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节学校里的一天同步练习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节了不起家乡人同步练习题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节我的家乡在哪里同步练习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节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 同步练习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节走进社区同步练习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节我们这样生活同步练习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可爱的社区人同步练习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三节我们都是龙的传人同步练习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社区我的大“家”同步练习
-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我们的地球同步练习
-
1、六年级学生小华因为无聊,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谎称森林失火,后来公安机关依法追究了张某的法律责任。这一案例说明了( )。A、法律维护着人民的合法权益 B、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C、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办事 D、学生不能拨打报警电话
-
2、2018年3月17日上午,宪法宣警仪式首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依照宪法第二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的规定庄严宣誓。(1)、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宪法宣誓吗?(2)、请同学们列举两个宣传宪法的好方法。(3)、编制宣传宪法的标语,并和同学进行交流,将你认为优秀的标语写在下面。(至少写出三条)
-
3、你对宪法认识多少,作为一名小学生,你会如何维护宪法权威?
-
4、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生活中的场景 ①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a.张甜甜的父亲向税务部门缴纳个人所得税 ②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b.王某某破坏路灯被公安机关关拘留 ③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C. 政府在拆迁中损坏了李强家的屋内合法财产,予以赔偿 -
5、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
-
6、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但对宪法的认识,却不能止于这一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
-
7、在国家宪法日到来之际,你想通过什么来了解宪法?
-
8、毛泽东说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个国家也要有 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旅程,是根本大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弘扬宪法精神.这是为什么?
-
9、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有哪些重要意义?
-
10、我国先后颁布了几部宪法?
-
1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下列行为违反这一条的是( )。A、县政府投入资金植树造林 B、小明的爸爸因为闯红灯被罚款100元 C、小亮在微博上谩骂同事,人民法院判决小亮公开赔礼道歉
-
12、李某损坏公园的健身器材被公安机关拘留并罚款,依据是宪法( )。A、第十二条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第十三条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第五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
13、育才小学六年级一班同学 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你认为谁说的没有道理( )A、甲同学: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B、乙同学: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 C、丙同学:我还是小孩子,宪法有无权威与我无关
-
14、在学习宪法的小组讨论中,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A、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B、宪法主要规定公民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C、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所有问题
-
15、学校在每年的12月4日开展法治宣传活动,这样有利于( )
①增强法律知识,构建和谐校园
②杜绝违宪行为,营造良好教育环境
③推进依法治教,建设法治校园
①普及宪法知识,增强师生宪法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
16、 下图是部法律的构成图。根据图中的相关内容推测横线上应填写的这部法律是( )A、刑法 B、宪法 C、国家安全法
-
17、之所以要树立宪法权威是因为( )
①宪法是公民的一切权利
②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③宪法是我们的根本行为准则
④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
18、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要求我们树立宪法意识,我们应该( )A、认真学习宪法 B、认同宪法,增强对宪法的信服 C、前两项都对
-
19、我国设立的宪法宣誓制度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其目的在于( )A、保障政治自由 B、增强宪法意识 C、实现从严治党
-
20、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