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如图为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变化示意图。图中1842—1845年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快速增长的原因是(   )

    A、割让香港岛给英国殖民者 B、实施了“门户开放”政策 C、允许英国在中国开设工厂 D、开放广州等五处通商口岸
  • 2、1850年,马克思在论述某一战争的影响时写道:“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8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之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该战争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3、观察、提取和归纳地图信息是培养时空观念的重要途径。下侧两幅地图反映了(   )

    A、两次战争英军都强占了香港岛 B、两次战争侵略者都攻入了北京 C、开放口岸由沿海深入到了内地 D、侵略者都遭到中国人民的抵抗
  • 4、《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照会英国:“从此万年和好,两国无争矣。”这表明清政府(   )
    A、开始向西方学习 B、成为洋人的朝廷 C、给予英国片面最惠国待遇 D、未能认清英国的侵略本性
  • 5、道光十一年 (1831年)白银外流量为684万银元,到道光十八年 (1838年) 激增到1388万银元, 道光十九年(1839年) 又锐减到219万银元。导致白银外流量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闭关锁国和政治腐败 B、鸦片走私和林则徐禁烟 C、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D、《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
  • 6、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
  • 7、《天津条约》签订后,西方侵略势力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
  • 8、林则徐虎门销烟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
  • 9、根据抗日战争大事年表(部分),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大事年表(部分)

    序号

    时间

    事件

    A

    1931年9月

    九一八事变

    B

    1935年8月

    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

    C

    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D

    1937年7月

    七七事变

    E

    1937年8月-1938年10月

    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

    F

    1937年9月

    平型关大捷

    G

    1937年12月

    南京大屠杀

    H

    1940年8月

    百团大战

    I

    1942年初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J

    1945年4月至6月

    中共七大召开

    K

    1945年9月2日

    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1)、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事件。
    (2)、参照示例,选择材料中相互关联的事件(至少选择3个),联系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示例】

    观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选择的事件: A、E、H、I。

    论述: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国军民在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战役中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中国牵制日军最多。1942 年,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中国与其他反法西斯国家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保障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由此可见,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 10、如图是1941年发表的漫画。画面是一日本侵略者,左脚已经深陷中国大陆的泥沼中难以自拔,右脚也将陷入太平洋的泥沼中。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   )

    A、国共团结御侮、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B、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C、敌后战场和正面战场互相配合,构成抗战整体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扭转了战争形势
  • 11、在音乐社团为抗日歌词配曲活动中,老师呈现了词作家田汉1938年写的一首歌词: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保卫华中,中华民族不愿做奴隶,要做主人翁。歌词描写的是(   )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大捷 D、台儿庄大捷
  • 12、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失守后,大部分音乐工作者转入敌后或大后方,创作了《游击队歌》《八路军进行曲》等作品,之后这些作品被广大军民传唱。这反映了(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B、正面战场取得巨大战绩 C、抗日根据地军民抗日热情高涨 D、各条战线欢庆抗战胜利
  • 13、如图为菲律宾华侨妇女分会捐款慰劳八路军的信件。这反映了(   )
    朱德将军勋鉴:
       公率三军,捍卫北疆,捷报频传,侨众欣跃,本月6日特汇中行国币一万元,托为购制雨具,运交将军分发第八路军士兵应用,谨此奉闻,并祝胜利。
    菲岛分会主席李颜受敕谨启
    1938年3月10日
    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 D、敌后战场影响力的扩大
  • 14、下图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著名的学生运动。这两次运动都(   )

    ①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

    ②与日本扩大其侵略行径有关

    ③遭到了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

    ④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下图呈现的新闻片段,它所报道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上海《申报》
    (1937年7月9日)
       【北平八日专电】日军昨夜向宛平县城……开炮轰击。……二十九军仍在永定河与彼方对峙中,
    A、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B、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16、某校组织“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历史剧展演活动。九年级(3)班同学准备挑选一部抗日战争题材的剧本进行排演。下列剧本属于这一题材的是(   )
    A、《井冈山会师》 B、《地道战》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渡江战役》
  • 17、下列选项与下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直接关联的是(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B、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C、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
  • 18、“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今日得以昭雪。”文中“空前的胜利”“中国五十年”及“东北十四年的大耻”分别是指(   )
    A、南京解放、《南京条约》、九一八事变 B、南京解放、《辛丑条约》、卢沟桥事变 C、抗战胜利、《马关条约》、九一八事变 D、抗战胜利、《马关条约》、卢沟桥事变
  • 19、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
  • 20、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
上一页 5 6 7 8 9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