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对下列四句诗艺术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用了比和兴的手法,意指女子的憔悴和被弃。 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用了赋的手法,桑葚是甜的,但多吃易醉;爱情是美好的,但太痴情易上当。 C、“士也罔极,二三其德”:用了兴的手法,直接抒发对男子感情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的谴责。 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兴中有比,言下之意为水有岸,泽有边,我的痛苦为何没尽头。
-
2、写出下列加点的实词的含义。(1)、将子无怒,秋以为期(2)、匪我愆期(3)、士也罔极(4)、自我徂尔
-
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1)、二三其德(2)、士贰其行(3)、三岁食贫(4)、其黄而陨
-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B、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C、伏清白以死直兮 D、固时俗之工巧兮
-
5、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贸:交换。 B、尔卜尔筮,体无咎言咎:责备。 C、自我徂尔,三岁食贫徂:往。 D、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顺心、满足。
-
6、名著微写作。
鲁迅评《红楼梦》说:“《红楼梦》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请从《红楼梦》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小说相关内容,分析其性格的复杂性。要求:人物正确,内容合理,字数100字左右。
-
7、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诗经·风雨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①。
既见君子,云胡不夷”②。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③。
既见君子,云胡不瘳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①喈(jiē)喈:鸡鸣声。②夷:平,指心中平静。③胶胶:鸡鸣声。④瘳(chōu):病愈,此处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情境的选择上,本诗既写未见之前绵绵无尽的相思之苦,也写相见之后载笑载言的欢聚之乐,更是重章渲染“既见”之时的喜出望外之情。 B、这首诗通过变换三个表心理状态的动词——“夷”“瘳”“喜”来表现思妇情感的变化。 C、每章首两句,都以风雨、鸡鸣起兴,这些兼有赋景意味的兴句,重笔描绘出一幅寒冷阴暗、鸡鸣四起的图景。 D、这首诗的写景用词十分讲究,如“潇潇”从听觉写出夜雨骤急,“如晦”从视觉展现眼前的景象。(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表达作用? -
8、下列各项对《离骚》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诗人称自己与楚王同姓同宗,不仅表明了他有高贵的血统和身世,还表明了他对楚国的兴衰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B、“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坚定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路,任凭风吹浪打亦不回头,这是一位政治巨人的悲壮宣言。 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诗人借外表的奇异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这是诗人的一种内心发泄方式。 D、“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诗人感叹时光匆匆流逝,并表达了自己的忧心,担忧时光如流水逝去而自己却没有机会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楚国。
-
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汉代汉语。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正确一项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 涕:鼻涕 B、固前圣之所厚 厚:与“薄”相对 C、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 D、忍尤而攘诟 攘:抵抗
-
11、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肇:开始 B、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淹:久留 C、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章:纹彩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惩:因受创而戒止
-
12、从词类活用看,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长余佩之陆离”中的“长”的活用情况相同的是( )A、背绳墨以追曲兮 B、伏清白以死直兮 C、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 D、高余冠之岌岌兮
-
13、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有误的一项是( )
①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内美:内在的美好品质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 忽:忽然
③宁溘死以流亡兮 溘:突然
④忍尤而攘诟 攘:排斥
⑤延伫乎吾将反 延:伸长,延长
⑥怨灵修之浩荡兮 浩荡:形容水势汹涌壮阔
⑦进不入以离尤兮 进:上朝做官,出仕
⑧苟余情其信芳 苟:苟且
A、①③④⑤⑦ B、①③⑤⑦⑧ C、②④⑤⑥⑧ D、①③④⑥⑦ -
14、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 ”。
-
15、《诗经·氓》中,“ , ”两句运用比兴手法,告诫女子不要沉溺于爱情。
-
1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涉江①
屈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②。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
入溆浦余僮佪③兮,迷不知吾所如。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山峻高而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其承宇④。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而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有删改)
【注】①本篇为顷襄王时期,屈原远放江南时,为记叙征程和抒写怨愤而作。②疑滞:即“凝滞”,停滞不前。③儃佪:徘徊不前。④承宇:指山中云气旺盛而与屋檐相承接。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自述自幼对“奇服”的喜好,表明诗人喜欢标新立异、特立独行,象征他洁身自好的品质。 B、“莫吾知”表明当时没有人理解诗人,诗人因此感到悲哀,于是决定涉江。 C、登上鄂渚之后,诗人回头遥望国都,秋冬的寒风让他内心伤感,于是发出了长长的叹息之声。 D、第二段结尾处,诗人认为自己的内心是正直的,无论被流放到哪里都不会改变,表明了他对理想和操守的坚持。(2)、结合所学知识,联系你对屈原的认识,理解“驾青虬”“骖白螭”“游瑶圃”“食玉英”这些情景反映的内容。 -
17、阅读下面一首律诗,完成下面小题。
哀郢①
陆游
远接商周祚最长,北盟齐晋势争强。
章华歌舞终萧瑟,云梦风烟旧莽苍。
草合故宫惟雁起,盗穿荒冢有狐藏。
《离骚》未尽灵均②恨,志士千秋泪满裳。
【注】①公元1166年,陆游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而被罢黜回乡,后被征召出任夔州通判,途经楚国故都郢时所作。②灵均:屈原的字。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从回顾楚国兴起和发展的历史着笔,楚国远承商周二代的王业,国统由来已久,在鼎盛时期,曾和齐晋结盟,对抗强秦。 B、“章华歌舞终萧瑟”顺接上联语意,当年章华台上的歌舞,早已萧索寂寥了,盛极一时的楚国也已衰败,最终为秦所灭。 C、颈联想象当年的郢都宫殿,已被野草淹没,只有雁群时时飞起;早已被盗掘的荒坟野冢,如今成了狐兔的藏身之所。 D、“灵均恨”,既是屈原在《离骚》中所无法尽情宣泄的家国之恨,也是陆游在这首诗中所要表达的与屈原共命之叹。(2)、陆游的《哀郢》和《书愤》都运用了对比和用典的修辞手法来抒发情怀,请你结合诗句从对比或用典的角度分析这两首诗有何不同? -
18、文言文阅读
甲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节选自《离骚》
乙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 , 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不复与言。
——《渔父》
(1)、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B、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C、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2)、下列各句的句式与“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相同的一项是( )A、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B、夫晋,何厌之有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下列课文中和选文中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父见而问之曰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B、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C、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D、安能以身之察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4)、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回朕车以复路兮 朕:皇帝的自称 B、长余佩之陆离 陆离:修长的样子 C、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拘泥,执著 D、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行为高出世俗(5)、下列对《渔父》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篇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八个字形象地刻出屈原政治失意、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B、本文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塑造了一位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的渔父形象,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 C、本文屈原用“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两个浅近形象的借代句,说明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态度。 D、本文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给我们树立了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为人生理想毅然赴死,以死明志。(6)、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②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怨灵修之浩荡兮 B、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恐美人之迟暮 C、总角之宴 , 言笑晏晏/偭规矩而改错 D、兄弟不知,咥其笑矣/惟草木之零落兮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夙兴夜寐 ②三岁食贫 ③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④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⑤鸷鸟之不群兮 ⑥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⑦固前圣之所厚 ⑧哀民生之多艰
A、①⑥/②/③⑦/④/⑤/⑧ B、①⑤/②⑦/③/④/⑥/⑧ C、①/②⑤/③⑦/④/⑥⑧ D、①⑧/②/③⑦/④⑥/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