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冀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课我爱老师同步练习
- 冀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三课做事有始有终同步练习
-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我为学校添“绿色”同步练习
-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祖先的科学技术成就同步练习
-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让科学技术走进生活同步练习
-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同步练习
-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科学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同步练习
-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让健康伴我行同步练习
-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课永恒的记忆同步练习
-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成长的轨迹 同步练习
-
1、未成年人除了享有公民的之外,还享有法律规定的其他特别权利,如接受的权利等。
-
2、六年级的晓东是一个性格内向、害羞的男孩。由于喜欢跟女孩子玩,同学觉得他有点“娘娘腔”,再加上体型偏胖,在班里属于被欺负的对象。同班的几个调皮的男生经常会辱骂、物笑晓东,甚至给晓东起不雅的外号,故意往晓东身上踢球,或者对晓东做一些不友善的动作。但晓东不敢顶嘴,更不敢还手。晓东从小跟妈妈长大,妈妈工作比较忙,很少跟晓东聊天,但对其很是疼爱。爸爸常年在外工作,见面机会较少,平均每周打三次电话,但也大多问晓东的学习情况。在晓东的印象中,爸爸是个特别严厉的人,所以受欺凌的事也不敢告诉爸爸。班上同学对晓东的欺凌行为不仅使晓东产生不开心、情绪低落、愤怒、厌恶等负面情绪,甚至经常会有想躲避这一切的心理,这对晓东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1)、故事中的晓东遭遇了什么事情?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2)、校园中还会出现哪些类似的行为?(3)、遇到类似的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
-
3、我叫李乐,一个月前刚刚从外地转学到新学校,来到新学校的第一天,两个身材高大的男生就逼我叫他们大哥,还威胁说:“不老实,就揍你”。我当时吓坏了,转身就跑,跑到家后就哭泣,妈妈知道后说:“你要勇敢,不要怕他们,如果下次他们再欺负你,你就大胆地说“我不怕你们’!如果他们还不听,你就告诉老师或者妈妈,然后由老师或妈妈去找他们的家长 。”(1)、故事中的李乐遭遇了什么事情?(2)、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
-
4、为了保护未成年人,我国制定了哪些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
-
5、同学们准备开展关于“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请围绕以下问题分组讨论。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哪些问题?
-
6、当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有哪些维权的途径?请列举出两种方式。
-
7、我们要正确区分正常的身体接触和不当的身体接触。 ( )
-
8、世界各国的法律对成年年龄的规定是不同的,日本未满20周岁的公民就属于未成年人。( )
-
9、在我国,18周岁以上的公民为成年人。( )
-
10、父母把孩子的吃管好了就是称职的家长。( )
-
11、邻居趁小连的爷爷奶奶到地里干农活时,哄骗来到自己家中玩。他趁来某小连不注意,一把抱住小连,撕扯她的衣服。( )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明确了各级、、部门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家庭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教育、防范和矫治等职责。
-
13、校园欺凌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他人的 , 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也破坏了和谐有序的。
-
14、知晓法律,学好法律,用好法律,才能依法。
-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有(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②《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④ -
16、我国有很多法律法规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下列法律法规不是保障青少年合法权益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17、在我国,准许在道路上驾驶自行车、三轮车的最低年龄为( )岁。A、12周岁 B、13周岁 C、14周岁 D、15周岁
-
18、如果你家附近小广场晚上七点到十点都有人跳广场舞,影响你写作业,你应该( )。A、把他们的音箱砸了 B、去和他们大吵一架 C、找社区协调解决 D、用更大音量的音箱干扰他们
-
19、学校旁边小商店卖给我们的零食已经过期,我们应该找( )相关部门来投诉。A、交通局 B、税务局 C、教育局 D、市场监督管理局
-
20、吕慧娴上初中时因母亲中风卧病在床,父亲让她退学打工,她可以依据哪部法律维权?(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