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现有一件刚用洗涤剂洗过的衣服,“拧干”后湿衣服上残留的溶液为 200 g,其中洗涤剂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为将洗涤剂洗去,妈妈和小丽分别采用了不同的漂洗方法(假设每次“拧干”后湿衣服仍残留 200 g溶液)。

    小丽采用的漂洗方法:取3800 g清水一次漂洗,然后“拧干”。

    妈妈采用的漂洗方法:取3800 g清水平均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进行两次漂洗,每次漂洗后都将湿衣服“拧干”。

    请分别计算经小丽和妈妈采用的方法漂洗后的衣服上残留洗涤剂的质量。并说说哪一种洗涤方式更好。

  • 2、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其密度也不相同,如表所示:

    溶质质量分数/%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98

    密度/(g/cm3)

    1.07

    1.14

    1.22

    1.30

    1.40

    1.50

    1.61

    1.73

    1.81

    1.84

    (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归纳出硫酸的质量分数与对应密度的关系是
    (2)、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0%和20%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3)、欲配制300g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稀硫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0%的浓硫酸多少克?水多少克?
  • 3、如图所示为小刚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 ;b. 
    (2)、图示实验中有一处明显的错误,它是 , 图示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小刚要配制9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应称取氯化钠的质量为g,需要量取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取1g/cm3)
    (4)、称量氯化钠时,若将氯化钠放在天平右盘,砝码放在天平左盘,并且在称量过程中使用了游码,则会使称取的质量(填“大于”或“小于”)配制溶液所需的质量。
    (5)、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小刚仰视读数,则所配制溶液中氯化钠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4、烧杯中盛满一定浓度的醋酸溶液(溶液密度约为 1g /cm3),全部倾倒后烧杯内仍残留0.5mL溶液,每次用20mL 的蒸馏水冲洗2次,此时烧杯中残留的醋酸溶液的浓度约为原先的    (   )
    A、181 B、1820 C、11681 D、无法确定
  • 5、《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生产池盐的过程:将盐池内清水(含有氯化钠、硫酸镁等)引入旁边耕成畦垄的地里。氯化钠与硫酸镁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氯化钠

    36.0

    36.6

    37.3

    38.4

    39.8

    硫酸镁

    33.5

    44.5

    52.2

    53.6

    46.2

    A、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20℃时,将20.0g氯化钠固体加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 C、10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氯化钠、硫酸镁的饱和溶液降温至60℃,析出晶体的质量:氯化钠>硫酸镁 D、在20℃~100℃范围内,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没有交点
  • 6、如图所示为物质X 的溶解度曲线,M、N两点分别表示物质X溶于100g水中所形成的两种溶液。下列做法中,不能实现M、N间的相互转化的是(X从溶液中析出时不带结晶水)(   )

    A、从M→N:先将M 点的溶液降温到t1℃,过滤后再将其升温至t3 B、从M→N:先将M 点的溶液恒温蒸发掉适量的水,再升温到t3 C、从N→M:先向N 点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的固体X,再降温到t2 D、从N→M:先将N 点的溶液降温到t2℃,再加入适量的固体X
  • 7、同学们猜测蔗糖溶解的快慢与其颗粒大小有关。为验证假设,准备了如下实验装置,请帮助他们完成实验设计:

    (1)、蔗糖完全溶解在水中能形成溶液,其中溶质是 , 溶剂是
    (2)、要验证假设,应当选择图中的(填字母)开展实验对照;若(填字母)中烧杯里的蔗糖先溶解完,则说明蔗糖颗粒越小,溶解得越快。
    (3)、观察实验装置A和C,发现C中烧杯里的蔗糖溶解得更快,能不能说明温度越高,蔗糖溶解得越快?(填“能”或“不能”)。请说明理由:
  • 8、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汽水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汽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汽水中溶解有二氧化碳,说明溶质可以是气体 B、汽水的配料表中成分复杂,所以汽水一定是悬浊液 C、虽然汽水中的二氧化碳已达到饱和状态,但汽水仍能继续溶解其他物质 D、打开汽水瓶盖后,往往有大量气泡冒出,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 9、碘是紫黑色固体,可以溶解在无色透明的酒精中,形成紫红色的碘酒溶液。
    (1)、碘的元素符号是
    (2)、在生活中常用碘酒对皮肤上的伤口进行消毒,预防伤口发炎。消毒属于变化,碘酒中的溶剂是
    (3)、固体碘受热时升华为碘蒸气,此时碘分子本身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发生变化,因而属于变化。
    (4)、甲、乙、丙三个同学分别画出如图所示的示意图,表示碘酒中碘分子的分布(酒精分子没有画出)。

    ①如果乙同学的示意图符合事实,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根据你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填“甲”“乙”或“丙”)的示意图符合事实。

  • 10、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B、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所以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只要水分不蒸发,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D、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且保持静止不动
  • 11、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与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实验室化学试剂取用规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无毒、无害的块状固体试剂可以直接用手拿取 B、在实验室中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食盐和白糖 C、实验后剩余的试剂应放回原试剂瓶,避免浪费 D、没有说明试剂用量时,取用固体时只需铺满试管底部即可
  • 12、某城市住宅饮用水的处理过程如图所示。

    (1)、步骤①的网格净水原理类似于步骤(填序号)。
    (2)、步骤②所起的作用是____(填字母)。
    A、杀死水中的细菌 B、减少水中的氧气 C、使泥沙沉积 D、分解有毒物质
    (3)、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少,请说出其中的一个原因:
    (4)、在图中的沉积池中,除了用静置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的方法使水更干净。
    (5)、水质检验后,如果自来水在传输过程中存在细菌污染,那么人们在家中饮用该水之前应该如何处理?
    (6)、野炊时,若要初步过滤浑浊的河水用于煮饭,则应怎样利用身边的物品(饮料瓶、棉手帕、细沙、小卵石等)制作一个简易净水器,其制作过程是
  • 13、卤水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后的母液,常含有氯化镁、氯化钠、硫酸镁、氯化钾等物质,可进一步加工制得一些重要的化工产品。现按下列步骤对卤水进行处理,请根据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将卤水加热升温到60℃以上,随着水分的蒸发,会逐渐析出晶体,这时得到的晶体的主要成分是
    (2)、过滤出上述晶体后,将滤液降温到30℃以下,还会逐渐析出晶体,这时得到的晶体的主要成分是
    (3)、将(2)中操作得到的晶体用一定量的冷水洗涤,最后可以得到比较纯净的晶体。
  • 14、如图所示为t ℃时一定质量的某固体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的结晶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中的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该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_(填字母)。
    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无法判断
    (3)、甲、乙、丙、丁四份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4)、t ℃时该物质的溶解度为g。
  • 15、t℃时,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两种溶液恒温蒸发,蒸发溶剂的质量与析出溶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t℃时,乙的溶解度更大 B、蒸发溶剂前,甲是饱和溶液 C、t℃时,b点对应的乙溶液是饱和溶液 D、a点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nm×100%
  • 16、氯化钠是生活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提纯含少量泥沙的粗盐,一般经过以下操作流程:

    (1)、操作④中需要将圆形滤纸折叠处理,下列图示中不该出现的情形是(填字母)。

    (2)、操作⑤使用的提纯方法是 , 其中除了用到三脚架、酒精灯、玻璃棒、坩埚钳外,还需要用到。该操作中容易造成食盐固体飞溅,为尽量减少飞溅,除连续搅拌外还可采取等措施。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称量获得的精盐,并计算精盐的产率,发现产率较低,其可能原因是____(多选,填字母)。
    A、食盐没有全部溶解即过滤 B、蒸发时食盐飞溅剧烈 C、蒸发后,所得精盐很潮湿 D、蒸发皿上沾有的精盐未全部转移到称量纸上
  • 17、科学小组的同学们取来5g 粗盐进行了“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下列与实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③④中玻璃棒的作用相同 B、②中得到的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C、③中滤纸破损不会对产率造成影响 D、④中蒸发时有液体溅出会导致产率偏小
  • 18、如图所示为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蒸发池 B、在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逐渐减少 C、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D、用氯化钠配制的生理盐水密封放置一段时间后,不会出现浑浊现象
  • 19、如图所示为海水淡化的简易装置,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海水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B、通过该装置得到的蒸馏水是纯净物 C、可以通过加长导管的方法,增强冷凝效果 D、淡化海水的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运动速率发生改变
  • 20、海水中含有氯化钠等物质。对海水加压,水分子通过半透膜进入淡水池,得到淡水,实现海水淡化,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水中的氯化钠被半透膜拦截 B、海水通过半透膜后变为淡水,发生了化学变化 C、海水池中氯化钠的质量变多了 D、半透膜淡化海水的原理是利用了海水中各组分熔点不同
上一页 165 166 167 168 16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