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劝导君主待人诚恳、不可倨傲的句子是“ , ”。
-
2、《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运用对比来论证对人的态度不同,其结果反差强烈,从而说明能否以诚相待恭俭下人是事业成败关键,这两句是:“ , ”。
-
3、《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 。
-
4、《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帝王可以做到“十思”,就可以达到“ , ”的理想政治境界。
-
5、《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做到十思,皇帝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这句话是“ , ”。
-
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期望达到的理想政治境界的是: , 。
-
7、《谏太宗十思疏》中用排比句阐明知人善任、简能择善效果的语句是:“ , , , 。”
-
8、作者又用“ , , ”一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从而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
9、《谏太宗十思疏》以三个“不”字的排比句从反面来说明问题,“ , , ”,进一步强调了自己的政治意图。
-
10、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以“岂取之易守之难乎”设问,引出更为具体的分析论证,指出“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 , ; , 。”
-
11、《谏太宗十思书》中,魏征告诚唐太宗如果担心意志懈怠,就要做到“”;如果担心耳目被蒙蔽,就要做到“”,如果担心邪恶之人说坏话陷害别人,就要做到“”。
-
12、《诗经》有云:“靡不有名刀,鲜克有终。《谏太宗十思疏》与此意思相近的两句是:“ , ”。
-
13、《谏太宗十思疏》,概括历代君王能创业不能守业的普遍规律的句子是“ , ”。
-
14、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两句阐明历代的君王建立国家容易,让国家一直被治理好却很难。
-
15、《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说明人们开始都能做得很好,但很少能坚持到最后。
-
16、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 , ”两句表明历代所有的帝王,开头做得好确实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
17、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大凡帝王都是开始励精图治,兢兢业业,一旦功成名就则道德衰退,“ , ”。
-
18、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创业容易守业难的原因在于: , 。
-
19、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用“ , ”两句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指出历代帝王在施政时大多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
-
20、魏徵在《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说明有好的开始的人多,有好的结局的人少的两句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