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石灰石是主要矿产品之一,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量当地矿石山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分4次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样品的质量(g)
12
24
36
48
生成CO2的质量(g)
4.4
8.8
12.2
m
问:
(1)、哪几次实验中矿石有剩余?。(2)、表中m的数值是。(3)、试计算这种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
2、图为某抗酸药包装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药“嚼碎后吞服”的目的是。(2)、该药片中的氢氧化铝属于类物质(选填“酸”“碱”或“盐”)(3)、小科为了测定该药片中氢氧化铝的质量分数,进行如下操作:取一片药片(质量为0.5克),研碎后加入20毫升蒸馏水,然后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至完全反应(已知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此时共加入7.3克盐酸。试通过计算,该药片中氢氧化铝的实际质量分数是多少?
-
3、科学兴趣小组在“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实验中,准备的器材有:质量分别为m、2m的两个钢球、木块和斜面等。
实验组
小球质量m/g
小球的速度V/m/s
木块滑行距离S/cm
甲
m
v
6.0
乙
m
2v
23.9
丙
2m
v
12.1
(1)【实验探究】
实验通过观察木块移动距离的大小,从而判断出(选填“木块”或“钢球”)的动能大小。
(2)通过对比两组实验,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大小的关系;根据甲、丙两组实验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分析应用】
为更好的定量研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科学兴趣小组用传感器,刻度尺等工具测量了小球达到斜面底端的速度和木块滑行距离,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中。请结合表中的实验数据,解释“超速和超载都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往往超速的危害更大。”这句话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
4、课堂上,老师演示了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实验后,对如何清洗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铜,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提出了三种方案,并设计了评价表。
【清洗方案】
方案甲:在试管中倒入硝酸银溶液
方案乙:将试管在空气中灼烧,待红色固体全部变黑冷却后,再加入稀硫酸
方案丙:在试管中倒入浓硫酸,加热(已知:
【评价量表】
评价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
指标一
反应原理正确,生成可溶性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反应原理正确,生成可溶性物质
反应原理正确,但生成不溶性产物附着在试管上
指标二
反应利用率高,常温下能反应
反应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
反应利用率低
(1)请根据评价量表,对方案甲“指标一”进行等级判定,并写出依据:;
(2)根据评价量表,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方案;
(3)若采用方案乙、丙清洗相同质量的铜,所用硫酸的溶质质量关系为m乙m丙(填“>”“=”或“<”);
(4)若要使方案丙的“指标一”达到优秀,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
-
5、兴趣小组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结果溶液中生成了浅绿色的固体。于是,他们对该浅绿色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①NaOH与CuSO4反应会生产Cu(OH)2 , 也会生成Cu4(OH)4SO4(碱式硫酸铜).
②Cu(OH)2在80℃会分解生成CuO.
③Cu4(OH)4SO4不溶于水,能与酸反应,分解温度需300℃。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浅绿色固体为Cu(OH)2.
猜想二:浅绿色固体为.
猜想三:浅绿色固体为Cu(OH)2和Cu4(OH)4SO4.
【获取事实与证据】
①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至100℃,观察到黑色固体物质,说明浅绿色固体中存在.
②另取少量浅绿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再滴加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白色沉淀是.
【结论】整个实验证明猜想正确。
-
6、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某科学研究小组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鉴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通过讨论,研究小组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下思维模型:
同学们为检验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成分,应用思维模型设计了如图实验方案,将天然气在氧气中燃烧后得到的混合气体通过该方案进行实验。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无水硫酸铜变蓝,则该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成分有;
(2)实验中某同学发现B中黑色CuO变红,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了天然气燃烧后的气体产物中有和CO结论。另一位同学认为该结论不严谨,理由是;
(3)实验方案中,装置C可归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环节
-
7、小科将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如图甲),无明显现象。为确定反应后溶液的组成,小科进行以下实验探究:
【建立猜想】猜想①:氢氧化钡过量;猜想②:盐酸过量;猜想③: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实验设计】
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少量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得出猜想①不成立。
方案二:用下表中步骤进行探究,得出猜想②成立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Ⅰ
重新取样,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剂;
变红
Ⅱ
继续滴加过量的Na2CO3溶液。
?
(1)、如上图乙描述的是氢氧化钡与盐酸反应的微观过程,请从微观角度分析反应的实质是。(2)、步骤Ⅱ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有:。(3)、【拓展探究】小科在教师引导下用图丙装置进一步探究: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弹簧秤下挂着一铁块,烧杯中有磁力搅拌器能使溶液迅速混合均匀。往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直至过量。
资料1:同种溶液的导电性随自由离子的数量和浓度增大而增强,且电极材料不参与反应,滴加试剂引起的体积变化可忽略不计;
资料2:;
请综合上述信息,判断图丙中的弹簧秤示数的变化情况为 , 实验结束后丙图烧杯中溶液的溶质为。
-
8、如图为蹦床运动的简化示意图,O点是运动员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的起始位置,A点是蹦床不发生形变时的原位置,B点是运动员受到的重力与蹦床对运动员的弹力相等处,C点是运动员到达的最低点(整个过程忽略空气阻力)。(1)、从O点到A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机械能(选填“增大”、“减小”、“不变”、“先增大后减小”或“先减小后增大”,下同),从A点到C点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2)、从O点到C点的过程中,在点处运动员的动能最大。(选填“A”、“B”或“C”)
-
9、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可以从海水中制得粗盐,以粗盐水为原料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图所示:(1)、为除去粗盐水中的CaCl2、MgCl2和Na2SO4杂质,需分别加入氢氧化钠、氯化钡和碳酸钠3种试剂至过量,若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则接下去加入的另外两种试剂的顺序分别是:;(按加入顺序填写试剂名称)(2)、按正确顺序加入试剂充分反应,过滤后的滤液A中溶质有;(填化学式)
-
10、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碱性减弱(pH变小),反应存在两个过程:先发生Na2CO3+HCl═NaHCO3+NaCl,后发生NaHCO3+HCl═NaCl+CO2↑+H2O。碳酸钠溶液中滴入盐酸的反应过程中CO32-、HCO3-、H2CO3含量变化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盐酸使溶液pH为10时混合液中含碳元素的离子有;(2)、曲线OAB段混合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当pH=开始逸出CO2气体。
-
11、人类对金属活动性规律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如图1。
(1)用金、银、镁三种金属重温格劳贝尔实验,会“消失”的金属有。
(2)卡文迪许制取的“可燃空气”是。
(3)运用贝开托夫得出的规律开展实验,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如图2所示,则b点时溶液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有(用离子符号表示)。
-
12、小科在制作“科学与生活的联系”的思维导图时,准备了以下知识点。(1)、厨房里有食盐和纯碱,可用于腌制肉类,使食物不易腐败的是。(写化学式)(2)、街边的垃圾箱随处可见。它的材质部分材料是不锈钢属于(填“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3)、浓硫酸使木棒或棉花变黑,体现了浓硫酸的(选填“吸水性”、“脱水性”)。
-
13、如图是在学校秋季田径运动会上小科同学跳远比赛时几个阶段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过最高点时动能为零 B、在助跑阶段机械能守恒 C、从起跳到最高点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势能 D、从最高点到落地,运动员速度变大,是因为惯性变大起跳
-
14、如下图,图甲为甲烷燃烧实验,图乙所示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实验操作角度分析,点燃甲烷前需要检验甲烷的纯度 B、从能量变化角度分析,甲烷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从物质分类角度分析,甲烷属于有机物,甲烷燃烧的两种产物均属于氧化物 D、从物质检验角度分析,可在烧杯内壁涂澄清石灰水来检验甲烷燃烧的两种产物
-
15、小科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氧化钙与水反应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②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了石灰石 C、③中无色澄清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D、操作X只能是加入可溶性碳酸盐
-
16、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试剂或方法选择错误的是( )
选项
需鉴别物质
试剂或方法
A
铁粉、木炭粉
磁铁吸引
B
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
水
C
氧气、二氧化碳气体
用燃着的木条
D
盐酸、氯化钠溶液
硝酸银溶液
A、A B、B C、C D、D -
17、分析推理是学习科学知识时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反应中,CO和H2都能夺取氧化铜中的氧,所以CO和H2都具有还原性 B、金属铝与盐酸反应生成AlCl3和H2 , 所以金属铜与盐酸反应生成CuCl2和H2 C、盐通常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的,硝酸铵中没有金属离子,所以不属于盐 D、氢氧化钠加入硫酸铜溶液中,有蓝色絮状沉淀产生,所以氢氧化镁加入硫酸铜溶液中,也会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
18、下列选项中的两种物质,不能直接反应制得硫酸锌的是( )A、Zn和Na2SO4 B、ZnO和H2SO4 C、ZnCO3和H2SO4 D、Zn和H2SO4
-
19、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A、
B、
C、
D、
-
20、根据如图实验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浓盐酸有挥发性 B、烧杯内发生了置换反应 C、分子在不断运动 D、烧杯B溶液的颜色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