-
14、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某同学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将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与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给食物保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泉水结冰是凝结现象 B、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吸热 C、食物外包装上出现小水珠是凝华现象 D、一段时间后食物外包装上的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
15、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物质的熔化规律。根据实验数据绘出该物质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1)、组装器材时,应先固定(选填“A”“B”或“C”)。(2)、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3)、另一小组同学用相同物质进行实验,绘制出的温度——时间图像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水平段,原因可能是_ (写出一种即可)。
-
16、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15 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25℃
-
17、【情境·问题】国家速滑馆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场馆建筑,是超级冰上运动中心,拥有世界上最平整、最光滑的冰面,“冰丝带”的碳排放量接近零,而这背后所采用的技术正是世界上最环保、最先进的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如图所示。(1)、问: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判断理由是什么?(2)、【温故·过关】
活动1:根据下列实验图像,梳理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熔化和凝固:
①物质从态变为态的过程叫熔化,反之叫。
②固体分为晶体和两类。它们的主要区别是晶体有一定的 , 非晶体没有。常见的非晶体有松香、蜡、玻璃、沥青等。
③晶体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物质不断(或放出)热量,温度。熔化(或凝固)条件:温度达到(或凝固点)、继续吸热(或放热)。
④冰的熔点为。常见的晶体有海波、冰、食盐、水晶、明矾、萘、各种金属等。
(3)、活动2: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制作了一个不用电的“土冰箱”,如图所示。它由一个内罐和一个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使用时将食物放在内罐,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炎热夏日罐内温度可以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能起到保鲜作用。①“土冰箱”能保鲜的原理是:液体蒸发时要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②要将“土冰箱”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的原因是:液面上空气越快,蒸发越快,吸收的热量越多,降温越快。
(4)、活动3:在课堂上老师演示用小纸锅烧开水,如图甲。已知纸在空气中温度达到 就可以燃烧,酒精灯火焰外焰温度约520℃,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呢?带着这个问题,同学们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乙。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温度一时间”关系图像。①为什么水能烧开而纸锅不会燃烧?
。
②水烧开后,若停止加热,则会慢慢凉下来,在图丙中画出水液化时“温度——时间”变化关系曲线。
汽化和液化:
③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称为 , 反之称为。
④蒸发和沸腾是的两种形式。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在下都会发生。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⑤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要素:液体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越大,蒸发越快;液面空气流动越 , 蒸发越快。
⑥水在沸腾过程不断热量,温度。液体沸腾发生的条件:温度达到 , 并继续 ,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⑦液化的方法有两种:温度和压强(或压缩体积)
(5)、活动4: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如图所示,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干冰过一段时间消失。问:水为什么会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的原因是什么?
答:水剧烈“沸腾”是干冰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逸出。这个过程同时吸收热量,使周围降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滴,瓶口就出现“白气”了。
(6)、【归纳·知新】活动5:结合活动4以及下图所示的物态变化过程的微观模型图,梳理“物态变化”知识点。
物态变化:
①物质直接从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要热量;反之叫。
②液化的相反过程称为 , 凝固和是一对。
③一般,微粒间距最小的物态是态,最大的是态。
④从间距最小变到较大或最大时,都需要热量。都要放热的三种物态变化是、 、。
-
18、密闭的房间里有一台取暖器,闭合开关使其正常工作30min,消耗的电能为1.44×106J。若房间里空气质量为45kg,取暖器放出热量的15%被空气吸收,则房间里空气温度升高了多少摄氏度?[空气的比热为
-
19、如图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装在两支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0~2min内乙物质比甲物质吸收的热量多 C、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D、乙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的比热容小
-
20、单位质量的气体物质,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称为该气体的定容比热,已知氦气的定容比热为3100J/(kg·℃)。如图所示,质量为0.02kg的氦气被密封在圆柱形气缸内,气缸内氦气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相同。用力把活塞AB固定,当氦气的温度从20℃升高到30℃时,氦气吸收的热量是J。撤去力,氦气推动活塞做功,这一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与四冲程汽油机的冲程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