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能够活化B淋巴细胞的抗原有多种,根据其活化机理不同分为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其中,TD-Ag活化B淋巴细胞需要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辅助。下图为两类抗原引发的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I-Ag引起的体液免疫不存在二次免疫 B、浆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后合成相应的一种抗体 C、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与TD-Ag直接结合的受体 D、给先天性无胸腺的小鼠注射TI-Ag,其体内不能发生免疫应答
  • 2、动物细胞工程通过细胞水平的操作,实现人类的需求。相关技术过程示意图如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此图表示克隆动物的培育,则甲、乙应来自优良雌性动物 B、若此图表示试管动物的培育,则甲、乙采集后直接进行①过程 C、若此图表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则③过程需进行克隆培养、抗体检测 D、若戊为同期发情的代孕母畜,则还需注射免疫抑制剂避免对植入的丁发生免疫排斥
  • 3、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利用PCR和电泳技术对某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者及其部分家庭成员的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电泳结果如图所示。(该致病基因不位于Y染色体)

       

    (1)、从遗传方式分析,下列与该遗传病可能相同是(       )
    A、白化病 B、特纳综合征 C、红绿色盲 D、高胆固醇血症
    (2)、结合电泳结果,下列有关该遗传病,叙述错误的是(       )
    A、致病基因可能不含限制酶H的酶切位点 B、正常基因的分子量小于致病基因的分子量 C、若母亲表型正常,可能是致病基因发生了表观遗传修饰 D、该男性与表型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4
  • 4、运动员在比赛时机体内体温、渗透压和血糖调节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如下,甲、乙、丙表示有关的组织器官或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运动时血浆渗透压升高,甲合成并分泌的激素①增多,使尿量减少 B、运动时体温升高,乙通过植物性神经调控血管扩张、汗腺分泌增多 C、若丙是胰岛α细胞,可接受血糖升高的反馈调节 D、若激素②是糖皮质激素,可促进氨基酸转化为葡萄糖来升高血糖
  • 5、研究人员经过诱变、筛选、纯化,选育出高产淀粉酶菌株并进行工业化生产,主要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采集的相关土壤经高压蒸汽灭菌后用无菌水进行梯度稀释 B、分离①和分离②过程需要配制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C、在平板上滴加碘液,出现蓝色透明圈的菌落即为高产菌株 D、可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将α-淀粉酶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 6、某学生以黑藻叶片为实验材料,利用某一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与t1时刻相比,t2时刻的细胞液泡颜色变深 B、与t1时刻相比,t2时刻的细胞吸水能力更强 C、与t1时刻相比,t2时刻的细胞体积基本不变 D、t2时刻后,将细胞置于清水中会发生复原现象
  • 7、下列过程不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A、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病植株 C、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幼苗得到多倍体植株 D、利用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白菜-甘蓝”植株
  • 8、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过程局部示意图,其中甲为模板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该过程表示DNA复制,则需要有RNA聚合酶的催化 B、若该过程表示转录,则乙的延伸方向是从右向左 C、若该过程表示翻译,则需要核糖体认读甲上的启动部位 D、若该过程表示逆转录,则甲只能由宿主细胞提供
  • 9、为了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在适宜条件下采用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三组实验,甲管中盛放等量的体积分数为3%的H2O2溶液,乙管中分别盛放等量的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提取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蒸馏水。将甲、乙中的液体混合均匀后,每隔50s测定一次装置中的相对压强,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催化剂的种类 B、50s后,I组相对压强改变不大是酶活性下降导致的 C、250s时,I组和III组反应已结束而II组仍在进行 D、该实验装置和材料也可用于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 10、过度运动会导致线粒体损伤,功能紊乱,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细胞通过自噬作用清除损伤的线粒体,以维持细胞内部的相对稳定,自噬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噬体和溶酶体都由单层生物膜构成 B、若细胞内自噬体大量堆集,可能是缺乏泛素引起的 C、损伤的线粒体在溶酶体内被降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被细胞利用 D、在营养物质缺乏时,细胞通过自噬可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和能量
  • 1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材料、实验操作及实验分析,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蓝细菌的叶绿体为参照物观察细胞质的流动 B、利用光合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的原理,可用95%乙醇溶液分离色素 C、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实验中,单用病毒的RNA能使烟草叶片出现感染病毒的症状 D、“探究DNA的复制过程”活动中运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和密度梯度离心等技术
  • 12、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叶片衰老 B、赤霉素能促进细胞分裂 C、生长素能促进种子发芽 D、乙烯能促进果实发育
  • 13、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内环境中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淀粉被氧化分解 B、NaHCO3和乳酸反应 C、血红蛋白运输O2 D、性激素与受体结合
  • 14、大肠杆菌和酵母菌都是常见的发酵工程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者都以细胞膜作为边界 B、两者都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C、两者都以DNA作为遗传物质 D、两者都以囊泡介导胞内蛋白运输
  • 15、研究森林群落中乌鸫的生态位时,需要多维度调查相关因素。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不包括(       )
    A、栖息的森林层次 B、日活动节律 C、生态价值 D、食物类型
  • 16、通过比较甲、乙、丙三种地雀的DNA序列,分析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这种研究生物进化的证据类型属于(       )
    A、分子水平证据 B、细胞水平证据 C、胚胎学证据 D、比较解剖学证据
  • 17、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激增能缓解荒漠化 B、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有效防治酸雨 C、臭氧能保护地球生物免受长波辐射的伤害 D、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往往与人类活动有关
  • 18、脑肠轴(MGBA)是肠道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双向调节通路,中枢神经系统能通过信号传导影响肠道菌群的分布,肠道菌群通过菌体自身或其代谢产物对人脑产生影响,部分机制如图。其中血清素是与人的情绪相关的信号分子,能够给人带来愉悦感。某些肠道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会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血清素,脑中的血清素90%以上来自于肠道。

       

    (1)、大脑向肠道菌群发送信号主要通过(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完成,其中(交感/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使肠道转运加速,收缩加强,从而影响营养物质向肠道微生物的转移速度以及肠腔环境,对肠道菌产生影响。肠道上皮细胞产生的血清素到达并进入脑部神经元,依次经过的内环境是
    (2)、由题意可推测长期服用抗生素的危害是 , 从而使人情绪低迷。
    (3)、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轴)是大脑影响肠道菌群组成的另一重要机制。肠道发生炎症时肠道菌群失调,通过MGBA作用于大脑,下丘脑活动增加,进而促进垂体分泌 , 最终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HPA轴被过度激活,结肠运动增强使肠道菌群组成改变。当肠道菌群恢复平衡状态时,过度激活结束,各激素含量趋于稳定。上述稳态调节过程涉及的调节机制体现了分级调节和调节。
    (4)、通过抗生素灌胃肠获得的肠道无菌动物模型是研究肠道菌群影响宿主生理功能的重要工具。研究表明,齿双歧杆菌可使血液中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含量上升,从而改善小鼠由于肠道菌群缺失引发的焦虑症状,且这种对焦虑症状的改善会随迷走神经的切断而消失。请利用下列材料用具设计实验验证齿双歧杆菌能改善焦虑症状且需通过迷走神经发挥作用。

    ①完善表格中实验思路

    取健康小鼠若干只,用抗生素灌胃肠获得肠道无菌小鼠模型,均分为三组,分组如下:

     

    切断迷走神经

    口服齿双歧杆菌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注:“+”代表进行相应操作,“-”代表不进行相应操作。

    ②将上述小鼠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分别检测5-羟色胺含量,评估焦虑症状程度,将预期实验结果用柱状图表示

       

  • 19、干旱胁迫会引起植物细胞内重要生理代谢途径紊乱,如细胞呼吸电子传递链受损、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积累,ROS能破坏膜脂质、蛋白质及DNA.Lonl蛋白具有降低叶绿体和线粒体内ROS产生,维护细胞正常代谢的功能。某研究团队以耐干旱胁迫突出的“夏普蓝”蓝莓为材料,构建了如图1所示表达载体,导入烟草后以研究Lonl蛋白在植物应对干旱胁迫时的相关功能。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目的基因及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通过检索 , 获得蓝莓Lon1基因序列,以此设计引物并在引物的(5’/3’)端添加限制酶识别序列。由图可知,SmaI识别位点位于目的基因模板链的(5’/3’)端。PCR扩增产物可用电泳技术分离后将含有切割下来以便回收并提纯。
    (2)、利用农杆菌转化烟草细胞及培育转基因植株。使用的外植体是带有伤口的叶圆片,将重组的农杆菌和叶圆片共培养一段时间,该过程中(答两点)和pH、温度等环境条件都会影响转化率。将共培养后的叶圆片转入添加适当抗生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目的是。培养基中适当的激素配比可以调控叶圆片细胞形成愈伤组织、继而再分化得到转基因烟草植株。
    (3)、筛选转基因烟草植株及耐旱特性观察鉴定。选取转基因烟草叶片,将其置于含的鉴别培养基中染色,若叶片出现斑点即为转基因烟草转化成功。染色前需对叶片进行处理,以防对显色结果产生干扰。将转基因烟草叶片,一组置于添加10%PEG的MS培养基中培养,添加10%PEG的作用是。另一组置于未添加PEG的MS培养基中正常培养。另取作为对照。
    (4)、检测各组植株叶绿素相对含量,结果如图2.推测干旱胁迫下Lon1蛋白除了可以降低叶绿体和线粒体内ROS产生从而保护细胞结构,还可以 , 从而维护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从而抵御干旱。
  • 20、某纯合野生型果蝇品系经γ射线照射后,从大量子代群体中获得了4种浅红眼的单基因突变纯合品系A、B、C和D,分别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表示红眼,“m”表示浅红眼,相关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

    组别

    亲本果蝇

    F1果蝇的表型

    F2果蝇的表型及数量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

    m

    +

    m

    I

    A

    野生型

    +

    +

    762

    242

    757

    239

    B

    野生型

    +

    +

    312

    101

    301

    105

    C

    野生型

    +

    m

    114

    104

    111

    102

    IV

    D

    野生型

    +

    m

    160

    151

    155

    149

    (1)、据表分析,4种突变体均是单基因的性突变果蝇。
    (2)、突变位点在常染色体上的突变体有 , 判断理由是。突变位点一定在相同染色体上的突变体为
    (3)、为进一步探究A、B两种突变体的浅红眼突变基因位点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系列杂交实验。

    ①先进行“♀A×♂B”杂交,若F1果蝇 , 说明A、B的浅红眼是同一基因突变所致;若F1果蝇 , 说明A、B的浅红眼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

    ②若已证明A、B的浅红眼是不同基因突变所致,让上述实验的F1果蝇相互交配,如果F2果蝇表型及比例为 ,则A、B的突变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不发生互换;如果F2果蝇表型及比例为 , 则B的突变基因位于另一对常染色体上。

    (4)、写出组别Ⅲ的F1雌雄果蝇交配获得F2的遗传图解(相应基因用A、a表示)。
上一页 44 45 46 47 48 下一页 跳转