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 统编版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 核心素养导向同步试卷
- 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胡家营校区等三校联考2025-2026学年四年级上册9月阶段性检测道德与法治试卷
- 河北省沧州市吴桥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河北省衡水市景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末学业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卷
-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河北省保定市曲阳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县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
-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2课低碳生活每一天 同步练习
-
1、以下人大代表,不是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A、沱江镇人大代表 B、凤凰县人大代表 C、湖南省人大代表 D、水打田乡人大代表
-
2、下列人员中,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是( )。A、王宇,中国国籍,16岁,回族,高二学生 B、爱丽丝,英国国籍,20岁,大学生 C、刘军,中国国籍,40岁,被剥夺政治权利终生 D、林夏,中国国籍,18岁,信奉伊斯兰教
-
3、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的是:( )。A、凤凰县人民政府 B、湘西州教育体育局 C、湖南湘雅医院 D、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
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A、国家主席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
-
5、琳琳的妈妈在小区小卖部买到了过期食品,她应该找( )解决。A、公安交通机关 B、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C、医疗保障部门 D、民政局
-
6、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这体现了宪法的( )地位。A、最高 B、重要 C、核心 D、基础
-
7、下列关于身份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身份证是证明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 B、身份证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 C、警察可以随意查验居民身份证 D、要注意保护身份证上的个人信息
-
8、李刚的爸爸在军事科研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起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小李都说:“对不起,无可奉告。”小李履行了( )义务。A、维护民族团结 B、保守国家秘密 C、遵守公共秩序 D、赡养扶助父母
-
9、小丽的爸爸因工伤住院,老板却拒绝支付医疗费用。小丽一家可以通过( )方式来维护合法权益。A、与老板协商 B、申请劳动仲裁 C、向法院起诉 D、以上都可以
-
10、李奶奶在小区里散步时,被一辆电动车撞伤了,肇事者想要逃逸。小区居民纷纷指责,并有人说要报警。报警是依据( )来维护李奶奶的合法权益。A、道德规范 B、乡规民约 C、法律 D、风俗习惯
-
11、下列行为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A、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B、父母给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学习条件 C、营业性舞厅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D、博物馆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
12、小李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车司机,他每天按时出车,遵守交通规则,这履行了公民的( )义务。A、劳动 B、遵守宪法和法律 C、维护国家统一 D、爱护公共财物
-
13、法律如同尺子,衡量着我们行为的对错。以下行为中,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A、小李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 B、小张红灯时过马路 C、小王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 D、小赵爱护公共财物
-
14、下列行为中,没有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小王在自己的房间里唱歌,没有影响到他人 B、小李在网上发表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 C、小张在图书馆里大声喧哗 D、小赵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改善环境
-
15、小李在网上购买了一件商品,发现质量有问题,与商家沟通退换货,商家却对他不理不睬,他可以依据( )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C、《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
16、12月,小刚的爷爷领取了政府发放的养老金,这体现了公民的( )权利。A、物质帮助权 B、休息权 C、财产权 D、劳动权
-
17、下列人员中,具有中国公民身份的是( )。A、在中国工作的外籍人士 B、具有中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C、长期居住在国外的华裔 D、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人
-
18、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下列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是( )。A、国家的根本任务 B、公民的具体职业 C、国家的根本制度 D、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19、下列行为中,既属于道德义务又属于法律义务的是( )。A、尊老爱幼 B、爱护公共财产 C、依法纳税 D、参加志愿服务
-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法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B、《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