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2017-2018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科学开学考试模拟卷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6节 健康生活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5节 遗传与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三章第5节 人的运动系统和保健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四章第4节 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一章第4节 生物的进化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4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 第三章第4节 非传染性疾病 同步练习
- 2017-2018学年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下学期第二章第3节 生物群落 同步练习
-
1、如图为探究“焦耳定律”的实验装置,将容器中的5和10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初始时甲、乙U形管中液面高度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闭合开关,一段时间后,比较U形管中液面高度差,甲的比乙小 B、闭合开关后,通过5电阻丝的电流大于通过10电阻丝的电流 C、闭合开关后,要使液面上升更快,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 D、该实验装置用于探究“通电导体产生的电热与电流的关系”
-
2、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O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该反应分子个数发生了改变,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3、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B、
C、
D、
-
4、下列工具中, 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
核桃夹夹核桃 B、
羊角锤起钉子 C、
筷子夹物 D、
起子开瓶盖
-
5、向一定质量的混合溶液中先后滴加HCl溶液,反应过程中加入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0—a段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一个:。(2)、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为:。(3)、d点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有(填化学式):。(4)、请通过计算确定m点的值。
-
6、为测量某稀盐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分数的碳酸钠溶液于烧杯中(如图甲),分5次加入该稀盐酸溶液,每次加入稀盐酸溶液⒉5克,观察到烧杯内刚开始没有明显现象,随后才有气泡产生,并记录实验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操作
0
1
2
3
4
5
加入稀盐酸的总质量(克)
0
2.5
5
7.5
10
12.5
烧杯和相关物质的总质量(克)
74.50
77.00
79.50
81.78
84.06
86.56
查阅资料发现:碳酸钠与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实验过程中,若碳酸钠过量时发生的化学反应:Na2CO3+HCl=NaHCO3+NaCl,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盐酸发生的化学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1)该实验结束后,往烧杯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色。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3)已知随着加入的稀盐酸总质量的增加,溶液中Na+的数量变化如图乙所示。用图像表示出实验过程中溶液里HCO3-的数量变化。
-
7、为测定某赤铁矿样品中的质量分数,现称取10g赤铁矿样品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已知赤铁矿主要成分 , 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
装置
反应前
反应后
A
10克
7.6克
B
50克
56.6克
(1)充分反应前后,A、B装置内药品的质量如上表所示。请选用合适的数据计算该赤铁矿样品中的质量分数。
(2)如果利用B装置的数据测得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的原因是(填写序号)。
①实验前装置中有空气
②装置B中部分水被尾气带出
③反应结束后未继续通入一会儿CO
④通入的CO中混有少量
(3)在上述充分反应后的固体中加入100g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求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
8、小丽和小科在做“金属与酸反应”的实验时,他们分别将镁条投入盛有稀盐酸的试管中,小丽加入少量镁条,而小科加入了足量镁条。一段时间后,小科的试管底部“意外”地出现了灰白色固体。为探究该固体是什么物质,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足量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灰白色固体是什么?
[查阅资料]氢氧化镁和碱式氯化镁都难溶于水,但都能与稀硝酸反应,后者能生成和HCl。
[建立假设]假设1:未溶解完的氯化镁:假设2:氢氧化镁:假设3:碱式氯化镁……
[进行实验]将灰白色固体过滤、充分洗涤后进行如下实验:
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蒸馏水,充分振荡
固体不溶解
假设1。
实验二
取灰白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充分振荡
固体溶解
假设2不成立
往上述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
。
[评价交流]小丽认为该灰白色固体一定是碱式氯化镁。小科认为上述探究还不足以说明该固体就是碱式氯化镁,其理由是。
[继续探究]……
-
9、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请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错误的地方,应如何改进?。(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4)、将(2)中错误改进后,测得E中质量增加了4.4克,F中增加了1.8克,请问此实验用了克塑料碎屑进行实验。
-
10、小明同学对实验室中已经变质的氢氧化钠固体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进行了以下探究。(1)、【作出猜想】猜想一:有氢氧化钠猜想二:没有氢氧化钠
(查阅资料)溶液、溶液、溶液均呈中性。
【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取少量固体于小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观察到溶液变红,小明同学认为猜想一成立。
【交流与评价】小玲同学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不一定正确,原因是。
于是,小玲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2)、【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小玲同学在小明同学所做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溶液
猜想一成立
(3)、【反思与拓展】①上述实验操作中加入过量溶液的目的是。
②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以下实验,也能证明猜想一成立的是(填序号)。
A.先加足量稀盐酸,再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B.先加足量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溶液
C.先加足量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酚酞溶液
D.先加足量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再滴加溶液
-
11、往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中缓慢连续加入质量为m的锌粉,溶液中析出固体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关系如图所示。那么bc段(不含两端点)析出的金属是 , ab段(不含两端点)对应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 若bc段和cd段中析出固体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锌粉质量分别为和 , 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2、除去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后,得到的固体中除了NaCl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MgCl2、CaCl2 , 某同学为除去可溶性杂质,将该固体加水溶解形成溶液A,并设计如下方案:
(1)操作①、操作②指的是。
(2)滤液B中的溶质是。
(3)操作③中加过量的稀盐酸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填序号)。
①NaOH ②Na2CO3 ③MgCl2 ④CaCl2
-
13、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方法。在学习了碱的性质后,小红同学总结了氢氧化钙的四条化学性质(如图所示),即氢氧化钙与图中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1)图中M所属的物质类别是。
(2)性质②和性质③的化学反应都有相同的物质生成,该物质是(填化学式)。
(3)利用性质②可以解释“用石灰浆粉刷墙壁,干燥后墙面就变硬了”的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小科学习了科学后告诉父母:施用适量的化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1)、他建议其父母去买的化肥是______。(填字母)A、碳酸氢铵 B、硫酸钾 C、磷矿粉(2)、为了保证铵态氮肥的肥效,铵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合使用,否则会因为混合后放出(填化学式)而降低肥效。
-
15、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1)、铜和金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这是利用了金属的性。(2)、我国的青铜文化历史悠久。西汉时期的湿法炼铜工艺就是利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3)、铁器时代大约在公元前500年,至今铁仍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但每年因腐蚀造成了巨大损失,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4)、铝的利用距今100多年,现在铝的年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铝虽然较活泼,但抗腐蚀性能好,原因是。
-
16、向盛有CuSO4和H2SO4混合溶液的烧杯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沉淀质量、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随NaOH溶液质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乙代表溶质质量 B、Q点溶液中溶质为Na2SO4 C、O→P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O4═Na2SO4+2H2O D、原溶液中CuSO4和H2SO4质量相等
-
17、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做了“开门大吉”的游戏,其规则是:每把钥匙代表一种试剂,每扇门代表需要鉴别的两种溶液,见下图。如果钥匙代表的试剂能够鉴别出门上代表的两种溶液,钥匙就能把门打开(每把钥匙只能使用一次),下列能够依次将四扇门打开的钥匙顺序是(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①③②④
-
18、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点燃
C
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D
水
溶解、过滤、蒸发
A、A B、B C、C D、D -
19、如图为CO还原CuO“微型”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已知:HCOOH H2O+C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中所需 CO 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此装置内空间较小,空气易排空,实验危险系数小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
20、甲、乙两厂分布如图所示,箭头代表水流方向。两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六种离子,两厂分别含有其中不同的三种离子。如果在a处取水样进行检测,废水的pH大于7;两厂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可将废水中的某些离子转化成沉淀,这样处理后c处的废水就可以达到排放标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a处废水中含有、、 B、c处废水中溶解的溶质可用作肥料 C、b处废水显蓝色 D、b处废水中一定含有 , 可能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