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湖海塘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与社会10月月考卷
试卷更新日期:2024-12-03 类型:月考试卷
一、判断题(8分,正确的填T,错误的填F)
-
1.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 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求富”,后期的口号是“自强”。( )3. 戊戌变法时期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4. 中国近代史上,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都攻占过北京,都焚烧和抢劫了圆明园。( )5. 中日战争中,民族英雄冯子材领导并取得镇南关大捷。( )6. 1915年9月,李大钊在上海创办了《青年杂志》。( )7.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8.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
二、选择题(请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每题2分,共40分)
-
9. 某同学收集了以下四幅图,你猜他可能研究什么历史事件?(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10. 一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大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了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里描写的应是(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B、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C、金田起义 D、旅顺大屠杀11. 一位老人出生于民国23年,如果按公元纪年换算应为( )A、1933年 B、1934年 C、1935年 D、1936年12.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了( )A、二次革命 B、辛亥革命 C、护国运动 D、护法运动13. 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里“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A、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精神 B、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14. “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不同,梦想一致。这就是( )A、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B、走实业救国的道路 C、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D、挽救中华民族危亡15. 右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了晚清统治集团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救运动后,绘制的一幅漫画。该漫画( )A、揭示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 B、反映了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 C、肯定了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 D、讽刺了晚清官员的盲目排外16. “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戊戌变法措施中与此现象直接关联的( )A、裁撤冗官冗员 B、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C、训练新式军队 D、发展农、工、商业17. 学生在复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A处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B、B处战争后,中国全境对外国列强开放 C、C处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D、D处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8. 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从中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更多的好处”是指( )A、获得澳门管辖权 B、夺取圆明园中大量珍宝 C、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D、鸦片贸易合法化19. 李鸿章认为“西洋方圆千里,岁入财赋动以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信局、丁口等洋税。”洋务运动中清政府仿效西方这一做法而采取的措施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发展民用工业 C、筹建新式陆海军 D、派遣留学生20. “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与《马关条约》内容直接相关的是( )A、赔款日本兵费白银二亿两 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C、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D、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1. “过去皇帝是最神圣不可侵犯的、至高无上的。如今皇帝都可以打倒,那么还有什么陈旧的腐败的东西不能丢掉吗?”这说明了( )A、太平天国打击了清朝统治 B、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序幕 C、辛亥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 D、主张学习西方君主立宪制22. 小明总结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四个事件共同之处,正确的有( )
①都要求学习西方
②都同封建势力进行斗争
③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④都主张实行资本主义制度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3. 1899年,美国认为“外交上从来没有比此更辉煌和更大的胜利”,“它保护了现在的利益,保障了未来的利益”。这主要是由于(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门户开放”政策
C、美国反对列强瓜分中国 D、日本被迫放弃辽东半岛24. 百年看上海,千年看北京。上海见证了中国近代史。以下事件发生在上海的是( )
①中国近代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②《新青年》的创刊地
③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④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地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25. 说“1919 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的最主要的依据是( )A、工人阶级成为斗争主力登上历史舞台 B、青年学生成为斗争主力 C、提出“外争主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D、知识分子起了带头作用26. 据统计,1922年——1923年,中国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高潮,全国发生大小工人运动2100余次,参加人数达到30万人次。这一现象的出现( )A、标志着无产阶级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B、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C、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中心工作 D、说明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薄弱27. 报刊具有时代性。如图中国近代报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②①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④②③①28. 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洋务运动中,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 B、19 世纪80年代,清政府先后设立新疆和台湾行省 C、在西摩尔的率领下,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D、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迷梦三、材料分析题(共5题,共52分)
-
2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2年,在北京郊区的一个农家院落内,一位祖籍香港岛、1843年移居台湾、1896年又移居北京东交民巷,一年前被驱逐到此的历尽苦难的75岁老人,在给儿孙讲述自己60年来的经历。
(1)、老人一生流离失所,他三次被迫移居分别与哪一条约中的哪一项内容有关?(2)、上述不平等条约分别给近代中国社会性质造成了什么影响?(3)、导致老人历尽苦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段屈辱的经历给我们哪些启示?30. 研读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
图1 1842年开放的通商口岸 图2 1895年开放的商埠
材料二:如图所示
图3虎门销烟浮雕 图4邓世昌 图5左宗棠督办新疆军务
(1)、观察图1和图2,指出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分布上有何变化?(2)、提取材料二图片信息,用史实证明“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3)、根据两组图片,谈谈你对近代史的认识。31.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丰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大事记
时 间
事件
1905年8月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 A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B
1912年1月1日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C 成立
1912年3月11日
孙中山以历史大总统名义颁布 D
……
……
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样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在表格A、B、C、D四处填上相应的事件或内容。(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的思想主张。该主张与辛亥革命有何关系?(3)、请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32. 近现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出中国梦的过程中……他们曾经学习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他们曾经寄希望于封建君主的“维新新政”……
——《百年追梦与民族自强》
材料二:“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材料三:“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进行了哪些探索活动?(2)、材料二中的“德先生”“赛先生”分别是什么?“为了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文学领域有何作为?当时哪一文学作品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3)、材料三中的呐喊出自哪场运动?材料二反映的事件与材料三反映的事件有何关系?(4)、综合以上材料,说说这些事件带给中国哪些变化。33. 某校开展“学党史·知党恩”主题研学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材料一:建党前的青年共产党人:
●1919年12月,毛泽东在北京与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接触,收集阅读有关马克思主义书籍。
●1920年陈望道参与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创立,并任《新青年》杂志编辑。
材料二:“这一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1)、结合青年共产党人的活动,说说早期的共产党人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哪些贡献?(2)、材料二的图片记载了中共历史上哪一次会议?如何理解此次会议使“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