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豌豆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B、烟草花叶病毒的碱基5种,核苷酸有8种 C、细菌细胞的遗传物质中含有S元素 D、人细胞的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能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
2、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溶液染色,再滴加派洛宁染液 B、染色后,RNA显绿色,DNA显红色 C、观察时应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 D、先用低倍镜找到较清晰的细胞,然后换上高倍镜
-
3、如图所示U形管中间是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葡萄糖分子通过),两侧各加入等量的0.1mol/L的蔗糖。如果再在左右两侧分别加入等量、少量的蔗糖酶和淀粉酶,一段时间后,两侧分别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试剂并水浴加热,则两侧的液面高度和颜色变化如何?
A、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红黄色现象 B、两侧液面不变,两侧均无红黄色现象 C、左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只有左侧有红黄色现象 D、右侧液面先升后降最后不变,两侧均有红黄色现象 -
4、已知氨基酸的分式为C2H4O2一R,且亮氨酸的R基为一C4H9 , 缬氨酸的R基为一C3H7 , 在两者经脱水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原子数之比为( )A、7∶16∶4 B、11∶24∶4 C、11∶22∶3 D、10∶22∶3
-
5、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 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 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
6、某多肽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多肽的正确叙述是
A、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5种氨基酸 B、该多肽属于5肽化合物,含有4个肽键 C、该多肽水解后可产生6个氨基酸 D、该多肽的分泌不需要ATP -
7、人乳铁蛋白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食品添加剂,某食品公司欲按照如图所示流程实现人乳铁蛋白的批量生产。图中Tetr为四环素抗性基因,Ampr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三种限制酶BamHⅠ、HindⅢ、SmaⅠ的酶切位点已在图中标注。回答下列问题:
(1)、启动子是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除启动子外,图中未标出的、载体上一般还具有的元件有。PCR技术可特异性地对人乳铁蛋白基因进行快速扩增,PCR扩增时需要种引物,一般还需要往PCR反应缓冲液中加入Mg2+ , 其原因是。(2)、限制酶主要是从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图中构建重组载体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3)、图中①过程可通过的方法将重组载体导入供体牛受精卵中。进行②过程前需要对代孕牛进行的操作是。(4)、雌性转基因牛进入期后,即可在其乳汁中提取出人乳铁蛋白。该雌性转基因牛与普通雄性个体交配后,所产生的雌性后代不一定能分泌含人乳铁蛋白的乳汁,原因是。 -
8、野生型果蝇表现为红眼灰身长翅。红眼基因D突变后可出现白眼表型,灰身基因 A突变后可出现黑身表型,长翅基因 B突变后可出现残翅表型。已知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A/a和B/b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用多只灰身长翅果蝇(P1)与黑身残翅果蝇(P2)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X-Y视为纯合子,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实验一和二互为交实验。果蝇群体中,灰身长翅果蝇的基因型共有种(不考虑性别)。推测杂交实验二中,子代出现 4 种表型的具体原因是。若上述推测成立,则亲本灰身长翅雌雄果蝇杂交,子代的表型及比例为。(2)、对杂交实验一中亲本及子代的相关基因进行 PCR扩增,扩增产物的电泳结果如图2所示。推测果蝇中基因A突变为a,B突变为b的具体原因分别是、。
(3)、研究人员用大剂量射线照射一管野生型果蝇,发现该管果蝇中出现了一个隐性纯合致死基因n。红眼雌果蝇(XnDXNd)与白眼雄果蝇(XNdY)杂交,F1中雄果蝇占;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F2中 Xd的基因频率为。 -
9、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是本省平均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大的山脉,其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植物种类丰富。研究人员对伏牛山区的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绘制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注:物种多样性指数越大,物种数越多。
(1)、群落多样性最基础、最重要的研究内容是研究群落的 , 其也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本次调查中,研究人员在每个样点处均_设置了3个重复样地,设置重复样地的目的是;按乔木、灌木、草本分层进行调查并记录,上述分层现象出现的意义是。(2)、据图可知,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为稳定。在 1000m 处,乔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较低,这可能是由于该处 , 导致群落受干扰较严重。(3)、全球气候变暖正在驱使低海拔地区的动植物向高海拔地区迁移,发生群落的演替;同时,全球气候变暖还引起了土壤中有机碳的分解加剧,这主要是因为。“碳中和”是我国应对全球变暖的国家战略,实现“碳中和”需要全球所有国家的共同努力,这是因为。 -
10、甲状腺激素可参与调节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如图是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激素 A 是。激素 B可作用于甲状腺上的受体,该受体的化学本质是。图示体现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2)、寒冷刺激下,神经细胞兴奋,其膜电位变为 , 进而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该过程中涉及的信息分子有。(3)、手术创伤刺激下,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有利于降低能量消耗以促进术后恢复。上述过程初期,可检测到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填“上升”或“下降”)。临床上常通过抽血检查来辅助确诊内分泌系统疾病,这主要是利用了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4)、研究发现,激素B分泌增加时,会使激素 A的分泌减少。对该现象有两种解释,一:这是激素 B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二:这是激素 B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某同学切除了 10只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的甲状腺,设为实验组,同时取设为对照组,检测小鼠体内激素 A 的含量,然后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一定浓度的激素 B,并检测小鼠体内激素 A 的含量。若 , 则解释一正确;若 , 则解释二正确。 -
11、5-氨基乙酰丙酸(ALA)是包括叶绿素在内的多种卟啉化合物进行生物合成的关键前体物质。研究人员欲探究外施 ALA 对萝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将长势相同的萝卜幼苗均分为三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 ALA 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光合作用指标,部分结果如图1、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萝卜幼苗施用 ALA一段时间后,可用提取基部叶片中的光合色素。通过测量色素提取液对(填“红光”或“蓝紫光”)的吸收百分比,计算出叶绿素的含量,不选用上述另一种颜色光的理由是。(2)、本实验中,萝卜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检测指标是 , 施用 ALA 对萝卜(填“基部”“中部”或“顶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影响最不显著。施用 ALA会提高萝卜基部叶片的光合速率,根据图1分析,判断依据是。(3)、研究表明,在弱光条件下,用10mg/L ALA 浇灌萝卜幼苗根系,萝卜幼苗的抗寒性增强。有人认为,萝卜幼苗抗寒性的增强不是由弱光条件培养引起的,而是由 ALA 浇灌根系引起的。某兴趣小组欲验证上述结论,请以萝卜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的含量为检测指标(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越高,则抗寒性越强),设计实验加以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 -
12、苗家玉米白酒又称“苞谷烧”,其传统酿制方法如下:①原料处理:玉米洗净后置于锅中水煮;②初蒸冷却:煮熟的玉米冷却后用水清洗,置于木甑中蒸透,倒入簸箕中待其冷却;③拌曲发酵:冷却后的玉米拌以酒曲,置于晒簟(竹编的晒席)内堆成堆,盖上簟盖,进行发酵;④复蒸取酒:约一周后发酵的玉米散发出香气,此时将玉米再次置于木甑中蒸,可制得高度“苞谷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酿制“苞谷烧”时,酒曲中的微生物可将糖彻底氧化分解成酒精 B、将玉米适当粉碎,不但可便于蒸煮,还可使淀粉被更充分地利用 C、待玉米冷却后再拌以酒曲,是为了防止高温杀死酒曲中的微生物 D、复蒸使蒸汽中的酒精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苞谷烧”的酒精度
-
13、黑缘型和均色型异色瓢虫鞘翅的底色均为黄色,但黑缘型只在鞘翅前缘有黑色斑,受SAU基因控制;均色型只在鞘翅后缘有黑色斑,受SE基因控制。纯种黑缘型与纯种均色型异色瓢虫杂交,F1的鞘翅前缘和后缘均有黑色斑,F1出现新表型是镶嵌显性的结果。F1随机交配得到F2。下列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A、镶嵌显性现象中,双亲的性状可在同一子代个体中同时表现出来 B、F1的基因型为 SAUSE , 该基因型的出现不是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 C、F2中共有三种表型,其中黑缘型和均色型个体所占的比例相同 D、让F2随机交配,F3中鞘翅前缘和后缘均有黑色斑的个体占 1/3
-
14、广东省澄海区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力求筑牢以红树林为主体的滨海湿地绿色屏障,构建候鸟栖息繁衍的理想乐园。澄海区海岸线生态修复项目已被列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澄海区海岸线的生态修复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不同物种的生态位 B、澄海区海岸线的生态修复过程应遵循自生、整体等生态学基本原理 C、以红树林为主体的滨海湿地中,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D、坚持保护与发展协同并进、绿色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
-
15、机体初次感染某种病毒时,相关指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病毒感染可能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此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减小导致局部肿胀 B、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时,干扰素等细胞因子可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 C、据图可知抗体的产生晚于细胞毒性T细胞,原因是前者的产生需要后者的协助 D、在某人患病第3天时,宜通过检测体内抗体水平来确定其是否感染了该种病毒 -
16、当细胞内Ca2+浓度升高时,细胞内的Ca2+可与一种称为钙调素(CaM)的钙结合蛋白结合,生成Ca2+/CaM复合物。CaM本身无活性,其与Ca2+结合后,因构象发生改变而被活化,活化的 CaM可激活蛋白磷酸酶,使底物蛋白发生磷酸化。当Ca2+浓度降低时,Ca2+/CaM复合物解离。细胞膜和内质网膜上的Ca2+泵可分别将细胞质中的Ca2+逆浓度梯度运至细胞外或内质网腔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内的Ca2+可能作为一种信号分子参与某些生命活动的调节 B、Ca2+泵将细胞质中的Ca2+运至细胞外或内质网腔属于主动运输 C、ATP 可为Ca2+/CaM复合物催化底物蛋白磷酸化的过程直接供能 D、Ca2+/CaM复合物可能通过促进Ca2+泵的磷酸化以维持胞内Ca2+水平
-
17、近期,多地出现了混合感染新冠病毒、肺炎支原体的病例。新冠病毒外包膜上的 S蛋白可以与宿主细胞表面的 ACE2蛋白结合,进而使其包膜与宿主细胞膜发生融合,病毒侵入宿主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的包膜可能起源于宿主细胞膜,主要成分是胆固醇和蛋白质 B、新冠病毒不能轻易进入宿主细胞,这与膜上的 ACE2等通道蛋白有关 C、可利用含14NH4Cl 的大肠杆菌培养液培养新冠病毒,使其具有放射性 D、新冠病毒侵入宿主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特点
-
18、生物浮床技术是按照自然规律,运用无土栽培技术,以高分子材料为载体和基质,用现代农艺和生态工程措施综合集成的水面无土种植植物技术。采用该技术可将原来只能在陆地种植的草本陆生植物种植到自然水域中。生物浮床技术利用植物根系吸收水体中污染物质,同时植物根系附着的微生物降解水体中污染物,从而有效进行水体修复,同时还能收获产物。其模式如图。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生物浮床技术增加了水域生态系统的物种 , 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该技术利用了物种多样性的价值。生物浮床使该群落的结构变得复杂,可以为鸟类、鱼类等动物提供。(3)、生物浮床技术可减少水华的产生,据图分析其原因是。(4)、浮床中的植物一般选取当地的物种,其原因是。 -
19、酵母菌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30 ℃,能在pH为3~7.5的范围内生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中主要以出芽生殖的方式快速增殖,大约每1.5~2 h增殖一代。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据此探究酵母菌种群在不同的培养液浓度和温度条件下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配制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和活化酵母菌液。
第二步:利用相同多套装置,按下表步骤操作。
装置编号
A
B
C
D
装置容器
内的溶液
无菌马铃薯葡萄糖培养液(mL)
10
10
5
5
无菌水(mL)
-
-
5
5
活化酵母菌液(mL)
01
0.1
0.1
0.1
温度(℃)
5
25
5
25
第三步: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装置中起始酵母菌数目,做好记录。
第四步:将各装置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第五步:连续7天,每天随机抽时间取样计数,做好记录。
回答下列问题:
(1)、改正实验操作步骤中的一处错误。(2)、某同学第5天在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做法如下:①振荡摇匀试管,取1 mL培养液并适当稀释。先将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稀释后的培养液滴于其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 , 制作好临时装片。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
②显微镜下观察计数:如果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应当对菌液进行 , 一般适宜的范围是5~10个菌体/每小格。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可依据“”的原则计数。
③如所使用的血细胞计数板有16个中方格,每1个中方格中有25个小方格,计数室的总容积为0.1 mm3(1 mL=1 000 mm3)。请推导出1 mL培养液中酵母细胞的计算公式:1 mL培养液中酵母细胞个数=平均每个小方格的酵母菌数×。
(3)、下图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一个中方格的酵母菌分布情况。
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称为 , 若吸取酵母菌样液1 mL,并稀释100倍,采用血细胞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由400个小格组成)计数时结果如图,若计数的中方格酵母菌平均数为18个,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为个。
-
20、花开花落,春华秋实。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受基因的调控、激素的调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它们是相互作用、协调配合的。请回答下列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问题:
(1)将休眠状态的某植物种子置于0~5℃的低温条件下1~2个月,可使种子提前萌发。处理过程中种子内赤霉素、脱落酸含量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图中曲线a、b分别表示的含量变化;据图分析,低温处理可使种子提前萌发的主要原因有①;②。

(2)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分解释放乙烯,并可以进一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而乙烯对水果有催熟作用,能加速水果成熟。乙烯的积累可以刺激更多的乙烯产生,这种乙烯合成的调节机制属于调节。
(3)在一天之中,白天与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人们发现,植物开花与光周期有关,其中在24h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的植物称为长日照植物,如冬小麦、大麦、油菜、萝卜等;日照长度短于一定时数就能开花的植物称为短日照植物,如水稻菊花苍耳等。某科学家将菊花顶部花芽附近的叶片去掉,并对顶部花芽和下部的叶片作以下四组不同处理,结果如图2所示。

①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②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知,菊花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