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承德避暑山庄也是清朝皇帝接见边疆少数民族政教首领的场所,山庄外围的12座宏伟庙宇,融合了汉、藏、满、回等民族的建筑风格。这反映了清朝(   )
    A、民族政策受到宗教较大影响 B、消除了各民族间隔阂 C、重视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 D、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 2、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不仅是著名的军事家,还是一位诗人。 “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这些诗句抒发了他的精神品质是(   )
    A、公正严明、执法如山 B、大公无私、不屈不挠 C、克己奉公、严于律己 D、心系国家、报效祖国
  • 3、元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在许多方面有自己独特的贡献。其中,元朝行省制度的确立和宣政院的设置对中国的共同贡献是(   )
    A、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B、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 C、有利于中外科技文化交流 D、推动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 4、辽宋夏金时期,主要少数民族都模仿汉字自行创造了本民族文字(如下图)。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

    A、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B、汉字是当时最优秀的文字 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频繁 D、少数民族创新意识的薄弱
  • 5、“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  “做人莫作军,做铁莫做针”。宋朝武将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   )
    A、王安石主持变法 B、重文轻武的政策 C、安史之乱的发生 D、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 6、宋代“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板(见右图),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并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这说明当时(   )

    A、农业经济发展 B、商品经济繁荣 C、手工业的兴盛 D、海外贸易活跃
  • 7、“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丰厚)哉。”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的作用是(   )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结束了长时间政权的分立 C、促进了文化交融 D、加强了南北方经济的交流
  • 8、乾隆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噶尔丹的叛乱,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   )
  • 9、1206年,努尔哈赤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
  • 10、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进入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
  • 11、南非位于非洲的最南端,这是从相对位置来描述南非的地理位置。(   )
  • 12、【走进海鲜陆养,探寻发展之道】盐碱地是粮食的低产区,也是制约新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第三师红旗农场因地制宜谋发展,让海鲜“游”进盐碱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新疆地理简图
    海鲜陆养
        利用本地区的天然水域、盐碱地等,通过科技,利用建大棚等方式在陆地营造出类似于海洋的生态环境,人工养殖鱼类、虾蟹类、贝类等海产品。
    资料卡片

    材料二:第三师红旗农场成立了养殖专业合作社,吸引农民入社,  “抱团”发展,共同致富;推广实施高效、低耗、环保集约化、设施化的养殖技术,使养殖项目实现零污染、零排放;随着海鲜养殖规模的扩大,第三师红旗农场的产值不断提高,百姓的腰包也鼓了起来。

    (1)、根据图一说出第三师红旗农场的地理位置。
    (2)、结合上述资料,说说该地的海鲜陆养体现了哪些发展理念?
    (3)、根据第三师红旗农场的发展之道,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海鲜陆养的意义。
  • 13、【梳理大事年表,感受外交成就】从筚路蓝缕到举世瞩目,新中国外交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成就。根据下表所示的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时 间

                                          史    实

    1949年

    中国同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3年底

    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 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5年

    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1971年

    在第26届联大会上,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

    尼克松访华, 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联合公报》; 中日建交

    1979年

    中美正式建交

    1997年7月

    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

    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013年3月

    习近平首次面向世界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4年1月

    中国已与世界上183个国家建交, 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1)、根据中国外交的大事年表,归纳我国外交的变化。并指出当今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格局。
    (2)、提取表格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据此拟定一个与“中国外交”相关的观点。
  • 14、【回顾发展足迹,感悟历史规律】某班级历史学习小组绘制了以共和国的足迹为主题的展板,请你参与完成。

    (1)、请你帮忙将年代尺的“?”处补充完整。并写出进入这一时期的标志性事件。
    (2)、请将图片与年代尺中的A、B、C三处进行匹配,并任选一张图片写一段讲解词。
    (3)、回顾共和国足迹,完成展板的[感悟]一栏。
  • 15、读2013-2023年人口数据统计图, 完成下小题。

    (1)、关于 2013-2023 年期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分析正确的是( )
    A、总量持续增长 B、自然增长率在逐年降低 C、总量持续减少 D、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
    (2)、现阶段我国人口变化带来的问题主要是 (    )
    A、资源短缺加剧 B、人口老龄化加剧 C、环境污染严重 D、男女性别比失衡
    (3)、为应对这一现象,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A、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B、建设绿色中国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取消计划生育
  • 16、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多项指标位居世界前列。某博物馆准备就此举办一场科技成就展,下列可以入选的是( )
    A、载人航天工程 B、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 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 17、右侧材料可以载入《当代中国大事记》中的( )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共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理论体系”卷 B、“国防建设”卷 C、“民主法制”卷 D、“对外开放”卷
  • 18、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流行一副对联:  “三十年前分田地,耕者有其田;三十年后又分地,耕者有其责。”这两次分田地的共同点是( )

    ①确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②得到农民的普遍拥护

    ③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④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引领+联动+帮扶”,聚合民族共富“三股力”;  “芙蓉+樱花+紫薇”,培育民族共富“三朵花”;  “点+带+面”,构建民族共富“三脉络”兰溪市积极探索民族乡村共同富裕新路径,带动村民增收。兰溪市的做法( )
    A、满足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 B、保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C、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体现 D、体现民族地区实行高度的自治
  • 20、1960 年春,王进喜率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的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被誉为“铁人”,他的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A、献身科研、默默坚守 B、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C、以身作则、不畏强权 D、乐于奉献、严谨治学
上一页 60 61 62 63 64 下一页 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