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 保持不变。 R1为定值电阻, R2为最大阻值为 3R0的滑动变阻器,且 Rab=Rbc=Rcd,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 P 至b 点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移动滑片 P 至d 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 V;移动滑片 P 至c 点时,电压表示数为(   )

    A、1.2V B、1.5V C、1.6V D、1.8V
  • 2、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保持 12 V 不变。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开关 S1闭合、 S2断开, L2与 L3串联,电压表 V1测量 L3两端电压,电压表 V2测量 L2两端电压 B、当开关 S1断开、 S2闭合, L1与 L3串联,电压表 V1示数为12V C、当开关 S1S2断开,三个小灯泡串联,若电压表 V1示数为7V,电压表 V2示数为9V,则小灯泡 L1两端电压为4V D、当开关 S1闭合、 S2断开,过了一段时间后,电流表示数突然增大,电压表 V1变为12V、电压表 V2示数变为0,则故障原因可能为 L3开路
  • 3、某同学做电学实验,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的大小,测量并记录了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根据数据分析,连接的电路可能是下列电路图中的(   )

    U/V

    0.6

    0.7

    0.8

    0.9

    1.0

    1.1

    I/A

    0.18

    0.21

    0.25

    0.27

    0.30

    0.33

    A、 B、 C、 D、
  •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总电流 I=1.0A,R1=2R2=2R3则下列对通过. R2的电流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大小为0.20A,方向向右 B、大小为0.20A,方向向左 C、大小为0.40A,方向向右 D、大小为0.40A,方向向左
  •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DW 为一个稳压管,其作用是确保C、D之间的电压UCD 不变,只要流过稳压管DW的电流在5~25 mA之间,UCD将稳定为15 V。R2为一可变电阻,它的最小值为 1000 Ω,最大值为无穷大(即开路)。设电源电压U 为25 V,则当 R2变化时,为了确保 UCD为15 V,则. R1的阻值范围应为(   )

    A、250~2000Ω B、400~500 Ω C、250~400Ω D、500~2000Ω
  • 6、城市内涝积水严重时,需要及时打开下水道井盖,加速排涝水。浮力式提醒井盖可以帮助人们快速确定井盖位置。如图甲所示为浮力式提醒井盖的结构简图,路锥由底部的圆台、上部的圆柱体和顶部带有进水孔的网漏组成,出水孔在橡胶筒底部。当橡胶筒内积水到达 B 点时,筒内的路锥在浮力的作用下开始上浮,从而提醒人们。已知路锥的质量为400 g,圆台的体积为 300 cm3 , 圆台的高度为5cm ,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 40 cm2。(g 取 10 N/ kg)

    (1)、橡胶筒内刚有积水时,路锥不会上升是因为它受到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
    (2)、当橡胶筒内积水达到A 点时,路锥受到的浮力是多少?AB 的高度差为多少?
    (3)、请在图乙中画出路锥的底部上浮到C 点前,受到的浮力 F 随橡胶筒内积水深度h 变化的大致图像(不用标出具体坐标,横坐标上的字母对应图甲中A、B、C的位置).
  • 7、一颗黄豆的质量大约在0.1~1g之间。实验室天平的最小刻度是0.2g,称量一颗黄豆质量时不够精确,老师布置任务,让各项目组的同学制作一个浮力秤,将一粒黄豆的质量测出来,精确度越高越好。

    〔提供材料〕大烧杯、水、纸质小托盘、剪刀、橡皮泥、铁钉、刻度尺、记号笔、双面胶、透明胶带、白纸、质量为1g的小铁块,吸管(规格A:较细的普通塑料吸管,规格B:较粗的奶茶吸管)。

    〔制作过程〕①选择轻质的塑料吸管,剪取一段 20cm 长、笔直的吸管,上端贴上纸质小托盘。

    ②在吸管下端插入铁钉,用橡皮泥塞紧吸管与铁钉缝隙并进行固定和密封。

    ③向烧杯中倒入水,将制作完成的吸管下端放入水中,让浮力秤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

    ④在吸管上标记刻度。

    ⑤测量一颗黄豆的质量。

    (1)、步骤②中吸管中插入铁钉并密封的好处是
    (2)、步骤④可分步进行,首先是将装好的浮力秤正常漂浮于水中,不放重物时在水面与吸管相交处标记为
    (3)、该浮力秤的刻度是____(填字母)。
    A、上小下大且均匀变化 B、上大下小且均匀变化 C、上小下大且不均匀变化 D、上大下小且不均匀变化
    (4)、为提高这款浮力秤的精确度,你的改进措施是
    (5)、请写出这款浮力秤的一个缺点:
  • 8、下列关于浮力的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气球在空中上浮,是因为气球里所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 B、航天员能在太空“行走”,是因为航天员受到了浮力的作用 C、一艘轮船从大海驶入长江的过程中,轮船受到的浮力逐渐减小 D、悬浮在水中的潜艇,若水舱中的水位在上升,则潜艇一定上浮
  • 9、Argo浮标在水中一直呈漂浮状态,广泛应用于台风预测、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它的结构如图所示,由坚硬壳体和下方可伸缩油囊两部分组成;当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内的油注入油囊时,油囊增大,油囊排开水的体积增大,壳体上浮一些(油囊排开水的体积等于注入油的体积,油囊自身体积忽略不计);当油囊中的油全部被抽回壳体内时,壳体下沉一些。已知浮标的总质量为55kg,其中含油24 kg,浮标壳体体积为0.04 m3 , 油的密度为 0.8×103kg/m3,海水密度取 1.0×103kg/m3,g取 10 N/ kg。

    (1)、Argo浮标壳体的沉浮是通过改变(填“浮标重力”或“油囊排开水的体积”)来实现的。
    (2)、该浮标漂浮在水面上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3)、液压式柱塞泵将壳体中的油全部注入油囊时,壳体最终露出水面的体积为多少?
  • 10、如图所示,充满氢气的气象探测气球携带探空仪(体积不计)在高空测量,工作完毕后释放部分氢气,气球体积缩小,所受浮力随之 , 气球下落。气球球囊(厚度不计)、细绳及探空仪的总质量为m0 , 空气密度为ρ空,当气球恰好能缓慢下降时,球内氢气的密度为ρ氢,此时气球的体积为(用题中已知物理量表示)。

  • 11、医生给病人进行体检时,有时需要测量病人血液的密度。如果用密度计进行血液密度测量,那么需要抽取较多的血液。分析人员采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先配制浓度不同的硫酸铜溶液,然后分别倒入试管中,在每支试管中各滴入一滴待测血液,即可得到血液的密度。

    (1)、某次分析时,甲、乙、丙试管里的血液静止后如图所示,则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的密度与血液的密度相同。
    (2)、甲、乙、丙三支试管中的三滴血液,受到的浮力最小的是试管中的。
  • 12、如图所示,为了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在弹簧的下端挂一个小桶,小桶的下面吊一个石块,将此时弹簧下端到达的位置记为O,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T1 , 小桶与石块的总重记为G,则 T1(填“>”“<”或“=”)
    (2)、如图乙所示,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当石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将(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时溢出的水便流到旁边的小水杯中,将溢出的水的重力记为G排
    (3)、如图丙所示,把小杯中的水全部倒入弹簧下方的小桶中,将此时弹簧对小桶的拉力记为T2 , 则T2(填“>”“<”或“=”)T
    (4)、请通过对图丙中小桶和石块做受力分析,推导石块受到的浮力F浮与其排出水的重力G排之间的关系(要求写出推导过程)。
  • 13、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实心球,其密度分别为水的密度的3倍和5倍。把它们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的下端,然后将两球浸没在水中,此时两球所受浮力之比为 , 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比为
  • 14、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线拉着正方体物块缓慢浸入某未知液体中,物块受到的拉力F 与其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 之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物块受到的重力为N,物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时其下表面浸入的深度为cm,未知液体的密度为 kg/m3

  • 15、寒假来临,小明准备去海岛洞头,并利用生活中的吸管估测海水的密度。于是,他在家里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透明长吸管的一端用热熔胶封闭使其能竖直漂浮在液体中,然后准备清水和待测盐水进行模拟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在该吸管中注入适量清水,测出吸管中的清水长度为25 cm;然后将其竖直漂浮在清水中,测出吸管浸在清水中的长度为28 cm。

    ②如图乙所示,将图甲中的吸管从清水中拿出擦干后,重新竖直漂浮在待测盐水中,测出浸在盐水中的长度为23 cm。

    (1)、在图甲和图乙中,若该注有清水的吸管所受的浮力分别为 F浮甲、F浮乙 , 则F浮甲(填“>”“<”或“=”)F浮乙
    (2)、已知 ρ=1.0g/cm3,吸管的横截面积为 0.2cm2 , 则该待测盐水的密度为。(结果精确到0.1g /cm3)
    (3)、小明发现将步骤②改为如下步骤也能测出盐水的密度:如图丙所示,在该吸管中注入适量待测盐水,竖直漂浮在清水中并使其浸入长度与图甲相同,测出此时吸管内盐水的长度为x,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若让其改测密度更大的盐水,重复上述步骤,则长度x 将如何变化?请说明理由。
  • 16、一个质量为 80 g 的圆柱形空玻璃瓶,内装10 cm高的水密封后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再将玻璃瓶分别倒置在盛有水和某种未知液体的容器中,静止后,瓶内、外液面的高度差如图乙、丙所示(ρ水=1×103kg/m3 , g 取 10 N/ kg,瓶盖、瓶壁厚度均忽略不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在未知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B、玻璃瓶底的面积为50 cm2 C、未知液体的密度为0.85 g/cm3 D、玻璃瓶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4.8N
  • 17、如图所示,一量杯内盛有某种液体,其中有一质量为m 且附有细线的铁块,此时液面的示数为 V1, , 现将一密度为ρ的实心球体用细线系在铁块上,使球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这时量杯中液面上升到V2 , 若断开细线,则球体上浮露出液面,稳定后量杯中液面降至 V3 , 求证:该液体的密度 ρ=ρV2V1V3V1

  • 18、小晨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排水法测某实心金属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有小空桶、溢水杯、量筒和水。实验步骤如下:①让小空筒漂浮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甲所示;②将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测得溢出水的体积为20mL,如图乙所示;③将烧杯中20mL水倒掉,从水中取出金属块,如图丙所示;④将金属块放入小空筒中,小空筒仍漂浮在水面,测得此时溢出水的体积为44 mL,如图丁所示。(g取10 N/ kg)
    (1)、被测金属块的密度为g/cm3
    (2)、在实验步骤③和④中,若放入小空筒的金属块沾有水,则测出的金属块密度将(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 19、小亮利用细钢针、量筒和适量的水测量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蜡块的密度。小亮正确的测量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V0、V1、V2分别是量筒中水面所对应的示数。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小蜡块密度ρ蜡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V2V0ρV1V0 B、V1V0ρV2V0 C、V2V1ρV1V0 D、V2V1ρV2V0
  • 20、如图所示,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重为2 N,将一个重为1.2 N、体积为 2×104m3的实心长方体A 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一半浸入烧杯的水中。(g 取 10 N/ kg)

    (1)、物体A 所受浮力为多少?
    (2)、细线对物体A 的拉力为多少?
    (3)、当把细线剪断后,物体A 受到的浮力和台秤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上一页 162 163 164 165 166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