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小云用一支新买的激光笔照射水面,在竖直白墙上出现了两个红色亮点 A和B,如图所示,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A 下移至A'处,应使入 墙射光线 MO 绕着点O 沿(填“顺时针”或“逆时针”,下同)方向转动;保持入射点O的位置不变,欲使光点 B 下移至B'处,应使入射光线MO 绕着点O沿方向转动。

  • 2、意大利的维加内拉村位于山谷中,每年有3个月的时间见不到丝毫阳光。为此,市长发动村民建造了一面巨型平面镜。这面镜子由计算机控制的马达驱动,跟随太阳转动,可保证每天有6 h将阳光照射在村里的中心广场,如图所示。

    (1)、平面镜可以将阳光引到维加内拉村,这是利用了光的定律。某一时刻,太阳光沿 AO 入射,当平面镜转动到竖直方向,反射光线恰好沿 OB 射到维加内拉村,若测得OB 与镜面的夹角为 60°,则入射角的大小为
    (2)、太阳从 A 点升高到A'点(AO与A'O 的夹角为30°),要使反射光线OB 方向不变,改变平面镜的方向,则这时入射角的大小为 , 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
  • 3、小华参观盐城海盐博物馆时,看到一个放在玻璃罩中的展品A(可拍照),如图所示,他想用相机拍下来回家慢慢研究,由于当时博物馆中的灯光比较暗,则下列方式中,拍照最清晰的是    (   )

    A、从①处竖直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B、从①处竖直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C、从②处斜向下拍,不用闪光灯 D、从②处斜向下拍,且用闪光灯
  • 4、如图所示,一束光线AB 斜射到由两个平面D镜组成的直角镜上,经两次反射后射出的光线为CD。若将入射光线AB 的入射角增加5°,则射出的光线CD 的反射角将  ( )

    A、增加5° B、减少5° C、增加10° D、减少10°
  • 5、小科学习光学知识后,整理了如图所示的知识结构图。小科补全后应为(   )

    A、①凸面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B、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虚像 C、①凸透镜;②光的直线传播;③正立实像 D、①凸透镜;②光的色散;③正立实像
  • 6、小丽用两把伞做了一个“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右边伞的A 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 点时听不到声音。把另一把伞放在左边图示位置后,在B 点听到了机械手表的滴答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像光一样可以发生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 , 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

  • 7、海豚的质量比蓝鲸小得多,海洋动物学家研究表明:海洋动物质量越小,其叫声越轻而尖锐。如图所示,甲、乙分别为科考船声呐系统收录的海豚和蓝鲸叫声的波形图,其中(填“甲”或“乙”)波形图表示的音调较高,甲波形图是(填“海豚”或“蓝鲸”)发出的声音波形图。

  • 8、暖水瓶的瓶胆夹层是真空的,可用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将一个电子发声器放入瓶中,塞上瓶塞,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分析、判断。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真空夹层的是        (   )

    A、塞上木质瓶塞和塑料瓶塞进行比较 B、把暖水瓶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 C、用一个完好的暖水瓶和一个瓶胆漏气的暖水瓶进行比较 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电子发声器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
  • 9、手机具有录音和显示波形的功能。将一个乒乓球从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利用手机记录下乒乓球碰撞桌面发出的声音,其波形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分析    (   )

    A、每次发声的时间间隔相等 B、声音是由桌面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耳蜗处形成听觉 D、听到声音的响度越来越大
  • 10、如图所示为木制玩具青蛙刮鼓,用木棒在青蛙背上摩擦,就会发出类似青蛙的叫声,有时还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是由木棒振动产生的 B、模拟青蛙的叫声是指音色相近 C、青蛙刮鼓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D、能引起周围青蛙的附和共鸣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 11、项目学习小组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了一个浮力秤。

    【产品设计】

    选取250毫升的塑料瓶(瓶身为圆柱体),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处系一块质量适当的小石块,使塑料瓶能倒置在水槽里,如下图所示。老师认为在瓶盖口系一块质量适当的小石块的好处是

    【标注刻度】

    ①标定“0”刻度:不放物体时,待浮力秤静止时,液面所对应瓶子的位置标记为“0”刻度。

    ②标定最大刻度:已知塑料瓶的体积为250mL,塑料瓶和石块的总重为1N。每次测量时,向塑料瓶中加入待测液体的体积均为200毫升,请计算该浮力秤能测液体的最大密度值。(请写出计算过程)

    ③标定剩余的刻度。

    【产品改进】

    在展示过程中,发现该浮力秤的称量范围过小。为了增大称量范围,经小组讨论总结出两种方法:A。换用密度更大的液体;       B.减小石块的质量。请从中选择一种方法,简要阐述该方法具有可行性的理由。

  • 12、咸鸭蛋是中国特色食品,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将鸭蛋浸在一定浓度的食盐溶液中进行腌制。具体过程如下:

    第一步:配制溶液。表1是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与其密度的关系。若要配制1000mL密度为1.03g/cm3的食盐溶液,需要称取食盐克。

    表1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密度对照表

    溶质质量分数

    2%

    6%

    10%

    12%

    15%

    溶液密度(g/cm3

    1.01

    1.03

    1.07

    1.08

    1.10

    第二步:挑选鸭蛋。鸭蛋的新鲜情况与其密度变化如图2.利用浮力的知识,我们可以选用密度为1.03g/cm

    3的食盐溶液筛选出变质鸭蛋,它的方法是

    第三步:浸泡腌制。

    第四步:科学改进。鸭蛋越新鲜,腌制出来的咸鸭蛋口感越好。为了挑选更新鲜鸭蛋,可以选用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食盐溶液,将其稀释为12%的食盐溶液,需加水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 13、小明利用矿泉水桶、漏斗和标有刻度的储水瓶制作了一个简易的雨量筒,其外部结构及内部结构如图所示。观测时,把雨量筒内的储水瓶中的雨水倒入量筒中测出体积,则雨水的体积与器口的面积的比值即为降水量。

    (1)、小明制作的雨量筒的器口面积略小于漏斗口面积,其好处是
    (2)、当天12小时内,小明利用自制的雨量筒收集到60mL的雨水。请结合下表判断当天的天气为

    天气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12小时内降水量

    <5mm

    5-15mm

    15-30mm

    >30mm

    (3)、小明制作的简单雨量筒的储水瓶容积只有450毫升,根据评价量表,你认为应被评为(选填优秀、良好、合格、待改进),理由是

    自制雨量筒评价量表(储水瓶部分)

    评价等级

    优秀

    良好

    合格

    待改进

    评价指标

    能够完整测量降水四个等级

    能够完成三个降水等级的测量

    能完成一到二个降水等级的测量

    不能完成降水等级的测量

  • 14、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的关系,小明将长方体木块放入水中,在容器口放置铁丝网,在铁丝网上固定压力传感器,往容器里不断加入水,观察压力传感器示数的变化,绘制出木块对传感器压力大小F与物体浸在水中的体积V如图乙。

    (1)、甲图中,木块标有体积单位的刻度,目的是
    (2)、已知长方体所受的重力为G,结合乙图可知木块受到的最大浮力F、F1和G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3)、实验完成后,另一同学猜想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大小还可能与液体密度有关。他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时,若木块上未标有刻度,为了使木块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保持不变,最简便的方法是
  • 15、某兴趣小组要研究气体压强(气压)跟哪些因素有关,将装有一定量气体的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相连接,改变注射器内密闭气体的体积,用压强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器将测量结果显示在电脑屏幕上,记录相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序

    1

    2

    3

    4

    5

    6

    P(105Pa)

    1.60

    1.33

    1.14

    1.00

    0.89

    0.80

    V(mL)

    10

    12

    14

    16

    18

    20

    (1)、该兴趣小组研究的假设是
    (2)、根据实验数据可推测注射器中初始装入的一定量气体的体积约为mL;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16、小明想测量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毫升的水,倒入烧杯中,

    ②往烧杯中不断加入食盐,直至观察到___________现象,

    ③用天平称取30克的食盐溶液,通过蒸发结晶并称出食盐固体质量为7克,

    ④计算出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将步骤②中的横线补充完整。
    (2)、小明认定通过该实验方案所测食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即为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最大值。其理由是
    (3)、查阅资料:20℃时,食盐溶液的最大溶质质量分数为26.47%。小明测量的食盐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与真实值不符,造成这一结果的可能原因是
  • 17、小明用如图中实验装置验证阿基米德原理,当物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时,水会流入空桶中。

    (1)、如图1,小明观察到从物块接触水面到浸入水中至一定深度,弹簧测力计示数先不断变小,后保持不变,可知物块所受浮力大小与有关;
    (2)、图2是甲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随着深度变化关系图。已知空桶的自重为0.5N,请在丙图画出0~h1深度内,乙弹簧测力计拉力大小与深度的变化关系。
  • 18、小明对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研究,经查资料,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1)、2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g硝酸钾;
    (2)、根据上表,要从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析出硝酸钾晶体,常采用方法。
    (3)、往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X固体物质,发现硝酸钾固体减少,漂浮在液面的木块上浮了一些,则加入的X固体物质可能是 , 木块所受的浮力将。(填“变大”、“变小”、“不变”)
  • 19、学习小组利用烧瓶、导管、针筒等器材研究气压的相关问题。

    (1)、将甲装置从山脚到山顶,导管中的液柱向移动;
    (2)、往烧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并将针筒与导管相连接,将烧瓶中的水加热到沸腾。若想证明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正确的做法是
    (3)、将烧瓶中的沸水倒出后迅速倒扣在冷水中,水槽中的水立即进入烧瓶中,形成“喷泉”现象如图丙所示。请结合大气压的相关知识解释形成“喷泉”现象的原因是
  • 20、甲、乙两图都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电解水时常加入一些氢氧化钠增强溶液导电性(氢氧化钠质量在电解过程中不会减小),以加快电解速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水时,甲装置的A试管收集的是气体。
    (2)、如果甲装置的实验中产生氧气的体积是4mL,则相同条件下生成氢气的体积是mL。
    (3)、对比甲乙两个简易装置,请选择其中一个装置并说出其明显的优点
上一页 140 141 142 143 14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